彩色花卉图案画法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4
1、彩凤花卉(木雕)(广东)2、民间美术的色彩多大红大绿,以红为主,以绿对应,寓意喜庆、吉祥。
3、民间美术的造型饱满,象征了人们追求满足、幸福、圆满的愿望。
4、民间美术常常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
5、谐音:蝙蝠一福,鱼一余。
寓意:牡丹一繁荣,石榴一多子多孙。
象征:桃一长寿,松柏一青春常驻。
6、《五子夺莲》(年画) 清代杨柳青(天津)7、年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
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8、坐狮 (面塑) (山西)9、蝶恋花(剪纸)(山西)10、马兰花(泥塑)(河南)11、老鼠娶亲(泥塑)(北京)12、吉祥(刺绣)(陕西)13、狮子滚绣球(砖雕)清代(河南)14、民间美术采用大量传统纹饰,美化画面,烘托吉祥喜庆的主题。
15、民间美术中的传统纹饰:鸟纹花草纹火纹水纹回纹云纹16、泥板动物创作的前提是着重表现动物中你最喜爱的一面。
17、在美妙的泥纹饰这单元中,运用泥团、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团面的泥板动植物。
18、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捏、搓、压、刻、印、划。
19、泥塑手法:搓泥条,压泥块,揉泥团,刻、印纹样。
20、瓦当按其图案内容可分为动物瓦当、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
21、《白虎纹瓦当》西汉22、《南越王御花苑熊饰瓦当》西汉23、《五爪龙纹大瓦当》是明初时期官窑作品。
24、《鹿纹瓦当》战国25、《兽面瓦当》南北朝26、原始部落认为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跟本氏族有特殊关系,而将其当作本氏族的标志,形成图腾。
图腾柱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27、图腾柱造型大胆夸张,由各种不同形象大小穿插、组合而成,柱身遍布装饰,别有情趣。
28、印地安图腾柱(美国)29、佤族图腾柱(云南)30、将炊具、餐具画成平面图形相互重叠、透叠,会构成“形象重叠”的图案画。
31透叠法:两个物象有部分被遮挡,只要把被遮挡部分也画出来,便是透叠画法。
丝绸手绘是运用画笔工具和酸性染料,在桑蚕丝面料上用手工绘制的形式画上色彩、图案的一种工艺。
它是现代机械工业丝网印花与转移印花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所不能比拟的,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一种补充形式。
它不受图案套色及花样回纹大小的限制,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自由表现各种图案风格:粗犷的、细腻的、具象的、抽象的。
由于桑蚕丝纤维的结构比较特殊,使得桑蚕丝织物在色彩表现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在人们追求时尚与个性化的今天,丝绸手绘工艺的独特性使丝绸服饰更具有理想的意义。
1丝绸手绘图案1.1图案与色彩丝绸手绘服饰以图案和色彩来表现它的独特魅力,传统图案取材于民间,有花鸟山水、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图案代表吉祥如意、物丰人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如牡丹花开富贵,菊花人寿年丰,玫瑰情投意合等。
花卉图案形态万千,花卉枝蔓粗壮,花瓣丰肥,叶片厚大,常常取用弧度较大的曲线组合纹样(图1),或以无花的叶形图案为主纹,大片的叶配以优雅的小花,风格独特。
用色一般喜欢喜庆颜色,色彩饱和度较高,红、黄、蓝、绿、紫等原色搭配较为常见,黄中有紫、红上叠绿,很少用过渡色,色彩非常艳丽。
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几年花卉图案仍然大行其道。
设计师最大篇幅地发挥鲜花的力量,一年四季都用花香浸润。
有的以大型花卉图案为基础,叠加处变幻出更加丰富的形态,有玫瑰花、百合花、郁金香、蝴蝶兰、罂花卉图案在丝绸手绘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以花卉图案在丝绸手绘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绘画工具、表现手法和织物组织、原料等方面作了介绍。
关键词:丝绸手绘;服饰设计;花卉图案中图分类号:TS941.7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06)11-0028-02赵兰(杭州兰萌艺术时装有限公司,杭州311231)粟花等,并大胆吸收各国图案的风格,如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俄罗斯风格等。
手绘图案的色彩随着自然界的色彩在四季更替变换中绚丽多姿,时而婀娜、时而洒脱、时而热情、时而沉静。
彩画等级分类前些日子学校举办彩画展览,请来彩画专家蒋广全老先生给我们讲彩画的基础知识,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声明:博文图片来自蒋广全老先生)。
一、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主要的彩画类型,《工程做法》中称为“合细彩画”。
仅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清代官式建筑和玺彩画的六个做法品种1、龙和玺彩画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一般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2、龙凤和玺彩画画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3、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彩画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彩画用于装饰帝后寝宫及重要祭祀建筑4、凤和玺彩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彩画.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5、龙草和玺彩画画龙草相间图案的为龙草和玺彩画.用于皇帝敕建的寺庙中轴建筑上6、梵纹龙和玺彩画梵纹龙和玺彩画用于装饰藏传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二、旋子彩画旋子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
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清代官式建筑旋子彩画做法的八个绘制等级1、浑金旋子彩画方心内不布置细部纹饰,盒子也只绘栀(zhī)花纹。
所有纹饰皆用沥粉线显示,整个画面不敷色彩,全部贴金箔2、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方心、盒子内绘龙纹、夔(kuí )龙纹、凤纹等纹饰。
主体框架线及细部纹饰均用沥粉做法,然后遍贴金箔。
主体框架线及旋花全部为青绿叠晕做法3、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方心、盒子内的细部纹饰基本上与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相同,也有采用素方心和死盒子的实例。
主体框架线及找头中的旋眼、菱角地、栀花心和方心、盒子内的纹饰均采用沥粉贴金做法旋花、栀花的边线皆为墨线,主体框架线及旋花全部为青绿叠晕做法4、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方心内的纹饰基本上以龙纹和锦纹为主,两种纹饰匹配组合,专业术语称之为“龙锦方心”,也有只用龙纹的。
《花儿朵朵》幼儿园教案《花儿朵朵》幼儿园教案1【教材分析】印染画色彩丰富,具有神奇多变的艺术魅力。
活动中我们结合纸的吸水性的特点,选用宣纸为印染载体,裁剪出各种花朵的轮廓,并引导幼儿将花朵形状的宣纸进行反复折叠,并通过自主大胆探索印染的方法,发现在印染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看教师进行示范点、蘸等印染的方法,能够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印染方法的兴趣。
同时,通过在印染过程中感受色彩和图案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
【活动目标】1.学习按花朵形状纸的不同形状有规律折叠,能用点、蘸等方法印染漂亮的花朵。
2.能大胆操作,尝试在花朵形状的纸上印染出不同的图案。
3.感受印染画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印染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1.提前收集具有印染工艺的裙子、手绢等。
2.提供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花朵形状的宣纸若干,教师示范用的花朵宣纸。
3.每两人一组的调好水的彩色颜料、棉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一、观察手绢、花裙等印染实物的图片,初步了解印染画,感受印染的神奇与美妙。
提问:看了这些手绢和花裙上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物品上的色彩和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结:这种手绢和裙子上的图案是特殊的染色方法-----印染做成的。
将容易吸水的布轻轻的蘸到颜料上或用工具把颜料点到布上变成的漂亮图案就是印染画。
二、出示印染材料,学习按花朵的不同形状有规律折叠及点、蘸的印染方法。
1.出示用宣纸剪出的花朵轮廓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印染的方法。
(1)提问:这是什么纸?遇到水会怎么样?(知道印染画要用吸水性强的纸)运用什么方法印染才能让花朵变漂亮?(引导幼儿说一说纸应该怎么样折叠、怎样蘸颜料等)(2)幼儿初步尝试印染,探索印染的方法。
(3)个别幼儿交流印染的作品。
提问:你是怎样印染花朵的?在印染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在印染的时候沾颜料的方法,边和脚怎么印染,没有印染到的地方应该怎么办等问题。
)2.教师示范印染的方法,重点示范蘸、点的方法。
2020年中考美术带图知识点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2.《芙蓉锦鸡图》①作者:赵佶②时代:宋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筌②时代:五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④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墨葡萄图》①作者:徐渭②时代:明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④绘画特色:借物抒情,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5.《花卉册》①作者:恽寿平②时代:清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没骨法)6.没骨法:花鸟画家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画法.7.《游鱼》①作者:朱耷②时代:清代8.《蟹篓图》①作者:齐白石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3.不同的工具表现的苹果.4.用笔的轻重和疏密是素描写生中重要的表现手段.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2.淡彩画的作画步骤:(1)用素描的方法起稿(2)用彩色铅笔继续画(3)再加上淡淡的水彩.3.《花绘练习》①画种:素描②作者:达·芬奇③国家:意大利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临摹《兔子》的基本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的轮廓(2)开始加一点明暗(3)利用明暗充分的描绘(4)最后用水彩轻轻罩上一层.第五课《耕牛·战马》1.《五牛图》①作者:韩滉②时代:唐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艺术特色: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再以沉稳的赭石加墨进行渲染.2.《五马图》①作者:李公麟②时代:宋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白描)④艺术特色:画家在画中着力尝试运用线条来表达画面中的所有构成元素.极大地丰富了线的表现性,体现出独特的魅力.第六课《花的变化》1.花卉图案设计式样:①单独纹样②适合纹样③连续纹样: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第七课《图案之美》1.图案的分类: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2.图案的形式美的基本规律:①对称②平衡第九课《外国静物画》1.静物画作为独立画种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2.《鹧鸪与铁臂铠》①作者:巴尔巴里②国家:意大利3.《瓶中的郁金香》①作者:博兰格②国家:荷兰4.《铜壶》①作者:夏尔丹②国家:法国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表现了朴实无华的平凡之美.⑤内容背景:代表了18世纪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5.《向日葵》①作者:凡·高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将“表现性”引入到绘画的创作中,并用绘画来表达他的各种感受.6.《静物》①作者:塞尚②国家:法国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完全抛弃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用色彩的冷暖变化来造型.7.《静物》①作者:莫兰迪②国家:意大利③莫兰迪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8.《水壶、锅子和烛台》①作者:毕加索②国家:西班牙③时代:20世纪④画种:油画⑤艺术特色:毕加索是立体派先驱.七年级下:第一课《中国人物画》1.人物画的定义: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2.《洛神赋图》①作者:顾恺之②时代:东晋③画种:中国画④绘画特色:画家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巧荟萃一炉,诗情画意,相映生辉.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⑤内容背景:根据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创作.3.《历代帝王图》①作者:阎立本②时代:唐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内容背景:记录了从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肖像,细致生动地画出了每位帝王的面相、神情、性格4.《韩熙载夜宴图》①作者:顾闳中②时代:五代③画种:中国画④绘画特色:杰出的人物画作品,以长卷的方式描绘.⑤内容背景:内容包含了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等场景.5.《泼墨仙人图》①作者:梁楷②时代: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内容背景:梁楷是大写意人物画开山鼻祖,性格高傲,嗜酒,世称“梁疯子”.他的画风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的表露.此画寥寥几笔将人物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诙谐.6.《女娲补天图》①作者:任伯年②时代:清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内容背景: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满.7.《开国大典》①作者:董希文②时代:现代③画种:油画④绘画特色:画中大红、碧蓝、金黄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⑤内容背景: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第二课《关注你、我、他》1.了解人物五官比例:“三停五眼”.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1.绘画中人体的比例是以头的长度为单位,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的高度.2.变体画的空间很大,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的改变第四课《动感生活》1.《端着一筐石头的男孩》①作者:库尔贝②国家:法国③画种:素描第五课《仕女·簪花》1.《簪花仕女图》①作者:周昉②时代:唐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内容背景:刻画了几位仕女在庭院中闲步、赏花、戏犬等生活情景.第六课《多变的色彩》1.认识“牛顿色环”2.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3.三原色:红、黄、蓝4.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和色彩的冷暖特性第七课《重复的魔力》1.重复的形:一个单独的形,我们称之为“单形”.把这个单形按照某种方法重复排列,形成一定的数量,就可以设计出一件重复构成的作品.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1.肖像画: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2.《蒙娜丽莎》①作者:达▪芬奇②时代:文艺复兴时期③国家:意大利④画种:油画⑤内容背景: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作品,画的佛罗伦萨一位银行家的妻子.着重刻画了面部和手部.3.《阿尔诺芬尼夫妇像》①作者:杨·凡·艾克②国家:尼德兰③画种:油画④内容背景:带有风俗画性质的结婚图像.画中细节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表达了对婚姻幸福的隐喻.4.《马拉之死》①作者:达维特②国家:法国③画种:油画④内容背景:描绘的是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刺死在浴缸里历史事件.画家用的写实手法.5.《自画像》①作者:凡高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④绘画特色:冷色的背景,跳动的笔触,绿色的脸部与红色的须发.⑤内容背景:凡高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用一道道的笔触将他的精神世界写在了画布上,让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一起永生.八年级上: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游春图》①作者:展子虔②时代:隋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历史地位: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2.《溪山行旅图》①作者:范宽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表现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3.“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和夏圭,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夏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改全景式构图,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夏圭《临流赋琴图》、马远《山径春行》.4.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5.《容膝斋图》①作者: 倪瓒②时代: 元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秀丽的江南景色.⑤艺术特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6.《淮扬洁秋图》①作者:石涛②时代:清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⑤艺术价值: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7.《万山红遍》①作者:李可染②时代:现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内容背景: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进行的创作.8.《江山如此多娇》①作者:傅抱石、关山月②时代:现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艺术特色: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全景式构图.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1.掌握树的结构,是画树的重要前提.2.《盛开的桃花》①作者:凡·高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1.速写最初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是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2.《旅行速写》①作者:柯布西埃②国家:法国③画种:素描第四课《空间与层次》1.几何透视中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便于我们表现景物的体积感、空间感.2.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第五课《盛世·汴梁》1.《清明上河图》①作者:张择端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了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⑤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界画、风俗画的经典写在美术史里,此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构成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⑥《清明上河图》是典型的手卷作品.⑦《清明上河图》最高潮的一幕发生在一艘货船险过虹桥的瞬间.第六课《蓝白之美》1.蓝印花布同蜡染和扎染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2.蓝印花布纹样:以植物和动物的纹样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如喜上眉梢、五福捧寿、福在眼前、龙凤呈祥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3.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刻版、刮浆、染色、刮白、成品晾晒.第七课《泥土的味道》1.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和泥板书写.2.作品欣赏: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唐三彩.3.宋代瓷器工艺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明清时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了顶峰.4.中国著名的民间泥玩具: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陕西凤翔泥狗、天津泥人张.5.紫砂壶的产地是江苏的宜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6.陶泥的成型塑造除了紫砂壶常用的泥片成型法之外,还有拉坯、模具、泥条、捏塑等方法.第八课《放飞希望》1.风筝的发明起源于先秦时代的木鸢或木鹊.2.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3.风筝的制作过程与工艺:设计图样、扎制骨架、裱糊翼面、彩绘图案.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1.外国风景画:欧洲的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直到17世纪中期独自成为一派,这个时期荷兰的画家才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2.印象派:印象派画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表现光与色的无穷变化.3.《日出·印象》、《睡莲》①作者:莫奈,印象派创始人之一.②国家:法国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表现光与色的无穷变化.4.《林间小道》①作者:霍贝玛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创造出透视极强的空间.5.《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①作者:修拉②国家:法国③画种:油画④艺术特色:画家运用点彩法的绘画方法,此画派称为“点彩派”,又称为“新印象派”.八年级下:第一课《生活的艺术》1.远古的陶器①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一度是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实用器皿,用来打水、盛放食物和烧煮.②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代表作:彩陶旋纹双耳瓶、黑陶高脚杯、温酒陶盉.2.青铜器鬶(gui)①青铜是一种普通的金属,是铜锡铅的合金.②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代,青铜最主要的作用是祭祀鬼神和祖先,以及象征国家统治的秩序.③毛公鼎时代:西周艺术特色:它不但在青铜鼎中是一件造型优美、铸造精良的著名大鼎,更以鼎内的长篇铭文闻名于世.金文也称钟鼎文,书法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中国书法中一种重要书体.④曾侯乙墓编钟时代:战国艺术特色:编钟是战国时代的青铜乐器,是青铜铸造与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奇迹.单体高大,共65件,每一个编钟铸造中使用了特殊的青铜配料.3. 土与火的艺术——瓷器①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高峰时期,有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②明清时期,中国研制出了各种釉色以及各种装饰手法的瓷器,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瓷器大国.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都是其中典型品种.③青瓷羊形烛台时代:六朝艺术特色:色泽沉着稳重,造型十分饱满.时代背景:青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瓷器,从东汉开始在我国南方普遍烧制.④磁州窑白瓷孩儿枕时代:北宋艺术特色:儿童神态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历史地位:孩儿枕是北宋时期定窑白瓷.⑤元代开始,江西景德镇烧造成功白底蓝花的瓷器,这就是青花瓷.青花瓷清新宜人,又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绘画的魅力,因此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都喜爱的瓷器.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1.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种,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2.工笔画从画法上分类: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3.工笔重彩画绘制流程:勾线、渲染、罩色、刻画.4.《出水芙蓉图》上图是一幅经典工笔重彩花卉作品.①作者:吴炳②时代:宋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5.《莲蓬蜻蜓图扇》(兼工带写)①作者:齐白石②时代:现代第三课《笔情墨意抒胸臆》1.比工笔画更加简练概括的表达称为写意画.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2.四君子:梅、兰、竹、菊.3.岁寒三友:松、竹、梅.4.《兰竹图》①作者:郑板桥②时代:清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第四课《水墨交融写青山》1.以表现山川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中国画中称为山水画.第五课《园林•探幽》1.中国的古典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以外,还有一种属于官吏、富商、文人所有的园林,它们被统称为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就是现存的私家园林的代表.2.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3.认识苏州园林建筑中的楼、榭、桥、亭.第六课《美丽的书》1.中国人发明造纸术之前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木牍和丝帛.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书的形成和知识的传播、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知识点一、音乐学科内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与乐同行》:音乐常识:1.人声分类(童声、女声、男声)。
2.音符的种类。
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音乐欣赏:1.《金蛇狂舞》:了解曲作者聂耳,及演奏形式(民乐合奏)。
2.《红旗颂》:听辨号角主题和红旗主题。
音乐常识:1.京剧:了解“板”、“眼”;了解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
2.附点音符:了解附点音符。
第三单元《茉莉芬芳》音乐欣赏:1. 歌剧《图兰朵》选段:作曲家(普契尼)。
2.了解《图兰朵》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联系。
音乐常识:民歌的分类(小调、山歌、劳动号子)。
第四单元《奥运之声》中音竖笛:《我和你》第一声部前八小节。
音乐常识:1 . 了解各种力度记号。
2 . 常见演唱形式(一),了解各种演唱形式并能够听辨。
第五单元《故乡歌谣》音乐欣赏:《思乡曲》:作曲家(马思聪),了解乐曲主题一,能够听辨小提琴音色。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音乐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能够听辨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一。
音乐常识:1. 莫扎特了解作曲家莫扎特及其代表作品(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2.曲式常见歌曲曲式结构为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3.常用变音记号。
4.常用指挥图式。
5.了解圆舞曲(音译“华尔兹”,3/4拍)。
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音竖笛:《友谊地久天长》前八小节音乐欣赏:《流水》古琴独奏;了解古琴(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歌曲:《杨柳青》音乐欣赏:1.《二泉映月》了解曲作者华彦钧;能够体验作品情绪(似泣非泣、似怒非怒);能够听辨乐曲主题旋律。
2.《紫竹调》能够听辨乐曲的主旋律。
音乐常识:1.了解民族乐器分类表;2.能够辨识常见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梨园漫步》音乐常识:1.了解京剧(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剧种,形成于北京,是我国国粹);▲2.扬剧是的扬州的地方剧种。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花儿朵朵》含反思大班美术教案《花儿朵朵》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运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花朵,学习画螺旋线表现花朵,喜欢参与活动,大胆表现,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花儿朵朵》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画螺旋线表现花朵;2、能运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花朵3、喜欢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外出和老师一起观察各种形态的花,认识花的名称,收集花的照片和图片,进行比较观察:"有几片花瓣?'"什么花也有x片花瓣?'花瓣的形状像什么?哪儿是花心?闻一闻花的香味一样吗?花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小动物喜欢到花里来做客?做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进一步熟悉各种花的名称和特征。
2、材料准备:棉签、各种颜料、抹布、桌垫、白纸。
3、教具准备:范画、棒棒笔、颜料。
活动过程:1、出示并观察范画,引发幼儿兴趣:"春天来,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白花开,蜜蜂蝴蝶都飞来'(将小蜜蜂的图片贴在手上,飞到范画上)"小蜜蜂飞到哪里了?'"这里的花像什么?有什么颜色?'"这样的花是怎样画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看法)2、学习螺旋线的画法:⑴在纸上点一个点当做花心,从花心开始向外画,一圈比一圈大,画的圈数越多,花儿就变得越大。
⑵从外向里画,先画一个大圆弧,不要封口,一圈比一圈小,最后画到"花心',最后添画小草、叶子。
3、幼儿运用螺旋线表现绘画花朵;⑴针对幼儿能力的强弱,分层次指导;▲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运用螺旋线表现许多花朵,构图饱满;▲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运用螺旋线表现花朵的方法。
⑵以小蜜蜂的角色指导幼儿绘画:▲运用丰富的色彩绘画"小蜜蜂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4、欣赏幼儿作品:⑴将幼儿的绘画作品都放在地板上,布置成一个大花园,请幼儿相互说说"哪一朵花大?哪朵花小?'⑵请幼儿选择小蜜蜂或小蝴蝶去粘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彩色花卉图案画法---撇丝法
技法的种类形式及其应用
综合时装画的技法,大致归纳如下:
1.淡彩法——以勾线为主,在时装画的主要部位,简略地敷以色彩。
这种敷色方法,由于采用水彩画着色法,故多用水彩色或水粉色。
勾线的工具,可以选择钢笔、铅笔、炭笔、毛笔、马克笔等。
此方法较为简洁明快,方法易于掌握且较为快捷。
2.平涂法——是常用的时装画技法之一,简便易学。
它采用每块颜色均匀平涂的方法,颜料多采用具有一定覆盖力的水粉颜料或马克笔。
平涂法有两种:一是勾线平涂,二是无线平涂(亦称为没骨平涂)。
勾线平涂是平涂与线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色块的外围,用线进行勾勒、组织形象,这是勾线平涂最常用的方法。
勾线的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勾线的色彩,亦可根据需要随之变化(彩图19)。
无线平涂是利用色块之间的关系(明度关系、色相关系、纯度关系)产生一种整体的形象感,并不依靠线组织形象。
勾线平涂易获得装饰性效果,可根据需要适当留飞白,产生一种光感。
色块之上,还可以叠加如点、线等的装饰,增强装饰性。
3.喷洒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为喷绘法,另一种为洒色法。
喷绘法是以喷笔等喷绘工具为主的绘制方法。
由于喷绘工具绘制的色彩细腻、均匀,所以它不仅可以绘制出具有写实风格的时装画,且能使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效果。
喷绘法除使用专业的喷绘工具外,还可以利用刷子等工具达到类似的处理效果,采用遮挡方法,可以喷绘出清晰的边缘。
喷绘法可以结合勾线法,使画面更为生动。
当然,喷绘工具用于时装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在对此工具的特性未达到娴熟掌握时,抑或产生相反的效果。
洒色法是将色彩洒在画面的一种方法。
它以毛笔、海绵等工具敷上颜色并洒在画面所需
之处,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点状的肌理效果。
时装画中的某些点状面料肌理、背景处理可以使用此方法。
4.晕染法——晕染法是从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吸取而来的一种时装画技法。
采用两支毛笔交替进行,一支敷色,一支沾清水,由深至浅均匀染色。
这种技法可以用于时装画中的人物、有光泽的面料、薄料等。
晕染的表现方法是将各种颜色由深到浅,由浓到淡渐次染出。
他主要是运用色彩的渐变,使图案的花纹有起伏及丰富的层次。
晕染首先要掌握花卉的结构和明暗,可先在着色的形体上涂上一层底色,或用水分使其滋润,然后再暗部涂上深色,用清水笔进行洗染,使色彩产生浓淡深浅的变化。
5.撇丝法——这是中国画、染织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技法。
采用毛笔敷色之后,将笔锋撇开,形成间隔、长短等不规则的排线。
用这种方法,可以绘出袭皮的长毛质感以及丝状物。
撇丝具体方法是用干笔梢,蘸上所需的颜色后,吧笔梢按扁,使笔梢部笔毛均匀、精细地分开,像一把小梭子,然后再画面上梭着运行。
运笔时,线的轻重、方向、转折变化应根据物象的形态和生长规律来进行,轻重过渡要均匀,线条方向不能纵横交叉,转折不能太突然,要柔顺,同一花型中可以用不同种颜色来进行撇丝,以求得丰富的明暗层次感觉
6.重叠法——以色与色的逐层相加,产生另一种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的色彩。
这种效果,一般表现透明、或需要加深的色,可以多次进行完成。
相加色彩的次数,可以三或四次、甚至更多,一般来说,以纸张的承受力、颜色的覆盖力和所要表现的效果为准。
比如表现纱的效果时,可以运用重叠法,由浅至深,逐层、逐次晕染,使其产生透明的效果。
7.剪贴法——以面料、报刊、色纸等一些可用于剪辑、拼贴的材料,按画面需要进行拼接、粘贴的一种时装画技法,它可用作间接预视面料运用的整体效果。
在时装广告、时装潮流预测等形式中,常用此法。
8.阻染法——利用颜料中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油性马克笔等)与水性颜料(水粉
色、水彩色、水性铅笔等)相互不融的特性,以一种颜料作纹理,另一种颜料附着其上,由此产生两种颜料的分离。
此法多用于深底浅色面料的处理,如蓝印花布、蜡染面料以及镂空面料等。
9.拓印法——拓印法是将棉花、海绵、布等材料,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敷上颜料之后,作于画中,可形成一定的肌理效果。
亦可预备如纸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某种所需形状,再用拓印之法,形成某种所需形状的特殊肌理效果。
10.转印法——采用转印纸上的图案,并将这些图案用刮笔转印到画中。
转印的图案具有工整、快捷等优点,但受到转印纸图案种类及尺寸的限制。
流行预测、商业设计图等多用转印法。
11.凹凸法——使用一定的外力,将画面所要处理的部位,敲打、压挤出凹凸效果来,由此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
例如,在钮扣、口袋、装饰物等需要着重突出的部位,可以采用此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时,色彩的选用,不可太多,最好使凹凸处理在色块,或单色色块上,甚至是无色之中。
凹凸的部分,其面积不宜过大。
使用凹凸法时,应注意力度的大小,以及纸张的弹性、厚薄,以免损坏画面。
12.磨擦法——用枯笔、海绵、橡皮、布等带有阻力的粗糙的材料,敷上少许颜料,磨擦画面,或用砂纸、牙刷等工具磨擦画面,由此而产生一种较为朦胧、陈旧的某种痕迹效果,此法称为磨擦法。
如牛仔布料的处理、皮革及段子、裘皮等常用磨擦法。
13.流彩法——有些面料纹理或某些特殊肌理的效果,常采用流彩法。
此方法利用颜料的流动性达到表现的目的。
首先用适量的清水打湿需要处理的部分,然后用含有一定量水分的颜色置于其中,小心翻动画面,使色彩流动至满意为止,干后即成为具有流动感的画面效果。
亦可预先在镜面、水面(需用油性颜料)等光滑的材料表面将颜料作好流动的色彩肌理,然后用画纸覆盖其上,将流动的色彩印入画中,最后进行剪辑处理。
14.折皱法——将画面按所需揉、折成皱,再敷上色彩作画,产生一种肌理效果,称为折皱法。
此法用于特殊的面料和背景肌理效果的表现。
15.复印法——复印法是较为快捷的一种方法。
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多次复印、剪接,再复印、再剪接,达到期望的效果。
运用此法需注意时装与人物的衔接,以及画幅大小的衔接、表现形式、风格、资料的版权等问题。
16.刮割法——这是利用某种硬物、尖状物或刀状物,刮割画面,使其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方法。
如对袭皮的处理或表现时,常常采用尖状物,沿裘皮纹理适当刮划,能表现出裘皮的蓬松、真实感。
由于刮割法对纸张有损害,运用此法时,需考虑刮割的深度与纸张的质地与厚度,避免划破纸张。
17.冰纹-----绘画中表现技巧的一种,也被叫做冰纹点,以相近疏密程度但大小不同的小面积色块表现图案(多用于花卉图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