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态、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1.绿化美化地被植物在园林中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种植的草木能够使地面绿化,景观更加美丽。
比如,紫花仙葛、青蒿等地被植物的颜色与植物的造型设计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
2.生态改善地被植物对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种植适合环境的地被植物,能够减轻城市中心的绿地和土壤水分缺乏的问题,以改善城市的绿化程度。
此外,地被植物还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缓解城市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比如,紫花苜蓿、狗牙根等地被植物能够使土壤保持松软,便于根系生长。
3.景观组合地被草坪、地被花卉可以用于花坛、草坪、树坑、建筑外墙、道路两侧、人行道以及其他场地的绿化美化。
地被植物种植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规划安排。
在景观的组合设计中,根据植物的品种和季节特点,布局合理的地被植物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结构性,使景观更加丰富和有趣。
4.防止土壤流失一些海滨、山区、河谷等地区,因地形地貌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土壤易被冲刷或流失,这时采用适合的地被植物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地,避免土壤流失。
比如,沙地的稳定化木材可用于稳定沙漠区域的沙丘。
地被植物在园林学中属于植物设计领域的重要分支,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在植物种植方面,研究集中在探讨不同地被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以及不同地被植物品种的生长规律等。
在设计方面,研究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地被植物完成景观的多样化和综合性,提高园林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在育种方面,研究集中于探讨新品种的培育和研究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
在园林管理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地被植物的修剪、施肥、管理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如何提高地被植物的生态保护能力等。
总之,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有望为城市的绿化和生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是指一种低矮、覆盖地面的植物,它们通常生长茂密、不易被杂草侵占,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美化效果。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提高景观质量、调节城市微气候、降低园区的养护成本和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本文将从地被植物的种类、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被植物的种类地被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地被植物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场所。
如百合、鸢尾、常春藤等耐阴的地被植物适用于树荫下、花坛边、墙角等阴暗处;而开阳植物如石竹、一串红、虎耳草适用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来进行选择,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1. 防止土壤侵蚀:地被植物在土壤表面形成了致密的覆盖层,可以有效遏制水流对土壤的侵蚀,减缓土壤流失速率,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提高景观质量:地被植物的繁茂生长状态可以有效地增加园林绿地的绿化面积,丰富绿化景观,提高绿地的美化效果,让人们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
3. 调节城市微气候:地被植物的生长不仅可以形成一定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地区的气候情况,减轻气温对城市的影响,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4. 降低园区的养护成本:地被植物是一种非常易于管理和维护的植物,它们不但可以减少园区的养护成本,还可以减少使用草坪机械和零星管理。
5. 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一些地被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可以有效节约园区的水资源使用。
三、地被植物的种植管理1. 地被植物的选择:合理的地被植物种类选择是地被植物种植管理的基础。
在选择地被植物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性、繁殖能力和美化效果等方面,选择适合园林绿化需要的品种。
2. 地被植物的培育:合理的地被植物培育是保证植物良好生长和发挥地被植物的绿化效果的关键。
地被植物种子的选用、播种密度的确定、育苗基质的配制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注意。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1. 引言1.1 地被植物的定义地被植物是指能够长时间覆盖地面并形成局部地表植物群落的植物群体。
它们通常生长在地表上,形成茂密的覆盖层,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环境。
地被植物的范围广泛,包括草本植物、地生蕨类和地被乔木等,它们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地被植物还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根系稳定土壤的作用,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
地被植物的种类繁多,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地被植物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环保和美观的功能。
1.2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地被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覆盖大面积的地面,起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其丰富多样的形态、颜色和纹理为园林景观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和有趣。
地被植物还可以起到覆土保水、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有利于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地被植物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和维持各种有益的动植物种群,增加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地被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园林的环境质量。
在城市园林中,地被植物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源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还可以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地被植物的分类地被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其生长形态和生态习性进行划分的。
根据生长形态,地被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草本植物是指高度较低,根茎茂密,叶片多为细长形状的植物,如地被草、早熟禾等。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能美化城市环境,让城市更美好,同时也能起到缓解城市污染、调节气候等作用。
而地被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一部分,也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
地被植物通常是指生长低矮、能够覆盖地面,形成生态覆盖层的植物。
这种植物的覆盖能够难以穿透的茂密地被,将积雪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整个被覆盖区域,起到了保湿保温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地面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此外,地被植物的茂密还能有效防止土壤流失和风蚀现象的出现,保护了城市地面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态环境的损失。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用途。
1、防止水土流失,净化城市环境地被植物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的茂密覆盖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这种植物的长期生长和迅速生长能力使它们成为了发掘绿地,防止土地侵蚀和城市环境净化的首选植物。
2、美化城市环境,塑造时尚美观的空间地被植物多样的颜色和独特的形态,能够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空间。
比如现在在城市中的一些城市景观路的闭口中随处可见的花卉铺设,就是地被植物的一种运用方式。
而且地被植物的美化效果可以持久,而且园区、社区、商场、学校等场所都可以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和品质。
3、改善城市气候,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地被植物能够降低城市温度、调节湿度,改善城市气候状况,减轻城市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此,在城市的绿化规划中,大范围利用地被植物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生活环境愈趋恶化的问题。
4、节约资金,降低养护成本总之,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广泛,无论从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改善气候、经济实用角度考虑,都能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希望在未来城市绿化规划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地被植物,让城市真正地走向美好、健康的未来!。
2021年第06期现代园艺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王蓓(大同市文瀛湖风景区管理中心,山西大同037000)摘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地被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使现有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合理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绿化成本,从而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绿地;应用1地被植物的概念地被植物一般是指生长高度低于1m,且成片种植、枝叶密集,具较强扩展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可以迅速覆盖地面,易于粗放管理,同时地被植物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既包括了一、二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蕨、苔藓、落叶木本地被、常绿、宿根花卉和攀援藤本植物等。
国内从广义上来讲,地被植物一般是指通过密植可以达到覆盖地表面的植物都能够当作地被应用,包含了草坪植物。
而从狭义上来讲,地被植物涵盖了除草坪植物外满足上述定义的所有植物。
2地被植物的功能2.1生态功能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具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地被植物有着较强的生态功能,能够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地被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且地表覆盖能力较强,这就意味着在同等面积的绿化状况下,地被植物能够更好地净化空气,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此外,在园林绿地建设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种植地被植物,还可以有效吸收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从而实现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同时,地被植物在当前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还能够吸附城市中的粉尘,使当前的城市空气质量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既具备了生态功能的特点,又可以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城市环境美化日益受到重视,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也逐步体现出来。
观赏价值高、色彩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地被植物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绿化设计中,成为现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地被植物在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自然群落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被植物不仅增加了绿地的绿量,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并通过丰富乔、灌、草的层次和稳定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提高了在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同时,由于地被植物生态习性各异,其生长发育、开花和休眠期也不尽相同,可以形成极为复杂的季相变化,与其它园林植物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更为广泛的用途。
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灌木和藤本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壤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一般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高度标准在lm以下,或在自然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通过人工修剪造型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5m以下的植物均称为地被值物[1]。
其特点一是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
由于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且植株个体一般较小,同时,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能营造多种生态景观。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能够在地表覆盖大面积地区的植物。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起到了覆盖和装饰地面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分和调节温度。
本文将介绍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以1000字进行阐述。
地被植物可以用于草坪的建设。
草坪是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景观元素之一,而地被植物是构建草坪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在生长习性、形态特点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
有些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草坪质量,它们的体型较小、茎叶丰富且密集,可以有效覆盖土地表面,形成整齐的绿色景观。
而有些地被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和耐寒能力,可以在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并为草坪提供持久的绿色。
在园林绿化中建设草坪时,选用适合的地被植物非常重要。
地被植物还可以用于制作花坛和花境。
花坛和花境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元素。
传统的花坛和花境多是由花卉组成,但通过引入一些地被植物,可以增加层次感和丰富性。
地被植物的体形较低,可以在花卉的周围形成一层绿色的背景,让花卉更加突出。
而且,地被植物的茎叶丰富且密集,可以填补地面空隙,形成绿意盎然的效果。
地被植物在生长期间会不断地从地表发出侧枝,这些侧枝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花坛和花境形状的塑造需求。
使用地被植物在花坛和花境中增加绿色和层次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地被植物还可以用于公园和景区的绿化。
公园和景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由于人流较多,地面容易被磨损。
为了保护地面和提升环境质量,可以在公园和景区中使用地被植物进行绿化。
地被植物具有茎叶密集的特点,可以有效覆盖裸露的土地,从而减缓人流对地面的磨损。
地被植物的根系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网状结构,增加土壤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土壤侵蚀。
地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在公园和景区的绿化中广泛使用地被植物是非常有益的。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中以植物为主体进行的绿化活动。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是起到覆盖地面的作用。
地被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地被植物一般具有低矮的生长形态,可以覆盖地面,形成绿色的地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一些地被植物还具有芳香气味,增添了环境的宜人感。
地被植物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在城市的绿化中,杂草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给园林绿化带来很多麻烦。
通过种植地被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
地被植物能够形成密集的枝叶和根系,能够抢占杂草的生长空间,减少杂草的数量。
地被植物还可以防止土壤的侵蚀。
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土壤的侵蚀是一个大问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地被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能够牢固地抓住土壤,防止土壤的侵蚀。
地被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吸收雨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质污染。
地被植物还可以调节气候。
地被植物具有吸收和释放水分的能力,能够调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
在炎热的夏季,地被植物能够降低地表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形成微气候的效果。
这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热环境,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地被植物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中的空气质量一般较差,而地被植物具有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能力。
地被植物的叶片能够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一些地被植物还具有释放氧气和芳香气味的作用,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起到了很多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土壤侵蚀、调节气候和改善空气质量。
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应该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进行种植,为城市的绿化增添更多的美丽和功能。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是指在地表覆盖的低矮植物,通常生长在开阔地,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覆盖地表,保持土壤湿润和肥沃,防止泥土流失和水分蒸发。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让整个园林更加美观、整洁,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杂草生长、保护土壤、调节微气候等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美观大方地被植物是园林中必不可缺的装饰元素。
它们的低矮生长特性使得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够更加放松舒适。
因为地被植物生长低矮,所以它们通常被用来点缀绿化草坪的绿色地毯,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美观大方。
三、保护土壤地被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一层坚实的保护膜,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刷和风蚀,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肥沃。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斜坡、坡地等地方,保护土壤不被侵蚀,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稳固。
四、调节微气候地被植物的生长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湿度蒸发和水分流失,同时还能吸收大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常常被用于装饰庭院、园路两侧,调节微气候,使得整个园林更加宜人。
五、生态功能地被植物还能够为整个园林提供更多的生态功能。
它们的根系能够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养分的循环。
地被植物的生长还能够为很多昆虫和小型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有助于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够防止杂草生长、保护土壤、调节微气候,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在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中,地被植物应被足够重视,选用适合的地被植物种类和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才能使得整个园林更加完美。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是指在地面覆盖植物,使得地面上的裸土被完全覆盖,从而起到保护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控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一定的生态效益。
本文将从地被植物的功能、种类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被植物的功能1.保护土壤:地被植物能够将地面完全覆盖,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壤流失和侵蚀。
通过根系的紧密排列,还能增强土壤的粘结力、抗冲性等,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质量。
2.减少水分蒸发:地被植物能够遮荫和保湿,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
对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绿化工程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3.控制杂草生长:地被植物能够将地面覆盖,形成一层密度较高的植物层,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这不仅能够减少草坪管理成本,还能够提高绿化效果。
4.美化环境:地被植物能够使得绿化区域更加整洁美观,提高其观赏性和欣赏性。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形态,从而为人们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1.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地被植物。
如草皮、长春花、翠菊等,这些植物的根系发达,能够紧密地结合土壤,形成稳定的地被层,起到保护土壤、控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4.常绿植物:常绿植物不仅能够保持四季常绿,还能够长期覆盖住地面,形成稳定的地被层。
如常青松、老柏等,这些植物的树冠形态也可作为景观进行设计。
5.大型草本植物:大型草本植物也适合作为地被植物。
如竹子、凤尾竹等,这些植物的高度达到1-2米,能够覆盖住地面,形成稳定的地被层。
1.园林绿化: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不同的地被植物种类,可以形成各种形态、颜色不同的植物层,提高绿化的观赏性和欣赏性。
2.道路绿化:在道路绿化中,地被植物能够起到保护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控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更重要的是,地被植物所形成的绿化带还能够给行人和车辆带来绿色视觉体验,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地被植物指的是一种能够覆盖地面并能够扩展自身的植物,它们具有覆盖地面、美化环境、保护土壤等功能。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公园、广场、绿化带、庭院等地方。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可以美化环境。
地被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能够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一些地被植物比如多肉植物、多叶植物、宿根植物等具有丰富的叶色和叶形,通过它们的搭配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墙、草地等美化环境的场所。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使得公园、广场等地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乡村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丰富了乡村景观,为村民营造了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的功能,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地面的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有效减少路面裸露土壤的面积,减少路面尘土的产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在乡村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山坡地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和森林资源。
地被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环境资源。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地被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适应性,对水资源的需求较低,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创造出大面积的绿化效果,但是只需要较少的水源。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有效节约城市的水资源,减少因为绿化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在乡村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有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土壤肥力等。
在日益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地被植物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园林绿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地被植物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生态调节作用,它是集生态调节、城市美化、景观建设、运动休闲以及文化生活娱乐一体的多功能的城市生态工程。
针对此,本文对地被植物建设的功能、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便可以为园林建设的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功能问题应用进入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被植物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
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方面,地被植物建设可以吸纳储水、排泄防洪,能为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地被植物建设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水环境的需求,城市中地被植物建设以及覆盖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美好的适宜环境中。
因此,城市地被植物的建设在注重城市储水、排泄防洪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人们对于景观植被的需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景观的和谐共处。
1 地被植物建设的功能1.1 地被植物建设具有蓄水排防洪功能现代化城市建设往往是朝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城市的排泄防洪决定着整个城市规划设计的成败,由于洪涝灾害不是人为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把洪涝灾害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
地被植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蓄水排泄的功效。
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生活的城市中,地被植物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地被植物天然就具有涵养水源,吸水储水功能,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地被植物建设在夏季可以涵养大量的雨水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暴雨集中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地被植物建设在城市中的涵养水源排洪的功能是不能小觑的。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摘要:地被植物枝叶密集,繁殖容易,有固土、降尘、适应能力强,且管理粗放、养护成本低等多种优势,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方面通过与乔灌木合理配置,形成乔灌草复层生态林相,提高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升了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以其鲜艳的花朵、奇特的叶型或叶色点缀在疏林草地上,丰富了园林景观。
且通过覆盖地被来减少或清除杂草,涵养水土,充分绿化裸露地,具有减少扬尘、降温增湿、防止表土被冲刷等显著生态功能。
因此文章就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绿化;应用在当前的园林景观绿化中,地被植物有着重要的综合性能。
因此,绿化设计人员应当重视地被植物的综合作用,而不应该仅仅是当作园林绿化的一种点缀。
虽然地被植物是大自然经过数千万年进化出来的一种生存能力相对较强的植物,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也应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进行了解,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科目,减少过于追逐视觉效果而导致的高投入低存活率的情况,降低了地被植物的生态价值。
一、地被植物概述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而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而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堰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具有很多优点:一是它个体小,种类多,品种丰富,颜色多样,且不同的搭配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
二是适应性强,适宜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生长速度较快。
一般在园林设计初期,乔木和灌木生长缓慢,而地被植物的应用能够填补下层的空缺;地被植物不仅有颜色上的差别,在株高和层次上也有不同,有利于修饰成各种图案,提高观赏价值;后期养护管理较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而且也非常耐修剪。
品种单一且成片分布,病虫害少,节省了后期养护管理费用。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一)有利于绿化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地被植物运用于园林中,最主要的就是作为园林中的绿色基调,使得地被植物能够对园林的绿化产生重要的作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地被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地被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绿化的品质,还能够起到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地被植物的特点、应用价值和具体案例三个方面来介绍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
它们通常生长较为低矮,叶片比较密集,能够有效地覆盖地表,形成一层绿色的覆盖层。
地被植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多肉植物、地被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等。
地被植物的生长环境相对简单,对土壤及气候的要求较低,抗逆性较强,因而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青睐。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具有多种价值。
地被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它们的绿叶和花朵能够为园林增添生机和色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地被植物能够有效地覆盖土壤,减少土壤的风化和侵蚀,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和冲刷。
地被植物的根系还能够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
地被植物还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案例也是相当丰富的。
在城市广场、公园和绿化带中,人们会选择种植一些多肉植物和地被灌木来装饰景观。
这些植物生长低矮,叶片密集,不仅可以有效地覆盖土壤,还能够为景观增添绿意。
而在一些高层建筑的花园、阳台和屋顶绿化中,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
这些植物生长习性强,对光照和湿度的要求较低,适合在阳光不足的环境中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增加绿色覆盖面,净化空气。
地被植物还能够在地形复杂、土壤贫瘠的环境中生长,如在一些山地、沙漠等区域,人们也会选择地被植物来进行园林绿化,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做出贡献。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地被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其生长环境和特性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免出现植物过多或者过少,不协调的问题。
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通常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自然群落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1、地被植物的概念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
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
国外的学者则将高度标定为“From less than an inch to about 4 feet”,即从2.5cm到1.2m。
2、地被植物的特点地被植物和草坪植物一样,都可以覆盖地面,涵养水分,但地被植物有许多草坪植物所不及的特点。
2.1 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营造多种生态景观。
2.2 地被植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以在阴、阳、干、湿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2.3 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干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
2.4 繁殖简单,一次种下,多年受益。
在后期养护管理上,地被植物较单一的大面积的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养护管理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和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的花费的精力。
3、地被植物的分类地被植物的分布极为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3.1 一、二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开鲜艳,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块,能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
3.2 多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地被植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开花见效快,色彩万紫千红,形态优雅多姿。
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石蒜、葱兰、麦冬、鸢尾类、玉簪类、萱草类等。
3.3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适合在温暖湿润处生长。
在草坪植物、乔灌木不能生长良好的阴湿环境里,蕨类植物是最好的选择,常用的蕨类植物有:肾蕨、凤尾蕨、波斯顿蕨等。
3.4 蔓藤类植物:蔓藤类植物具有常绿蔓生性、攀援性及耐荫性强的特点。
如常春藤、油麻藤、爬山虎、络石、金银花等。
3.5 亚灌木类:亚灌木植株低矮、分枝众多且枝叶平展,枝叶的形状与色彩富有变化,有的还具有鲜艳果实,且易于修剪造型。
常见的有十大功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继木、紫叶小檗、杜鹃、八角金盘等。
3.6 竹类:竹类中的箬竹、匍匐性强、叶大、耐荫;还有倭竹、枝叶细长、生长低矮,用于作地被配置,别有一番风味。
4、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地被植物在园林中所具有的功能决定了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一般说来地被植物的筛选应符合以下四个标准:4.1 多年生,植株低矮、高度不超过100cm。
4.2 全部生育期在露地栽培。
4.3 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覆盖力强,耐修剪。
4.4 花色丰富,持续时间长或枝叶观赏性好。
4.5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6 抗性强、无毒、无异味。
4.7 能够管理,即不会泛滥成灾。
5、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极为广泛,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其生态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地被植物造景时,必须了解该地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然后选择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生、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能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落,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如在树林里、房屋背阳处及大型立交桥下,应该多选用耐荫湿的地被植物,并求得与上木的色彩和姿态搭配得当。
如八角金盘、洒金珊瑚、十大功劳、蕨类、葱兰、石蒜、玉簪等,使这些一般乔、灌、草难以生长良好的地方,处处生意盎然,得自然之趣。
在林缘或大草坪上多采用枝、叶、花色彩变化丰富的品种,如用大量的宿根花卉及亚灌木整形成色块组成的图案,显得构图严谨、生动活泼而又大方自然、色彩丰富。
在一些大手笔、大绿化的空旷环境中则宜选用一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喜阳性植物作地被成片栽植,而在空间有限的庭院中,则宜选用一些低矮、小巧玲珑而耐半荫的植物作地被。
岸边、溪水旁则宜选用耐水湿的湿地植物作地被。
6、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近年来,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些种类的地被植物得到了有效而广泛的应用,如红继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紫叶小檗、三颗针、十大功劳、美人蕉、南天竹、杜鹃、八角金盘、栀子花、鸢尾、金边吊兰、紫鸭跖草、吉祥草、麦冬等。
通过对这些地被植物的应用,不仅增加了植物层次,丰富园林景色,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而且在增加绿地的绿量,消除二次扬尘,大量减少近地面空气中的含菌量,降低气温,改善空气湿度,保持水土,护坡固堤,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随着这些地被植物的普遍应用,难免给人千城一景的感觉。
事实上,城市园林绿地迫切需要充实和更新现有的地被植物种类。
就四川本土资源而言,有些地被植物种类还有待于大量开发利用,如多年生草本中的石蒜、葱兰、菊科中的大吴风草、紫金牛科的朱砂根、百合科的散斑万寿竹、峨眉宽叶韭、姜科的四川土砂仁、景天科佛甲草、垂盆草、蔷薇科的蛇莓、桑科的地瓜藤、蕨类中的江南星蕨、华南紫萁、观音座莲蕨等。
园林植物配置中,讲究色彩丰富和层次,一些观花、观果及彩叶地被植物日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如火炬花、金娃娃萱草、蔓生紫薇、地被火棘、红果金丝桃、金叶过路黄、“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叶”连翘、花叶扶芳藤、蔓长春等。
所有这一切表明,地被植物的应用方兴未艾,而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如地被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扩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新一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草花色彩鲜艳、株形美丽,应用在城区道路上能迅速美化环境,然而其在道路绿带中大量应用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难点。
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应用体会和经验。
应用两难点难点之一是立地条件差,主要体现在:1.土壤瘠薄。
城市道路施工时往往留下较多的建筑垃圾,有些绿化施工队伍不按程序操作,只在建筑垃圾上面覆盖薄薄一层土。
这样的种植土壤既保不住水,也保不住肥,给日后的养护留下了隐患。
2.高温灼烤。
道路绿化位于各行车带间,除了绿带里的那一点点泥,四周都是水泥或柏油路,夏天太阳一烤,周边温度可达50-60摄氏度,使绿带中的草花饱受灼烤。
3.空气污染。
道路上来往的汽车尾气往往直接喷到草花上,特别是在道路堵车时,高温尾气与草花长时间亲密接触,致使草花轻则花容失色,失去观赏价值;重则逐渐脱水,乃至死亡。
4.光照不足。
道路绿带中的草花普遍种在行道树下或高楼旁边,一般只有半天的阳光直射,光照严重不足。
如在绿带中种植了法国梧桐、香樟等较大的乔木,下面又种植美女樱、鸡冠花等需要强光的品种,就生长不好,花色也不艳。
难点之二是种养难度大,主要体现在:1.种植较困难。
城市道路车流、人流量大,白天卸花种花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因此挖土、种花一般安排在夜里施工。
然而夜间作业时间有限,能见度较差,工人们在快车道道侧蹲着种花也非常危险,势必会影响种植的质量。
2.人为破坏多。
城市道路上有很多公交车站,这些车站往往与道路绿化在空间上形成矛盾,因此车站附近的草花常常会被踩掉。
人行道上自行车停放点附近花钵内的花,也比较容易受伤。
3.浇水要求高。
种植时令花卉时我们一般都会带8-10厘米的土,两次更换下来,土厚就高过路边石了,一浇水就会与土一起流下来,存不住水,花的根部就依然缺水。
但不少负责施工的园林公司在完工后常常洒水车跑一趟,连苗木带草花一起浇,结果刚栽的草花常常被冲倒甚至冲断枝叶或冲死。
这样的浇水方式看似水量大,实际大量流失掉了。
到了夏季高温干旱时,浇水时间、浇水方式、浇水量无论任何一个因素掌握不好,都会影响鲜花在马路上的表现和寿命。
管护三要点管护要点一:抓好绿化施工前期质量。
在建设道路绿化带的时候要严把质量关,尤其是要保证有一定厚度的种植土。
同时,种植草花的地方还要有一定高度的挡土墙或板,以避免浇水的时候水土流失。
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提前配备滴灌等灌溉设施,以方便日后的养护。
管护要点二:选择应用本地适生品种。
例如,夏季高温干旱时太阳花是一个很好的品种,耐旱、耐贫瘠、花期长、生长势旺,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并且花色丰富,有红、黄、白、粉等,不论种色块还是混色种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后期加上激素矮化处理和适当的修剪,观赏时间可更长,完全可作夏季的首选品种,尤其在道侧、花钵等经常缺水的地方。
但是有些管理者却认为太阳花低档而拒绝使用,遭受这种不公平待遇的还有地肤、紫罗兰、彩叶草等乡土品种。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和高档次,可以小面积用一些新品种以及用新颖的栽培容器和有艺术性的组合栽培方式来表现,大范围的美化种植还是选择本地适生品种为好。
管护要点三:以人为本选择种植地点。
在设置道路绿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行人的需要,那些种了花草却总是被踩坏的地方,其实正是人们需要通行的地方,就干脆不要种,可做硬化处理。
另外,沿着快车道的道侧种植长长一条鲜花带也是不合适的,这样既不利于养护,也会对安全行车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在绿化带的始末端面积相对较大的绿地中布置漂亮的草花,而一般的道侧用书带草等抗性强的地被植物就可以了。
在欧美国家,花坛草花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庭。
其中85%的草花用于家庭园艺,主要种植在住宅、游泳池及庭院周围;政府绿化用花占10%,用于公园和街道绿化;企业用花占5%,用于办公区和厂房绿化。
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草花大部分还是用于单位、街道等公共场所的花坛摆放,居民家庭应用仍占少部分,花卉生产者应尽早认识到这一点,更深入地挖掘家庭园艺用花的市场,在花卉育种和生产上进行改良,抓住这个商机。
在草花应用上,使用纯色草花营造大色块,达到醒目、抢眼的景观效果,或用花色互补的草花混合组成片状、带状、波浪状等造景,是十分流行的方式。
目前野花的应用是美国本土园林发展的新趋势,将草花种植在林下或和郁金香、鸢尾等宿根花卉混合种植,能制造出与花坛截然不同的感觉,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