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4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过程】

【讲述】

在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亚马逊原始森林的美丽,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都生活着哪些动植物。

【展示】

顺义常见的生物图片,说出图片所示动物或植物的名字。

简略讲述每种生物的大致形态和生活习性。

1.常见动物(家畜和野生)

2.常见农作物

3.常见绿化植物

迎春花与连翘的识别

4.常见野生植物(药用和野菜)

【讲述】

动植物的常见分类

植物:木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

动物:昆虫鸟类其他听讲

观察说出所示动物或植物的名字,并试着说说他们的生活的环境与习性

【讲述】

原来我们身边还生活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亲自去看看这些生物呢?

阅读教材第三页的学习活动

“观察和记录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要求】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自由组合,每个小组3-5人

观察校园平面图,小组确定观察的区域

制定本小组的观察计划和路线

听讲

阅读

听讲,挑选组员

小组讨论观察方案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观察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明确本组观察目标

【课后观察】

选择绿地、池塘、树林、农田等不同环境,可以个人或分小组进行观察。记录下你观察到的动植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2.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二、能力:

1.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霉菌和蘑菇的观察学会使用放大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初步体会我们身边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

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

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一)细菌和病毒

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细菌并不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还是有益的,现在随着对微生物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利用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真菌

讲解:真菌通常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三大类。三种真菌的区别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些真菌有致病性,有些真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在食品加工、抗生素制造、饲料生产以及酿酒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些真菌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真菌。

目的要求:观察青霉、曲霉和蘑菇。

材料器具:长有青霉的橘子皮,长有曲霉的玉米芯,蘑菇,放大镜。

过程:1.观察材料的准备。

(1)将橘子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长出毛茸茸的灰绿色霉斑,这就是青霉。

(2)煮熟的玉米出去玉米粒,将玉米芯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或装入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玉米芯表面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灰黄色的霉斑,这就是曲霉。

(3)夏季雨后,在树阴下肥沃的土壤、树干、枯木或草地上可以采到蘑菇,亦可从市场购买。

2.观察霉菌

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和玉米表面生长的霉菌,注意观察两种霉菌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3.观察蘑菇

用放大镜观察蘑菇正反面颜色和形态。

讨论:

(1)青霉与曲霉的颜色、形态有什么不同?

(2)蘑菇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形态有什么特点?

阅读资料: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

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

认识生物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

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

1.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1.歌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同时我们全世界人民还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还大的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家的名字。

[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2.比喻:地球──足球

生物圈(地球的表层)──一张薄纸

既然如此,你想了解这个家吗?

3.引入课题:生物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好奇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角色,开始本课的学习。]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