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法测定原油中盐含量的风险评估及预防
- 格式:pdf
- 大小:425.57 KB
- 文档页数:5
油井试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预防对策油井试油作业是石油钻探领域的关键工作之一,通过试油作业可以确定油井的产油能力和油藏地质条件,为后续的生产作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油井试油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损失。
对油井试油作业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压气体和液体: 油井内部常常存在着高压气体和液体,在试油作业中可能会因为管道或阀门的破裂而引发气体或液体的喷射,给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2. 火灾和爆炸: 油井内部的高温和大量的气体会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3. 突发事故: 在油井试油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设备故障、人为失误或其他突发事故,给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威胁。
4. 地质灾害: 油井试油作业区域常常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给作业人员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5. 化学品泄漏: 油井试油作业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品,如酸化剂、调解剂等,一旦发生泄漏会对作业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 强化安全管理: 针对油井试油作业中的各种风险,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作业流程和作业程序,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完善安全设施: 在试油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防护栏、应急洗眼器、应急喷淋系统等,确保安全作业环境。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严禁擅自操作设备和管线,杜绝人为失误。
4. 加强设备检修: 对试油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5. 应急预案: 制定油井试油作业的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预案演练,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6. 资质要求: 对从事油井试油作业的作业人员要求具备专业的培训和资质,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44期 111原油盐含量测定精度提高的研究李 文 崔晓东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微库伦分析法测定原油中盐含量,分析探讨测定盐含量的影响因素有:转化率、检测基线、进样量、外物干扰等。
针对上述因素,文章指出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高分析准确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微库仑法;盐含量;基线;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TE622;O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4-0111-011 引言原油中都含有一定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氯盐,氯盐会对原油的加工生产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腐蚀设备,加热炉炉管和换热器内壁结垢造成管线堵塞,重油加工中甚至会造成催化剂中毒。
影响原油盐含量检测的因素有很多,有时检测数据重复性差不利于指导生产。
为了能更好地检验电脱盐装置的脱盐效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实验室通过查找盐含量测定中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并予以改进。
2 方法原理目前,原油中盐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有电位滴定法、(GB/T6532)、电量法(SY/T 0536)也就是微库伦滴定法、电导法(ASTM D3230)。
SY/T 0536方法是国内炼油厂最长用的方法,它具有分析速率快,操作简单的优点,目前我公司也是采用的此种方法,它是将原油加热并用醇水溶液及二甲苯将其中的氯盐萃取出来,离心分离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含盐抽提液,注入到含一定银离子的醋酸电解液中,试样中的氯离子即与银离子发生反应:Cl-+Ag+→AgCl ↓反应消耗的银离子由发生电极电生补充,通过测量产生银离子消耗的电量,根据法拉第定律即可求得原油盐含量。
3 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日常大量实验,总结出影响盐含量检测的主要因素有:①标样的转化率是否准确、②样品加热温度是否符合要求、③进样时的检测基线是否稳定、④进样量是否准确、⑤处理样品时避免外物渗入。
3.1 转化率的影响转化率是检验盐含量的关键指标,是用标准样品的测出值除以理论值来获得仪器测定的回收率。
微库仑法测定原油中盐含量影响因素的探讨邵兰英【摘要】通过对微库仑法测定原油中盐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后,发现在测量过程中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原有的密度、预处理、萃取效率、电极质量以及原油中的干扰物质等,针对以上因素,本文指出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因素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一些措施,从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利的因素,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crude salt content on micro coulomb method to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measurem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are the original density, pretreatment, extraction efficiency, electrode quality and crude oil of interfering substances, for the above facto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factors should be noticed in actual analysis process an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try to avoid unfavorabl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analysi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期刊名称】《全面腐蚀控制》【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微库仑法;原油;盐含量【作者】邵兰英【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88随着炼油工艺的发展和对原油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电脱盐技术和生产过程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原油品种单一,性质稳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原油中总氯含量的测定电量法A.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原油和重质石油产品中总氯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氯含量的测定范围为1mg/kg~10000mg/kg。
A.2 方法概要将盛有试样的石英杯放入石英舟内,用固体进样器送入石英管的气化段,试样在氧气和氮气中燃烧气化。
试样中的氯化物转化为氯离子,并随气流一起进入含有恒定银离子浓度的滴定池中,发生如下反应:Ag++Cl-→AgCl↓此时池内银离子浓度降低,指示电极对将这一信号输入放大器,放大器输出一个相应的电压信号给电解电极对,由电解阳极电解产生银离子,以补充消耗的银离子,当电解池中银离子浓度恢复至初始平衡浓度时,电解自动停止。
记下电解产生银离子所需的电量,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即可求出试样中的总氯含量。
图A.1为微库仑测定试样氯含量的流程框图。
A.3 仪器与设备A.3.1 微库仑滴定仪:包括固体进样器,温度、流量控制器,电磁搅拌器,裂解炉,库仑放大器,积分仪和记录仪。
A.3.2滴定池:内有指示电极对和电解电极对。
A.3.2.1测量电极:一个厚为0.1 mm~0.2mm,面积为7mm×7mm的镀银铂片;A.3.2.2参比电极:一根直径为0.5mm的铂丝,镀银后插入饱和乙酸银溶液中;A.3.2.3电解阳极:同测量电极;A.3.2.4电解阴极:直径为0.4mm的铂丝,浸入侧臂的电解液中。
A.3.3石英裂解管:入口端填装线状氧化铜。
A.3.4石英舟。
A.3.5 石英杯。
A.4 试剂与材料A.4.1氧化铜:分析纯。
A.4.2 去离子水:经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的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
A.4.3电解液:由700mL 冰乙酸(分析纯)与300mL 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A.4.4反应气:氧气(纯度>99.99%);载气:氮气或氩气,(纯度>99.99%)。
A.4.5银电镀液:取分析纯氰化银4.0g 、氰化钾4.0g ,分析纯碳酸钾6.0g ,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 ,过滤后备用(配时应注意安全)。
电脱盐岗位操作原油是由不同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其他物质,主要是少量金属盐类、微量重金属、固体杂质及一定量的水。
所含的盐类除少量以晶体状态悬浮于油中外,大部分溶于原油所含水中,形成含盐水并与原油形成乳化液。
在这种乳化液中,一般含盐水为分散相,而原油则为连续相,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
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对原油加工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因此,应在加工之前对原油进行预处理,以除去或尽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
一、原油中含盐、含水对常减压装置及下游装置加工带来的危害1、影响常减压装置蒸馏的平稳操作:原油中的少量水被加热汽化后体积会急剧增加,占用大量的管道、设备空间,相应地减少了装置的加工能力。
另外,水的突然汽化还会造成系统压降增加,泵出口压力升高,动力消耗增加。
同时,也会使原油蒸馏塔内气体速度增加,导致操作波动,严重时还会引起塔内超压和冲塔事故。
2、增加常减压装置蒸馏过程中的能量消耗:3、造成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堵塞4、造成设备和管道腐蚀5、造成后续加工过程催化剂中毒6、影响产品质量一、脱盐脱水原理原油中的盐,太多数溶于水中,少部分以固体存在。
由于原油中有环烷酸等乳化剂,使原油与水形成较稳定的油包水乳化液。
我们在原油中加水(软化水)是为了溶解原油中的固体盐,然后把原油中的水脱掉,盐也就脱掉了。
但因原油与其形成的乳化液很稳定,不好脱,我们就用电破乳法将乳化液通过高压电场时,水滴就因为感应或其它原因带上电荷。
有的带上正电荷,有的带上负电荷,有的则是原有带的电荷,有的水滴一端可能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
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水滴向负极运动,而带负电荷的则向正极运动。
在移动过程中,在介质阻力的作用下,原为球形的液滴变成卵形。
表面形状的改变,使薄膜各处所受的张力不等而被削弱,甚至破坏。
不同电荷的水滴又相互吸引、碰撞,小水滴合并为大水滴。
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下来,进入水相脱除。
二、工艺卡片压力:≯1.0MPa,≮0.6Mpa温度: 110-140℃混合阀前后差压: 0.01-0.1 MPa油水界位: 30-60%注水量:一级:3~5%;二级:4~6%(对原油)脱后含盐: ≯3mg/l脱后含水:≤0.5%切水含油:≯150 mg/l相电流:≯额定电流。
原油腐蚀程度在线分析的研究与应用1.引言近年来,随着原油开采深度的增加,原油重质、劣质化日趋严重。
原油中的氯化物含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氯腐蚀将和硫腐蚀一样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炼厂和行业组织的高度关注。
原油中的氯化物可分为无机氯和有机氯两类。
原油加工过程中,由于氯化物的水解及分解等原因,可能生成氯化氢气体,进而引发设备腐蚀问题。
原油中的无机氯可以通过原油电脱盐将其中的大部分脱除,但也不能完全脱除,尤其是有机氯化物。
这些有机氯化物会随着原油进入炼油装置,进而进入到二次加工装置。
原油中存在的氯化物已不仅仅威胁常减压装置的安全生产,而且对原油的二次加工设备也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针对原油腐蚀程度的分析主要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如针对有机氯和无机氯含量的单波长X荧光法(ASTM D7536),随着工艺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逐渐由对原油腐蚀程度在线检测的需求,进口分析仪表对原油在线腐蚀程度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原油中无机氯即盐含量的分析,主要是对原油电脱盐效果检测的应用,代表品牌是BARTEC P-600的电量法(ASTM D3230),另一种是原油在线总氯的检测,实时监控原油整体腐蚀程度的测量,代表品牌是PHASE公司的CLORA online 单波长X荧光光谱法。
下面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论述。
2.1在线电量法盐含量的检测在线电量法的分析原理为:首先,打开样品放空和测量池压力阀,使得样品室清空。
使用轻质溶剂 (石脑油)在设定时间内冲洗测量池和搅拌器,然后使用吹扫气体清除残留的液体和蒸汽。
然后原油回路的电磁阀开始启动,把精确数量的原油送入测量单元管路。
而后通过使用数控注射器,从溶剂腔取定量的二甲苯通过原油样品回路推入测量单元,然后用同样方法推入精确定量的酒精。
在测量开始前,为了缩短分析时间,搅拌器开始启动并且在测量整个过程中一直进行搅拌。
测量池的温度被监控并且稳定在设置范围内 (通常45℃至50℃)。
一旦温度达到平衡,电导信号达到稳定的标准,一个分析周期就此完成。
利用K23000型原油含盐分析仪测定原油含盐量前,需预先进行校准。
仪器校准包括:电导率校准、温度校准、含盐量校准等。
1.电导率的校准:电导率校准需确定情况下的电导率,一个为零点,另外为CT探头两个电极相连后的电导率(span point)。
校准电导率前应将CT探头接入仪器的CT入口。
校准零点的电导率时,将探头用酒精冲洗后风干。
在Conductivity Cal 菜单中选择Zero,按ENT键确定。
把探头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当读数显示为0时,再按ENT键保存校准结果。
校准第二点的电导率时,先用电缆将探头的两个探针连接起来,选择Span按ENT确定,使用和键调节读数至1.0000μS,按ENT键确定。
校准结果会保存在仪器记忆库中。
校准完成后选择Quit返回校准主菜单。
2.温度校准:温度校准需校准两个点温度下的读数,一个是冰水混合物温度(Zero Temp),另外一个为室温(Span Temp)。
冰水混合物温度校准时,将温度探针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选择Temperature Cal 菜单下Zero,同时在混合物中插入一支标准的实验室用温度计,有规律的搅拌混合物,数分钟后待读数稳定,使用和将温度计读数输入到仪器中,按ENT保存结果。
室温校准时,将温度探针置于一杯温度与室温(25°C)相当的溶液中,选择Temperature Cal 菜单下Span,同时在溶液中插入一支标准的实验室用温度计,有规律的搅拌混合物,数分钟后待读数稳定,使用和将温度计读数输入到仪器中,按ENT保存结果。
校准完成后选择Quit返回校准主菜单。
3.含盐量校准:含盐量的校准依据方法:ASTM D-3230,校准之前应将含盐测定探针接入仪器。
在校准主菜单中选择Salt Calibration ,需要校准的浓度标准有:空白、1ptb、3ptb、5 ptb、10 ptb、15 ptb、20 ptb、25 ptb、30 ptb、40 ptb、50 ptb、65 ptb、75 ptb、85 ptb、100 ptb、150 ptb等,一般情况下只需校准空白和150 ptb两个浓度。
油井试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预防对策油井试油作业是油田开发的一项必要工作,但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作业前1、风险分析(1)地质风险:油藏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物含诸多杂质,如果地质勘探不够充分或勘探结果与实际地质差异过大,就会导致试油不成功,甚至因井壁漏水等问题影响安全。
(2)气体爆炸风险:油井下部可能存在天然气,钻井作业、井下用电和试油操作都可能启动火花,导致气体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2、预防措施(1)完善的地质勘探:在试油作业前需要对勘探结果进行细致的化验和评估,尽可能地避免地质勘探误差。
(2)人员素质:确保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操作经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因未知地质条件而造成的事故。
二、作业中(1)施工带电作业风险:井下需要进行施工带电作业,如果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当,会对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2)井下状况异常风险:在试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井壁漏水、井底突然塌陷、钻柱意外卡住等问题,导致作业危险。
(1)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熟悉作业流程和规程,对施工带电作业的操作进行充分的安全措施,如使用专业工具,低电压下工作等措施。
(2)监管与预警:加强作业现场巡视、监控,确保早发现、早处理。
三、作业后(1)生产管理风险:油井生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地理位置、储油容量、供需关系等,需要对风险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2)安全管理风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井口进行保养和维修,如不注意安全管理问题,容易造成意外发生。
(1)定期检查:加强对井口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合理管理:对生产管理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合理制定生产计划,控制风险。
总之,油井的试油作业涉及众多的风险因素,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试油操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
第三章原油电脱盐电脱盐是常减压蒸馏的第一道工序。
原油中的盐和水的存在,给炼油装置的稳定操作、设备防腐带来了危害。
因此在原油蒸馏前必须进行脱水脱盐。
伴随着脱盐、脱水技术的日趋成熟,它已变成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所必不可少的原油预处理工艺,是炼油厂降低能耗、减轻设备结垢和腐蚀、防止催化剂中毒、减少催化剂消耗的重要工艺过程。
3.1 电脱盐的作用原油中所含的金属盐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油溶性的金属化合物或有机盐类,它们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原油中;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它们除极少数以悬浮结晶态存在于原油中外,大部分溶解在水中并以乳化液的形式存在于原油中。
这些金属化合物或盐类对原油加工的全过程和产品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脱盐主要是脱除原油中的无机盐。
原油脱盐脱水的重要性:(1) 减少腐蚀介质,减轻设备腐蚀原油所含无机盐有NaCl、CaCl2和MgCl2等。
这些盐类在原油蒸馏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氯化氢。
过去人们认为在蒸馏过程中NaCl是不水解的,因此曾采用注碱( NaOH )措施,便于将MgCl2和CaCl2转化成NaCl以减少氯化氢的生成。
但是这一方法并不可靠,实践证明原油中含有硫酸盐、环烷酸或某些金属元素时,温度低于300 ℃ NaCl便会发生水解反应,盐类水解产生的氯化氢随挥发油气进入分馏塔顶及冷凝冷却系统,遇到冷凝水便溶于水中形成盐酸,这是造成常减压装置初馏塔、常压塔和减压塔塔顶及其冷凝冷却系统设备腐蚀的重要原因。
加工含硫原油时,蒸馏装置的塔顶系统硫化氢含量将急剧上升。
如果氯化氢水溶液同时有硫化氢存在,由于硫化氢的类似催化作用,将使腐蚀加剧。
(2) 满足产品质量和二次加工要求原油脱盐不仅仅是为防腐蚀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原料油中的金属离子。
原油中所含的盐类经蒸馏后主要进入重质馏分中,会造成下游装置的催化剂失活。
搞好电脱盐对石油焦、燃料油产品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氯化氢的存在不仅导致腐蚀,而且会缩短催化剂寿命。
原油盐含量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2 分,共40分):1.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 )是指示电极。
答: AA.银电极B.银-乙酸银电极C.铂电极 D玻璃电极2.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 ( ) 是参比电极。
答: BA.银电极B.银-乙酸银电极C.铂电极 D玻璃电极3.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 )是电解阳极。
答: AA.银电极B.银-乙酸银电极C.铂电极 D玻璃电极4.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 )是电解阴极。
答: CA.银电极B.银-乙酸银电极C.铂电极 D玻璃电极5.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偏压一般在( )。
答: AA.240-290mVB.240-270VC.200-240mVD.248 mV6. 无硫化物干扰的原油,测含盐量时可不加( )的过氧化氢。
答: BA.3%B.30%C.10%D.20%7.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微库仑仪的推荐条件有( )。
答: DA.偏压B.增益C.积分电阻D. 偏压 .增益 .积分电阻8.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偏压调不上去是因为( )。
答: AA.电解液被污染B.滴定池屏蔽接地不良C.搅拌不均匀D.增益偏大9.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出现超调峰的原因( )。
答: CA.增益过低B.偏压过低C.增益和偏压都过高D.积分电阻大10. ( )与氯滴定池出现拖尾峰无关。
答: DA.指示电极或电解阳极污染B. 增益过低C. 偏压过低D. 增益和偏压过高11. 氯滴定池( )与基线噪音无关。
答: DA. 滴定池屏蔽接地不良B. 池体污染C. 电解液太少D. 增益过低12. 镀银电镀废液避免接触( ). 答: BA.强碱B.强酸C.氢氧化钠D.苯13.氰化银是( )级危害品。
答: AA. 1B. 2C. 3D. 414. 原油盐含量测定法中,当测定标样的回收率在()范围时,可认为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答: CA. 100%±1%B. 100%±5%C. 100%±10%D. 95%~100%15. 原油含盐(10-10 000mg/l)测定再现性不超过平均值的()。
•百家述评221油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及防控措施伴随油田的滚动开发逐步深入,开发区域不断扩大,涉及的环境风险随之增加,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方法评估了油田的环境风险。
针对该《指南》在油田环境风险评估中的无法满足当前油田环保“单元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利用环境风险事故后果预测优化修正评估分级,总结出符合该油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优化原则,升级管理涉及E1和E2类环境风险受体的评估单元,并提出适用该油田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以及重大、较大、一般环境风险的三级防控措施,形成一套符合该油田开发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1 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按照油田区域分布和生产组织机构的特点,将该油田划分成10个评估单元,其中采油单元7个,集输单元3个,每个评估单元内部可细分为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环境风险物质(Q)3个要素,运用专家调查法、评分法、统计分析法识别单元内的环境风险。
(a).运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对单元内的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开展调研,确定出对大气、土壤、水3个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因素,辨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如原油管线穿越河流;评估单元位于风景区附近,个别转油站及单井毗邻风景区;评估单元边界距城镇约4km。
则上述3种情况下的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E 较强。
(b).采用评分法对评估单元内稠油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稠油SCDA开采工艺、稀油注水开采工艺、原油集输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分汇总,确定油田开采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c).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逐一识别出评估单元内的3类环境风险物质,其包括原油、破乳剂、溶剂油,并统计核实环境风险物质的储存地点、年使用量、最大储量等生产信息。
根据《指南》中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公式,量化各评估单元Q 值。
根据《指南》,Q 代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M 代表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E 代表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
1781 原油储运的发展从历来油田开采记录来看,油田尚未被开发时或开发较为早期的阶段中,地底油层原油的原生形态大多以外相为油、内相为水的分散体系存在。
而今,国家可开采油田的数量逐渐增多,油田外层的含油层已经基本被开采完毕。
而绝大多数内部油层的状态已经发展为外向为水、内向为油的分散体系而存在。
原油含水量过大这种现象对原油开采或原油储运过程来说,含水量过大的原油不仅会极大地加重原油搬运过程中搬运设备的物理负重,地底水层的含盐量也会加剧运输路程中储存设备、运输管道和原油容器的侵蚀腐化等化学现象。
2 原油储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2.1 温度对原油储运的影响大部分天然原油的自体属性都是几种元素结合下形成的混合型化和产物。
基于具有常规性摄氏度指标及常规气压标准状态下,以流动液体的形态储存。
从对于正常状态的液态原油分析可得出,流体状态下,该物质的闪点为-667℃到-33.22℃,密度(20℃)为0.78~0.97g/cm 2,自燃点为350℃,爆炸极限是1.19%~6.4%(体积分数)。
从上述的原油流态所具有的一级易燃物体特性看来,原油自身具有非常巨大的危险性和破坏能力。
当温度高于规定原油液体运输常规温度时,就会引发气体蒸发等气体侵蚀现象,不仅会对器材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也会降低容器内的原油储存量,减少原油运输过程应有的经济收益。
所以,在原油输运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和检查对输运设备及容器管道的恒温控制。
2.2 挥发性对原油储运的影响常温状态下的原油以流态液体的形式存在,液体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挥发属性。
在正常状态下的挥发速度及挥发体积基本是由输运液体的密度及内部物质成分所决定的。
当液体内的轻物质密度成分相对整体而言占有较大比重时,原油液体的挥发程度就变为最大;反之则最小。
可以依据原油的使用用途进行分类比较,针对原油挥发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汽油→煤油→柴油。
其中柴油的挥发性最小。
原油的气体挥发程度决定因素除液体自身成分密度外,也会随着温度的调整而递增递减。
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与风险管理原油是一种珍贵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原油开采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方法来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员工健康以及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原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安全措施,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安全措施1. 现场安全原油开采现场是一个相对危险的工作环境,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正确的现场道路和指示标志,确保交通安全;-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设立防护栏杆,标识危险区域,并进行适当的警示;-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安全检查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设备安全原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抽油机、泵浦、运输工具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安全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避免使用老旧、损坏或未经验证的设备;-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培训员工正确使用设备;- 建立紧急停机和故障报警机制,确保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二、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对原油开采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如人为失误、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并对其潜在影响和概率进行评估。
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风险控制与预防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预防风险的发生。
常见的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可控性;-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建立紧急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应对和处理;- 进行定期的安全巡检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
3. 应急管理与响应尽管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但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石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及对策[摘要]文章以石油地震勘探安全评估及对策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石油地震勘探安全风险、安全评估指标、安全评估结果,并就评价结果提出了结论。
最后,文章还从火灾爆炸等六个方面,就石油地震勘探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分析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石油地震勘探安全评估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字】石油地震勘探;安全评估;评估指标;评估结果;安全防范对策1、引言石油地震勘探是一项十分巨大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地震勘探、钻井、试油、油气加工、存储、处理等多个方面。
事实上,在石油地震勘探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不同种类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证石油地震勘探的安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对石油地震勘探风险进行评估,并就所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石油行业安全风险分析石油地震勘探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安全风险几乎贯穿于每个环节,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火灾爆炸。
原油属于甲B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如果发生泄漏,遇到点火源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在原油的组成中,有少量的硫、钙、盐,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对储油罐、管线、阀门等造成腐蚀。
轻者会发生泄漏,重者有可能引发火灾,发生爆炸。
在实践中,人为破坏也会导致原油泄漏,发生爆炸,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2.2机械伤害。
在原油输送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机械传动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往往存在缺陷,从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比如,泵、压缩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或者是操作人员在进行检修、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检修、操作不当,而导致机械发生伤害。
2.3触电伤害。
在原油集输的过程中,电气设备布满各个环节。
在实践中,如果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就有可能引发漏电事故,从而危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触电是最常见的事故,其诱发的最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如果事故发生,轻者导致人员重伤,重者有可能导致人员死亡。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原油中总氯含量的测定电量法A.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原油和重质石油产品中总氯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氯含量的测定范围为1mg/kg~10000mg/kg。
A.2 方法概要将盛有试样的石英杯放入石英舟内,用固体进样器送入石英管的气化段,试样在氧气和氮气中燃烧气化。
试样中的氯化物转化为氯离子,并随气流一起进入含有恒定银离子浓度的滴定池中,发生如下反应:Ag++Cl-→AgCl↓此时池内银离子浓度降低,指示电极对将这一信号输入放大器,放大器输出一个相应的电压信号给电解电极对,由电解阳极电解产生银离子,以补充消耗的银离子,当电解池中银离子浓度恢复至初始平衡浓度时,电解自动停止。
记下电解产生银离子所需的电量,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即可求出试样中的总氯含量。
图A.1为微库仑测定试样氯含量的流程框图。
A.3 仪器与设备A.3.1 微库仑滴定仪:包括固体进样器,温度、流量控制器,电磁搅拌器,裂解炉,库仑放大器,积分仪和记录仪。
A.3.2滴定池:内有指示电极对和电解电极对。
A.3.2.1测量电极:一个厚为0.1 mm~0.2mm,面积为7mm×7mm的镀银铂片;A.3.2.2参比电极:一根直径为0.5mm的铂丝,镀银后插入饱和乙酸银溶液中;A.3.2.3电解阳极:同测量电极;A.3.2.4电解阴极:直径为0.4mm的铂丝,浸入侧臂的电解液中。
A.3.3石英裂解管:入口端填装线状氧化铜。
A.3.4石英舟。
A.3.5 石英杯。
A.4 试剂与材料A.4.1氧化铜:分析纯。
A.4.2 去离子水:经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的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
A.4.3电解液:由700mL 冰乙酸(分析纯)与300mL 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A.4.4反应气:氧气(纯度>99.99%);载气:氮气或氩气,(纯度>99.99%)。
A.4.5银电镀液:取分析纯氰化银4.0g 、氰化钾 4.0g ,分析纯碳酸钾6.0g ,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 ,过滤后备用(配时应注意安全)。
食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食盐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盐的纯度评估:食盐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其中包括质量指标和最大残留限量等要求。
纯度评估主要关注杂质含量和化学成分是否达标。
2. 食盐的添加剂评估:食盐中添加的防结剂、碘盐、氟化钾等成分需要符合国家允许的添加剂使用标准,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食盐的微生物评估:食盐中是否含有致病菌、霉菌及其毒素等微生物污染物,需要进行评估。
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4. 食盐的重金属评估:食盐中是否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以及其含量是否超过国家标准,有关食盐中重金属元素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以上是对食盐质量安全风险的一般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监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人们可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食盐、选择有质量监督认证的品牌以及留意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等,来减少食盐质量安全风险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