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分析(1)论文[摘要]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凭借天然地理优势,发展迅速,但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暴漏了不少问题。
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问题对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进行对策分析,为宁波港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议和意见。
【论文关键词】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港口的高潮,这一轮高潮的特点是:面广——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港口都有宏伟的发展计划;投资大——港口建设的投资动辄以百亿元计;目标高——每个港口都提出了相当高的发展目标,不少港口提出了建设亿吨港口的目标;开发新的港址——从北面的营口港选择仙人岛到南面的深圳港开发大铲湾,港口都跳出原有港区束缚,积极开发新港区。
这一轮建港高潮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出现的,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运输保证。
一、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宁波港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港口通航,现有生产性泊位190多个。
宁波港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20XX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超2.2亿吨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TEU,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增幅连续6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
宁波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迅猛发展。
目前港口的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都非常大,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10多条,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航运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
宁波口岸查验单位齐全,操作快捷高效。
自1999年6月起,杭州至宁波异地的“直通关”业务启动,杭州地区的货主可享受杭州和宁波港间集装箱的直通式运输服务,大大减少了中转环节。
同时在金华市金三角工业园区建设国际集装箱堆场,设立金华至宁波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和商检机构,使宁波港为浙江省内陆地区提供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分析与策略研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海上交通业的发展,由于海洋运输载运量大、运费相对低廉,航道是天然形成的,运输过程不像公路、铁路这些运输方式受到道路、轨道的限制,更加灵活。
作为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纽带,港口能很好的把两者连接起来,在运输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宁波舟山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非常近。
最近几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位列世界所有港口的首位,集装箱吞吐量也在世界港口前五位。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海铁联运的业务量占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很低,物流成本仍旧偏高,港口竞争力仍需加强,因此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提高港口竞争力。
标签: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分析;策略研讨0 引言在某种程度上,研究港口发展策略能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港口经济圈、内河复兴计划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对于港口城市宁波以及舟山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良好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宁波、舟山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提高宁波、舟山这两个城市的竞争力,相比其他城市在竞争上会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物流的发展和兴起给港口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长期以来,宁波作为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依靠港口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开发港口能够振兴宁波这个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
近些年,宁波特别是舟山经济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可以看出,研究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
1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历史宁波舟山港,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朝开始称为宁波港,它地处甬江下游,濒临杭州湾和东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风盛行,经济地不仅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大港和深水良港,是中国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锚港口。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张国钧【摘要】海铁联运具有低成本、低排放、规模化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港口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但目前我国港口的海铁联运占比较小.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在海铁联运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组织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研发、扩大网络辐射、创新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大力推广海铁全程物流模式、争取政策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优化对策,共同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班列,促进运量持续快速上升.【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精品班列;运营模式【作者】张国钧【作者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30.84;U169.6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建设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同时通过海洋运输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往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1]。
为了加强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国务院发布《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将多式联运工程列为重点工程。
海铁联运是优化港口运输结构、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最有效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依赖海洋运输的国际物流需求量更大,海铁物流的发展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集团公司”)与宁波舟山港通力合作,将海铁联运作为双方共同打造的重点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1.1 现状宁波舟山港位于“一带一路”交汇枢纽位置,紧邻全球最繁忙的国际主航道,区位优势突出,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贸易通道,拥有航线251条,远洋干线124条,航线资源丰富。
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超“10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 460.7万标箱(TEU),同比增长14.1%,增幅在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中居前列,继续排名全球第4位[2]。
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何洁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3年第05期集装箱海铁联运是通过集装箱装载设备,实现中间换装时不需要进行掏箱作业的联合运输方式。
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充分利用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内在优势,极大地降低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转载时间和成本,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国铁路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必要性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每年平均以9% 以上的速度增长,在经济数量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逐步从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以资金、信息密集性的第三产业转变。
特别是近两年来,物流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下游物价不断提高,人民工资与物价涨幅不成正比,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能够极大地减少物流的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发展海铁联运能够大幅提高铁路生产效益。
集装箱铁路运输在发达国家的铁路运量中所占比重很大,比如美国北柏林顿圣塔菲公司达到49%,诺福克南方公司41%,法国40%,英国30%,印度35%。
而我国,2010年中国铁路集装箱运量占到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的2.67%,2011年为2.79%;发达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比重可达到20%至40%,由于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
目前,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数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5%左右。
相比起发达国家,我国铁路海铁联运比重过低。
3.港口腹地扩张、西部大开发需要海铁联运。
目前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沿海港口发展的主要尺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沿海城市“以港兴市、以港兴业”战略的推行,沿海各港口基础设施都得到大力改善,集装箱码头接卸能力大幅提升,为了追求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是满足部分中西部地区的货运需求,特别是对于西部大宗货物的运输要求。
- 52 -CHINA RAILWAY 2016/06学规划是宁波港海铁联运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海铁联运未来需求量预测,以及对区域内外规划铁路路网适应未来需求量的能力分析是科学规划的基础。
在此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为宁波港海铁联运规划布局提供参考。
1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宁波港是我国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近年来发展快速。
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 000万TEU (其中宁波港域完成1 982万TEU),位居世界第四,成为世界级大港。
但宁波港的集装箱箱源一直以本省为主,周边省市箱源仅占其吞吐量的2%~3%,箱源腹地亟待进一步拓展。
集装箱海铁联运因运量大、效率高、作业成本低、安全性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对吸引内陆货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宁波港深度开发腹地货源市场、布局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2015年,宁波港完成海铁联运集装箱量17.05万TEU,同比增长26.2%,增速位居我国沿海港口前列。
目前,宁波港开行集装箱“五定班列”7条,开通海铁联运腹地城市20个,辐射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市和自治区。
但主要箱源腹地集中在浙江省和江西省,约占箱源总量的64%和21%,其他省市合计占15%。
2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需求量预测2.1 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主要采取腹地生成法,即根据各腹地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外贸货种结构的适箱率、每亿美元外贸额的集装箱生成量及装箱率等因素推算外贸集装箱生成量。
采用的公式为:地区集装箱生成量=外贸进出口总额×适箱率×每亿美元集装箱生成量×装箱率,再通过对宁波港在各腹地省市外贸箱源市场的占比及内外贸箱源比重的推算,最终得到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值。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需求预测及路网能力适应性分析俞 平: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92叶玉玲: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92摘 要:分析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对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和集装箱海铁联运需求量进行预测;从枢纽内能力和枢纽外能力分析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路网能力适应性,针对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路网能力适应性,提出确保按期续建完成枢纽北环线、抓紧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前期工作和加快甬金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建议。
文献综述宁波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探究1.概述宁波是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自“海上丝绸之路”起至今,宁波港已经成功实现了从甬江沿岸向外海、从甬江口向北仑地区拓展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海河兼备的长三角和长江沿线地区的重要物流基地和中转基地,港口物流优势日益突显,港口物流逐步发展壮大。
物流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港口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港口企业采用外包拓展经营渠道,专注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联系港口企业本身的特点做好港口企业外包工作,正确选择港口企业物流服务承包商成为港口管理层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港口物流服务外包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我国港口科学地制定外包策略。
2.对服务外包的定义与相关理论的综述2.1. 外包的概念外包是(outsourcing),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 ”的缩写。
Monczka (2005)等认为,外包就是将服务和生产功能本来由企业内部提供的转向外部的提供者购买。
在现有的文献对关于外包的概念非常之多,表1是对目前流行的几种做归纳。
尽管对外包的概念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都是保留最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将其他借助于外包,以此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提高利润。
2.2 港口物流服务外包的概念港口物流服务外包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概念,在此之前,制造外包是外包的热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服务外包不仅从技术上,更是从现实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徐奇智(2007认为)服务外包通常是将企业非核心业务的服务,采购、人力资源、营销等项目交付于外部专业机构来运行。
宋丽丽(2008)认为,如果按照业务领域划分的话,服务外包主要分为三种: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及知识流程外包(KPO)。
其中,信息技术外包是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提供商;同理,业务流程外包是将企业内部职能服务外包出去;而知识流程外包是企业流程价值链高端的,高知识含量的外包业务,如果按照地域来划分的话,服务外包又可分为三种:在岸外包、离岸外包和近海外包。
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定位海铁联运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至海港后再由船舶运出,或由船舶运至海港后再由铁路运出,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综合运输方式。
海铁联运不是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先进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运营网络、成熟的市场主体、协调的体制机制有机组合的系统工程。
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有利于扩大港口腹地和服务范围,对于促进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以及完善产业布局和调整贸易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1宁波港腹地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宁波港的直接腹地是浙江省,间接腹地覆盖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长江沿线省市。
从直接腹地来看,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多数企业都是“两头”在外,出口产品以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次为机电产品、小五金产品等。
2008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 111.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68.8%。
预计2015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亿美元,外贸集装箱生成量。
从间接腹地来看,近年来,江西、湖北、重庆、四川、安徽等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出口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竞争优势,具体情况见表1。
综上所述,从宁波港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宁波港国际集装箱运输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2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比较2.1影响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运价、运输时间、运输质量、班轮航线和运输环境等。
这些因素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形成对货主的效用,效用最大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就是货主的最终选择。
通过走访主要货主和货代企业,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关于运价、运输时间、运输质量、班轮航线和运输环境等因素的评判矩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上述因素在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选择中的权重:运价所占权重为0.554,运输时间所占权重为0.254,运输质量、班轮航线和运输环境所占权重均为0.064。
宁波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V1宁波港口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它的物流现状、发展前景和对策是值得关注的。
一、现状分析1. 港口优势明显:宁波港口拥有深水良港、丰富的航线网络,以及高效的装卸能力,为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
2. 物流业态较为丰富:宁波港口有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如港口仓储、港口物流园区、冷链物流等,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 存在一些问题:宁波港口由于运输过程中经过狭窄水域,港口容量有限,导致部分行业物流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对港口进行规划扩建。
二、发展前景1. 深化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宁波港口将成为中国大陆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发展前景广阔。
2. 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宁波港口将在未来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动智能物流、自动化操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港口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 加快绿色发展:宁波港口将致力于推动环保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进绿色港口、可持续港口建设方面,宁波港口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对策建议1. 加大港口建设:加大宁波港口的升级改造力度,扩大港口容量,提高装卸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保障物流畅通。
2. 制定健全完善政策: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和服务,包括完善的税费和运费政策,优惠的设施和场地租赁政策,进一步提升港口对外开放水平。
3. 建立信任合作机制:与相关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水平。
总之,宁波港口的物流现状、发展前景和对策对于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物流行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坚定不移地推动港口建设、制定更优惠的政策以及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宁波港口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宁波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摘要】: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港口多式联运的重要的模式之一,已在发达国家的港口多式联运中占一定的比例。
在我国的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中,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比重却还是非常的低。
我们宁波港是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大港,据相关数据的统计,2007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934万标准箱,有望突破10000万标箱。
为此,我们宁波港必须推进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从而来增强我们宁波港在全国以及在全世界各大港口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优点;不足;措施Ningbo Port Container Rail sea transport□ WU yun-long(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zhejiang ningbo 315020)【Abstract】Rail transport sea port container port as an important model multimodal transport one of the port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ccounted for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China's container ports in multimodal transport, railway transport sea container port of proportion or very low. We port of Ningbo is China's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Chittagong,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2007, Ningbo port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9.34 million TEUs, is expected to exceed 100 million TEUs. To this end, we must promote the port of Ningbo Port Container Rail trans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a, thus to enhance our Ningbo Port in the country and the major ports in the world in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Advantages;inadequate;measure目前我们所说的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指具有全程提运单的海运进出港口集装箱货物、经铁路运输中转的转关运输物流模式,它具有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且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等优点,是当今港口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之一。
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物流论坛2020年第4期第42卷总第310期doi:10.3969/j.issn.1674-4993.2020.04.008浅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问题与对策□马延根(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杭州营业部,浙江杭州310008)【摘要】集装箱海铁联运具有运输时效性、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强的优势,是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为研究对象,对其硬件设施和联运现状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做大做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对策。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对策【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20)04-0024-03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tainer sea rail IntermodalTransportation in Ningbo Zhoushan Port□MA Yan-gen(Ha n gzhou Business Department of China Railway Container Tran s poliation Co.,Ltd.Shanghai Branch,Hangzhou310008,China)[Abstract]Container Rail sea intermodal transport has the advantages of timeliness,convenience,reliability,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odem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In this paper,taking Ningbo Zhoushan port container sea 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ts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intermodal status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aking container sea 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 bigger and stronger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Ningbo Zhoushan port;container;sea 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countermeasures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运输结构调整和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文件的出台,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
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货运方式是货主通过汽车、火车或其他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到港口,并办理报关等相关手续,让后运往目的港口,抵达港口后,办完清关等相关手续,再通过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运往内地。
而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货主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完成一次装箱或拆箱,手续简便且中转环节减少,装卸费用降低,货损几率下降,大幅度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真正实现货物的“门到门”服务。
1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产生的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我国集装箱运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近十几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61万TEU(未含港、澳、台地区),继2003年后连续四年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地位,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1亿TEU。
目前,我国水路集装箱运输仍以外贸箱为主,外贸箱与内贸箱港口吞吐量之比约为4:1,集装箱箱源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大部分箱量的内陆运输纵深约为300~400公里。
全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中,公路约占85%,水路约占14%,而铁路仅占1%左右!
根据行业的测算,一个标准箱可给港口地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0元。
作为城市经济的"驱动器",深圳应当充分依托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地域优势,抢占集装箱运输的制高点,强化辐射功能,增强深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中的竞争力,并通过海铁联运,使深圳成为京广、京九铁路沿线地区工业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产品输往铁路沿线地区的配送地,同时为跨国公司及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深圳,创造良好的物流环境。
然而,相关资料表明,深圳港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762万TEU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深圳港即东部盐田、西部蛇口、
赤湾、妈湾等几个集装箱港口的总设计吞吐能力。
据专家估算,由于综合通过能力不足,集疏运通道不畅,岸线土地资源有限等"先天不足",深圳几大集装箱泊位的年吞吐能力仅为385万TEU,因此,高速发展的深圳港正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疏运措施,将严重掣肘港口未来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充分发挥铁路在中长距离运输方面的优势,以致目前深圳港区的集装箱生成地90%以上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对内陆腹地的拓展方面已严重滞后。
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高位运行,在仍以公路集疏运为主体的状况下,来自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集装箱海铁联运将会缓解相关矛盾。
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对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健康发展,降低供应链成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集装箱海铁联运不仅是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保障港口集装箱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国内外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评述
M.C Iroha(2001)针对法国港口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了港口在战略上的变化及其使用性,通过分析、研究法国港口的环境,得出了港口的外部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法国港口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战略问题,并且指出,这些港口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怎样根据上面的分析而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
张华勤(2002)针对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分析了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及其发展动力,对未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集中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对国家如何加快我国枢纽港形成、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建议。
董方(2005)从分析我国集装箱现状入手,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作了探讨并提出发展战略,进而延伸到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战略。
Julian Pand(2005)等人则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国际市场这个大环境,并从港口经营管理角度提出了港口的发展战略;再有一部分学者,从港口运营制度这个根本的层面来研究港口经营,提出针对性的制度改革措施。
黄曦(2006)分析了我国香港港、高雄港、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集装箱市场面临的机遇以及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集装箱
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划:2006年至2008年,在经济发达、集装箱集疏运量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和铁路网重要枢纽,铁道部将建设18个集装箱中心站,内陆地区12个,沿海6个。
建设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的集装箱办理站,布局100个左右集装箱办理站,以此来推动海铁联运的发展。
据Alphaliner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底,全球货柜船公司运能仍超过6000艘、1300万TEU,船队规模超过30万TEU航商计达15家,该15家主要船公司系以2772艘、950.5万TEU占艘数45.86%及TEU数72.71%比重。
2009年2月25日,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
物流调整和振兴的九大重点工程中,首条便是发展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
孙宏(2009)认为,以大连为出海口东北集装箱海铁联运建设作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将会尽快提升东北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水平,更好地发挥大连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8年10月31日,国家对颁布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大调整,调整内容涉及2020年全国铁路的营运里程规划目标与重点投资的四大方向。
到2020年,营运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层次清晰、各项功能完善、能力负荷充分、运输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
2009年2月25日,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
物流调整和振兴的九大重点工程中,首条便是发展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
3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前景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主要由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承担,全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总量中,公路约占78%,水路约占20%,铁路约占1.5%。
随着集装箱运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经济从沿海向内地加快转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对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尽快提升铁路运输在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中的比重,扩大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运量,尤其是发展功能完善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已经成为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岩.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的协同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6]:47-49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口与铁路货运出国考察报告[R]..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
[3]王微、何小明.发展海铁联运拓展港口腹地[J]..交通部第四航务勘察设计院,2006
[4]汤震宇.关于推进海铁联运的思考[J].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2008.
[5]汤震宇.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J].集装箱化2009
[6]吕听红.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J].集装箱化.201认21(2):28-30
[7]岳文婷.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5):5-7
[8]邓延洁.集装箱海铁联运剑指未来[J].中国水运报. 2007.
[9]AlBred·D·Chandler,Strategy and Strunture,Cambridge,MIT press,1962
[10]郑法.把东北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建设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J].大连日报.2009
[11]赵凤宇、胡泽波. 宁波开出首趟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J]. 中国水运报.2009
[12]高林、李克麟.年内集装箱运输不会大起大落.中国水运.2006.(284):35-35
[13]张华勤.《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预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2.9
[14]黄曦.《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