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除颤的时机
“生存链”
*
Sds绝对是假的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五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七分钟约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
*
除颤仪操作方法 体位:平卧位 电击板的准备 涂导电糊或包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电击板的位置 左右位: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锁骨中 线第4—5肋间(剑突水平)。另一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 前后位:胸骨除颤电极板放在左肩胛下区,心尖除颤电极板置于左乳头下(左腋前线第5~6肋间)
*
电复律 类型
心律失常 类型
单相波能量 (焦耳)
双向波能量 (焦耳)
同步
房颤
200
120—200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50-100
50-100
单型性室速
100
100
非同步
多型性室速
360
150-200
室颤和室扑
360
150-200
除颤能量的选择
*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
职业规范行为
备齐用物
病员准备
*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
*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
(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 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 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