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表演歌唱融为一体表演歌唱融为一体,是指在舞台上将表演和歌唱融为一体,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这种艺术形式在现代流行音乐、音乐剧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舞台表演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表演歌唱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不仅要求演员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优秀的歌唱实力,还需要在舞台设计、服装打造、灯光音响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才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舞台效果。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探讨表演歌唱融为一体的艺术魅力。
一、从表演与歌唱的结合说起表演和歌唱都是舞台艺术的重要形式,它们各自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传达情感的能力。
表演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言等手段来传达情感,而歌唱则通过声音、音符、旋律等来表达情感。
当表演和歌唱融为一体时,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表演技巧,还需要有扎实的声乐基础,才能够将情感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在音乐剧中,表演和歌唱往往是紧密相连的。
演员在表演的需要根据情节和角色的气质来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演唱,以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音乐剧《猫》中的角色猫咪们在表演的同时以歌唱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角色的生动和立体。
二、从表演歌唱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说起在流行音乐领域,表演和歌唱的融合更是达到了高度的完美。
众多的流行歌手,在演唱会上都会进行丰富的舞台表演,将舞蹈、道具、服装、灯光音响等融为一体,带给观众全方位的视听享受。
这样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歌手出色的音乐实力,更是将整个舞台呈现出了炫目的艺术效果。
以著名歌手Beyoncé的演唱会为例,她在舞台表演中不仅拥有极高的歌唱水准,还身兼舞蹈、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才华。
她的演唱会将表演和歌唱完美地融为一体,每一首歌曲都配以精心设计的舞蹈和舞台效果,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视听盛宴之中。
这种将表演和歌唱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不仅提升了歌手的舞台表现力,也带给了观众更加精彩的音乐盛宴。
三、从音乐剧的演绎中说起音乐剧是表演与歌唱融为一体的典范。
浅谈舞台表演艺术摘要戏曲、曲艺和民族声乐等艺术形式,除了要求演员具备科学的歌唱方法和乐感之外,还要求演员能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因此,对演唱者在舞台上的动作、表情、气质等舞台表现,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以戏曲和民族声乐为例,谈一谈舞台表演。
关键词:舞台表演戏曲民族声乐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识码:a一舞台表演的分类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戏曲和民族声乐的表现更加注重在舞台上的表现力,通过眼神和动作来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我们将在舞台上表演的动作称为舞台形体动作。
舞台形体动作是舞台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它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内容,是戏剧、戏曲与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舞台动作分为再现性动作与表现性动作,或者说写实和写意两种。
再现性动作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动作比较接近的模仿。
而表现性动作又称为抒情动作或写意动作,它是为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动作多是写意。
如愤怒时的挥拳、瞪眼,逃避时的转身、抱头,恐惧时的呆立、颤抖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处于该状态下自然流露出的动作的升华。
从表现方式分类,舞台动作有动态与静态动作之分。
动态动作一般都是流动的,但舞台上的表演为了让观众对动作某一瞬间有更深刻的印象,往往有意地把动作的这一瞬间稍作停顿,这种停顿如果是突出表现角色形象,便称为亮相。
在戏曲及民族声乐中,演员在出场、下场前及舞蹈或武打过程中往往有一个亮相的动作;静态动作是为了展现一个能给人深刻印象的画面,一般称之为造型。
艺术造型的亮相可以结合起来,这既能突出表现角色的形象,又能够生动画面。
首先我们就先来分析舞台形体动作在戏曲中的表现力。
二戏曲表演艺术中舞台表演戏曲有“四功”与“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其中“做打”和五法都是戏曲的形体表演。
戏曲中的做功要求演员在完成程式动作时达到形神兼备,演员的神情要生动,表情要丰富,动作要优美,将角色生动地表现出来。
唱歌舞台表演技巧声情并茂的唱歌表演,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表演追求的最高目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唱歌舞台表演技巧吧!唱歌舞台表演技巧【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复杂的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
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
京剧大师侯喜瑞老先生对舞台表演中眼睛的表现方法有着很精辟的论述:“‘眼是心中苗’虽然是句俗语,但可以说明眼睛对表演的重要性,因为人物的一切感情都要通过它看出来。
所以说,手、步、身、口都对了,眼睛不精,不拢神,也没法抓住观众。
”侯老先生论述京剧架子花的“眼法”,对于歌唱艺术表演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要懂得“眼法”的表现力。
首先眼睛要有神,用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情感,总之,通过眼睛各种“眼法”表演,把歌唱活了,唱出“精、气、神”来,这样才能抓住观众,才能感人。
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换言之,演唱者没有歌曲的情感审美感受,就不能表现美的感情,就没有艺术。
“情之相通,美寓其中。
”一首歌曲能否达到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演唱者是否能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说是“美寓其中”的基本条件之一。
演唱者既要传达感情,又要使别人得到美的感受,这就要求演唱者本人首先被作品中美的情感所震动,要有一种把自己美的情感非表达出来不可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演唱才能具有美的感染力。
唱歌舞台表演技巧【2】古人曰:“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
”我国古代卓越的音乐家、诗人和思想家嵇康,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喜、怒、哀、乐、爱、。
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声乐教学中,重点往往只放在声音的技巧训练上,而忽视了表演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对艺术表演的需求不断增加,声乐教学也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引入舞台表演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声音和情感表达出来,提高整体的艺术表现水平。
通过对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具体运用,为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声乐学习的促进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舞台表演与声乐教学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舞台表演在声乐学习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及对学生表现能力和音乐理解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声乐教学提供更多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舞台表演的技巧,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水平。
通过研究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拓展声乐教学的领域,为声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对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未来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为声乐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舞台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演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通过舞台表演,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巧融会贯通,将音乐情感传达给观众,实现音乐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舞台表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舞台上表演需要学生克服紧张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这对于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舞台表演也需要学生与其他演员、乐手和导演进行紧密合作,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舞台表演,学生可以提高表现能力,培养舞台表现技巧,增强自信心,并促进声乐技术的提升。
舞台表演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
舞台表演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声乐教学中,注重舞台表演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表现能力、舞台表现技巧、自信心、声乐技术、音乐热爱、重要角色、全面发展1. 引言1.1 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声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嗓音的发声和发音技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演唱技巧和唱歌方法,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
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享受音乐的魅力,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音乐人。
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2 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和音乐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舞台表演不仅是学生展示自己声乐实力和音乐造诣的平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舞台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通过在舞台上演唱,学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声音、形象和表情,从而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演艺能力,增强自己的舞台魅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舞台表演能够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技巧。
在舞台上演唱需要学生掌握舞台表演的技巧,包括舞台动作、表情演绎、舞台布景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舞台演出,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表现力和舞台表现技巧,从而更好地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廖昌永是中国大陆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歌唱技巧和卓越的表演能力而著称于世。
他的歌唱艺术才华被广大观众誉为“歌坛巨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以其高亢激昂的嗓音为特点,擅长演唱高音激昂的歌曲,如《奔跑》、《黑色骏马》等,他的嗓音宽广而富有感染力,能将感情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中,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廖昌永的表演风格独特,他不仅在演唱时全情投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歌曲中,还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舞台表演来传达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他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张力,能够将观众带入到歌曲的情境中,让人陶醉其中。
廖昌永的歌曲多以情感丰富、深入人心的主题为主,他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歌曲中,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喜悦和渴望,使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他的歌声中充满了热情和温暖,能够打动人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不仅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业内专家和音乐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他的歌唱技巧独特而精湛,能够将高音唱得婉转动人,也能够将低音唱得沉稳有力,音色饱满而富有层次感。
他的歌唱柔媚而又充满力量,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歌曲曾多次获得各类音乐奖项,也在各大音乐舞台上展示过自己的才华。
他的歌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常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不仅仅只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传递。
他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将观众带入到他的音乐世界中,与观众建立起了心灵的共鸣。
他的歌唱艺术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凭借其精湛的歌唱技巧、卓越的表演能力和感人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歌声犹如一道清泉,在广大听众的心中开启了美好的情感回响。
无论是歌曲的演唱还是舞台的表演,廖昌永都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人风格,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谈歌唱演员舞台声乐表演的“技”与“艺”作者:多锐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1期摘要:声乐表演是融合了美学、哲学、文学、生理学和声学的一种综合性表演形式,在整个艺术界具有独特的特色。
声乐表演是一种最古老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与形式之一,歌唱演员作为表现舞台声乐这种形式的重要载体,对其表演艺术性的要求很高,本文将重点讨论歌唱演员舞台声乐表演中的"技"与"艺",以期为声乐表演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歌唱演员舞台声乐表演技与艺声乐表演是一门人声与音乐相融合来表现其形式和价值的艺术,同其他的艺术类型相比较,具有很大的差异。
声乐表演,将人体作为主要的发声材料来进行声音的表达,加以演唱者情感的融合,最终将艺术中所体现的内涵表达出来。
因此,歌唱演员就成为了舞台声乐表演表现的重要方式,这对于歌唱演员的技艺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歌唱演员在舞台声乐表演中的“技”歌唱演员是以人体作为歌唱发声乐器的材料,从而进行歌唱艺术美的形式和形象的个性创造,这就对表演者声音和情感的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地进行发声,同时还要善于把握情感的变化,同时将这种情感化作歌唱的形式在舞台上传达给观众。
与此同时,也要表现出具体的音乐作品中的词曲内容、曲调风格、音乐旋律节奏、节拍、音高和音准等。
一些人认为,歌唱演员的舞台艺术表演就是一种对于歌曲的再创作,这也就是说,歌唱表演是要以原曲作为依据的。
歌唱演员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之后,能够掌握一定的演唱能力,再加以舞台表演能力、情感把控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综合而成的一种歌唱舞台表演。
歌唱演员的“技”主要指的是歌唱演员的发声技能等,从最初接受艺术歌唱嗓音的发声技能和技巧训练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多方面注意自身相关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以戏曲为例,主要磨练的是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也要扎实身段、亮相和上下台等功底,其中唱、念、做、打是戏剧歌唱演员重点强调要做的事情。
浅谈声乐演唱中舞台表演的重要性r——以歌曲《一抹夕阳》为例夏小玲【摘要】舞台表演对声乐演唱的表现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舞台表演有助于受众对声乐演唱美学艺术的欣赏,有助于声乐演唱者内在情感的完美抒发,有助于激发观众与声乐演唱者之间的共鸣. 舞台表演实现了声乐作品由生硬呆板的音符向生动形象的故事的转型升级,赋予了声乐作品鲜活的生命,使演唱者更好的诠释于声乐作品,实现声乐演唱的目的.【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11【总页数】3页(P133-135)【关键词】声乐演唱;舞台表演;人物形象【作者】夏小玲【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42.42《诗·大序》曰:“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说明形体语言对演唱语言的支持和补充功能。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精准描述,说明声乐演唱中辅之舞台表演,使受众在听觉、视觉、感觉上得以刺激,激发对声乐作品的“感悟”,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感受,对声乐演唱艺术的欣赏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持久。
一首声乐作品能够感染听众,演唱者必须把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舞台表演形式进行艺术表现。
因此,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在声乐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舞台表演有助于受众对声乐演唱美学艺术的欣赏舞台表演是表演者通过舞台行为来表现艺术作品,表达艺术情感的集合。
表演者的形体变化、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声乐语言相互配合、交互作用,增强了表演者对情感抒发的力度、深度和厚度,达到对声乐作品内涵和艺术张力的充分表现。
这种表现使受众对声乐演唱过程有一种艺术美的综合体验。
声乐是由歌词、乐曲和声音组成。
声乐演唱则不仅仅靠以上因素来表现,更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导美的信息、美的符号。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摘要: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歌唱是用人声来表现音乐和情感的艺术,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艺术形象能给观众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歌唱者必须懂得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进行艺术歌唱的二度创作,包括语言的咬字、技巧合理运用、表情动作以及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表现歌曲内容与音乐的深刻内涵,使艺术歌唱的舞台实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审美表现艺术一、语言在声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一)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的语言表达,它的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歌曲思想内容表达的正确性。
演唱者演唱一首歌曲,如果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就必须让观众能够听清你所演唱歌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样观众才能明白你所唱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如果在歌唱中,语言不清晰,就会给观众带来错误的理解。
在声乐考试或声乐课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声音条件很好,技巧也不错,但演唱歌曲中经常唱错字,如:在《又唱浏阳河》中“家乡有支(zhi)歌”,唱成(zi);《那就是我》中“吱吱zhi zhi歌唱”唱成(zi zi)等等。
演唱者对歌唱语言不够重视,对自己演唱的歌曲不够重视,对不认识或混乱的字不去弄清楚。
这样,唱出来的歌声就不能够使听众所认可,我们所要追求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就无从谈起。
(二)语言的歌唱性。
语言的歌唱性是歌唱者在表现音乐语言的时候通过声音的对比来表现音乐形象。
包括声音力度(音量的强弱)的变化、对比。
通过语言的音乐化不仅可以塑造音乐形象,渲染环境气氛,更主要的是,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使其产生艺术的魅力。
如《大森林的早晨》中描绘的: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多么美,淡淡的晨雾静静的流水,水重重,树重重,重重绿树中鸟儿歌声脆。
这完全就是对大森林早晨的生动写照,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非常赏新悦目。
对森林早晨的感觉,很多人都体验过,歌唱者演唱时就要用优美的声音把美景唱出来。
这说明了语言的歌唱性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语言的生动性。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作者:栗镜涵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1期
摘 ; 要:舞台表演是一门综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与技巧的表演艺术,如歌唱、舞蹈、话剧、杂技等等,再确切而具体的说,就是演员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与行动的结合。
歌唱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包含了舞台表演艺术,有了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能使演唱者在舞台上更加闪耀与精彩。
关键词:舞台表演;声乐;重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J61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98-01
声乐,把它正确理解为两部分,即声音与乐感(感情)的结合,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声乐,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唱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很多声乐专业学生或声乐爱好者认为声乐就是唱声音,只要声音大,音色亮,有共鸣、位置、气息就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情感表现部分,它也是舞台上声乐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归根到底,就是声乐演唱者在台上把他内心对一首歌情感的部分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与行动表现出来,所有的声乐技巧都是为了表现情感服务的,在唱中演,在演中唱,真正做到合二为一,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声乐分为四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歌唱法、通俗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唱法间与不同风格作品呈现出来的舞台表演也不尽相同。
比如美声唱法,在演唱一部歌剧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剧情、歌词与歌剧的中心思想,还能把歌剧唱入观众内心,一部歌剧的成功之处,不单是对声音、人物音色的塑造,更多的是舞台表演的丰富设计与行动,丰富的舞台行动,人物的肢体语言,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绝对不是演员在台上的即兴之作,比如想塑造一位老人,那么就要从角色的服装、体态、步伐等等去着手,老人的手可能有些颤颤巍巍、走路也不是很利索,神态、语气都是与年轻人有区别,甚至有的人物形象是主角倒地临死前演唱的,这些都需要声音、气息与表演的默契配合,只有这样,人物形象、声音才能与角色人物基本一致,有设计的舞台表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形神兼备而又生动的舞台表演才能深入人心,引起观众共鸣与认可。
民族唱法,来源于戏曲唱法、曲艺唱法与民歌唱法,在舞台表演方面有独特的一面。
比如在手势上,民族唱法比美声唱法更多注重肢体语言的表达,肢体语言更加丰富,有时候为了人物形象,在服装设计与打扮上,可以穿上少数民族服装,带一些民族特有的头饰,或者手里拿一些道具来润色,使歌曲表达更加活灵活现,特别是眼神、面目表情与手势的传达,大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在面目表情上要笑着唱居多,眼睛要有神,比如描写一位俏皮的小姑娘,那么不光眼睛要灵动,嘴巴与身体也要有些害羞与扭身的形象介入,手势的设计也是点
睛之处,动作不能僵,注意节奏的韵律。
由于借鉴了戏曲唱法,所以民族唱法在舞台表演上更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实际运用,富有美感而灵动的舞台表演能让演唱者传达的情感更加真挚与鲜明。
通俗唱法也叫流行唱法,舞台表演艺术在流行音乐表现上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认为“音乐的声音能够最准确地体现和传达以情感为主的信息,声乐是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的体现。
所以总而言之,音乐是声音的一种表现性体现。
舞台表演不仅仅可以给歌唱润色烘托,还可以引领每个时代、每一种作品风格的不同演艺与诠释。
流行唱法中,要求舞台的表现力、台风更加夸张、更加洒脱、带有些自由与随性化,比美声民歌还要放得开,所以要求歌手平时在上表演课时多加上一些解放天性的训练,在台上能”疯“的起来,因为流行歌曲的歌词与旋律、唱法更加通俗化,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在舞台表演上要注重把歌词通过肢体语言、行动、语气、眼神等诠释的自然、真实、感人,时而蹲下,时而站立,时而热舞,时而摇头摆手,所以不是说声音条件好、嗓门大、飙高音就是唱得好,唱歌的最终目的是感动观众,让观众和歌手产生一种共鸣,能让观众跟着你快乐与流泪,那么想达到这一点,情感就是歌曲的灵魂!打动人的情感体现最终一定要通过外部的表演,比如肢体语言、眼神、表情等表现出来的,如果设想一下,在台上呆若木鸡的傻傻的唱,估计百分之80的观众一定会觉得疲惫与厌倦,唱的再好的歌手没有舞台表现力的话也是一种可惜与不完美,看着不过瘾。
我们所熟知的流行歌手,如张惠妹、李玟、孙楠这些大腕们,哪一个没有舞台表现力?哪一个在台上呆若木鸡的唱?想让整个舞台、观众为你沸腾,那么一定要有丰富的舞台表现力的配合,你的演唱、气场才会精彩与震撼!
综上所述,准确的肢体语言、恰如其分的舞台表演能够渲染观众,把观众带到故事与音乐中来,另外,设计舞台表演还可以激励演唱者心中想表演想展现自己的欲望,更可以补充音乐,达到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完整感。
所以舞台表演的出发点一定是根据作曲家、作词家的创作意图,不恰当的舞台表现反而会适得其反,更有可能成为歌手在演唱时的负担,把握好作者意图,恰当而富有设计的舞台表演是值得演唱者一直追求而努力的目标,在舞台上呈现一场近乎完美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