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20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厂房是工业生产的场所,存在着多种火灾危险。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有必要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几类:一、材料火灾危险性材料火灾危险性指生产厂房内的材料对火灾发展的危险程度。
根据这一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材料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三类:1.易燃材料较多的火灾危险性较高石化、化工厂等生产厂房使用的大量易燃易爆材料,如液化气、石油、酸、碱等,一旦着火就会发生极其严重的火灾事故。
此类厂房的防火措施必须非常严格,如加强仓库管理、定期清理杂物、加强通风、推广自动化灭火系统、尽可能少用火源等。
2.木质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较高木质结构厂房的隔热、隔音性能较好,但一旦着火后火势快速扩散,难以控制,所以木质结构厂房的防火措施非常重要,如加强地面漏电保护措施、尽可能多使用无火替代品、配备足够数量的泡沫灭火器和灭火器等。
3.金属结构物等耐火性较好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较低金属结构物耐火性好,即使着火也不会迅速烧毁。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厂房不存在火灾危险。
应采取防止火花和火源的规章制度和配置相应的灭火设施等措施。
二、使用环境危险性使用环境危险性指生产厂房内的环境对火灾发展的危险程度。
根据这一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使用环境危险性分为以下两类:1.氧气浓度较高的火灾危险性较高一些化工厂、工业生产厂房等使用或生产氧气的环境中,氧气浓度高,一旦着火就会很容易爆炸。
为此需要进行定期检测,设置氧气含量报警和控制装置,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防爆设备。
2.湿度较大的环境的火灾危险性较低一些湿度较大的生产厂房,如电子制造厂房,即使发生火灾,由于空气中水分的大量蒸发,火势不容易扩散,危险性较低。
但需增强环境温度控制,避免因过度加热而引发火灾。
三、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性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性是指生产厂房内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程度和有效性对火灾发展的影响。
厂房防火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3 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3.2.1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表的规定。
表3.2.1 厂房(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3.2.2 下列建筑中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表的规定提高:1 甲、乙类厂房;2 甲、乙、丙类仓库。
常见的三类物质是液体、气体和固体。
液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以闪点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甲类厂房(仓库):闪点<28℃(汽油、甲醇、乙醇等)乙类厂房(仓库):28℃≤闪点<60℃(松节油、樟脑油、煤油等)丙类厂房(仓库):闪点≥60℃(沥青、润滑油、机油等)气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以爆炸下限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甲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氢气、煤气、天然气、甲烷等)乙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一氧化碳、氨气)注:常见气体中,除一氧化碳和氨气外,其余基本上都是甲类。
固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大多数以熔点和燃点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甲类厂房(仓库):易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仪表灯)注:丙、丁、戊类的火灾危险性可和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B1、B2合记。
其他火灾危险性补充:助燃气体:乙类(氧气生产或储存、空气分离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可燃粉尘:乙类(面粉、淀粉、煤粉、煤粉、铝粉、金属抛光等)易氧化或积热自燃的物品储存:乙类(漆布、油布、油纸等)对气体或液体燃烧作其他用的生产:丁类(房、陶瓷烧制厂房等)特殊情况下火灾危险性的判定: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
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1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加工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高低进行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按高低顺序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具体分类及举例见表5—6:
生产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上述分类原则。
厂房和构筑物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 16—87)》。
对石油化工企业还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的有关规定。
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其防火墙间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中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5.2.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各种物质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储存安全上也有许多不同要求。
为了储存物品的防火安全,我国将储存物品按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别,见表5—7。
表1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耐火等级。
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常产生强辐射热、1火花或火焰的生产丁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2各种生产3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 1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仓库(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仓库类别别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 闪点<28 ℃的液体爆炸下限<10% 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2产生爆炸下限<10% 的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3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4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极易分解引5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6质1 闪点≥28℃,但<60 ℃的液体乙2 爆炸下限≥10%的气体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危险物品丙1闪点≥60℃的可燃液体2可燃固体丁1难燃烧物品戊1非燃烧物品仓库(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库类别仓别项举例乙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1醚、蚁酸甲酯、醋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烯、乙醚、乙醛,60 度以上的白酒甲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2、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3 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4 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5 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6 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乙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酯、硝酸戊酯、乙1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 氨气、液氯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3钴、发烟硫酸、漂白粉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4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 氧气、氟气6 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60℃的1柴油、糠醛、大于50 度至小于60 度的白酒丙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2粉,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磁盘,冷库中的鱼、肉间丁 1 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戊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不燃气体、玻璃1棉、岩棉、陶瓷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别举例甲1.闪点<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工段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机器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氯乙醇厂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工段,苯酚厂房的磺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基厂。
火灾危险等级与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3。
1。
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二、火灾危险等级:
可分为轻微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仓库危险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