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仓储类火灾:主要是指发生在仓库、库房、仓储设施等储存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火灾。
食品、化工、危险品等各类物品在仓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严重火灾事故。
例如,化工厂的储罐爆炸、粮食库的静电火灾等。
2. 机械制造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可能发生在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过载等。
例如,机械设备起火、电缆着火等。
3. 化工类火灾:化工厂、化工仓储场所等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危险性高,燃烧剧烈,容易产生爆炸。
例如,化学反应不当、化工装置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4. 食品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食品加工、存储、餐饮等环节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容易引发恶劣后果,包括人员伤亡、食品受损等。
例如,油锅起火、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5. 建筑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建筑物、住宅区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故障、明火施工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建筑工地起火、商业楼宇内部电线着火等。
6. 办公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办公室、写字楼、邮政通讯等场所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相对较低,但仍然可能对人员和物品造成一定的损失。
例如,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办公室用电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7. 船舶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船舶上,包括商船、油轮、渡船等。
船舶上的火灾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容易引发火势蔓延,并可能导致人员无法逃生。
例如,油轮舱口漏油引发的火灾、船上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等。
8. 交通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车辆故障、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着火、列车电缆起火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仍需具体分析和研究。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
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
险性分类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厂房火灾是指在生产工艺或仓储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
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是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来划分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1. 化工厂:化工厂属于高危险性厂房,其生产工艺涉及到各种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
例如石油化工厂、化肥厂、制药厂等。
这些厂房存在大量的易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不慎操作,容易引发爆炸或大面积火灾。
2. 电子厂:电子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池等易燃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等。
电子厂存在着电火灾的风险,一旦电线短路、电气设备故障或者电子元器件过载,容易引发火灾。
3. 木材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木材,木屑、木屑等易燃物质也较多。
由于木材和木屑的易燃性,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木材加工厂还容易因为积尘累积导致火灾发生。
4.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易燃性。
同时,食品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大量的热能,如蒸汽、油锅等。
由于食品加工厂存在大量的易燃物质和高温设备,一旦发生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燃,容易引发火灾。
5. 纺织工厂:纺织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纤维和染料等易燃物质。
纺织工厂还存在着大量的纺织机械和高温设备,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发火灾的风险较高。
6. 造纸厂: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纸浆等易燃物质。
纸张和纸浆的易燃性较高,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同时,造纸厂还会使用到热能和大型机械设备,也存在火灾风险。
7. 金属加工厂: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金属材料,如铁、铝等。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一旦发生明火或高温设备故障,容易引发火灾。
金属加工厂还存在着大型机械设备和焊接作业等,也会增加火灾风险。
在以上厂房中,火灾的风险与易燃物质的数量、易燃程度、高温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均密切相关。
1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加工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高低进行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按高低顺序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具体分类及举例见表5—6:
生产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上述分类原则。
厂房和构筑物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 16—87)》。
对石油化工企业还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的有关规定。
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其防火墙间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中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5.2.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各种物质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储存安全上也有许多不同要求。
为了储存物品的防火安全,我国将储存物品按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别,见表5—7。
表1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耐火等级。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模版1. 机械设备类火灾危险性机械设备类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机械设备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危险性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磨损、老化、电气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例如,线路短路、电气元件烧坏等故障可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2)设备操作失误引发的火灾危险性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因为疏忽大意或缺乏经验而引发火灾的概率较高。
2. 危险品类火灾危险性危险品类是生产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危险品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妥善存储、运输和使用,可能会引发火灾。
例如,化学品泄漏、混合不当、温度过高等因素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2)油品火灾危险性油品是常见的火灾引燃物之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油品的存储和使用。
例如,油品泄漏、油箱漏气、静电引火等因素会增加油品火灾的危险性。
3. 电气类火灾危险性电气类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电气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电线电缆的老化、断线、线路过载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老化的电线电缆绝缘层破损,导致电线裸露,一旦有火花引燃就会引发火灾。
(2)电气设备火灾危险性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电弧现象,一旦引发火花就会引发火灾。
4. 人为因素类火灾危险性人为因素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人为因素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违章操作引发的火灾危险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定,超过设备负荷等情况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例如,未经许可操作设备、使用设备未按规定操作等行为都会增加发生火灾的概率。
(2)摩擦火花引发的火灾危险性生产过程中存在摩擦火花的环境,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摩擦火花可能引发火灾。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1. 仓库火灾:仓库是储存大量物品的地方,火灾危险性较高。
例如,化工品仓库中存放的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极为剧烈,烟雾密度大,火势蔓延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大面积火灾。
2. 工厂车间火灾:工厂车间中通常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火灾危险性较高。
例如,金属加工工厂中的切削设备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如果清理不及时,很容易形成火灾隐患。
3. 石油化工厂火灾:石油化工厂是生产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场所,其中存在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品,如果发生泄漏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火灾。
例如,炼油厂中的炼油塔、储油罐等设备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可能引起大规模火灾和次生灾害。
4. 食品加工厂火灾:食品加工厂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加热设备、油炸设备和烹饪设备,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糖果加工厂中的糖浆锅、液体巧克力混合设备等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
5. 木材加工厂火灾:木材加工厂中常常使用大量的切削设备和加热设备,而且木材本身是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起剧烈燃烧。
此外,木材加工厂还存在木屑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形成火灾隐患。
6. 纺织厂火灾:纺织厂中常常使用大量的纺织机械和电热设备,而且纺织物料本身易燃。
如果发生纺织品的叠加和不当堆放,加上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极易引发火灾。
7. 电子工厂火灾:电子工厂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如果发生短路或电路过载等电气故障,可能导致火灾。
此外,电池生产厂等容易产生电火花和静电的工艺也存在较高的火灾隐患。
8. 钢铁厂火灾:钢铁厂是冶炼金属的地方,需要高温操作和使用大量的煤和焦炭等燃料。
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铁屑也可能引起火灾。
9. 印刷厂火灾:印刷厂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质,如纸张、油墨等,而且使用的印刷设备中也常常有加热装置。
如果发生电路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10. 化工厂火灾:化工厂是生产和加工化学品的地方,其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
一、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丙2、可燃固体煤、焦炭、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服装加工厂房,造纸厂备料,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畜(禽)屠宰、分割及加工车间、鱼加工车间。
丁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做其他用的各种生产锅炉房,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建规》3.1.2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厂房)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例题】某面粉加工厂的面粉碾磨车间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25m,建筑面积共3600㎡。
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该面粉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2015年)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思考题】某戊类生产车间内,甲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丁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则该车间应判定为哪类火灾危险性?【解析】当同一厂房或防火分区内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建筑面积占比大于5%时,应按照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甲类占比2%,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4%,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6%,故该车间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不同的火灾危险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 一般危险性:1) 一般办公室:一般办公室主要进行办公和商务活动,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要注意电器使用、燃烧物的储存和厨房安全等方面的火灾风险。
2) 服装生产车间:服装生产车间可能涉及到布料、纱线、烫台、针线等易燃物品,同时还有电器设备和烟尘排放等因素,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要注意防火安全。
3)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由于涉及到大量的食材和烹饪设备,并且需要进行高温烹饪,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油污、保持通风等。
4) 造纸厂:造纸厂涉及到大量的纸张和纸浆,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储存纸张和纸浆、定期清理纸屑、保持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2. 中等危险性:1) 木工厂:木工厂涉及到大量的木材切割、打磨和定型等操作,易产生火花和木屑,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木屑、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2) 化工厂:化工厂涉及到各种化学原料和化工设备,可能存在爆炸和毒气泄露等严重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储存化学原料、配备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泄露检测器、设立安全隔离带等。
3) 电子产品生产厂:电子产品生产厂涉及到大量的电器设备和电子元件,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并维护电器设备、合理布置电源线路、防止静电积聚等。
4) 机械制造厂:机械制造厂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金属加工,易产生火花和金属碎屑,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金属碎屑、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3. 高危险性:1) 石油化工厂:石油化工厂涉及到大量的石油、石油制品和化学原料,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防火措施包括设立严密的安防系统、实施现场监控、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操作等。
2) 高温冶炼厂:高温冶炼厂涉及到高温熔炼和处理金属的操作,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国内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把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类,其分类及举例见表2-2-1.表中所列生产中使用的物质主要是指所用物质为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或原材料,用量相对较多或许对其进行加工等。
表2-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上述分类中,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以闪点为基准。
凡是在常温环境下遇火源能引起闪燃的液体均属于易燃液体,可列入甲类火灾危险性范围。
我国南方城市的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而厂房的设计温度在冬季一般采用12℃-25℃。
根据上述情况,将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液体闪点标准确定为小于28℃,乙类定为不小于28℃、但小于60℃,丙类定为不小于60℃。
这样划分甲、乙、丙类是以汽油等常见易燃液体、煤油、柴油的闪点为基准的,有利于消防安全和资源节约。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液体的闪点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根据液体闪点选用灭火剂和确定泡沫供给强度等。
对于(可燃)气体,则以爆炸下限作为分类的基准。
一、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建规》3.1.2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厂房)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例题】某面粉加工厂的面粉碾磨车间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25m,建筑面积共3600㎡。
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该面粉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2015年)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思考题】某戊类生产车间内,甲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丁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则该车间应判定为哪类火灾危险性?
【解析】当同一厂房或防火分区内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建筑面积占比大于5%时,应按照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甲类占比2%,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4%,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6%,故该车间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主讲老师一只船教育郝老师
学员刘叙麟整理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日。
1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加工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高低进行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按高低顺序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具体分类及举例见表5—6:
生产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上述分类原则。
厂房和构筑物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 16—87)》。
对石油化工企业还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的有关规定。
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其防火墙间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中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5.2.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各种物质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储存安全上也有许多不同要求。
为了储存物品的防火安全,我国将储存物品按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别,见表5—7。
表5—7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表1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耐火等级。
注(建规):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