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9.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2020年中考试物理(文)试题 Word 版含答案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下列哪一位物理学家首先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观点?( ) A 、牛顿 B 、安培 C 、洛伦兹 D 、奥斯特2、最先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以及首先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分别是( )A 、麦克斯韦,赫兹B 、爱因斯坦,法拉第C 、赫兹,麦克斯韦D 、法拉第,麦克斯韦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 、等于3.00×108m/sB 、大于3.00×108m/sC 、小于3.00×108m/s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 ) A 、无线电广播 B 、移动电话 C 、雷达 D 、白炽灯 5、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B 、根据公式221r q q kF 当两个电荷距离趋于0时,电场力将趋于无穷大 C 、若点电荷Q 1的电荷量大于Q 2的电荷量,则Q 1对 Q 2的电场力大于Q 2 对 Q 1电场力 D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6、关于电场强度E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公式E=中,q 是形成此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B . 公式E=中,E 与F 并不成正比,与q 并不成反比 C . 公式E=中,Q 是形成此电场的点电荷的电量,r 是所讨论的点距Q 的距离D . 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E 与Q 成正比,与2r 成反比 7、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磁感线是实际存在于磁场中的曲线B . 磁铁的磁感线是从N 极出发到S 极终止的曲线C .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直线D . 磁场中的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8、两个形状相同的绝缘小球带正、负电荷,两球相距一定的距离,今把它们相接触后置于原处,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与原来相比将()A、变小B、变大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Q 是两个等量正电荷B.P 、Q 是两个等量负电荷C.P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D.P 、Q 产生的是匀强电场10、下面有关静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接触起电的实质是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C.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D.摩擦起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分别创造了正电荷与负电荷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电场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D.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12、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电场力向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左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C.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D.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13、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形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线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点场强大小相同B.a、b点场强方向相同C.a、b点场强大小、方向都相同D.无法确定14、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点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小B.a点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大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D.同一闭合线圈放在a处时磁通量较大15、通电螺线管内有一在磁场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的小磁针,指针指向如图所示,则()A .螺线管的P 端为N 极,a 接电源的正极B .螺线管的P 端为N 极,a 接电源的负极C .螺线管的P 端为S 极,a 接电源的正极D .螺线管的P 端为S 极,a 接电源的负极16、用传感器测量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然后绘出B ﹣x 图象,设x=0处为螺线管的一端,下面哪个图最符合实际测出的B ﹣x 图情况( )A .B .C .D .17、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 、电流I 和安培力F 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8、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进入磁场中,图中的磁场方向、速度方向及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方向标示正确的是 ( )19、在地球赤道上空,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东的直线电流,则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 )A .竖直向上B .竖直向下C .由南向北D .由西向东20、如图所示,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与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电键组成闭合回路,在铁芯的右端套有一个表面绝缘的铜环A ,下列各种情况中铜环A 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是 ( ) A 、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B 、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 作匀速移动C 、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 作加速移动D 、将电键突然断开的瞬间21、如图,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 ,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 、b两点、棒的中部FB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电流,方向从M 流向N ,此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等于零,可 ( )A 、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 、使磁场反向C 、适当增大电流强度D 、使电流反向22、关于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B 、放置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作用C 、因洛伦兹力总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故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一定不做功D 、因安培力垂直通电导线,故安培力对通电导线一定不做功 23、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以将电压升高供给电灯的变压器是 ( )二、作图题: 把答题填在答题卡上(本部分2小题,其中24小题6分,25小题4分,共10分)24、(6分)画出图中导体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25、(4分)画出下图中带电粒子刚进入磁场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化學試卷及答案注意事項:1.答第一卷前,考生務必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上填寫自己的姓名、考號,然后用鉛筆涂準考證號、考試科目代碼。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考試結束,將答題卡和試卷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7小題,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每小題2分,共54分)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下列哪種光學元件A .平面鏡B .凸透鏡C .凹透鏡D .凸面鏡2.關于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測電筆可以辨別家庭電路中的火線和零線B .發現有人觸電后,立即用手把觸電人拉離電源C .熔絲被燒斷,一定是電路中出現了短路故障D .熔絲被燒斷后,可用銅絲代替熔絲接上3.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A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 .“震耳欲聾”主要是指聲音的音調高C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D .聲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傳播最快4.在下面的四幅圖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 B C D5.下列屬于通過做功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 .冬天對手“哈氣”,手感到暖和B .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C .圍著火爐烤火,身體感到暖和D .金屬小勺在熱湯中放一段時間后會燙手6.下列四個電路中與右邊實物電路圖對應的是A B C D 看起來沒那么深! 水深危險!乙 υ/(m/s) O 5 m /kg G /N O 甲 U/ V O 丙T /℃ O 丁7.知識的價值體現之一,是它可以讓我們避免許多不安全的事故。
在下列安全提示中與慣性知識有關的是A .車未停穩,請勿下車B .在地鐵站臺候車的人必須站在安全線外C .高壓危險,請勿靠近D .高溫蒸汽,小心燙傷8.下面現象中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都發生變化的是A .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B .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C .勻速上坡的汽車D .在水平軌道上加速行駛的列車9.青藏鐵路路基兩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細、高約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2019-2020年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 版含答案 (II)1.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中x 轴和y 轴分别表示某一物理量,就可以描述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过程。
若坐标轴分别表示下列物理量,该图象有可能描述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A .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B .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C .x 轴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y 轴表示物体的速度D .x 轴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y 轴表示物体的机械能 2.两小孩各自最多能提起质量为m 的水(不计水桶质量)。
现在两人一起提水,若胳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他们所提起水的质量最多为( ) A .2m cos θ B .2m sin θ C .θcos 2m D .θsin 2m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b 、c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 与c 关于MN 对称,b 点位于MN 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B .b 点电势高于d 点电势C .试探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D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4.从距地面h 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初速度为tan θB.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C .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为原来两倍D .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2θ5.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9km 、远地点50419km 的预定转移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再经变轨成为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为35860km 。
2019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
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
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D.用酒灯加热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3.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木杆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图-2中,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C.图-3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D.图-4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4.足球运动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的直径约为40cmB.飞行中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踢力C.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扑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草坪上静止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草坪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因而吸收热量的本领比砂石强B.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D.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8.如图是小轩家的部分电路。
2019-2020年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3 14 15 16 17 18
分数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如图1所示,物体A用轻质细绳与圆环B连接,圆环固定在竖直杆MN上。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绳上的O点,将O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逐渐增大 B.水平力F逐渐减小 C.绳OB的弹力逐渐减小 D.绳OB的弹力逐渐增大
2.2013年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展示了许多在地面上无法实现的实验现象。假如要在空间站再次进行授课活动,下列我们曾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若移到空间站也能够实现操作的有 A.利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测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3.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合成时做了下述活动:用左手沿黑板推动直尺竖直向上运动,运动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时,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动笔尖。若该同学左手的运动为匀速运动,右手相对于直尺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关于笔尖的实际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笔尖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笔尖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笔尖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笔尖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逐渐变小
4.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筋、细绳套、三角板及贴有白纸的
图2
F1 F′
F2
O
F
A
图3
F O
N
M B
A 图1
θ 方木板等器材,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图3所示是该同学依据实验记录作图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橡皮筋在白纸上的固定点,O点是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伸到的位置。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需记录拉力的大小 B.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图3中F′表示理论的合力,F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并作出多个平行四边形,但每个四边形中的O点位置不一定相同
5.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某时刻波形如图4所示,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横坐标分别为xa=2.5m,xb=4.5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周期为4s B.此时质点b沿y轴负方向运动 C.此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大 D.此时刻以后,a比b先到达平衡位置
6.假设两颗“近地”卫星1和2的质量相同,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所示,卫星2的轨道半径更大些。两颗卫星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B.卫星1的动能较小 C.卫星1的周期较小 D.卫星1的机械能较小
7.如图6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A、B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C.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D.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8.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
图6
卫星2 卫星1
地球
图5
x/m 图4 b 4 2 y/cm 0 2 -2 6 8 10 12
a v
图7 h H A B 的B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gH2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9.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B.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C.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由ω-r(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 10.如图8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 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mgsinθ+ma)/k 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1.(7分)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有关此实验的问题: (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9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 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细线、砂和小砂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10甲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小车 带滑轮的长木板
图9
甲 θ F A B
图8
v
t v1 t1 t2
B A v2
乙 0 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得A点到B、C点的距离分别为x1=5.99cm、x2=13.59cm,则在打下点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10乙所示的a-F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
12.(8分)两位同学用如图1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测量所得入射球A的质量为mA,被碰撞小球B的质量为mB,图11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P,测得平抛射程为O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分别找到球A和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点M、N,测得平抛射程分别为OM和ON。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即说明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如果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3)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12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A、球B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球B相撞,确定球A和球B相撞后的撞击点分别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球A和球B碰撞中动量守恒。
甲 x2 C A B
x1
乙 O
a
F 图10
a0
M P N O A B
图11
图12 N′ B′ P′
木条 A B
M′ O
h1 h
2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