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4《眼睛和眼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 格式:ppt
- 大小:919.50 KB
- 文档页数:16
光现象第6节 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梳理】一、眼睛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他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 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 ,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现成因 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
如图: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较大,光会聚到了视网膜之后。
矫正2、眼镜的度数(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
用φ表示即:1f Φ=(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
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
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
(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长,以物镜所成实像为物体再次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增大视角的方式是放大再放大。
(2)望远镜:开普勒型: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以物镜所成实像(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已变为正立的像)为物体再次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增大视角的方式是先拉近再放大。
伽利略型: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是一个凹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是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