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导体和绝缘体
- 格式:pptx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12
13导体和绝缘体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知道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干燥的竹签等,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2、认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导体,哪些物品是绝缘体。
3、使用验电器做人体导电实验,懂得人体也是一个导体。
4、通过实验,检验和比较不同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
教学重点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特点,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2、通过实验检验自来水、纯净水和盐水的导电性能。
教学难点了解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学会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物品、验电球、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简单电路的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导线,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导线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导线的接口是由金属做成,导线的外皮由塑料制成,导线的内芯是铜丝制作而成。
接口和内芯用金属和铜丝制作是为了导电,而外皮由塑料制成是为了防止触电。
二、教学新课活动一:这些物品容易导电吗出示课本39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物品容易导电吗?请大家预测一下活动二:安装检测装置,检测这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这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
2、出示课本40页上面的检测装置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
3、教师进行演示实验,从上述物品中任意选取一个,利用这个检测装置来检测这个物品是否容易导电?4、学生分小组交流,分别使用检测装置检测以上物品是否容易导电,并且完成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
预设:容易导电的——铁钉、铅笔芯、铝箔、硬币不容易导电的——塑料尺、竹签、橡皮、木块、瓷勺、玻璃5、出示课本40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13《导体和绝缘体》(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内容为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学会使用简单的测试方法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具体内容包括:1. 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2. 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 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验证。
4. 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应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下是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分析:1. 学生层次:四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动手实验来探索问题。
然而,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物理知识,如物体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
他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性质和应用可能不够熟悉。
4.13《导体和绝缘体》练习一、填空题1、容易导电的物品称为__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品称为______。
2、把一块橡皮接到电路中,如果小灯泡能______,它是导体。
3、液体中,自来水和盐水是导体,_______不是导体。
4、实验中可以用______验证人体是否是导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自来水、纯净水和盐水都是导体。
()2、干木条沾水后能导电。
()3、人和大地都是导体。
()4、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绝缘体用处不大。
()5、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物体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塑料尺B、纸板C、铅笔芯2、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的是()A、橡皮和铁丝B、塑料尺和干木棒C、湿布和铜钥匙3、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
A、湿毛巾B、玻璃C、铝丝4、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主要看这个物体()A、是否容易导电B、是否是金属C、是否能导热5、螺丝刀、钳子、电线等外面的塑料胶皮是为了()A、用起来耐用B、使用方便C、绝缘和防止漏电6、下列属于绝缘体的是()A、纸张B、铝箔C、铁钉7、下列物体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的是()A、电工胶布B、拉线开关C、铅笔芯8、如图所示,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木材、橡皮B.石墨、金属C.木材、金属回形针玻璃橡皮碳棒铝丝导体布条橡胶绝缘体纸塑料尺子硬币干木条塑料垫板五、看图回答。
下面的工具或电工材料,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拉线开关插座参考答案1、导体绝缘体2、发光3、纯净水4、验电球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C2、C3、B4、A5、C6、A7、B8、B四、连线题回形针玻璃橡皮碳棒铝丝导体布条橡胶绝缘体纸塑料尺子硬币干木条塑料垫板五、看图回答开关芯的铜片是导体,外面的胶木和塑料拉线均是绝缘体,可防止开关中通电部分导体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和绝缘体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能辨别一种常见的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四、材料准备:1.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等。
2.课时安排: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活动3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光亮。
活动目标:1.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实施过程: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四人一组,每给准备一套材料,活动时间约20分钟,讨论环节10分钟。
2.课前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3.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
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
要求每测试完一种物体的导电性,就将实验结果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灯泡亮的用‘勾’灯泡不亮的用‘叉’。
4.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
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用电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2.举例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确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实施过程:1.四人分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整节课以实验探究为核心,通过实验将各种物质的按能导电与不导电的现象进行归类,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然后,教师用导电发光球检测纯净水、盐水、人体、是否导电,拓展对材料的导电本领的认识。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们一节课的探究实验,不仅让学生知道,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更重要是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方法。
水、人体、是否导电,用学生们的电路检测器是无法检测出来,因此,营造有趣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利用导电发光球来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1.回顾上一节《让灯亮起来》相关知识;2.检测身边的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3.认识人体和水能导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认识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2.知道人体也是导体。
方法与过程:1.能够运用自己组装的检测仪器初步判断身边常见材料的导电性和绝缘性。
2.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3.通过整理分类各种材料的导电能力、归纳出导体或绝缘体。
4. 通过配制食盐水溶液的过程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情感态度:1.学会与人合作。
2.懂得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是导体。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科学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橡皮、铁钉、回形针、玻璃片、木条、铅笔芯、气球等待检测物体。
教师:简单电路、学生材料一套、导电发光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漂亮了,老师最近拍了一组照片和大家分享。
1.看视频,欣赏美丽的彩灯。
常德夜景很美在彩灯的装扮下,显得格外漂亮。
今天老师把彩灯带来点缀我们的讲台。
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帮忙?2.现场展示彩灯发光。
谢谢同学的配合请回。
感谢两位同学把讲台焕然一新,请大家边欣赏边联系上节所学知识:1.灯泡发光说明:(1)电路的状态(通路);(2)电路形成(闭合回路)都学得很认真,对上节知识掌握很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