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18
- 格式:docx
- 大小:14.36 KB
- 文档页数:3
葡萄沟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随文认识“沟”“产”“梨”等7个生字。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好”,会写“份”“枝”“客”“老”4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图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多而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发现语句的表达特点,照样子将课后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三)研读关键词,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二、重点难点(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图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多而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发现语句的表达特点,照样子将课后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二)研读关键词,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识字导入,认识葡萄沟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介绍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
谁来读读这个地名?(指导学生读准“萄”的轻声)2.偏旁识字,认识葡萄沟。
“沟”是形声字,左边是三点水,想想什么样的地方称为“沟”?流水道称为“沟”,比如“水沟”“沟渠”。
而葡萄沟像沟渠一样地势比较低,在火焰山下的一个大峡谷里。
(出示葡萄沟场景图,指名读、齐读“葡萄沟”)3.观察地图,了解位置。
葡萄沟在哪儿呢?课文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
读读课文第一句。
(出示课文第一句)学生看地图,从地图上查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直观了解地理位置。
4.齐读第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葡萄沟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2.学生汇报反馈,厘清课文内容顺序。
3.朗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
(1)学习“产”字。
(出示词语卡片“出产”,指名认读,强调前鼻音)比较“出产”和“生产”的不同之处。
理解“生产”是用机器、工具创造,而“出产”是天然生长。
(2)学习“梨”字,引导学生观察“梨”的字形,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梨”字。
葡萄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葡萄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教科书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第11课《葡萄沟》主题:家乡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出产葡萄的好地方。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出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了未运到城市去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3.学情分析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交流、游戏互动等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基于阅读: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基于口语交际: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熟知上课常规,大部分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较主动地参与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和性格腼腆的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学习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评价任务1.借助拼音,通过自由读、指读、领读、开火车读、拆字、组词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采用动画演示、范字观察、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正确书写9个字。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运用谈话、角色朗读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听音乐,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生:新疆师: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到葡。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
(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好地方)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
(板书:出产水果)"出产"是什么意思?
(3)葡萄沟出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
(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出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激情导入:
1、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
(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
(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
(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
(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大家来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写“城”。
2 引导学生抓住“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3 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
4 知道葡萄干的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抓住“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2 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
【课时安排】:
一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让我们看一看?(看图片,猜谜语)
2 (谜底:葡萄)今天老师要继续带领大家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里转一转,去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你对葡萄沟的整体印象。
三深入研讨、质疑释疑“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好在哪里呢?学习要求:
1)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读一读、
想一想。
2) 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
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葡萄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生自由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读后思考: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生齐读句子)
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话,根据你的理解,读出不同色彩来。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分层次朗读)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说出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能表现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搭起、味道、城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3、背诵课文优美的句子。
4、仿照课文语句进行说、写。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2、仿照课文写法,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个谜语你们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
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板书:葡萄
2、你们喜欢吃葡萄吗?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出产的葡萄。
我们知道葡萄是一种——水果,而葡萄沟却是一个地名。
(板书:沟)(谁来读读课题:你读,你来!大家一起读!)孩子们,《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还记得吗?孙悟空借芭蕉扇是为了——扑灭火焰山的大火。
对,老师告诉你,葡萄沟就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想不想走进沟中,好好游览一番?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那就赶快把书翻到51页,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把自然段标出来。
2、练读难读的句子。
师:都读好了吗?这么有信心呀!认为能读好的请把手举起来。
有一部分同学没。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程标准: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认读“疆、鲁”等12个生字,会写“密、蜜”2个字。
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记12个生字学习难点
识记12个生字学习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二次备课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1
1、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有一集
叫做三借芭蕉扇。
里面有个很热的地方叫火焰山,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沟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天要去游玩的葡萄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活动2、
1、游览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葡萄沟,听读课文,想一想,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自读要求:。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葡萄沟》是一篇文字优美,图文并茂的文章。
课文先整体介绍了葡萄沟的特点,然后从葡萄的枝叶茂密、果实的的色美味甜、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的制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这篇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品尝、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生词,理解“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体会葡萄枝叶的茂密,葡萄的多
和美及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初步明白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学习方式
独立自主、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葡萄沟》这篇课文。
1、出示生词。
2、回忆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文中是怎么说的?点明中心句。
(板书:葡萄沟)
二、品读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预设一:盛产水果。
引导学生交流葡萄沟盛产水果。
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11葡萄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葡萄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葡萄沟》是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沟、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产、份、坡"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沟、产、坡、枝”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产、份、坡、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1.会说“像……"的句子。
2.感受葡萄沟的美,体会葡萄沟的“好”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法学法教法:情景创设、相机引导学法:交流分享教法资源教师用书、教材、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这单元我们一起领略了山东壮观的鹳雀楼,江西的避暑圣地庐山,风景奇丽的安徽黄山,中外闻名的日月潭。
在我们新疆也有一个风景优美盛产瓜果的地方,它叫吐鲁番。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利用组词法:随题认读生字“沟" 学生再读课题。
3.图文对照理解为什么叫“葡萄沟”。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展开篇目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并学会类比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来同学们对葡萄沟非常好奇,那我们就带着任务一起跟读课文吧。
(出示学习任务一:标出自然段)2.观看地图:了解地理位置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3.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些字:认读4个多音字“分、干、好、种"【设计意图】出示地图,让学生趣味理解吐鲁番葡萄沟位置三、品读课文,初步感知1.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师生对读课文,总结出“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2.合作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好?预设:葡萄好、葡萄干好、(补充老乡好、地方好)3.读一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4.随文识字:猜字谜识字,认读“产”,结合水果图片认读水果名字,分享识记“份”的方法。
11葡萄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了解葡萄干是怎么做成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
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打一种水果)2.出示葡萄图片,问: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出产的葡萄。
3.齐读课题:葡萄沟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 师范读。
2. 生自读,出示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检查自读情况三、学习课文,理解句子1.出示: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理解“出产”的意思。
都有什么水果呢?2.出示: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思考:人们最喜欢哪种水果)过渡:听着你的介绍我都要流口水了。
那我们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有关葡萄的句子吧。
3.出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理解“茂密"(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都看不到一点儿缝隙了)4.比较这两句话,理解“一个个”。
茂密的枝叶向西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西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
引导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凉爽、舒服……)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这茂密的枝叶又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还带着一种希望。
《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创设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 认识本课生字词。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葡萄、葡萄干【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视频。
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那你们知道全中国产葡萄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呢?(葡萄沟!来看看大屏幕,看看葡萄沟在我国地图上的位置)那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去葡萄沟游览一番,好吗?齐读课题2.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53页,根据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有不懂,有需要老师帮忙的地方吗?)过渡句:你们这么聪明老师就放心了!因为,新疆葡萄沟离我们遥远,我们需要乘坐火车前往,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坐上开往葡萄沟的火车,我们先来买票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学习字词1.读词语,你读对了,那你就拿到票了,做好准备了吗?(绕口、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为了更多的同学拿到车票,我们一起来齐读。
过渡句:你们读得真好,车要开了,没拿到票的同学不要着急,你们看看这里。
2.多音字,有没有信心再来挑战呢?3.拿到票还不能出发,要过车站的安全检查,我们快来读课文吧!(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孩子们,葡萄沟的大门也已经被我们打开了,我们赶快出发吧!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文章是用哪一句话来夸赞葡萄沟的,用“——”画出来。
(读出真好)2.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从文中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现在四人小组讨论,找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交流。
(板书贴出)过渡句:老师第一次带旅游团去葡萄沟,老师听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水果特别多,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水果,你们在文中找一找,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3.看!老师帮大家把课文中说到的水果请到了课堂上来,请同学们在这些水果的陪伴下来读一读这段话。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抓住第一、二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朗读、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维吾尔族的老乡最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朗读重点句子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
教学难点:
体会葡萄的枝叶茂盛、果实五光十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玩,对不对?今天我就领你们到一个玩,来我们一起看,会是哪呢?(出示课件)
2、现在知道吗?我们要到哪玩啊?生:(葡萄沟)。
(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指名反馈。
三、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我们要到葡萄沟去玩,是吧,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葡萄沟在哪?
2、出示地图、新疆、吐鲁番
3、大家找到吐鲁番之后呀,我们离葡萄沟就不远了。
四、图片演示,学习第一段。
(3)当你来到葡萄架下,看到这么茂盛的枝叶时,你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