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中毒及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碳酸锂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碳酸锂片曾用名:商用名:英文名:Lithium Carbonate Tablets汉语拼音:Tansuanli Pian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碳酸锂,Li2CO3,73.89【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以锂离子形式发挥作用,其抗躁狂发作的机制是能抑制神经末梢Ca2+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释放,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使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还可促进5-羟色胺合成和释放,而有助于情绪稳定。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100%,表观分布容积(Vd)0.8L/kg,血浆清除率(CL)0.35ml/(min·kg),单次服药后经0.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按常规给药约5~7日达稳态浓度,脑脊液达稳态浓度则更慢。
锂离子不与血浆和组织蛋白结合,随体液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浓度不一,甲状腺、肾脏浓度最高,脑脊液浓度约为血浓度的一半。
成人体内的半衰期(t1/2)为12~24小时,少年为18小时,老年人为36~48小时。
本品在体内不降解,无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肾排出,80%可由肾小管重吸收,锂的肾廓清率颇稳定为15~30ml/min,随着年龄的增加,排泄时间减慢,可低至10~15ml/min,消除速度因人而异,特别与血浆内的钠离子有关,钠盐能促进锂盐经肾排出,有效血清锂浓度为0.6~1.2mmol/L。
可自母乳中排出。
晚期肾病患者半衰期延长,肾衰时需调整给药剂量。
【适应症】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
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用量按体重20~25mg/kg计算,躁狂症治疗剂量为一日600~2000mg,分2~3次服用,宜在饭后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剂量应逐渐增加并参照血锂浓度调整。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碳酸锂中毒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碳酸锂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发生的碳酸锂中毒事故。
三、中毒事故界定碳酸锂中毒事故是指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中,人员因接触、吸入或摄入碳酸锂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碳酸锂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及时掌握中毒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2)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3)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布事故信息;(4)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3. 应急救援小组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中毒事故的现场救援工作。
(1)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转运和医疗救治;(2)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隔离、封锁、清理和监测;(3)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4)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装备的供应和保障;(5)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群众的疏散、安置和宣传教育。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紧急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等。
2. 现场处置(1)隔离封锁: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封锁,防止中毒事故扩散;(2)人员疏散:组织周边群众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医疗救治: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4)现场清理: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透明。
4. 后续处置(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2)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事故总结: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抗精神失常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碳酸锂中毒解救措施是:A.静注氯化铵B.静注甘露醇C.静注高渗葡萄糖D.静注生理盐水E.静注碳酸氢钠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碳酸锂中毒的解救。
碳酸锂中毒不用氯化铵、碳酸氢钠、高渗葡萄糖和甘露醇,静注生理盐水即可。
知识模块:抗精神失常药2.伴有抑郁或焦虑的精神分裂症应选用:A.氯丙嗪B.丙米嗪C.氟哌啶醇D.五氟利多E.氯普噻吨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3.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理是由于阻断下列哪条通路的多巴胺受体:A.黑质纹状体通路和结节漏斗通路B.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C.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结节漏斗通路D.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E.中脑皮质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4.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乳房肿大、闭经、生长缓慢是由于:A.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受体B.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受体C.阻断中脑皮质通路多巴胺受体D.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多巴胺受体E.阻断延脑多巴胺受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5.冬眠合剂的组成是:A.氯丙嗪+异丙嗪+地西泮B.氟哌啶醇+异丙嗪+哌替啶C.氟哌啶醇+芬太尼D.氯丙嗪+地西泮+哌替啶E.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6.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不具有的效应是:A.阻断α受体B.止吐C.麻醉D.阻断M受体E.锥体外系反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7.纠正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的治疗药物。
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可用去甲肾上腺素而不用肾上腺素。
因为氯丙嗪阻断。
受体,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使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进一步降低。
知识模块:抗精神失常药8.小剂量氯丙嗪镇吐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大脑皮质B.中枢α受体C.延脑呕吐中枢D.胃黏膜感受器E.延脑CTZ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抗精神失常药9.对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的错误叙述:A.有较强的神经安定作用B.能迅速控制患者的兴奋躁动症状C.对抑郁症无效,甚至加重D.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有根治效果E.大剂量连续应用能消除幻觉、妄想症状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特点。
碳酸锂中毒
碳酸锂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递质释放,增加突触前膜对递质的再摄取,使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降低,增加脑内5-羟色胺合成。
口服易吸收,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14~33h。
体内的排泄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剂量应个体化。
用于治疗躁狂症、分裂样情感性精神病、有兴奋冲动的精神分裂症、周期性紧张症。
治疗躁狂症时,治疗量与中毒量比拟接近,治疗血锂浓度~L。
大于L,出现轻度毒性反响;大于2mmol/L,有严重反响发生。
必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
凡高龄患者或肾功能不全者应视为禁忌证。
开始剂量,1/d,以后渐增加剂量,每天不超过2g。
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治疗中患者可有厌食、腹痛、腹泻、头昏、乏力、口干,多有细小震颤、体重增加、暂时性记忆力减退等发生。
可发生肾性尿崩症,多尿伴肾浓缩功能降低,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导致脱水和高钠血症。
2治疗期间偶有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报道。
治疗中亦有病人发生心电图变化:T波改变、阵发性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紊乱或心律失常。
3中毒早期病症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
轻到中度可引起嗜睡、肌肉无力、讲话含混不清,可能看到运动失调和肌痉挛性抽搐、强直和锥体外系病症。
严重中毒可见谵妄、昏迷、惊
厥、癫痫样发作或冲动的精神病木僵和高温,肌张力增强,并可有非对称性腱反射亢进。
治疗范围内可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水肿,发生痤疮、牛皮癣。
4锂婴儿指在妊娠期曾服用碳酸锂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其发育畸形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的发生率高1%~3%。
5血锂浓度升高。
碳酸锂片的说明书如下:
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
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
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便秘、腹泻、
恶心、呕吐、上腹痛。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双手细震颤、萎靡、无力、嗜睡、视物模糊、腱反射亢进。
可引起白细胞升高。
上述不良反应加重可能是中毒的先兆,应密切观察。
3.禁忌: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4.注意事项: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较接近,应
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帮助调节治疗量及维持量,及时发现急性中毒。
治疗期应每1-2周测量血锂一次,维持治疗期可每月测定一次。
取血时间应在次日晨即末次服药后12小时。
急性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的血锂浓度为
0.4~0.8mmol/L,1.4mmol/L视为有效浓度的上限,超过此值
容易出现锂中毒。
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和低钠血症患者慎用本品。
服本品患者需注意体液大量丢失,如持续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易引起锂中毒。
抗躁狂药物治疗-碳酸锂适应症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动状态。
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及脑损害,电解质紊乱及感染性疾病忌用。
老年、儿童、及有癫癎史者慎用。
妊娠早期服药,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故不宜用。
方法及内容1.治疗前应详细检查,排除禁忌证。
治疗期间要周密观察,有条件时,可每隔2-3d作血锂含量测定1次。
2.给药方法:①缓给法:开始剂量每次0.25-0.3g,3/d,以后每隔1-2d增加0.25-0.3g/d,至达有效治疗量为止。
一般在治疗7-10d后可见疗效。
②快给法:对躁狂急性发作患者,开始每次0.5-0.6g,3/d内服。
根据反应及血锂测定,调整剂量。
一般有效治疗量1.5-3g/d,维持量0.6-0.9g/d,治疗期间的血锂浓度,要求保持在0.6-1.6mmol/L.如血锂超过2mmol/L,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及中毒症状。
此法奏效虽快,但副作用多,易出现中毒症状,有血锂测定条件者,可采用。
3.服用一般有效治疗剂量须经5-7d方能显效。
在这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于合并数次电抽搐治疗,或与精神药物合并应用;待锂盐开始发挥疗效后才逐渐撤除。
待症状完全控制且病情稳定4-6周后,可逐步减至维持剂量以巩固疗效。
维持治疗时间一般为1-2年。
4.中毒前驱症状一般出现于血锂2mmol/L时,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耳鸣、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口干、多尿及手部细小震颤等。
如血锂达2-3mmol/L 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眼球震颤、癫痫发作、腱反射增强或减弱、肌纤维束颤动、腹泻及呕吐等再度出现、继而进入昏迷。
中毒早期可出现异常脑电图,必要时定期检查。
5.发生中毒前驱症状而临床症状无好转时,应减量观察或放弃锂盐治疗。
如出现中毒症状时,则应立即停药。
钠盐可促进锂盐排泄,故应口服食盐水或静脉滴入乳酸钠溶液及葡萄糖生理盐水,以促进锂盐排泄。
利尿剂如氨茶碱、速尿及甘露醇等也可供选用。
碳酸锂中毒及治疗
一、锂的代谢及与抗精神病药的交互作用。
二、锂中毒的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锂中毒常规治疗。
五、锂中毒的血液透析治疗。
六、锂中毒血液透析存在的问题。
一、锂的代谢及与抗精神病药的交互作用
碳酸锂为速释剂,柠檬酸锂为缓释剂。
锂离子几乎完全经胃肠道快速吸收,吸收后分布在全身体液中,
少数特殊部位浓度较高,如脑白质和肾脏远曲小管上皮细细
口服0.5-2小时血清锂达峰值,6-8小时完全吸收,血浆半减期
约7-24小时。
锂离子在体内不与蛋白结合。95%由肾脏排出,少量经汗、乳和粪
排出,24小时约排出摄入量的75%。
钠盐能促进锂盐经肾排出,故在摄入食盐量低的病人,可给予盐
水促进锂排出。
减少血容量、摄入钠量低和肾功能不全都能显著增加肾脏对锂的
部分重吸收。
已经发现有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增加锂毒性,如氟哌啶醇、甲硫达
嗪、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
二、锂中毒的临床表现
在急性中毒时临床症状与血锂水平相关。主要是神经肌肉兴奋性
增高及意识改变,并可引起多系统尤其是肾脏功能损害。
一般症状:体温过低或发热。
精神症状:嗜睡,意识模糊,精神错乱,昏迷。
神经系统:震颤,肌肉虚弱,言语含糊不清,头晕或晕厥,共济
失调,抽搐,腱反射增强。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泻。
肾脏:多尿、少尿、肾衰。
内分泌: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
锂中毒的临床症状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有恶心、呕吐或震颤,腱反射亢进,肌无力或共济失调,只
有嗜睡的患者也归入1级。
2级:包括木僵,僵直,肌张力亢进,低血压。
3级:患者有昏迷,癫痫,阵挛和严重心血管系统症状(低血压,
心律失常),肌酐高于正常范围。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T波改变,窦房结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高血钙,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血白细胞升高,
阴离子间隙缩小(1价阳离子积累,减小阴离子间隙)。
有效血清锂浓度为0.6-1.2mmol/l,中毒血清锂浓度大于
1.5mmol/l。
锂中毒临床表现与血锂浓度上升的速度有关;
在血锂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症状更严重。(锂
在上消化道全部吸收大约8h,口服达峰时间为1-2h;锂通过血脑屏障
的渗透速度低于身体其他组织;锂在脑内的分布比血浆分布慢24h)。
因此,急性锂中毒时血锂浓度可以很高但临床症状轻;相反,慢
性中毒患者脑内的锂浓度的血锂水平就可以发生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严重的中毒症状可能由于锂中毒的持续时间长和血锂浓度高。
四、锂中毒常规治疗
生理盐水催吐、洗胃,并用硫酸钠导泻。
静脉输注乳酸钠溶液及葡萄糖生理盐水,促进肾脏排泄;呕吐不
显著的中毒病人,可饮食盐水,似促进排泄。
严重中毒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使血清锂维持在1.0mmol/l
以下,可4小时动态监测1次。
对症支持治疗。
五、锂中毒的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血液循环中90%锂。
透析治疗依据
(1)临床状况:症状复杂,年龄较大,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血管
情况不佳者;
(2)慢性过量合并急性中毒者:
(3)有锂盐排泄降低的表现;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4)血锂水平:10%的锂中毒患者死亡或有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
的危险,所有血锂>6mmol/l患者都应该做血液透析;长期服用锂盐出
现急性中毒,血锂水平>4mmol/l者建议做血液透析;血锂>
2.5mmol/l,伴有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提示需要做血液透析:或血锂水平继续增加者(常见于锂盐缓释剂中
毒)都应做血液透析。
六、锂中毒血液透析存在的问题
尽管血液透析后血锂水平显著下降,但是神经系统状况的改善可
能会滞后。
血液透析后血锂浓度常常会再次升高。血锂浓度反跳。据推测是
因为锂身细胞内释放,或胃肠道对锂特别是锂盐缓释剂的延迟吸收引
起。血锂反跳发生迅速,临床症状也同时出现反复,因此需要延长血
液透析时间,或者做第2次血液透析。连续血液透析可以持续清除血
锂减少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