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电式传感器探讨与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探讨与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探讨与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探讨与应用

编号毕业论文题目:压电式传感器探讨与应用学生姓名:胡树风

学号:07655114

专业:检测技术与应用

班级:076551

指导教师:黎正根老师

2010年6月

目录

一、绪论、、、、、、、、、、、、、、、、、、、、、、、、、、、、、3

二、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5

1、压电效应

2、压电材料

3、测量电路

三、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和结构图、、、、、9

四、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10

五、压电式传感器的举例应用、、、、、、、、、、11

六、小结、、、、、、、、、、、、、、、、20!

一、绪论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的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

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n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砀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

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二、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压电效应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常见有以下几种压电效应模型(见图1)

图1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

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用逆压电效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5种基本形式(见图2)

图2

压电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并非所有晶体都能在这5种状态下产生压电效应。例如石英晶体就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压电式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4种,即: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高分子材料压力传感器。

2 、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 material)

选用合适的压电材料是设计高性能传感器的关键。一般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转换性能:具有较高的耦合系数或具有较大的压电常数。

(2)机械性能:压电元件作为受力元件,希望它的机械强度高、机械刚度大。以期获得宽的线性

范围和高的固有振动频率。

(3)电性能:希望具有高的电阻率和大的介电常

数,以期望减弱外部分布电容的影响而获得良

好的低率特性。

(4)温度和湿度稳定性要好:具有较高的居里点、以期望得到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5)时间稳定性:压电特性不随时间蜕变。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钛酸钡陶瓷、钙钛矿型的铌酸盐等,下面简单介绍两种:

钛酸钡压电陶瓷:钛酸钡(BaTiO3)是由碳酸钡(B aCO3)和二氧化钛(TiO2)按1:1分子比例在高温下合成的

压电陶瓷。它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和较大的压电系数(约为石英晶体的50倍)。不足之处是居里点温度低(120℃),温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不如石英晶体。

高分子压电材料:某些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经延展拉伸和电场极化后,具有一定的压电性能,这类薄膜称为高分子压电薄膜。目前出现的压电薄膜有聚二氟乙烯PVF2、聚氟乙烯PVF、聚氯乙烯PVC、聚γ甲基-L谷氨酸脂PMG等。高分子压电材料是一种柔软的压电材料,不易破碎,可以大量生产和制成较大的面积。

3、测量电路

压电式传感器简单的说就是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

三、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和结构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piezoelectric type pressure trans ducer):基于压电效应的压力传感器。它的种类和型号繁多,按弹性敏感元件和受力机构的形式可分为膜片式和活塞式两类。膜片式主要由本体、膜片和压电元件组成(见图4)。压电元件支撑于本体上,由膜片将被测压力传递给压电元件,再由压电元件输出与被测压力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这种传感器的特点是体积小、动态特性好、耐高温等。现代测量技术对传感器的性能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绘制内燃机示功图,在测量中不允许用水冷却,并要求传感器能耐高温和体积小。压电材料最适合于研制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选择适合高温条件的石英晶体切割方法,例如XYδ(+20°~+30°)割型的石英晶体可耐350℃的高温。而LiNbO3单晶的居里点高达1210℃,是制造高温传感器的理想压电材料。

图4

四、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

1、非线性

压电传感器的幅值线性度是指被测物理量(如力、压力、加速度等)的增加,其灵敏度的变化程度。

2、横向灵敏度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是指当加速度传感器感受到与其主轴向(轴向灵敏度方向)垂直的单位加速度振动时的灵敏度,一般用它与主轴向灵敏度的百分比来表示,称为横向灵敏度比。

3、环境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压电材料的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的影响

都很大,它将使传感器灵敏度发生变化,压电材料不同,温度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当温度低于400℃时,其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都很稳定。

4、湿度的影响

环境湿度对压电式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传感器长期在高湿度环境下工作,其绝缘电阻将会减小,低频响应变坏。

5、接地回路噪音

在测试系统中接有多种测量仪器,如果各仪器与传感器分别接地,各接地点又有电位差,这便在测量系统中产生噪音。防止这种噪音的有效办法是整个测量系统在一点接地。而且选择指示器的输入端为接入点。

五、压电式传感器的举例应用

1、压电交通传感器在ITS中的应用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

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

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

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智能交通技术(ITS)的发展,与众多的技术一样,美国MSI(MICRO STAR INTERNATIONAL:微

星科技)传感器公司研发与生产的压电传感器在过去数年

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为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良好的性

能,高度的可靠性,简易的安装方法,还有逐步降低的价

格。它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其在日益扩展的应用中成为理想

的选择。压电传感器特点电容式传感器:不能检测静止在

传感器上的车辆。只能检测动态信号,内阻很高,在低频

时信号衰减很大,低速时应考虑采用较高的电路输入阻抗,速度范围取决于电路设计,一般为5公里/小时到200公里

/小时,较成功的系统达到10米/分钟(0.6公里/小时)。无源

传感器:可在前置放大器前长距离传送而不需要供电。寿

命长:超过4千万次ESAL(等效单轴负载)安装质量好可达

一亿次(ESAL)。大信号:200公斤轮载,在55英里速度行驶时,输出最小250mV信号。动态特性好:可测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及重型货车。高信噪比:传感器的扁平结构即宽厚比为6:1使非受力方向的躁声最校包括路面躁声和相邻车道车辆的躁声最校最小的路面破坏:安装切口仅为19mmx19mm。并可与路面轮廓一致。易搬运:盘卷在600mmx600mm的纸盒内,卷曲直径不小于300mm就不会损坏。一次安装获取多种信号:如轴数,重量,车速,轴距,与电感线圈配合,从而实现行驶中称重(WIM英文Microsoft Windows Imaging Format(WIM)的简称是基于文件的映像格式),车辆分类统计,车速监测,闯红灯拍照。压电传感器应用范围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行驶中称重(WIM),车辆分类统计,计轴数,测轴距,车速监测,闯红灯拍照,泊车区域监控,收费站地磅,交通信息采集和统计(道路监控)以及机场滑行道。一。行驶中称重(WIM)在美国。巴西。德国。日本和韩国有大量应用,其主要用途是高速公路车辆超重超载监测的预选和桥梁超载警告系统,既判断正在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尤其是驶过桥梁的车辆是否超载,由视频系统拍下车牌号记录在案,然后再由执法机构用精度较高的低速称重系统判断超载量并根据超载量罚款。性能符合ASTME1318-94动态称重标准,传感器长度方向上的输出一致性小于±7%,埋设在路面下永久性安

装时,总重精度在±10%以内,适用于ASTM—E1318-94标准I类动态称重系统;临时安装在路面时,总重精度在±15%以内,适用于ASTMEl318-94标准II类动态称重系统。传感器精度与车辆振动和跳动有关,与轮胎压在传感器上的面积有关,与温度有关,需要温度补偿。尤其是道路质量对系统精度影响很大,用在水泥路面较好,寿命长于沥青路面,用于动态称重的道路质量应符合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系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英文缩写)的有关规定。通常可以保证的精度是±10%,个别成功的系统精度可达1-2%。速度范围可以从5公里/小时到200公里/小时,较成功的系统在低速端达到10米/分钟(0.6公里/小时)。重量下限是自行车,上限经受了50万次60KN单轮胎实验,等效于70吨(美国标准的9类车辆),实测中水泥实验路段被压坏。二。车辆分类统计压电传感器的主要用途是车型分类,车速数据可被转换为可靠的分类数据。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分类表对车辆分类。在美国,FHWA(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联邦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局)把车辆定义为从摩托车到多用途拖车的13种类型(见高速公路动态称重(WIM)系统的标准规范及用户要求与试验方法ASTMl318-94)。车辆的类型是根据轴数和轴距确定的。轴距:由于车速在3米或小于3米的距离内基本上是均速,

用车轴经过传感器时建立的信号时间差乘以车速,就得出轴距。轴数:由于传感器是检测压过轮胎的力,因此即使在车量靠得很近时也很容易测出轴数,但在车流密集。低速及车型相似时,不能区分所计轴数是同一辆车还是两辆车,而电感线圈不能计轴数,因而用电感线圈+压电传感器的方案既可测得轴数又可测得车数。配置方案既可以是传感器+线圈+传感器,也可以是线圈十传感器十线圈,为获取车速信号芹进行其它计算,两个方案都可以,但前一个配置较好。轮距:有些国家如南韩,车辆的分类需要检测轮距,我国车辆的种类很多,存在同轴距不同轮距的问题,如解放车和黄河车,其载重能力的差别很大。如果检测器能分辨轮距,将增加系统的覆盖率和准确性。将传感器以一定角度斜埋就可解决这个问题。轮胎数:其他国家车辆分类的标准,如巴西是以双轮胎作为等级划分标准的。为了探测双轮胎,通常在与车流方向成一定角度(一般是30度到45度)再加装一个传感器。当双轮胎经过斜埋的传感器时,会产生一个双峰脉冲,通过电路的处理可识别双轮胎信号。垂直车流安装的传感器仍用来正常探测车速,轴数,并与斜埋传感器计数进行比较。根据交通部发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动态称重系统应具备识别单。双轮胎的能力,通过斜埋压电轴传感器就可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车流量的快速增长,ETC(ETC =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按吨位和按客车座位数分类,现在国内行驶的车辆种类复杂,按这种分类法在ETC系统中引入自动分类十分困难。按轴距和轴数分类,再考虑载重,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建立合理的分类标准是解决ETC问题的关键。制定标准的基础是检测手段。应结合视频技术,压电轴传感器及网络技术针对车辆的轴数。轴距。轮数。长。宽。高等物理特性设计车型识别系统。这需要管理部门,系统集成商及器件供应商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三。车速监测通常在每条车道上安装两条传感器,这便于分别地采集每条车道的数据。使用两个传感器可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当轮胎经过传感器A时,启动电子时钟,当轮胎经过传感器B时,时钟停止。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是3米,或比3米短一些(可根据需要确定)。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已知,将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传感器信号的时间周期,就可得出车速。根据德国PTB的报告,在汽车以200公里/小时的匀速行驶时,测量精度可达到1%。压电传感器可以区分差别很小的车辆,这一点使其可与速度相机触发器在固定地点一同使用。通常都安装2条传感器作为一组,有的国家也安装3条(增加了校验)。当轮胎经过传感器时,根据从A到B,再从B到C,最终从A到C的时间,计算出车速。然后对这几个车速进行对比,它们都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通常不超过2%。如果车辆超过了规定的时速,前轮经过最后一个传感器时,立刻给车辆拍照,并计算出车速。在第一张照片拍摄后的固定时间进行第二次拍照,这样观测仪可以校验车速。即使在车流量很高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各个车道的信息。传感器可以交错安装,以便照相机有稳定的焦点,从而使得照片清晰可读。通过车速监测既可以对超速车辆罚款,又可以根据车流量建立可变限速标志和可变情报板。在车流量较高时,设置较低的限速;流量较低时,设置较高的限速,建立动态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路面管理智能化。四。收费站地磅压电轴传感器的一个应用就是收费站地磅。传感器可以记录高速行驶中车辆的数据。车速较低时,轴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很关键,压电传感器对低频信号会衰减,低频衰减由传感器的电容和电路输入阻抗决定。压电轴传感器电路部分的另一个改进就是允许传感器在10米/分钟(0.6公里/小时)的速度时应用。尽管压电轴传感器能探测出压上传感器然后从传感器上移开的轮胎,但它不能检测静止在传感器上的车辆。在一个非常小的距离内可以同时应用多个传感器。以防止错误的计数,芹改善计数的校验。压电传感器十分适合在收费站自动分类车道上使用,因为在那里车速的变化很大。压电轴传感器为收费站地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优势,压电轴传感器的寿命比普通的电阻式地磅要长得

多。由于传感器的固态结构,压电轴传感器没有可移动部分。传感器中可见的变形在微米(um)范围内,而电阻式地磅通常在橡胶套中有几毫米的变形,因此而引入了一个疲劳元件。电阻式传感器寿命为100-500万轴次,而压电传感器却超过1亿轴次。五。闯红灯拍照压电轴传感器也可作为闯红灯照相机的触发器。在交叉路口的红灯线前安装两个传感器,传感器与红灯线的最小距离一般为2米。两条传感器的间距为1米或小于1米,可安装在地感线圈的上方,所有数据由前轮采集,在车辆移动6’’(150mm)以前完成信号采集,信号采集与速度无关,与车辆类型无关,可在高密度交通流量时使用,照相机控制器与红绿灯控制器相连,以便只在红灯时完成动作。用两条传感器确定停车线前的车速,如果红灯亮并且车速大于预置值,就会自动拍下第一张照片。第一张照片证明红灯已亮,而且车辆在红灯亮时未超越停车线,并可证明车速及已亮红灯的时间。第二张照片根据车速在这以后固定的时间内拍出,一般来说为1至2秒。第二张照片证明事实上车辆越过了停车线进入交叉路口并闯了红灯。在美国,因为隐私的缘故,大部分照片都是在汽车尾部拍摄的,然后给车辆开罚单,方式与停车罚单类似。注册的车主会收到罚单,其中包括两张照片,并把车牌照号的部分放大。虽然数码相机已被接受,但大部分系统还是采用35毫米或更大规格的湿胶片

来拍摄的。初步证据在采用湿胶片或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数码影像方式时对违章者是不利的。这样就防止了对证据进行数码串改。在美国的马里兰州霍华德县,由于安装了采用压电轴传感器的闯红灯拍照系统,在一年内闯红灯事件减少了53%,只有3.2%提出由法庭审判,90%的法庭审判证明事主违章。在有一个像机的第一个交叉路口,冲突由1992年的15次/年减少到1998年的8次/年。20台像机,发出21000次罚款通知。六。触发器选择压电传感器作闯红灯照相机触发器的原因与它们在速度照相机中的应用相同。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车辆仍在传感器的上方。传感器以有线方式连接到照相机上,将信息具体到某一车道。即使在两条相邻车道上,两辆车紧挨着,传到照相机控制器的数据将是该传感器所在车道的数据。传感器不象固定的雷达装置那样很难区分相邻车辆,因此,压电传感器适用于多车道。收到罚单的人被再确认他们确实是闯了红灯或违反了车速规定,因为他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展现在他们眼前的证据。七。交通信息采集和统计(道路监控)压电轴传感器的应用已扩展成一门技术,并更可靠,价格合理。这项技术起源于美国的联邦高速公路署(FHWA)长期道路性能工程(LTPP)。在这个项目下,部分道路的交通负载,类型和重量被监控,以确定道路的磨损。类型和等级。在这种方式下,通常采用的是周期信息采集,而几乎没有

实时的数据采集。目前,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有些路段由于超载严重,在设计使用年限之前就过早损坏,造成养护费用上升,多数管理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收费(尤其是不停车收费)标准的制定和系统的技术问题方面。这在目前是必需的,但是随着车流量的增加,道路负荷的加重,交通事故将增加,道路的塞车时间将加长,对道路的破损修复期将缩短,次数将增加,对道路状态的监测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将网络技术。视频技术及埋在路面下的地感线圈和压电轴传感器相结合,实现交通信息的短周期采集,将车流量。车轴数。车速。轴距。分类信息,载重量等信息收集并加以分析,由自动化交通信息调查系统对路面负荷给业主提供维护方案,同时也为公路规划。设计。维护和决策提供可靠。全面的数据,加拿大多伦多401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最近五年里,压电轴传感器在性能方面显著地提高,而价格却不断降低。以安装价格来说,它只比感应线圈稍高一些,却比感应线圈多提供许多有效信息,诸如改善了的速度信息,车辆分类等。另外增加了行驶中称重能力以确定和监控车辆的重量。它与感应线圈相结合,将使交通信息的采集更精确更全面。显然,压电轴传感器作为一种技术,应该考虑将其广泛应用于智能运输系统(ITS)

六、小结

压电式传感器可用于力、压力、速度、加速度、振动等许多非电量的测量,可做成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

动传感器等等。由于它的一系列突出优点,在工业生产和

自动化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配套的二次仪表,及低噪音、小电容、高绝缘电阻电

缆的出现使压电传感器使用更方便,集成化、智能化的新

型压电传感器正被开发出来。

致谢:

此次毕业论文设计在2个月时间准备完成。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以指导,相信在老师的帮助

下肯定会有进步的。

通过这次论文的设计,我发现了我们专科生的不足,搞技术的要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专科生是高不高低不

低的,要改变这样,就得脚踏实地的学习,肯吃苦钻研,

保持一颗上进的心面对挫折!

参考资料: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宋文绪、杨帆

检测技术与仪器-------------沈中城

压电石英晶体----------------秦自楷

2010年6月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 吴昊 U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 记下位移X 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7-1。

5、根据表7-1 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 和非线性误差δf。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 非线性误差δf=353=%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解宝存 201120204038摘要: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发动机内部燃烧压力的测量与真空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军事工业,例如用它来测量枪炮子弹在膛中击发的一瞬间的膛压的变化和炮口的冲击波压力。它既可以用来测量大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压力。本文主要讨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光纤传输技术应用在内弹道试验研究中的使用。 关键词:压电式传感器压力内弹道试验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piezoelectric type pressure transducer) 1.0 压电效应 某些离子型晶体电介质(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钛酸钡等)沿着某一个方向受力而发生机械变形(压缩或伸长)时,其内部将发生极化现象,而在其某些表面上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此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某些晶体材料的压电效应。 1.1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如压力、加速度等(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被测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的。由压电材料制成的压电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产生的电荷量与作用力之间呈线性关系:Q=kSp 式中 Q为电荷量;k为压电常数;S为作用面积;p为压力。通过测量电荷量可知被测压力大小。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弹性元件是由膜片等把压力转换成集中力,再传给压电元件。为了保证静态特性及稳定性,通常多采用压电晶片并联。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中常用的压电材料有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其中石英晶体应用得最为广泛。下面是采用石英晶片的膜片式压电压力传感器图。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HEFEI UNIVERSITY 自动检测技术报告 题目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 系别 ***级自动化 班级 **班 姓名 **********************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1-11-28

前言:压电式传感器是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的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所以它能测量最终能变换为力的那些物理量,例如力、压力、加速度等。压电式传感器具有响应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重量轻等优点。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与之配套的二次仪表以及低噪声、小电容、高绝缘电阻电缆的出现,使压电传感器的使用更为方便。因此,在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石油勘探、声波测井、电声学等许多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传感器压电效应测振 正文: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 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 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 效应制成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 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用逆压电效 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 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 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5种基本形式(见图)。压电 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并非所有晶体都能在这5种状态下产生压电效应。例如石英晶体就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压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因为经过外力作用后的电荷,只有在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时才得到保存。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决定了压电传感器只能够测量动态的应力。 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速度计。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飞机、汽车、船舶、桥梁和建筑的振动和冲击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和宇航领域中更有它的特殊地位。压电式传感器也可以用来测量发动机内部燃烧压力的测量与真空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军事工业,例如用它来测量枪炮子弹在膛中击发的一瞬间的膛压的变化和炮口的冲击波压力。它既可以用来测量大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压力。 压电式传感器也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测量中,比如说心室导管式微音器就是由压电传感器制成的,因为测量动态压力是如此普遍,所以压电传感器的应用就非常广泛。

传感器实验报告

3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人:程昌 09327100 合作人:雷泽雨 09327104 理工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验时间:2011年5月20日,5月27日 实验地点:1号台 【实验目的】 1.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声音、电压等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用基于传感器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电热丝的加热效率。 【实验仪器】 PASCO公司750传感器接口1台,温度传感器1只,电流传感器1只,电压传感器1只,声音传感器1只,功率放大器1台,电阻1只(1k),电容1只(非电解电容,参数不限),二极管1只(非稳压二极管,参数不限),导线若干。 【安全注意事项】 1、插拔传感器的时候需沿轴向平稳插拔,禁止上下或左右摇动插头,否则易损坏750接口。 2、严禁将电流传感器(Current sensor)两端口直接接到750接口或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 端,使用时必须串联300欧姆以上的电阻。由于电流传感器的内阻很小,直接接信号输出端则电流很大,极易损坏。 3、测量二极管特性时必须串联电阻,因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小于1V,不串联电阻则电 流很大,容易烧毁,也易损坏电流传感器。 【原理概述】 传感器(sensor或transducer)有时亦被称为换能器、变换器、变送器或探测器,是指那些对被测的某一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为了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通常都转换为电信号,特别是电压信号,从而将各种理化量的测量简化为统一的电压测量,易于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实现各种理化量的自动测量、处理和自动控制。现在,传感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支撑整个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有关传感器的研究也得到深入而广泛的关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可检索到超过2万篇题目中包含“传感器”三字的论文。因此,了解并掌握一些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压电传感器课程设计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一:概述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 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与之对应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创立。 压电式传感器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当压电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宇航,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做相关介绍。 二:基本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三:应用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就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这个特性,即当有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时,传感器就有电荷输出。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故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 压电元件作为压电式传感器的核心,在受外力作用时,其受力和变形方式大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分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成绩 批阅教师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2.比较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3.比较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和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4.通过实验熟悉和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组成的位移测量电路, 2.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 三.实验步骤 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 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 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桥路中R 1、R 2、R 3、和W D 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 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 。 图(1) 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3.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预热数分钟。调整电桥W D 电位器,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 1. 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悬臂梁水平状态下电路输出电压为零起点,向上和向下移动各6mm ,测微头每移动1mm 记录一 +

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2.计算各种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灵敏度S。S=△U/△x 表1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单臂电桥 表2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双臂电桥 表3 半导体应变片双臂电桥

压电式传感器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压电式传感器原理 (1) 2.1压电传感器所应用的原理 (1) 2.2压电效应的产生 (2) 2.3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3) 三、压电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4) 3.1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4) 3.1.1共振型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4) 3.1.2非共振型压电式传感器 (5) 3.2碰撞传感器 (6) 3.3压电式加减速传感器 (6) 四、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7) 参考文献 (7)

压电式传感器及应用 摘要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与之配套的二次仪表以及低噪声、小电容、高绝缘电阻电缆的出现,使得压电传感器在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石油勘探、声波测井、电声学等许多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为核心,首先对压电效应的原理进行介绍,紧接着是在行业、具体工程方面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以及应用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压电式式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应用;发展 一、引言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 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与之对应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创立。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二、压电式传感器原理 2.1压电传感器所应用的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所采用的是压电效应,即,当沿着一定方向对某些物质加力而使其变形时,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实验二十一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如图21—1 (a) 、(b) 、(c)所示。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a) (b) (c) 图21—1 压电效应 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 多晶体压电陶瓷的灵敏度比压电单晶体要高很多,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是在两个工作面上蒸镀有金属膜的压电晶片,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如图21—2(a)所示。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因为压电晶片材料的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虽然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从信号变换角度来看,压电元件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21—2(b)所示。其中e a=Q/C a。式中,e a为压电晶片受力后所呈现的电压,也称为极板上的开路电压;Q为压电晶片表面上的电荷;C a为压电晶片的电容。 实际的压电传感器中,往往用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压电晶片进行并联或串联。压电晶片并联时如图21—2(c)所示,两晶片正极集中在中间极板上,负电极在两侧的电极上,因而电容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的实验报告 一、超声波传感器的定义: 超声波传感器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的传感器。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 二、超声波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1、压电式 2、磁致伸缩式 3、电磁式 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 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原理来工作的。常用的敏感元件材料主要有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 根据正、逆压电效应的不同,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分为发生器(发射探头)和接收器(接收探头)两种,根据结构和使用的波型不同可分为直探头、表面波探头、兰姆波探头、可变角探头、双晶探头、聚焦探头、水浸探头、喷水探头和专用探头等。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是利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将高频电振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等于压电材料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共振,此时产生的超声波最强。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可以产生几十千赫到几十兆赫的高频超声波,其声强可达几十瓦每平方厘米。 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当超声波作用到压电晶片上引起晶片伸缩,在晶片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被转换成电压经放大后送到测量电路,最后记录或显示出来。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的结构和超声波发生器基本相同,有时就用同一个传感器兼作发生器和接收器两种用途。 典型的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结构主要由压电晶片、吸收块(阻尼块)、保护膜等组成。压电晶片多为圆板形,超声波频率与其厚度成反比。压电晶片的两面镀有银层,作为导电的极板,底面接地,上面接至引出线。为了避免传感器与被测件直接接触而磨损压电晶片,在压电晶片下粘合一层保护膜。吸收块的作用是降低压电晶片的机械品质,吸收超声波的能量。

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项目编码: 实验项目时数:2 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特点;熟悉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原理 (一)实验内容 1.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如图1 (a) 、(b) 、(c)所示。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a) (b) (c) 图1 压电效应 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 多晶体压电陶瓷的灵敏度比压电单晶体要高很多,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是在两个工作面上蒸镀有金属膜的压电晶片,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如图2(a)所示。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因为压电晶片材料的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虽然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从信号变换角度来看,压电元件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2(b)所示。其中ea=Q/Ca 。式中,ea为压电晶片受力后所呈现的

压电式传感器论文

自动检测换技术 相关知识: 电感式传感器的概述; 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典型事例;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传感器装置,常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力、应变、流量、加速度等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来进行测量的。 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 自感型——变磁阻式传感器; 互感型——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涡流式传感器——自感型和互感型都有; 高频反射式——自感型; 低频透射式——互感型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的概述: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力所造成的附加误差。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采用差动形式?

采用差动式结构:1、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2、电源电压、频率的波动及温度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有补偿作用,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由于是两个线圈磁通产生的电磁力之差,所以对电磁吸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提高抗干扰性。 目录 1 简介 2 特点 3 种类

电感式传感器- 简介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感式传感器- 特点 ①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 ②分辨率高; ③灵敏度高; ④线性度高、重复性好; ⑤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 ⑥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 ⑦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 ⑧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 种类 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摘要: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广泛,其中压电传感器是基于材料的压电效应而制成的器件,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压电材料的种类由最初的压电晶体发展到压电陶瓷、进而发展到压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随着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压电材料被用以研制成了多种用途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各领域,在测量技术中被用来测量力和加速度。 Abstract:Sensor is the main ways and means to obtain in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and production .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automated production process, useing a variety of sensor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various parameters,which enable the device to work in a normal state or the best condition, and to achieve the best quality products. Types of sensors is very broad, of which the piezoelectric sensor is based on the piezoelectric effect devices made of material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Type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from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piezoelectric ceramic piezoelectric crystal, and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piezoelectric polym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and various disciplines,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used for research into a variety of uses sensor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 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 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 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 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与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与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 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 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 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 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 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与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实验报告】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篇一: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 V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 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5、将频率档选在6~10Hz左右,逐步增大输出幅度,注意不能使振动台面碰到传感器。保持振动幅度不变,改变振动频率,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保持频率振动不变,改变振动幅度,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 篇二:实验六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录 学号:153921011 姓名:龙艳梅班级:物联网工程 实验一:传感器和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实验四: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实验五: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六:电涡流传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七: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实验一:传感器和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一、实验台的组成 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温度源、转动源、振动源)、传感器(基本型18个、增强型23个)、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等六部分组成。 (1)主控台部分,提供高稳定的±15V、+5V、±2V±4V±6V±8V±10V、及+2V~+24V可调四种直流稳压电源;主控台面板上还装有电压、气压、频率、转速的3位半数显表及计时表。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1KHZ~10KHZ(可调);低频信号源(低频振荡器)1HZ~30HZ(可调);气压源0~20kpa可调;高精度温度转速两用仪表;RS232计算机串行接口;流量计;漏电保护器;其中电源、音频、低频均具有断路保护功能。±2V~±10V电源与其他电源、信号Fin、Vin

部分,不共地。如果与其他电源同时使用时应将其共地。因断路无输出重新开机即可回复正常。调节仪置内为温度调节、置外为转速调节。 (2)三源板:装有振动台1HZ~30HZ(可调);旋转源0~2400转/分(可调);加热源常温~150℃(可调)。 (3)传感器:基本型传感器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 100铂电阻、Cu铜电阻、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P t 共十八个。 (4)实验模块部分:普通型有应变式、压力、差动变压器、电容式、霍尔式、压电式、电涡流、光纤位移、温度、移相/相敏检波/滤波十个模块。 二、电路原理 传感器模块电路原理图见模块正面。 三、使用方法 (1)开机前将转速调节旋钮调到中间位置,显示选择旋钮打到2V档,电压选择旋钮打到±2V档,其余旋钮均打到中间位置,计时复位按钮在松开状态。 (2)将220V的电源线插头插入市电插座,接通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计时器指示为4个零,数字表显示0.000或-0.000,电压指示灯亮,表示实验台电源工作正常。 (3)每个实验前先阅读实验指导书,每个实验均应在断开电源的状态下按实验线路接好连接线,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主电源。 (4)打开调节仪电源开关,调节仪表头PV显示测量值,SV显示设置值。 四、注意事项 (1)在更换接线时,应断开电源,只有在确保接线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2)严禁将电源、信号源输出插座和地短接,时间长易造成电路元件损坏。 (3)严禁将主控箱上±15V电源引入模块时接错。 (4)本实验台电源±2V~±10V与电源±15V不共地,所以在同时使用时应将共地。 (5)差动变压器的原边不能接直流电压。 (6)三源板上的电机电源不能超过12V。 (7)做振动实验时振动面板不要碰到传感器。 100做温度标准值与主控箱面板相连(见色标)。 (8)本实验台应采用P t (9)打开调节仪电源开关后等其完成自启动后再做按键操作。 (10)实验完毕后,请将传感器以及电路模块放回原位。 (11)本实验台的各个部分是相配套使用的,请勿调换。 (12)在做实验前务必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篇一: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 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5、将频率档选在6~10Hz左右,逐步增大输出幅度,注意不能使振动台面碰到传感器。保持振动幅度不变,改变振动频率,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保持频率振动不变,改变振动幅度,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 篇二:实验六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陶瓷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压电陶瓷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线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已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低频输入源插孔。 压电式传感器性能实验接线图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见图7-1,屏蔽线接地。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1(如增益不够大则V01接入IC2,V02接入低通滤波器)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4、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旋扭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5、改变低频振荡器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摘要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行驶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而轮胎压力异常是危及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压力信息传输至监视终端,实现了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压力的功能,对汽车行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系统硬件由中央接收处理模块和胎压测量发射模块两部分组成。中央接收处理模块以ARM7微控制器LPC2103为核心,外扩无线接收电路,LCD显示屏和胎压测量模块由MPXY8300传感器及PCB 天线构成。软件设计了串口驱动、SPI驱动、定驱动和LCD驱动,实现了无线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的功能。在完成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对微控制器模块、串口模块、显示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调试后,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 关键词:TPMS MPXY8300 MC33696 ARM PCB天线

前言 基于目前国内外TPMS的发展状况,本文设计一种直接式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简称胎压监测系统),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硬件设计给出了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总体方案,包括胎压测量发射模块的设计和中央接收处理模块的设计。胎压测量发射模块采用胎压传感器来采集轮胎当前的压力、温度和加速度,在芯片内部编码和调制后,通过无线方式把压力温度等信息发送给中央接收处理模块。中央接收处理模块由微控制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显示屏模块以及PCB天线构成。其中,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微控制器LPC2103、时钟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复位电路、调试接口电路和RS-232串口电路。无线收发模块由无线收发器MC33696及外围电路、信号调理模块构成。中央接收处理模块通过天线,接收胎压测量发射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经过信号调理模块后,由无线收发器对其解调解码后,送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最终显示在显示屏上。在硬件设计过程中,对无线收发器模块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为硬件设计提供依据。 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对胎压测量发射模块和中央接收处理模块进行程序编写。胎压测量发射模块调用MPXY8300芯片的固件函数来编写发送程序,程序实现每隔2s更新并发送~帧胎压信息数据;中央接收处理模块编写了串口、显示屏和SPI接口的初始化程序,MC33696的驱动程序,显示屏显示数据程序,在这些基础上设计了整体的接收显示程序。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压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已通过)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 题目:压电式传感器 系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前言 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测试中,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装置。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传感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感器技术是关于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应用的综合技术。它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位于信息技术的最前端。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有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本文主要就压电式传感器进行探讨。 一、压电式传感器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工作频率宽,信噪比大等特点,可以测量变化很快的动态压力、加速度、振动等,但不能用于静态参数的测量。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晶体具有压电效应, 但压电效应十分微弱。石英晶体、钛酸钡、锆钛酸铅等材料是性能优良的压电材料。 二、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压电效应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常见有以下几种压电效应模型(见图1)

图1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用逆压电效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 5种基本形式(见图2) 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