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红色的画人美版 (2)
- 格式:pptx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13
《红色的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红色的画》与本教材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2.过称与方法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中国节日的颜色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红色的实物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和表现,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
(学生感受热烈的氛围,感受红色的色彩美)2.播放视频“开门红”,师:是什么颜色给你这么强烈的、热烈的感觉?(通过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红色师: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3.出示图片,色彩小集市上找找红色生活中,自然界中,水果,动物,风景(感受自然界中的红色,感受红色带来的喜庆、奔放的美感)4.红色的两个好朋友,拿出其他两色气球,介绍三原色(了解三原色这一色彩知识,丰富学生色彩知识储备)5.出示课题,既然红色这么有魅力,我们一起来学习。
《红色的画》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红色的画》是人美版第五册第6课的内容,是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与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组成一个色彩单元。
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画面中产生的特有美感,能尝试用所学知识表现出红色为主的画,使学生开始从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了解,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以及色彩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创作色彩画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段进入中年段,学习能力有一定提高,《红色的画》这一课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色彩知识,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操作、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邻近色,使学生能充分的体会红色的色彩个性特点,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课前准备:为了能上好《红色的画》一课,我让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红色的画面的图片,让同学们准备了蜡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用具、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我也为同学准备了六种不同内容的风景画线描画纸,并制作好课件。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识: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
技能:能认识不同的红色并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及运用色彩的能力,增强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颜色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感受三原色中的红色。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欣赏、练习等方法由浅入深,自主探究获得认知及感受进而表达、展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比色彩的学习兴趣。
3.情感价值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审美意识。
人美版美术三上《红色的画》教案红色的画教学目的: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1、认识三原色2、明白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
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本站版权说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
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
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现色卡)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生:红、黄、蓝师:同学们明白的可真许多,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出示课件)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爱哪种?喜爱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爱的理由?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
(课件出示课题)三、新授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平常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2.观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1)观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爱那一幅,什么缘故?生:(自由说)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漂亮的场面。
(2)观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什么缘故?生:······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生:······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学生自由调色、展现(实物投影)(3)观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刚才我们观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四、学生实践(刚才观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6课红色的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6课红色的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的画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了解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并能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和了解。
大部分学生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然而,部分学生对红色的画法了解不多,缺乏相关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掌握红色的画法,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红色的画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红色画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红色的画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画作示例和绘画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红色为主题,让学生谈谈对红色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讲解:介绍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讲解红色的画法,展示相关画作示例。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红色画作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红色画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色的画法和创作要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红色的画法2.创作步骤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2.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最终的红色画作,从画面效果、表现力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6课红色的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和以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同学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发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2、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身的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和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身的感受,启发同学的发散思维。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教授新课1:导入:教师魔术展示:一幅油画棒作品,用红色颜料导出油水分离法,告诉学生本节课用油水分离法进行绘画。
(引入课题:红色的画)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2:翻书:介绍三原色红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