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运动员的选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学校:西南大学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运动训练科目:运动选材学题目:浅谈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分析姓名:杨由翔学号:222010307022030浅谈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分析选材指标的确定:根据篮球运动具有的综合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应考虑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智力因素等六个方面确定选材指标,并结合教练员对被选对象对篮球运动是否真正喜爱,以及协调与应变能力、接受与创造能力、意志品质和训练、比赛作风等方面的评定进行综合选材。
(l)形态类:由于篮球比赛是双方在一块25m×15m场地上以较多地将球投入对方的球篮(悬挂在球场两端3.05米的高度上)为目的而展开的全场或局部、空中或地面的长时间的激烈对抗,要求运动员既要高大灵活,又要全面而有特长,也就是跑得快、跳得高、素质全面、技术突出,所以身高(其遗传度为男75%、女92%)的发展潜力应为首选条件,并应兼顾其它身体形态指标。
所以,篮球运动员应选择身材高大、身体匀称、腿长躯短、特别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且脚弓隆起、肩宽胸阔、皮下脂肪少、体重—身高指数大、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2)机能类:篮球比赛是一项对抗激烈、负荷强度很大的非周期性运动。
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这两大系统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承担运动负荷的大小、持续工作时间的长短、恢复速度的快慢和程度的高低,是能否提高运动成绩,以至最后达到技术巅峰的重要基础,也是选材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篮球比赛中95%以上的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并且往往安排在晚上灯光下进行,因此,运动员必须有较好的视力与视野,可见视力与视野也是选材的指标之一。
(3)素质类:身体素质是由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构成的。
健康素质是防病、抗病和保持长期参加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运动素质则是技、战术的物质基础。
身体素质提高的程度不仅关系着训练的效率,而且决定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幅度及达到的最好成绩。
275作者简介:刘培超(1990—),男,河南新乡人,研究方向:篮球理论。
关于河南省高等院校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的理论研究刘培超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摘要: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一直是每一个学校篮球校队的首要任务之一,如何在众多天赋异禀的选手中挑选并培养出优秀的篮球选手,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的选材会通过身体素质的强弱、身材的标准、技术的扎实程度等因素评选,但也会采取综合型的方式评估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从而进行评估。
上述方式的作用有效,但仍存在主观性的偏差,依赖于教练员对经验的判断,有着重实际效果,忽视球员内在品质、意志、球商等内在化的体现。
本文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对运动员的选材进行建设性的理论建议,为高校体育工作者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方面进行补充,提供多样化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篮球;科学选材;内在化体现一、高校运动员科学选材概述步入21世纪,篮球运动进行全面的进化,篮球规则的改变,更能凸显出篮球运动风格的变化。
球员向“智高深谋、力强身壮、机敏迅速”“精准全面”的方向发展。
名帅帕特莱利曾在20世纪80年对现代篮球做出精准的评价:“现代篮球每个位置的身高会趋于平均,内线球员和前锋球员身材相似,每一位球员至少可以担任2或3个位置的技术。
”篮球规则的改变,可以发现篮球正在朝向进攻更流畅的比赛风格上转变。
球员在具备全面的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十分优秀的投射能力。
从当今世界级别的篮球赛事中我们就能看到,三分球成为大多数球队的重要战术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的发展越高,对球员的要求也越高。
球员在掌握技术和具备良好身体条件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球商和情商,才能更好的发挥球队价值,而非个人价值,才能体现出以体育人的效果。
竞技体育的发展实践表明,运动成绩通常依附于先天身体条件优秀的运动员。
但随着运动员参与比赛水平的上升,球员对技术的运用,球员面对攻防时展现的判断力和执行能力,球员在面对赛场压力时的逆商表现,球员在赛场下球员关系与教练关系以及球员在场下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综合方面,才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成长的要素。
试论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材与培养(一)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篮球高水平队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和摸索,参照其他高校的经验,实际情况,对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提高高校篮球高水平队提出建议。
从而在人才培养上有新的突破提高运动队质量,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选材对策一、前言随着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诞生,高校篮球运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许多高水平篮球队在全国高校呼之欲出。
特别是1990年大学生篮球协会成立以来,篮球重点校已超过20多所包括〔省(市)重点校〕。
1998年3月,大学生篮球协会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在4个月的联赛中,先后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支高校篮球队近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场次达到2600多场,现场观众约146万人次,比赛场面异常火爆,加上媒体的广泛关注,规模空前的首届CUBA联赛获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纵观比赛,运动竞技水平普遍不高,与原国家教委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相差甚远。
二、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1.技术方面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内线强攻,能外围远投,有助攻能力,善于突破,防守技术出色等。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收运动员技术方面的考核一般有如下内容:1分钟定点投篮,1分钟3分线外远投,全场运球和传接球投篮,教学比赛等,全面考察运动员的篮球技术水平和篮球技术的运用情况。
2.身体素质方面高校在招收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时,对身体素质方面的考核有如下内容:50米(或100米),800米(或1000米)、立定跳远(或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或背向后抛铅球)、助跑摸高、9米×5折返跑等。
有些身体素质不易用具体数字来量化,如起动速度、爆发力、灵敏性、柔韧性等,可通过训练和比赛进行考察。
3.心理素质方面心理素质不像技术和身体素质那样直观,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才能反映出来。
心理素质的考核一般注重下列方面的内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积极主动性如何,排干扰能力如何,投篮时信心如何,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是否敢于承担责任等。
篮球运动员选材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篮球运动员选材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指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地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培养,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它涉及如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与篮球运动特点有关的人体运动才能各性状的形成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篮球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步骤、方法及其效果。
有关专家认为:“培养当代世界冠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优化的训练环境和运动员个人优越的天赋条件”。
当今世界有成就的教练员都认为“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由此可见,科学选材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是科学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选材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不能把它看成是简单的体格检查。
它是在较长时期内,分阶段、分层次,从儿童、少年到青年、成年,从初级到高级,层层选优、步步监测的一项系统人才培养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选材层次:选材分为基础选材、初级选材、中级选材和高级选材四个层次。
第一、基础选材在8-12岁的儿童中进行,越是年龄小,越是要侧重把那些健康、活泼、机灵、敏捷,尤其是身高已有优势的孩子应选拔到小学篮球训练队或业余篮球俱乐部中去。
目的是形成一个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篮球启蒙教育与训练的群体,加大人才培养的基数。
第二、初级选材在13-18岁的少年中进行,是把那些处于青春发育期间身体的各种性状的遗传优势已经表现出来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少年选拔出来。
目的是使这些符合篮球运动的特点需要的少年进入系统、严格的训练体系,为进入高水平阶段打下基础和形成一定规模的后备人才的储备。
这个阶段的选材要注意到遗传基因,以某些带有先天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为主,应在广大中学范围、篮球传统学校和少年篮球俱乐部物色。
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指标和方法浅析当前,现代篮球运动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对抗激烈,变化多”的方向发展。
目前大部分篮球教练员都认为“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指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地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从中进行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培养,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1 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指标1.1 选材层次选材分为基础选材、初级选材、中级选材和高级选材四个层次。
基础选材在8~12岁的儿童中进行,尤其是身高已有优势的孩子和那些勇敢、顽强、训练和比赛兴趣浓厚,不紧张,不服输,能吃苦耐劳的运动员。
初级选材应在13~18岁的少年中进行,目的是使这些具有篮球运动特点需要的少年进入严格、系统的体系中,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形成一定规模的后备人才的储备。
中级选材应在19~21岁之间的中学和体育学校毕业生中具有先天遗传基因优势中选拔,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扎实而深入地篮球运动技能,成为进入水平高运动队的后备人才。
高级选材是在能够达到职业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中选拔,使其通过高层次的竞赛,竞争进入职业篮球,并有可能成为国家队的后备人才。
1.2 生理指标1.2.1 选材身高从当今世界篮球顶尖队伍研究表明,男队员身高平均多在2.00米以上,女队员多在1.88米以上,因此,选材时必须重视现实身高及潜在的发展能力。
1.2.2 去脂体重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
既表现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又体现其自身的营养层次。
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自身体重如果营养不良会导致运动员成绩下降甚至会引起身体方面的不适。
1.2.3 克托莱指数克托莱指数是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来表现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篮球运动员既要求具有足够的体重利于强对抗,又不能影响移动的灵活快速性及技战术的完成情况,所以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应具有足够的体重还要匀称和脂肪少。
1.2.4 血型(1)世界各国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人体的血型和其运动素质有关,以日本学者研究为例:O型血的人具有强爆发力而且具有好的弹跳力,(中锋首选);A型血的人灵巧、腰部柔韧性好(大前锋首选);B型血的人行动敏捷,灵敏性高(小前锋、得分后卫首选);AB型血的人反应快,爆发力强(控球后卫首选)。
一、背景篮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竞技水平。
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篮球专项运动选材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材原则1. 科学性:选材方案应遵循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结合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制定选材标准。
2. 全面性:选材应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心理素质、智力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先进性:选材方案应紧跟国际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选材经验,提高选材水平。
4. 可持续性:选材方案应注重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关注其潜力挖掘和个性培养。
三、选材内容1. 身体形态: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臂展、腿长等身体形态指标是选材的重要依据。
根据篮球运动特点,一般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身高和较好的身体协调性。
2. 运动素质: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运动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要求。
选材时应关注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水平,尤其是速度和力量素质。
3. 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有重要影响。
选材时应关注运动员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心理素质。
4. 智力因素:运动员的观察力、判断力、决策力等智力因素对比赛胜负有决定性作用。
选材时应关注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提高其战术意识和比赛应变能力。
5. 技术水平:运动员的投篮、传球、运球、防守等技术动作是篮球运动的核心。
选材时应关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实战能力。
四、选材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如身高、体重、家庭背景等。
2. 观察测试:在比赛中观察运动员的表现,测试其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
3. 专项测试:针对篮球运动特点,进行专项测试,如投篮、传球、运球、防守等。
4. 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
5. 智力测试:通过智力测试了解运动员的观察力、判断力、决策力等智力因素。
五、选材流程1. 确定选材目标:根据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明确选材目标。
篮球运动员选材标准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判体系,它涉及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选出的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首先,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员选材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是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常来说,身高在篮球比赛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
体重、速度、力量和耐力同样也是考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其次,技术能力是评判篮球运动员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技术能力包括运球、投篮、传球、防守等多个方面。
在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考察运动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技术动作是否规范、篮球意识是否敏锐等方面。
只有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胜任各种角色,为球队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除了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心理素质也是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篮球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变数较大,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品质、抗压能力、比赛状态调节能力等。
这些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材过程中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估。
最后,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篮球是一项团队比赛,团队合作能力对于球队的整体表现至关重要。
在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考察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否能够与队友配合默契、服从教练安排等方面。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涉及到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选拔篮球运动员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选出的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为球队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只有全面考量运动员的各项素质,才能选拔出真正适合篮球比赛的优秀运动员。
论述田径、篮球、排球运动员如何选材田径: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
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
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
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
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二)生理机能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篮球---运动员选材标准篮球运动员选材标准3.篮球运动员选材内容3.1身体形态结构身高高体格健壮、身体素质好的的球员在进攻和防守端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3.11对身体形态要求应首选身材高大、臀部略小、大手并且手指细长、较长的四肢、清晰细长的跟腱、跟关节围度较小、高足弓的优秀青年篮球运动员。
3.12关于身高指标常用的身高预测法有骨龄预测法、现时身高预测法、足长身高预测法、遗传预测等。
3.2身体素质要重视选速度快、耐力强、爆发力强、力量大、灵敏性好的少年。
3.21速度素质速度素质好,能够掌握赛场节奏掌握主动权,有助于提进攻和防守方面的成功几率。
3.22耐力素质耐力素质的训练水平直接与篮球场上能力发挥和训练承受负荷有关。
3.23弹跳素质弹跳素质和运动员爆发力、跟腱长度足弓高度以及全身协调能力有关。
篮球比赛中跳投、上篮、抢断、抢篮板、盖帽等动作的完成。
3.24力量素质在篮球运动中篮球运动员要做急停变向、突然启动、连续跳跃等各种高强度、高复杂、高难度动作。
故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在篮球场上发挥自我,取得好的成绩。
3.25灵敏素质具备良好的灵敏素质,有利于在赛场上快速的完成突破、跑位、躲闪等各种复杂的动作。
发展灵敏素质有利于篮球运动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利于掌握各种复杂的技术、战术和提高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3.4心理选材指标篮球运动项目特点对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要求:(1)热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有着矢志不移的感情。
(2)热爱团队,富有责任心能够尽力完成自己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胸怀宽大乐于奉献。
(3)良好意志品质,刻苦努力,勇敢果断,敢于拼抢,不惧怕强大的对手,有敢打的决心。
(4)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精神饱满,模仿和接受能力强(能够快速的接受新的动作,和适应新的环境)。
浅谈高校篮球运动员的选材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高校篮球运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提高高校篮球运动的水平,如何科学的选材是关键。
正确的认识高校篮球运动的现状,根据高校现有的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的选材,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是我们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科学选材;运动员选材
1.科学选材概念
科学选材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选择先天条件突出,事宜从事篮球运动的优秀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由于各国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的差异日趋缩小。
因此,个人先天条件的优越性就突显出来,先天运动能力强的优秀的青少年的选拔就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选材方法就成为必然手段。
2.高校篮球运动员选材要求
由于大学生的身体都基本发育成熟,高校篮球运动呈现出高、强、凶等特点,所以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高大魁梧的身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里素质,很强的团队意识,以及对篮球的执着和热爱。
3.高校篮球运动选材内容
3.1身体形态结构
篮球运动员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只有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才能在高校篮球激烈的攻防转换中占据巨大优势,从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3.1.1身高
身高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强队男子平均身高多在2米以上,中锋平均身高多在2.10米左右;女子平均身高多在1.88米以上,中锋多在2米左右。
而我国国家队男女运动员平均身高分别达到了2.05米左右和1.85米左右。
所以,选材时身高在选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常用的身高预测法有骨龄预测法、现实身高预测法、足长身高预测法、遗传预测法等。
但是要注意,要跟球队不同的位置选材时要有区别的进行选材和对待。
3.1.2去脂体重
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能反应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
经研究调查表明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也呈正相关,所以选材时要特别重视。
3.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由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构成。
健康素质是防病、抗病和保持长期参加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运动素质是技战术的物质基础。
身体素质提高的程度不仅关系着训练的效率,而且觉定了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3.2.1速度素质
速度对于篮球有着重要的意义,速度素质好,能加快攻守速度和节奏,可获得在攻守时间上、位置上和人数上的优势,帮组提高攻守的成功率,提高比赛强度和运动负荷,从攻守数量上和质量上超过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从而帮组团队赢得比赛。
3.2.2耐力素质
耐力是机体长时间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的好坏与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机能有直接关系。
耐力素质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起基础作用,它的训练水平直接与篮球场上能力的发挥和训练承受负荷有关。
因此耐力素质对于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3.2.3弹跳素质
弹跳素质直接影响比赛中争夺空中控制权的重要因素,弹跳力与爆发力、无氧代谢能力及全身协调能力有关。
在篮球比赛中需要完成大量的跳跃动作,需要很强的弹跳素质。
3.2.4力量素质
篮球是同场对抗性项目,所以对力量素质的需求很大。
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下肢爆发力,还需要上肢快速力量和腰背的爆发性力量。
从而才能保证在激烈对抗中动作不变形,保证动作顺利完成。
从而在比赛中表现自己我,赢得比赛。
3.2.5灵敏素质
灵敏是人在各种复杂、突变的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是各种素质和技能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项综合素质。
灵敏素质的发展有利于篮球运动员掌握各种复杂的技战术和提高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3.3基本技术
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
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类。
作为技术的选材指标,应充分考虑到如何体现某项技术的动作规格和运用形式,并力求与比赛要求相吻合。
3.3.1投篮
篮球比赛是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投篮是唯一的得分方式,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进攻技术。
3.3.2综合运球
运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变换控制方向、位置的一种形式,可将多种运球方法组合在一起,按规律路线和距离完成运球,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得运动员的球感和运球技巧。
3.3.3防守步伐
篮球运动是一项攻防转换的一项运动,运动员不光要有出色的进攻技术,还要有很强的防守能力,这样才能在比赛中保证攻防平衡,从而赢得比赛。
3.4生理选材
生理选材是在研究被选着生理机能状态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其生理潜力在篮球运动中遗传制约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并把先天优越条件,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训练。
3.4.1最大摄氧量
是指在运动强度进一步增长而吸氧量不在继续增加时,1分钟被机体所消耗的氧气数量。
是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摄氧量大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更能表现出超强的运动能力,所以选材时应尽量选取那些最大吸氧量相对比值较大的队员进行训练和比赛。
3.4.2心率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既能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又可反映机能节省程度和恢复情况。
心血管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负荷能力以及运动后身体的恢复能力,所以也是选材的一个重要部分。
3.5心理选材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场上环境,篮球运动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在训练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在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目前心理选材主要方法是借助于训练观察法、实验心理学、问卷调查法、运动生理学的某些方法,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要求:
①必须具备坚定、沉着、勇敢、机智、善于应付复杂环境和局面的能力。
②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反映能力和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能面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正确的抉择。
从而帮助本队度过难关。
③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只有具备丰富的比赛在经验,在遇到大赛的时候才能有很强的心里承受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从而帮组球队取得胜利。
④必须具备很强的团队意识,篮球是团队项目,在攻防中必须要团队的配合完成整体的技战术,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在整体中的作用。
从而处进比赛的良性循环。
4.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在激烈的高校篮球对抗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
篮球运动员选材不仅要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方面的进行测试和判断,还要对其遗传和基本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质量,才能保证高校篮球后背人才的挖掘,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保证高校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处进我国篮球运动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刘献武.运动选材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