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绘本中的插画艺术
- 格式:docx
- 大小:33.35 KB
- 文档页数:10
国内外绘本的研究综述1.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在国外,关于阅读与绘本有大量的研究,教育家们在关于早期阅读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儿童作家Poi rot.fox(2001)曾经指出过,当你念书给孩子听,当你把一本书带给孩子时,你便带给了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你变成为一个启发者[1][33]。
同时人们也研究发现了绘本阅读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1)绘本对语言发展的作用的研究阅读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也是普遍认同的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
W ells (1985) 研究发现,一个2 岁幼儿的言语有50% 发生在图画书阅读中[2][34]。
Niew 和B runer(1978)在对一对母子进行持续10 个月的观察研究中发现,母亲在和幼儿共同阅读图画书时会出现较多的标识命名物体行为(Labeli ng object),并且她还会很注意为幼儿所作的命名提供结果性的反馈,而这无疑会帮助幼儿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日常使用词汇和语言[3][35]。
Snow 和Goldf ield,以及Moer k 的研究也表明,父母(成人) 试图通过图画书阅读活动来教幼儿学习语言,而且采取种种手段,如提问、提供反馈等手段以促进幼儿语言水平的发展。
绘本阅读对儿童的语言阅读能力也有帮助[4][36]。
Gibson(1989) 将儿童的阅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萌发的读者(emerge nt reader) , (2) 早期的读者(Earlyreader) , (3) 流畅的读者(fluent reader) , 并指出“图画书在发展儿童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图画书是儿童通向流畅的,独立地阅读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浅谈幼儿绘本的装帧设计罗燹瑕【摘要】读书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绘本对于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幼儿阅读的特点、意义出发,探讨什么样的绘本形态和内容、怎样设计装帧幼儿绘本能够吸引幼儿阅读。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幼儿;绘本;装帧设计【作者】罗燹瑕【作者单位】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881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他们满怀好奇心探索着周围的事物,阅读是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识字量有限阻碍着他们的阅读。
因此,幼儿阅读要以图片居多、文字较少的绘本为主,绘本的形态和内容影响着儿童的阅读。
一、幼儿绘本装帧设计的特点在幼儿阅读时,他们更倾向于体验新奇、生动、鲜明、简洁等富有鲜明特征的绘本,这就要求幼儿绘本的装帧设计应具有多元性、互动性、人性化的特点。
1.多元性不同的绘本形态可以带给儿童不同的阅读感受,阅读时新颖的绘本形态可以增加幼儿的新奇感,增添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
首先在材质上,绘本不仅可以给视觉以新奇感,还可以带给手、鼻等多种感官器官以不同的感受。
比如卡片绘本和轻质印刷物可带给幼儿不同的触觉感觉[1],传统书籍以轻质印刷物为主要的材质,绘本也是如此。
如果换成卡片绘本,幼儿会对比出该绘本材质与之前读物的材质不同,继而产生好奇心,快速对这种材质的书籍产生兴趣。
其次在开本设计上,现在儿童的绘本大致分为竖开本、横开本两种。
再次在开本结构上,有镂空、折叠、伸缩等多种形态。
如《阿衰》就是用了折叠的结构,使得幼儿免去了翻页的动作,可以在展开的过程中将故事看完。
最后在空间上,如《海蓝王国公主》就采取了立体粘贴插画,使幼儿有更充分的视觉效果,《阿衰4》采用了动态图,将书快速翻页,可以看到30年前看纸上动画的感觉,这种绘本可以锻炼儿童的细微观察能力和阅读的速度[2]。
理论与实践利用优秀绘本插画提升大班幼儿绘画能力◆马侠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四幼儿园在儿童绘本的创作中,插画是灵魂。
绘本插画内容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
绘本插画情境生动有趣、颜色丰富亮丽,很适合幼儿进行美术欣赏。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利用绘本插画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插画中的故事情境,同时通过欣赏插画中的色彩、技法等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表现方法,通过有意义的提示和引导,激发幼儿创作兴趣,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一、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绘本插画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为了给幼儿提供更适于欣赏的大师作品,课题研究中我们从“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的插画师作品和经典绘本插画中选取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和创作的绘本插画,例如:美国插画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系列插画;伊朗插画师法尔希德·马斯哈里《我,我的娃娃和刺猬》系列插画;荷兰插画师马克斯·维尔修思《弗洛格吓坏了》插画等,根据插画特点从中选择一副插画或一组插画作品为欣赏内容。
二、巧用绘本插画情节,提高大班幼儿绘画兴趣(一)提高审美趣味,激发幼儿绘画创作欲望提高幼儿审美趣味可采用对话活动的方式,活动中有口头语言的问与答,互动中的身体动作、表情等。
在绘本插画《旅之绘本V I丹麦篇》中,节选适宜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你最喜欢哪部分”,让幼儿发挥想象,表述画面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情节。
作为引导幼儿与绘本插画作品对话的中介,教师自己首先要和绘本插画进行对话,做好幼儿与绘本插画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从而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开展亲子绘画,激发幼儿绘画创作兴趣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绘本插画欣赏活动。
有园内亲子插画欣赏、家庭亲子插画欣赏、线上亲子插画欣赏。
论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插画艺术是指以图像线条的构成和色彩表达来呈现观念和艺术形式的一种艺术形态。
插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手绘、数码绘画、拼贴等。
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产品的艺术感和审美价值,为产品增添生命力。
首先,插画艺术可以独立地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出现。
插画作品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视觉效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创意来进行呈现。
这些插画作品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为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
例如,许多艺术家创作了具有特色的插画画册和插画手绘本,这些作品不仅有观赏价值,同时也成为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其次,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比如说,在儿童文学类的产品中,插画艺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童绘本中的插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样,在旅游产品中,图文并茂的插画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信息,增强产品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动态美感。
插画艺术在视觉上注重图像感的构成,从而使得其作品具有生动的形式美和视觉效果。
在动漫、游戏等领域中,插画制作非常重要。
通过插画,可以为产品注入生动的形象和动画的感觉。
这样,产品的视觉效果便可以更加吸引人,在市场上得到更好的销售。
最后,插画艺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插画艺术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比如说,在某些民俗文化产品中,插画艺术可以通过画面的构成和选择,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精髓和传承。
这样,插画艺术就可以起到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总之,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可以独立地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出现,也可以作为产品的附属物增加产品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插画艺术的应用可以为产品增加生命力和艺术感,并且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敦煌本生故事画在插画绘本中的创新设计研究敦煌本生故事画是指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创作原型,将其故事情节绘画在插画绘本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珍贵信息。
通过将敦煌壁画的故事搬上插画绘本,既可以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又可以将其美妙的艺术形象展示给更多人。
创新设计研究的目标是将敦煌壁画的故事以插画的形式生动呈现,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故事。
下面是一个关于敦煌本生故事画在插画绘本中的创新设计的研究方向和设想:1.挑选故事和题材:首先要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如《兰若寺佛龛题跋图》、《杂色麒麟图》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寓意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孔子拜谒图》、《文昌帝君》等。
2.绘画技术和风格:在插画的绘画技术和风格上,可以选择与敦煌壁画相似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方式,以体现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可以根据故事的主题和氛围,选择适合的绘画风格,如写实风格、漫画风格等。
3.故事情节的改编和创新:在将故事绘制在插画绘本中的过程中,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一定的改编和创新,以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故事的原著性和历史性,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客观事实。
4.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和呼应:插画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艺术形式,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和呼应非常重要。
在绘制插画时,要注意将故事情节表现在图片中,通过绘画手法展示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在文字的编写中,要注重文字的简洁明了,能够概括和补充插画中未能表达的信息。
5.读者群体的定位和针对性设计:在创作插画绘本时,要明确读者群体的定位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设计和编写绘本内容。
插画绘本可以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也可以面向特定的教育群体,如学生、教师等。
通过针对性的设计和编写,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通过敦煌本生故事画在插画绘本中的创新设计,可以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形象展示给更多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敦煌文化的魅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读物,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因此,绘本教学已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表明,绘本教学已成为一门广泛的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绘本的选择、使用、设计、评价等方面。
在国内,绘本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和使用绘本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提高。
研究也涵盖了绘本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
在国外,绘本教学的研究范围更广,不仅涵盖了小学阶段,而且还涵盖了幼儿园和中学阶段。
研究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如何选择和使用绘本,而且还包括如何设计和评价绘本教学等方面。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表明,绘本教学已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绘本的选择、使用、设计、评价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绘本教学在国内外的普及,绘本教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过,目前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仍有一些局限性。
在国内,绘本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对幼儿园和中学阶段的绘本教学研究较少。
在国外,绘本教学的研究虽然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但大多数研究还是以英语为主,对其他语言的绘本教学研究较少。
此外,目前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也缺乏对绘本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绘本教学的效果缺乏系统的评估。
因此,未来的绘本教学研究应该加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的绘本教学的研究,并加强对绘本教学的实证研究和效果评估。
154刘 鑫:浅议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插画绘本的影响浅议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插画绘本的影响——以叶露盈的现代版《洛神赋图》为例刘 鑫(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作者简介:刘 鑫(1997-),女,山西人,汉族,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指导教师:罗名映。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的长河中,从绘画技术和创新创作方面来看,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之作都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中不仅可以展现古人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认知,也体现出传统审美的演变过程。
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后世绘画的影响不容小觑,从而激发出许多现世的创新之作。
两千年前,《洛神赋图》在“画圣”顾恺之笔下诞生,让世人有机会亲眼目睹曹植和洛神凄美的爱情故事。
两千年后的今天,一位美丽的“90后”杭州姑娘,拿起画笔为这幅惊世之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关键字】中国传统绘画;顾恺之;《洛神赋图》;叶露盈中图分类号:J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54-01一、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诗情“线”意(一)技法与“线”相辅形成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在从京城回到封地的路上,途径洛水河畔,才思泉涌,创作出千古名篇《洛神赋》,在此后两百多年的东晋时期,一代“画圣”顾恺之感慨于曹植的文赋之才,神来点睛之笔,绘出了惊世之作《洛神赋图》。
画卷中对于水的绘制千变万化,用线条表现得变幻多姿、张弛有度,水浪律动之美又和画卷中人物的情绪、动作相辅相成,画家仅用线条就将水纹和衣褶区分开,这种用“线”的成熟,“线”与“线”之间的连续流转,成就了一种美的延续,超脱人物形象本身之外的情感流动,尽显顾恺之“春蚕吐丝”高古游丝描技法之高超。
(二)“线”与想象力的结合画中曹植与洛神人神殊途,洛神离别时的场景,是整个画卷的高潮部分,其中文鱼、六龙、鲸鲵、水禽等珍奇异兽都有各自鲜明的形象,长有鹿角的马,有羊身体和蛇颈的龙,豹头模样的鱼长着翅膀,还有六龙载着的云车,顾恺之用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将这些动物与山川、流水等自然景物穿插在一起,使画面充满了浓烈的神秘感和浪漫主义情怀。
第1篇一、前言插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喜爱。
本文旨在对某位插画师的作品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插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插画师简介某插画师,毕业于我国某知名艺术院校,擅长插画、漫画、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作品风格独特,画面丰富,富有创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三、作品分析1. 风格特点某插画师的作品具有以下风格特点:(1)色彩鲜明:作品中的色彩搭配丰富,富有层次感,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2)构图巧妙:插画师善于运用构图技巧,使画面充满动感,富有节奏感。
(3)细节丰富:作品中的细节处理十分到位,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4)创意独特:插画师善于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 作品分类(1)插画类插画师的作品以插画为主,包括漫画、绘本、海报等。
以下是对其插画作品的详细分析:①漫画:某插画师的漫画作品风格多变,既有温馨治愈系,又有幽默搞笑系。
在漫画创作中,插画师善于运用线条和色彩,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②绘本:绘本作品以儿童为主要受众,插画师在绘本创作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画面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
③海报:海报作品多用于宣传、展示等场合,插画师在海报创作中善于运用视觉冲击力,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动画类插画师还涉足动画领域,以下是对其动画作品的详细分析:①动画短片:动画短片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现实题材,又有奇幻题材。
在动画创作中,插画师注重人物表情和动作的刻画,使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②动画长片:动画长片作品以故事性为主,插画师在长片创作中注重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关系的塑造,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3. 作品评价某插画师的作品在艺术界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以下是对其作品的评价:(1)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插画师的作品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2)富有创意:插画师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新西兰图书研究专家罗希怀特曾经说过:图画书是幼儿在一生的旅途之中最开始看到的书,是人们在一生中的读书经历中,所读到的最具有发展性、开拓性和延展性的书。
一个孩子可以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喜悦,这将决定他在未来的一生中是否都喜欢读书。
如果从小就让幼儿对绘本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这将会为幼儿以后养成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打下很好的基础,并且对于绘本等书籍的阅读,幼儿也会富有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时期对于看图画书的感觉,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想象力。
幼儿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提高自己的绘本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绘本阅读可以多了解到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更好的促进知识的积累,增强自己的多方面竞争力,来更好地了解社会规则以及社会秩序,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为引领者,为了加强社会对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视程度,美国政府颁布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幼儿从小进行绘本的学习和阅读,有助于将来实现更大的成功。
良好的绘本阅读能力能够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提供动力资源,促使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方面,为孩子取得胜利提供基石。
优异的绘本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的发展,继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拥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这在美国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都同意的观点,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明天,大约有70%的幼儿在绘本阅读检测中还未能达到基础层次的绘本阅读水平和能力。
”他还进步一指出,“我们国家现在即将被慢慢地被分为两个国度,一个国度的人拥有最根本的关于绘本阅读的才能,而另一个国度的人还未能拥有最根本的关于绘本阅读的才能,一个国度的人心存对于社会未来发展的蓝图,而另一个国度则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蓝图一无所知,无法对将来的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玛利亚格蕾对传统绘本阅读准备观点提出了质疑,第一次提出了“绘本阅读萌发”(Emergent Literacy)的观点。
浅析中国当代流行绘本的风格特点与表现作者:毛璞来源:《大观》2015年第11期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近代国内外著名绘本的发展现状,分析当代流行绘本的主要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结合全球化文化语境对中国内地绘本发展带来冲击,总结得出绘本是平面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绘本画家需要通过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注入自己对主题的感情和思考,兼顾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才能使作品更加有趣且丰富。
关键词:中国当代流行绘本;设计风格;设计表现一、中国当代绘本的发展本世纪初“绘本”一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其实它与我们并不是特别陌生,它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所看的图画书有益曲同工之妙,绘本也被称为连环画,主要侧重于用连续的图画阐述故事、刻画人物形象,主要优点体现在连环图画、小书等。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然而“绘本”不仅继承了连环画的各种优点,而且还融入了其他绘画形式的特点,将多种绘画类型的优点集于一身。
由于欧美国家在绘本上做了大幅度改变,并且最终引导了世界范围内绘本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的现代绘本虽然仍然保留了连环画的大体,可是内容形式已经有所脱离它的“初衷”。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高频率的生活节奏使的很多人无法坐下来安安静静的阅读,人心的浮躁让现代人更愿意接受一些可以短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读图时代”的来临是必然的。
在本世纪初,以《向左走向右走》、《听几米长歌》、《123木头人》等一大批优秀的台湾绘本为代表的绘本书被引进到中国大陆市场,因为它的通俗易懂,通过图画和简便的语言文字配合让阅读者更容易理解,所以在国内引起了阅读绘本的浪潮。
二、中国当代流行绘本的设计风格特点全球一体化使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包括人们爱好的瞬间转变都是中国当代绘本的快速流行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绘本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有别致、独特的,也有通俗易懂的。
人们在阅读绘本中丰富有趣内容的同时,也感悟绘本风格给我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26-Vol.43/No.10/Westleather4 绘本中插图与文字的相互融合在绘本设计中,插图与文字是一种默契的配合存在,是彼此成就的存在。
绘本设计的插图方面,第一,在绘本绘制过程中,创作者通过对现实和想象的事物进行构想设计,将观察过的事物通过具象的图形创作出来,让其紧扣主题、符合要求、协调画面,协助读者在观看中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获取更加愉快的阅读感受。
因物体在不同的构图组合下产生的意向是有区别的,所以构图不同所烘托的意境氛围也不同,读者体验到的氛围也会不同。
第二,绘本在创作中,人物、动物或植物都有可能成为一部绘本的主角,由此去展开绘本故事的发展。
绘本作者赋予主体不同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通过视觉感官传达情感,例如:开心、痛苦、愉悦的表情或动态,让读者更直观地体会绘本主角的情感思想,从而进入其氛围。
第三,在绘本设计的画面关系中,主次关系、空间关系、色彩关系都是绘本设计中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人物主次、处理画面留白、处理色彩明暗,可以让绘本设计中的插图有节奏地呼应,形成和谐的视觉感受,读者感知到绘本中的气氛。
在几米的绘本中,我们透过其敏锐细腻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将情感、思想借由他对世界的看法与思考,给予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本小小的绘本,其中的插图所散出来的温暖的、带有“人生思考”的光芒与氛围,不仅能吸引年幼的读者,更值得成年人一读再读。
如今,创作有味道、有气氛的绘本作品就应向几米的作品看齐,让阅读者能从中读到童真味、人情味,更甚者能让阅读者受到哲理性的启发。
在绘本设计的文字中,创作者的文字表达能更清晰地为插图阐述说明,让绘本画面中的情感、信息更直接地与读者互动。
这种艺术化、审美化的过程通过图像与文字的结合表达出来,其承载了绘本创作者想要营造的故事氛围。
绘本创作者赋予绘本文字新的生命力,有时通过童真童趣的语言叙述儿童眼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纯真的心灵,可以让读者脑海中回忆起孩童时期的童真,此时这种童趣的语言,能给读者烘托出简单轻松的气氛;有时绘本创作者通过一些孤独、悲伤的文字,描述凄凉的意境,可以让读者更深切体会这样的气氛,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课本插图背后的故事解读第一章插图的起源与发展 (2)1.1 插图的早期形态 (2)1.2 古代插图的艺术特点 (2)1.3 中世纪插图的演变 (2)1.4 近现代插图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插图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3)2.1 插图与诗歌的交融 (3)2.2 插图与小说的互动 (3)2.3 插图与戏剧的关联 (3)2.4 插图与散文的融合 (3)第三章插图中的技法与风格 (4)3.1 线条的表现力 (4)3.2 色彩的运用 (4)3.3 形象的塑造 (4)3.4 技法与风格的演变 (4)第四章插图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5)4.1 历史事件与插图的关联 (5)4.2 文化背景对插图的影响 (5)4.3 插图中的传统元素 (5)4.4 插图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5)第五章插图的创意与表现 (5)5.1 创意的来源 (5)5.2 插图中的情感表达 (6)5.3 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6)5.4 插图与读者的互动 (6)第六章插图与教育的关系 (6)6.1 插图在课本中的应用 (6)6.2 插图对教育的影响 (7)6.3 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7)6.4 插图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7)第七章插图的数字化与传播 (8)7.1 数字化插图的特点 (8)7.2 插图的数字化制作流程 (8)7.3 插图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 (9)7.4 数字化插图的发展趋势 (9)第八章插图的未来展望 (10)8.1 插图艺术的新趋势 (10)8.2 插图与科技融合的可能性 (10)8.3 插图在多元文化中的发展 (10)8.4 插图在新时代的教育价值 (10)第一章插图的起源与发展1.1 插图的早期形态插图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早期的插图主要以岩画、壁画和图腾等形式存在。
这些插图通常是为了记录狩猎、祭祀、战争等重大事件,或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信仰。
在我国,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等,均为早期插图的代表。
论中西方插画的个性化对比和融合作者:郝康绮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东方和西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与文化相应而生的艺术特点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淡雅庄重和西方文化的热情奔放,带给插画的不同风格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当今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接受外来优秀文化,同时也要尊重历史,向传统和经典致敬并学习。
关键词:插画;中西方插画对比;中国插画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038-02插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新的社会机遇下,插画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被大众喜爱和接受。
插画的“插”与“画”两字表明了其功能,即在书籍、杂志、报纸等传播载体上穿插出现的图画,主要做为辅助文字的图案形象。
多见于儿童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宣传、科普读物等,为载体本身增色,在吸引了读者的同时更大大提升了阅读乐趣,改善文字本身的单一表述方式。
一、中西方插画发展历程(一)中国传统插画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的进步,文字的出现,原始社会的“以图言说”的时代慢慢转为文本时代。
绘画逐步独立门派,即众所周知的国画。
而伴随文字的图像则由台前转为幕后,主要涉及宗教神话、寓言故事、史传记述、民间信仰等已有固定图案或现成品的载体。
在经过唐宋元的沉淀历练后,明朝的插画无疑是热度最高的一个时代。
纸张的普及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人们摆脱了只能靠手抄来传播知识、宣扬文化的方式,书籍的大量普及更是引起了文人墨客创作的热情。
这时伴随文字的图案渐渐苏醒,也就是插画,即我国历史上称之为插图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插画最先应用于佛教经籍插图的刊刻。
例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扉页插图《释迦说法图》,说法图中的释迦摩尼和其他人物都是半侧面,在构图上没有任何破绽,线条亦是极其纤细流畅。
在经过短暂的明清衔接的插画辉煌后,政府的大兴文字狱和相关文化管制,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受到严重打压,插画的总体水平已由明朝的百花竞艳走向败落。
内容摘要 绘本艺术,不仅对幼儿和少年的早期启蒙教育有着十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有些意义非凡的佳作也会成为“给大人看的童话书”,给予成年人精神上的娱乐与享受。本篇论文通过对照国内外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并对不同时期的绘本作品做一简介,对其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与总结,并发现了许多国内外绘本艺术的不同之处。我国绘本艺术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应该如何在参考、借鉴西方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浓厚中国艺术风格和民族内涵的绘本艺术。论文在对国内外绘本艺术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绘本作品《水晶球里的海洋 Ocean in Crystal》(上)(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个人在绘本创作中,对优秀绘本的借鉴学习,以及个人绘画艺术风格的探索。
关键词:绘本 国内外作品发展现状 绘本艺术原创 Abstract Graphic art, not only on the early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and teens is ver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some significant good will also be a "give adults see fairy tale book", giving adult entertainment and enjoyment in spirit.This paper by contras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is art for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icture books of different period works do a brief introduction, carries on the observation and summary of its excellent, and found a lot of different graphic art at home and abroad.Painting art development at an early stage in our country, how should the refere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west, on the basis of outstanding works, to create a strong ethnic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rtistic style and painting art.Paper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basic graphic art,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personal painting book "Ocean Ocean in Crystal in the Crystal ball" (The first) (The last), further elaborates on the individual in this creation, the reference for good picture books to study, and the exploration of personal painting style.
Key words: digital painting artwork: developm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original digital painting artwork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一、引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绘本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 3 (一)绘本艺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 3 (二)绘本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 4 三、中国绘本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 .......................... 4 四、绘本艺术对大众产生吸引的原因 ........................ 5 (一)文字与图片的完美契合 ............................... 5 (二)故事内容充满趣味性 ................................ 5 (三)主题富含哲理,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 5 五、国内外绘本研究的状况 ................................. 6 (一)国外绘本艺术的研究状况 ............................ 7 (二)国外绘本艺术的研究状况 ............................ 7 六、个人创作绘本时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 8 浅谈国内外绘本中的插画艺术 一.引言 “绘本”,这一新兴词语,最初于中国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是用于讲述故事并传达一定内涵意义的,一种将文字艺术与绘画艺术二者融为一体的新兴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形式。英文中与之对应的原义单词为“picturebook”,在日本被称之为“绘本”,“图画书”则是在中国被广泛熟知的称呼。绘本汇集了具有相对的连续性的精美绘图,和简短明了的对话语言与叙事语句,相对轻松而具有童话或寓言深意的内容,以及对于绘本外表整体装订的封面、封底设计。此类封面设计的相关知识领域涉及到整体系统的色调关系、整洁明了又不失艺术感的排版形式、绘图与文字的视觉布局,以及视觉与文字所呈现的心理感受对绘本故事整体的影响效果等等。
二.绘本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一)绘本艺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国外的绘本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多数欧美国家亦投资设立了多项国际大奖,以表彰影响深远的绘本佳作。在这些奖项之中,于1956年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设立,并经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的,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以及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大奖——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于1938年创立,专为对英国十九世纪时家喻户晓的绘本插画艺术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1846-1886)进行纪念与表彰而设立的。该奖项集中欣赏的目光于绘本图画的独具匠心的艺术价值和新颖非凡的故事创意,并对世俗有着“寓教于乐”一类良好影响的凯迪克奖(The Caldecott Medal),等等。 在西方世界,绘本艺术于欧洲的十七世纪正式诞生。可追溯到最早的一本插画儿童书,是1658年时,被称为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的《世界图绘》。该插画书曾一度被公认为是欧洲插图儿童书的雏形,亦是绘本插画艺术摇篮期的开端标志。到了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伴随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大量的黑白插图绘图书籍于西方城市内涌现。不过由于印刷原料和技术的限制,流行于当时的儿童绘本插图皆为单一颜色的木刻雕版画,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颜色丰富的现代“绘本”。因此,至今仍有许多学者认为,最具有现代意义的“图画书”,还是出现在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处于绘本发展期的功臣,是当时英国的一位发明彩色印刷技术杰出画家、出版家——爱德蒙.埃文斯先生(Edmond. Evans)。他不仅仅改进技术,使机器能够印刷出彩色的图画,还将其印刷提升到艺术水准,因此造就了三位图画书的先驱者——伦道夫·凯迪克,凯特·格林纳威,以及波特。其中,伦道夫.凯迪克的贡献尤为突出,享有“现代图画书之父”的美誉。 其中的英国著名插画家与绘本艺术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1846-1886)和同国籍的英国儿童书籍插图画家凯特·格林纳威(Kate Greenaway,1846-1901年),波特都是才华横溢的著名绘本作家。许多其他同时期的著名绘本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于美国传播开来,在老少读者间广受好评,并随之流行起来。由此契机,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 (二)绘本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于同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日韩等亚洲国家引入并出版译本,使得绘本艺术变得更加广为人知。之后,台湾也渐渐于七十年代左右出现繁体译本的绘本,并渐渐掀起了绘本阅读的浪潮。据众多读者和研究绘本艺术的专家的解说,绘本艺术不仅仅是帮助幼儿认识文字,培养图文结合的理解能力,众多绘本的丰富色彩,根据绘本故事内容的多样,部分绘本还可以起到教育作用。他们提出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三.中国绘本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绘本的发展之初可以同我们平时阅读的图画书十分相似,其最初形态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小人书”,或者是更为我们熟知的说法——“连环画”。连环画的内容排版,主要以上图下文的结构,来讲述一整个完整的故事。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其历史可追溯到在宋朝,它在印刷术普及后被广泛流传开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中国绘本的整体发展历程较为复杂。按创作时间排列,可大致分成三部分,首先是1949年以前的作品,其中如张乐平大师家喻户晓的《三毛流浪记》和《东郭先生》,张光宇老师的《西游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