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护理及保健
- 格式:pdf
- 大小:224.18 KB
- 文档页数: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产妇产房的管理与防范【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0%,仅慢性hbv携带者占人口10%,是我国hbv传播重要的传染源。
笔者所在医院承担着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慢性hbv携带孕产妇分娩操作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
产房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体系,加强对hbv携带孕产妇产房管理和监测,落实各项隔离措施,防范致病因子传播【关键词】孕产妇;乙型肝炎;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00-01目的降低乙型肝炎的传播率;目前认定母婴传播为4大途径: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母亲血液或羊水传播、产后接触传播、乳汁传播。
通过临床检验证明,hbsag阳性产妇的恶露、乳汁、唾液及尿液中hbsag测定,结果分别为100.0%、50.0%、39.1%、22.2%。
母亲hbsag浓度越高婴儿感染机会就越多。
鉴于hbsag阳性产妇对婴儿的垂直传播,若无明显产科手术指证,尽量争取阴道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吸入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彻底清除口腔内的异物,胎儿娩出后尽早断脐,并且尽量避免会阴裂伤,以减少胎儿过多接触母亲血液、吞入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
产后母婴隔离5周以上,避免接触性感染。
hbsag阴性者母乳喂养更佳。
作为产房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
1产房的布局与管理1.1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
依据隔离预防的原则和产房功能流程要求其,我院产房设置为人流,物流分开的双通道,清洁,污染物品分别处置,不交叉逆行独立管理。
灭菌后的物品通过清洁走廊送至分娩间无菌物品储存柜内。
分娩后的器械,各种污染物净初步消毒后,通过分娩间污物通道运至回收点进行终末处理。
1.2严格明确区域划分。
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标识醒目“三区”的管理规范。
非限制区设置为工作人员更衣、换鞋和交换平车;半限制区为净化区,设有敷料准备间,无菌物品存放室洗涤室,刷手室等;限制区为分娩室配置有自动开启门,避免尘埃飞扬。
一、预案背景乙肝孕妇是指已确诊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病毒感染者,且处于妊娠状态的孕妇。
由于乙肝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为保障乙肝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特制定本紧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乙肝孕妇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3. 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4. 加强乙肝孕妇的心理疏导和关爱。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乙肝孕妇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预案实施;2. 设立乙肝孕妇紧急预案专家组,负责乙肝孕妇的诊疗、预防和康复;3. 设立乙肝孕妇紧急预案执行小组,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四、预案措施(一)乙肝孕妇的诊疗1. 乙肝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HBsAg、HBeAg、抗-HBc等指标;2. 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3. 加强心理疏导,关注乙肝孕妇的心理需求。
(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1. 乙肝孕妇从怀孕20周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直至分娩;2.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3. 对于乙肝病毒DNA大于10的6次方的高危孕妇,建议在妊娠第24-28周口服抗病毒药物;4. 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宣传,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三)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1.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接种乙肝疫苗;2. 出生后1个月、6个月再次接种乙肝疫苗;3. 对于乙肝病毒DNA大于10的6次方的高危新生儿,建议在出生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四)乙肝孕妇的关爱1. 定期对乙肝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乙肝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 关注乙肝孕妇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3. 加强乙肝孕妇的营养和保健,提高其免疫力。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乙肝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2. 加强对乙肝孕妇的诊疗、预防和康复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3. 建立乙肝孕妇紧急预案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4.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
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孕期监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田瑞华一、乙型肝炎基础知识1.乙型肝炎流行现状我国何时开始发生乙型肝炎流行,尚无较确切地记载。
1979年全国性的大人群抽样调查及以后陆续的小范围调查,HBsAg检出率约为9.09%-10%。
包括抗HBs和抗HBc阳性的HBV流行率50%-60%。
累计现行和既往的感染,我国已有约一半以上人口经受HBV感染。
1992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以来,东南部及中原地区县以上城市接种率达80%。
该地区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
2.传染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3.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4.我国孕妇HBV感染状况孕产妇检查HBsAg阳性率约为11.2%-12.5%,其中HBeAg同时阳性者达20%-30%,而在20-25岁的妊娠妇女中阳性率超过30% 。
我国每年约有孕妇648万人,按上述携带率计算,每年约有72-80万名孕妇携带HBV。
这些孕妇的孕期保健和安全值得关注。
5.乙肝病毒的三大抗原抗体系统包括HBsAg和抗- HBs 系统、HBeAg和抗-HBe 系统、HBcAg和抗- HBc系统。
通常化验检查的是HBsAg、抗- HBs 、HbeAg、抗-Hbe、和抗- HBc,称为乙肝五项,也叫HBV-M。
6. 乙肝五项的意义表面抗原(HBsAg)具有抗原性,它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即表面抗体(抗- HBs),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作为传染性的标志,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抗- HB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多数感染的病例随抗- HBs的出现,HBsAg可消失,称为HBsAg血清转换。
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成分之一,在乙肝病毒繁殖时大量产生,HBeAg与HBsAg、HBcAg装配成完整的乙肝病毒,HBeAg是乙肝病毒传染性的指标。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科治疗保健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57-01【摘要】对于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妊娠时机,加强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产科治疗保健和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几率。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产科治疗乙型肝炎(hbv)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区,将近有15%的是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有接近0.03%~1.5%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容易出现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可能引起母婴传播、新生儿死亡、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dic、产后出血等,而隐性的异型肝炎携带者可能引起子代和母亲的慢性疾病。
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1 合理选择妊娠期若夫妻双方有一方为乙型肝炎携带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应使用避孕套,以防止hbv通过精子传递给胎儿,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在hbv-dna水平较低、肝功正常、病情趋于稳定时方可进行妊娠,尽量避免在乙型肝炎较活跃时期进行妊娠。
若夫妻双方中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则应当在肝功检查正常半年之后在进行妊娠,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肝功正常2年后为最佳妊娠时期。
2 妊娠期的护理与治疗由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会导致患者出现较重的如呕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情况严重时会使患者无法进食,此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在患者病情趋于好转之后在进行人工流产。
在妊娠中晚期,尽量使用高维生素、高蛋白、含脂量低的事物,不可以喝咖啡、浓茶,严禁饮酒和吸烟,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尽可能不要进行体力拉动;注重怀孕期间的保健和检查,以便能够确认有无并发症、产科异常、胎儿异常情况出现;定期进行dn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性抗体检查、肝功能检查,严密观察产妇是否有乙型肝炎加重的情况出现,若出现并且持续恶化,此时孕妇应当考虑放弃妊娠。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效果。
结果93例患者中89例患者临床治愈,占95.70%;4例患者好转,占4.30%。
孕产妇和新生儿均平安,没有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也没有发生垂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结论积极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阻断母婴传播,降低了HBV携带者,减少了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产程过程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方面取得良好了效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妊娠;护理本科从2011年5月~2014 年10月共收治93例妊娠合并HBV患者,介绍和总结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HBV的母婴传播,来降低新生儿被HBV感染的发生率,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和指导。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从2011年5月~2014 年10月共接收治疗的93例妊娠合并HBV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2],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00±3.65)岁。
1. 2 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病历一般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
1. 3 护理方法1. 3. 1 心理护理由于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担心自己乙肝病毒的病情状况是否对自己、对家人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担心将要出世的孩子感染HBV,使得患者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
基于这种担心、害怕和一些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该病情了解的不够全面,临床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这种心理状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3,4]。
临床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以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
1. 3. 2 产时护理一般条件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和剖宫产进行分娩,剖宫产指征适当放宽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产妇在生产期间发生阴道损伤。
乙肝孕妇如何安全生产培训乙肝孕妇如何安全生产培训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对孕妇和胎儿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危害。
为了保护乙肝孕妇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一场关于乙肝孕妇如何安全生产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乙肝孕妇应该注意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她们的安全和顺利生产。
一、关于乙肝的基本知识(200字)作为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首先需要了解乙肝的基本知识。
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性传播或母婴垂直传播的疾病。
孕妇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有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引起新生儿乙肝。
同时,乙肝孕妇的肝功能可能出现异常,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乙肝孕妇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二、孕期乙肝咨询与筛查(200字)在孕期,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咨询与筛查来确保孕妇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
首先是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以及HBcAb的检测。
如果孕妇携带了乙肝病毒,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输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药物等。
此外,还需要咨询孕妇的相关病史,了解是否有乙肝病史、乙肝病毒感染历史等,以制定更加详细的生产计划和保护措施。
三、乙肝孕妇的保健(300字)乙肝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保健。
首先是均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其次是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增强身体的活力和抵抗力。
另外,加强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工作,保持营养和睡眠充足。
此外,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如洗手和用餐卫生等,同样需要严格注意。
不与乙肝患者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四、分娩前的准备(300字)在分娩前,乙肝孕妇需要与专业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咨询。
医生会根据乙肝孕妇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分娩计划和保护措施。
通常情况下,孕妇会被安排在单独的产房中分娩,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医生还会对孕妇的肝功能进行定期监测,以及密切观察胎儿的健康状况。
钱婆诉苦一一乙肝与妊娠的五个“怎么办”作者:尘土来源:《肝博士》 2013年第5期尘土坐在我面前的是位年过花甲的老婆婆,她刚坐下就向我诉起苦来。
什么苦?您听:你说我们女人这一辈子是不是够倒霉的呀,十几岁要来例假(月经),你必须面对吧,你愿意不愿意它也要来,来了你就得管,麻烦不麻烦?如果说一切顺利也就罢了,不时还要发生月经不调、痛经呀,多难受。
结婚是挺好的,可是女的还要怀孕,妊娠反应那滋味更没法说了,“咕——呱”呕吐,胆汁都吐出来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行动也不方便,再看那体型——,哎呀,啥形象呀?不能出门了。
生孩子又是一关,疼得你死去活来的。
生出孩子,你想睡个好觉,“哇——”小东西又哭起来,觉是睡不好看的,你的奶水充足还好说,否则,不管天寒天热,不管黑夜白天,你就要给孩子热奶、喂奶——,你们男同志哪有这些罗索呀,当男人多好哎。
我不得不打断她,我问道,您想和我说什么?您不是来看病吗,您哪儿不舒服呀?她却哈哈笑起来了,说道,我姓钱,您就叫我钱婆吧,不是我不舒服,是我女儿,她怀孕了,一检查还有乙肝,可把我吓坏了。
有人说乙肝怀孕有危险,你说女人倒霉不?乙肝就乙肝,你怀什么孕,你怀孕就怀孕,还有乙肝干什么?我终于明白了,归根到底她说的就是一个“乙肝与妊娠”问题。
我只能给她耐心地讲一讲了。
“乙肝与妊娠”是常见的临床情况,这涉及到终止妊娠还是继续妊娠、是否抗病毒治疗、怎样治疗等问题,一些孕妇对此认识不清,甚至少数医生也说不准确,我将“乙肝与妊娠”问题分为如下几个“怎么办”给予解答。
1.生育期的乙肝带毒者妊娠怎么办?生育期乙肝带毒者指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可能在儿童时期或在胚胎时期感染了乙肝病毒(HBV),但是肝脏功能一直是正常的,没有任何症状,当然没有、也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这些人妊娠了怎么办?(1) 生育期乙肝带毒者大多数在40岁以下,肝功能(包括转氨酶ALT/AST)一直正常,是“免疫耐受期”,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也不管HBV DNA载量高与低,都不需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用其它药物也要慎之又慎。
孕妇乙肝怎么安全生产孕妇乙肝如何安全生产在孕妇患有乙肝病毒的情况下,如何安全地进行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将介绍一些措施和建议,以帮助孕妇乙肝安全顺利地进行分娩。
1. 寻求专业医疗指导:首先,孕妇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
在孕妇怀孕初期,应咨询妇产科专家,明确诊断结果,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接种疫苗:孕妇在妊娠期间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这有助于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
然而,孕妇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方法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进行定期检查:孕妇应经常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以监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4. 建立正常的生活习惯: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避免毒素的接触。
这些习惯有助于增强孕妇的免疫力和保护胎儿的健康。
5. 避免传播病毒的途径: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避免与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的情况,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
特别是要避免与其他人的创伤、带有体液的物品接触,并避免与未经测试的人进行性行为。
6. 特殊产前护理: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特别还需要注意产前护理。
孕妇需要经常检查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并且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专业医生还可能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剖腹产,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7. 初生儿的护理:一旦孩子出生,他们应尽早接受乙肝疫苗的接种。
孕妇应跟随医生的建议,确保孩子在适当的时间接种疫苗,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孕妇乙肝如何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然而,通过接种疫苗、定期检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传播病毒的途径、特殊产前护理和婴儿护理,可以降低孕妇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保障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
请孕妇在怀孕期间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指导,并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
乙肝病人的护理一、乙肝病毒概述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乙肝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对于乙肝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二、乙肝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1. 乙肝病人的隔离乙肝病人在急性期和暴发期间应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接触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
同时,教育病人和家属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刀等。
2. 保持肝功能稳定乙肝病人的肝功能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胆红素和血清转氨酶等,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要清淡,不要食用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酗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
3. 病人卧床休息乙肝病人在发作期和临床症状明显期间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 控制肝病并发症乙肝病人可能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肝功能、肝癌标志物等指标,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进行适量的运动,定期接种乙肝疫苗等。
5. 心理支持和教育乙肝病人面临着病情变化和社会歧视等问题,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交流,解答问题,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6.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肝病人需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监测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护理人员在随访时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症状和身体变化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乙肝病人的饮食护理乙肝病人的饮食护理对于维持肝功能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乙肝病人因肝功能不良,蛋白质代谢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安全助产措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传染给婴儿,导致患上乙肝。
而安全助产措施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助产过程中,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乙肝传播的风险。
本文将针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安全助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广大助产人员更好地进行乙肝防护工作。
一、提前筛查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首先要在孕妇孕检中进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筛查工作。
对于已经确定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乙肝传播的风险。
此外,还需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她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二、加强产房卫生管理为了减少乙肝传播的风险,产房的卫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产房内的物品和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其次,产房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感染传播疾病。
同时,产房内的空气流通也要得到有效保障,避免病毒在空气中传播。
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在助产过程中,要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助产人员要保持手部的清洁,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避免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感染传播。
此外,助产人员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确保产房内的安全。
四、母乳喂养和疫苗接种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母亲来说,母乳喂养也是一种传播病毒的途径。
因此,对于这类孩子,建议进行人工喂养,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此外,宝宝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五、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最后,助产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孕妇和家庭的健康宣教工作。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乙肝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
同时,还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孕妇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确保顺利生产。
综上所述,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安全助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助产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加强卫生管理,提前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以确保产房内的安全,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
携带乙肝病毒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携带乙肝病毒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探讨方法:对来我院产检的乙肝病毒孕产妇发放问卷,了解携带乙肝病毒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及孕妇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治愈信心;探讨其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结论:产妇携带乙肝病毒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家庭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及社会的稳定,其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孕产妇;乙肝病毒;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22-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血液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1]。
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同于乙肝病人,但由于人们对此疾病缺乏认识。
且目前还无彻底治愈的特效疗法,无疑会使不少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孕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产褥期要肩负哺育婴儿的责任,是大多数孕产妇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性心理。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院是怎样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指导的。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8.5-2010.5在我院产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267人,年龄21-35岁。
1.2 方法。
采用独立自我评价问卷访谈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由笔者自我设计。
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治愈的信心;第二部分调查对象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心理、惊慌心理、自卑心理、无助心理、保密心理、哺乳的压力、家庭造成的不公平心理等7项负性心理指标。
2 结果2.1 发放调查问卷267份,收回问卷267份,回收率100%,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75人,高中70人,中学22人。
2.2 携带乙肝病毒孕妇对乙肝知识的了解及治愈的自信心(见表1)2.3 携带乙肝病毒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程度的关系(见表2)表1 267例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治愈信心表2 267例携带乙肝病毒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程度的关系3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2.6%的孕妇对疾病了解,46.1%的孕妇对疾病一般了解,51.3%的孕妇对疾病不了解,而对治愈无信心的占75,3%,有信心的占24.7%。
简述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护理及保健
发表时间:2010-05-07T23:53:37.110Z 来源:《健康必读》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杜玲[导读] 因此做好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护理保健保护孕妇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3-0054-01据报道,我国孕妇检查HBsAg阳性率约为11.2-12.5%,其中HBeAg同时阳性者在20-30%,而在20-25岁的孕妇中阳性率超过30%[1],因此做好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护理保健保护孕妇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1孕前的护理保健
(1)由于乙肝与妊娠之间有多种不良影响,无论是否有生育需求都必须避孕,避免增加接受人流的手术机会,减少机体损伤,如有生育需要,应有肝炎静止后至少半年,最好是1-2年后再妊娠。
(2)对孕前抗乙肝病毒治疗时机一定要选对。
乙肝病毒携带,肝功正常者,目前国内学者认为某些抗病毒治疗较差,主要因为机体正处于免疫耐受式免疫抑制状态:现有的抗病毒药不能激发机体有效的抗毒免疫,不主张抗病毒治疗,而是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2]。
(3)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病人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抗病毒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和相对较高的费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肝病专科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疗程达不到,容易反群,产生病毒变异,对病情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在抗病毒治疗中若意外受孕,最好终止妊娠,若希望要孩子的,尊重病人自己意见慎重选择,但有一定风险。
2孕期的护理保健
(1)所有孕妇早期都应做肝病相关的检查,病毒标志物HBV、HCV、肝动,如肝功能异常或有消化道症状者应做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必要时做EBV和CMV病毒标志检测。
(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应做乙肝病毒标志物:了解乙肝病毒携带情况,HBV-DNA测定:了解病毒复制和病毒载量情况,丙肝抗体测定:了解有无重叠感染,B超检查:了解肝损害程度,有无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等情况,乙肝病史长或长期乙肝病毒携带者,还要了解肝储备情况,对孕期的安全进行评估,按时到肝病专科进行孕期检查,每月要查一次,肝功能状态。
(3)发现孕妇肝功能异常:①妊娠早期的急性乙肝,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者可继续妊娠,若发生乙肝经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由于妊娠可加重肝负担,对孕妇及胎儿均有危险,给予内科治疗后及时人工流产处理。
②妊中、晚期,一般主张积极保守治疗和认直监护,待足月成熟时结束妊娠,但在各种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进展时,也可考虑终止妊娠,对有早产征象者,不必强求保胎,同时积极防止妊娠并发症,加强胎儿监护。
(4)肝硬化患者建议不要怀孕,如已怀孕、早孕时如肝功正常可终止妊娠,中孕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决定继续妊娠者,应到专科医院进行孕期保健,严密监测肝功情况。
3饮食指导
注意饮食均衡多样化,总量控制,甜食适量,少油炸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控制脂肪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必要时控制蛋白摄入,防止体重增长过多过快。
纠正营养不良,防止严重营养不良造成妊娠晚期的重症肝病发生。
4心理护理
妊娠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等,合并乙肝妊娠心理负担比一般孕妇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给孕妇细致解释,消除焦虑、紧张、多疑心理,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请专科心理医生辅导。
总之,对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和解释,使她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保健水平,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好医生网络继续医学教育.乙肝孕妇的健康教育.
[2]黄峻等主编.内科查房手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0.9作者单位:636400四川平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