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变式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3.18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当发生地震时下列不合适的行为是()。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地震发生时, 快速跑到窗边, 打开窗户大声呼救C.如果来不及就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D.如果在一楼, 就迅速离开房间, 跑到空旷的地方2.从火山喷发现象和喷发物中, 不能推断出的是()。
A.地球内部温度很高B.地球内部压力很大C.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D.沉积的石、砂会胶结与压合3.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小山丘模型, 一个有植被覆盖, 一个没有植被覆盖B.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 模拟的是下雨过程C.两个小山丘模拟的地形和土质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D.要从同样的高度对两个小山丘模拟下雨, 下雨量也要相同4.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5.()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B.乱砍滥伐C.植树造林二.填空题(共5题, 共14分)1.地球内部有地壳、()和地核三个圈层, 其中地壳主要有()、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2.落在火山周围的()能提高土壤肥力。
3.运动后, 鹏鹏边看电视边吃早餐。
科普频道正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4.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5.什么叫做沉积岩(), 什么叫做变质岩()。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结构。
()2.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因为河水流速快, 河水带着泥沙不断冲刷形成。
()3.地球的表面只有高山与平原。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改变。
()5.地球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 番茄酱模拟的是()。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2.如图所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 那么它形成于强烈的()A.火山喷发B.陨石撞击C.地震3.黄土高原地表有沟壑,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挖掘B.流水侵蚀C.阳光照射4.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模拟实验中, 用水壶向两个小山丘喷水, 模拟的是()。
A.降雨B.河流C.植被5.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山地B.高原C.峡谷D.平原二.填空题(共5题, 共28分)1.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大地震会使()、(), 严重危及人的()。
2.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 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3.我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地势()。
4.黄河入海口的沙州, 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作用形成的。
(填侵蚀、沉积)5.地震主要发生在(), 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比较(), 在软弱的岩石中传播比较()。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的发生地表形态没有任何变化。
()2.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 海洋面积较小。
()3.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4.石头很坚硬, 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5.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连线题。
长白山天池地震(岩层受到挤压)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风的作用敦煌的雅丹地貌水(降雨)的作用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 泥沙沉积)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沙漠的形成原因?2.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 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3.地震是怎样形成的?4.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5.地震发生时, 要怎么办?如何进行就地避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A5.D二.填空题1.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生命安全2.地壳;地幔;地核;地壳3.高山;平原;西高东低4.沉积5.地壳内;快;慢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自然原因: 气候干燥、岩石风化成碎屑物外, 还有干枯的河流带下的大量泥沙、石子, 在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的情况下, 一旦狂风刮起, 地面上的泥沙将大量卷扬飞起, 这些沙尘在风力减弱, 或遇到障碍时, 便大片堆积在干燥地区或地形比较低下的盆地内成为沙漠。
新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一)一、填空题1、下图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
2、除了流水之外,______、______、冰川和重力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______,改变了地形地貌。
3、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______、______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5、______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6、地球上的水在陆地、______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7、地球内部力量如______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______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8、地球表面有________平原、山地、______和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9、屋檐下面凹陷的坑是由______的冲击作用形成的。
10、地表的岩石、沙土在______、______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二、选择题1、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2、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3、云南石林,怪石林立,千姿百态。
其造型的形成原因可能跟()有关。
A、侵蚀B、火山喷发C、地震4、从地形图上看,我国的地势()。
A、西低东高B、西高东低C、东西差别不大5、地震发生时,上游大量的水土流失,有可能在中下游河道中形成()。
A、堰塞湖B、地裂C、高山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多种。
右图正在探究()对岩石变化的影响。
A、冷和热B、流水C、植物7、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是()。
A、宝石B、黄金C、土壤8、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9、下面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出来的是地底下的岩浆B、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喷发了C、火山喷发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10、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地震对地表形状的改变是()。
A.短时剧烈的B.长期缓慢的C.无法确定2.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迅速跑到室外空地B.快速乘电梯下楼C.躲到室外的大树下3.()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A.地震火山B.流水C.风4.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5.下列哪一项的形成与水流的作用无关()。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入海口三角洲C.土壤沙化二.填空题(共5题,共28分)1.地震和火山喷发危害很大,都是由()引起的,它们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2.我国幅员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低而宽广的()和四周高中间低的()。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的作用形成的。
4.根据岩石的成因,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5.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2.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3.一处岩石如果没有人为破坏是永远不会改变模样的。
()4.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是陆地。
()5.风化就是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3.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4.火山喷发对环境有哪些影响?5.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C5.C二.填空题1.地壳运动;火山灰2.平原;盆地3.火山喷发;流水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5.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①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变式练习
一、填空题。 (24)分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行进的。
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 ) ,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 。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
4、越( )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叫( )。
6、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
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 )、( )、( )、( )、
( )、( )七色光。
8、凸透镜具有 ( )、( ) 、( ) 的作用。
二、判断题。 (12分)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
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 )
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
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
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 )
三、选择题:(18分)
1、牛顿通过(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①三棱镜 ②凹透镜 ③凸透镜 ④平面镜
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正确。
①铅笔向上折 ②铅笔向下折 ③铅笔变细了 ④铅笔变长了
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
A. 白光 B. 绿光 C. 红光
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 )
A、S形 B、曲线 C、直线
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 )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E、萤火虫
四、问答题:(18分)
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五、画图题。 (12分)
1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2 .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
请画出原理图。
六、实验题:(16分)
1、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