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大王”不迟到了
- 格式:pdf
- 大小:682.55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语言教案《迟到大王》幼儿园语言教案《迟到大王》(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迟到大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语言教案《迟到大王》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
2.观察画面细节,体会想象的乐趣。
3.学习养成不要迟到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图画书及其PPT、图片、歌曲活动过程:1.出示图书,提问:“你迟到过吗?”激发幼儿了解故事的兴趣。
2.放映图画书幻灯片,教师讲解、幼儿配合。
(1)讲解故事。
(2)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
3.组织幼儿集体讨论交流。
(1)小男孩为什么会迟到?(2)发生在小男孩身上的事情,是真的,还是编的?(3)老师怎么处罚迟到的小男孩的?4.教师为幼儿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通过教师朗读,引导幼儿感受图画书中,小男孩的几次奇异遭遇中的惊险等感受。
(2)故事后提问:为什么老师不相信小男孩说的话?老师最后怎么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为什么不去救老师呢?5.猜想小男孩如果去救老师,该怎样打败大猩猩呢?引导幼儿自由表达看法,如给猩猩玩具、食物或其他方法。
以此了解对手(动物)的习性,并篇决遇到的窦际问题。
6.组织绘画活动。
(1)小男孩上学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动物?请画出来。
(2)也可以画书里已经有的鳄鱼、狮子、猩猩、小男孩、老师等。
幼儿园语言教案《迟到大王》篇2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行为与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守时,惜时,上学不迟到,做事有条理的重要性,体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好处,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体验到有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迟到大王读后感《迟到大王》读后感。
《迟到大王》是一部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迟到成瘾的男主角在一次次的迟到中,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的故事。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田边的男子,他因为迟到成了同事们口中的“迟到大王”。
每天上班都迟到,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也给同事们带来了不便。
田边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认真去解决,直到有一天,他因为迟到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在同事的劝说下,田边决定要改变自己,不再做“迟到大王”。
通过田边的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迟到给人带来的种种困扰。
迟到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便和困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迟到成瘾的人,他们总是无法按时赴约,给他人造成了很多麻烦。
通过阅读《迟到大王》,我意识到迟到不仅是一种个人习惯,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时间。
除了对迟到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我在阅读《迟到大王》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田边迟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重视工作,而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缺乏计划和自律。
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拖拖拉拉,没有及时做好准备。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懒惰和拖延而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也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和有计划。
除了对自己的反思之外,我还从《迟到大王》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去改变。
田边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去改变。
他通过制定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成功摆脱了迟到的习惯。
这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去改变,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迟到大王绘本故事读后感幼儿
哎呀呀,我今天要讲的是《迟到大王》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个小动物叫大王,他每天都很喜欢迟到,结果总是错过了好多好玩的事情。
比如说,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他才慢悠悠地走过来,已经没有玩具可以玩了,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他才会叹气:“哎呀,我又迟到了。
”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呀,迟到可不好哟。
像大王一样,错过了好多开心的事情,真可惜!我以后也不想做迟到大王了。
我也想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一样,按时到达,跟大家一起开心地玩,不然就会错过好多好玩的呀,呜呜……
不过,我还觉得大王虽然迟到,可是他也会在错过的时候找办法补救,他最后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
我也学到了一点,迟到是不好,可是我们要努力改正,才能变得更好呀!要记得早早起床,不然就会像大王一样,永远都追不上大家了,哈哈!
—— 1。
迟到大王读后感二年级
上周与幼儿共读了《迟到大王》这一绘本故事,初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故事情节的幽默有趣,孩子们也被约翰在上学路上的遭遇引的哈哈大笑。
听名字我以为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不要迟到的道理,但和孩子们通过思维导图细续绘本后,我领略到了故事的精髓——“信任”。
绘本通过幽默的故事情节道出了老师对孩子一次次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孩子对老师的不信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信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应该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给孩子犯错的并逐渐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信任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绘本故事迟到大王读后感《绘本故事〈迟到大王〉读后感》读完《迟到大王》这个绘本故事,心里有许多想法想要分享。
在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个故事特别有趣又有些荒诞。
故事里的小男孩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他每次都有很离奇的理由,像过桥时被鳄鱼咬了书包,到了学校却被老师惩罚,老师根本不相信他那些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借口。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这孩子也太倒霉了吧,明明可能真的遇到了意外情况,却得不到信任。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一次上学迟到是因为路上帮助一位老奶奶找她丢失的小狗,到学校之后老师虽然说相信我,但还是罚我站了一会儿,当时心里特别委屈,就像约翰被老师惩罚时的心情一样。
特别触动我的是故事中的老师,他是一个特别刻板,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的人。
当约翰最后一次迟到说遇到了毛茸茸的大猩猩时,老师生气地跟着他去看,果然看到了大猩猩,还被大猩猩拉上了屋顶。
最后约翰看着在屋顶上狼狈的老师,这一幕像是角色的反转。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一种大人不要总是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对待孩子的想法。
很多时候大人总是觉得孩子在说谎,觉得孩子的世界充满无稽之谈,却没有深入去理解孩子的内心。
后来我明白了,有时候信任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如果我的老师当初完全信任我,只是告诉我以后尽量不要因此迟到,我想我的心里会更舒服一些。
在我们身边,也经常有这样类似的情况。
家长和老师可能会习惯性地给孩子的行为下定义,而不是耐心地去听孩子的解释。
从这个绘本故事中,我得到未来的启发就是,无论是在教育孩子,还是与人相处时,都要给予别人充分的信任,认真地去倾听别人的解释,不要先入为主地去评判。
而且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种想象力,不要因为年龄渐长,就失去了对一切奇特事物的相信能力,就像故事里老师不相信男孩那些充满幻想元素的解释一样。
总之一本简单的绘本,却能让我们思考到很多关于信任、理解和想象的问题。
“迟到大王”不迟到了作者:韦玲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12期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
开学第一天,我早早地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很快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在环顾教室一圈后,我的视线定格在第一组第一列倒数第二个位子上——是空的。
“那个空的位子是哪位同学的?”我问道。
谁知这个问题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在教室里炸开了。
“那是小棒的,他总是迟到!”“老师,老师,小棒是我们班的‘迟到大王’!”“老师,小棒有时候上完了一节课才来呢!”“老师,小棒差不多天天迟到!”“老师,小棒天天迟到,以前我们班主任气得直跺脚。
”大家争着抢着告诉我小棒迟到的“恶行”,看来“迟到大王”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大半节课过去了,一个小男孩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迟到大王”了。
作为他的新班主任,我不能任由他继续这样下去,必须想办法帮助他改掉迟到这个坏习惯。
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故作玄虚地问:“小棒,你知道自己有一个‘迟到大王’的外号吗?”他点点头。
“你喜欢这个外号吗?”我继续问。
“不喜欢!”他脱口而出。
“新的学期,你想有所改变吗?”他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老师有个办法。
”看见他期待的眼神,我接着说,“其实很简单,就从明天开始,你试着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可以做到吗?”“可以。
”可能是想要在我这个新班主任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定可以吗?”我半信半疑,“要不我们来拉个勾吧!”说完,我郑重其事地跟小棒拉勾,算是约定了。
第二天,还没到上课时间,我便来到了教室,当我看到小棒已坐在位子上时,心里有些激动。
“小棒!”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不错不错,今天没有迟到,果然说话算话!”听到我的表扬后,他得意极了。
鉴于小棒今天的良好表现,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并鼓励他继续坚持下去。
小棒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都没有迟到。
为了让他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我鼓励他,只要坚持一个月不迟到,“迟到大王”的外号就会自行消失了。
绘本故事迟到大王迟到大王是一个非常爱睡懒觉的小男孩,他总是在早上起床的时候迟到。
每一天,他都要被妈妈叫醒好几次,才勉强爬起来。
即使这样,他还是总是迟到。
他的妈妈每天都会着急地催促他,但迟到大王总是慢吞吞的,不亦乐乎。
有一天,迟到大王迟到了,他的妈妈生气地说,“你又迟到了!你知道迟到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吗?你总是拖拖拉拉的,这样不行!”迟到大王听了,很不高兴,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几天,迟到大王还是一样迟到。
他的妈妈看到他总是这样,决定找一个办法来教育他。
于是,她给迟到大王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是关于一个小兔子的,这只小兔子也是非常爱睡懒觉的。
每天早上,它总是在被妈妈叫醒的时候,还是懒洋洋的,总是迟到。
后来,它的妈妈告诉它,迟到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它要改正。
于是,小兔子开始每天早早起床,不再迟到了。
迟到大王听完了这个故事,他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
他觉得自己就像那只小兔子一样,总是拖拖拉拉的,不亦乐乎。
他决定从明天开始,要早早起床,不再迟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迟到大王就被妈妈叫醒了。
他迅速地起床,洗漱完毕,整理好书包,赶紧出门上学。
他发现,原来早起并不难,而且还能多出一些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那天起,迟到大王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他变得更加自律,不再拖拖拉拉,而是按时做好每一件事情。
他的妈妈也看到了他的变化,非常高兴。
通过这个故事,迟到大王明白了迟到的坏处,也知道了早起的好处。
他学会了自律,变得更加守时,不再拖延。
他明白了,只有按时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迟到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我们应该学会自律,按时做好每一件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让我们都像迟到大王一样,不再迟到,做一个守时的人。
迟到大王试题及答案
1. 迟到大王每天早晨起床的时间是几点?
A. 6:00
B. 7:00
C. 8:00
D. 9:00
答案:C
2. 迟到大王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了几次?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答案:B
3. 迟到大王的闹钟响了几次他才起床?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答案:D
4. 迟到大王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A. 睡过头
B. 交通堵塞
C. 忘记带作业
D. 闹钟没响
答案:A
5. 迟到大王为了不再迟到,他做了哪些改变?
A. 早睡早起
B. 买了新闹钟
C. 让父母叫醒
D. 以上都是
答案:D
6. 迟到大王的全名是什么?
A. 李大迟
B. 王大迟
C. 张大迟
D. 赵大迟
答案:B
7. 迟到大王在哪个班级?
A. 一年级一班
B. 二年级二班
C. 三年级三班
D. 四年级四班
答案:C
8. 迟到大王的班主任是谁?
A. 李老师
B. 王老师
C. 张老师
D. 赵老师
答案:A
9. 迟到大王迟到后,老师让他做了什么?
A. 写检讨
B. 罚站
C. 打扫教室
D. 以上都是
答案:D
10. 迟到大王最终是否改掉了迟到的习惯?
A. 是
B. 否
答案:A。
绘本教学《迟到大王》绘本《迟到大王》教学设计01第一部分【展示封面,引导学生看故事标题】1.什么是迟到?(晚到,比约定好的时间晚。
)没有迟到怎么说?(按时;准时)迟到好不好?上学不能随便迟到。
守时是美德。
你迟到过没有?为什么会迟到呢?迟到了老师会怎样?你跟老师怎样解释?2.什么是“大王”?什么样的人会被叫做“迟到大王”?【观察正文第一图】3.什么时间?从哪里看出?这个小男孩,是故事的主人公,主角,他名字很长,来跟老师读: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外国人的名字跟中国人不一样,很多外国人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最后。
我们简单地叫他约翰。
解说的话不长,但是也不好读,咱们分成两截来读。
读完小男孩的名字,停一下,再接着读“走路去上学”。
(读3遍)4.约翰第一次迟到,老师罚写300遍的……什么?(作业?教训)张老师数了数,这里才有48遍,再写5个这么多还不够300遍呢。
我们来读10遍好吗?感受一下。
(第九遍就开始写错了)5.如果你是约翰,你会怎么想?(委屈,冤枉)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对待这个迟到的孩子呢?(同情,安慰,帮助)6.故事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吗?“迟到大王”。
迟到一次不能算大王。
02第二部分7.同学们猜猜,第二次可能为什么迟到了?第二次老师会怎样对待约翰?【展示第二次上学画面】我们来读解说,还是分成两截来读。
名字读完,停一下: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急急忙忙地走路去上学。
再读一遍。
8.跟上一次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急急忙忙,为什么)9.这一次老师的态度怎么样?哪里看出来?从哪里看出惩罚更严重了?(更生气了,气得跳了起来,罚写4百遍,站,墙角。
惩罚更严重了。
)10.站墙角什么感觉?完成这个,有没有困难?11.故事到这里……还没有讲完。
第三次,怎么迟到的?老师会怎样?大家猜想一下。
【展示第三次上学图】我们来读解说:我们来读解说,还是分成两截来读。
名字读完,停一下: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急急忙忙地走路去上学。
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