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与美学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58
文化产业管理一、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文化产业进行策划与营销的一门新兴学科,要求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组织、策划、创意以及营销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与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业务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文化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管理业务、经营业务和文化活动运作知识,掌握文化政策与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受到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等业务的训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能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达到一定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处理文化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文化学和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文化史和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文化管理业务和技能;3.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熟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4.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文化产业经营、文化运作业务和技能;5.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7T03:13:01.83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 作者: 李林江[导读] 进入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各国各地区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31
摘要:进入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各国各地区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在顶层设计推动作用下,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利趋势,应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以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进而促进该产业稳定、有序、持续和健康发展。本文从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的多个因素维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希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积极借鉴作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重在创新,是一种依托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以“创意”和“创造”为核心,辅之以高科技手段,整合文化资源和知识版权,开发运营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通过高阶价值驱动实现经济增长的产业模式。就当下我国经济运行特点以及产业趋势而言,该产业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纵览欧美以及亚洲地区日本、韩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创意发展之路,文化创意产业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知识经济地位逐步凸显,人们对自身文化资源和创新型产业认知程度加深,并在人类传统产业发展面临深层次能源危机以及环保刚性约束等综合性系列性问题的背景条件下所作出的战略发展途径选择。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大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势利导,综合施策,重点扶持,全面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方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形成产业持续、快速、集聚、健康发展的局面。
一、注重与都市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在都市。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城市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其中有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首尔、名古屋、神户、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将无疑成为一座城市的世界名片和核心竞争力之重要体现。北京市早在2005年底就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板块是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设计创意、文化旅游及文化体育休闲等九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如何与都市融合发展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考量:一是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空间、文明开化程度、经济实力、宏观政策、科技实力、社会环境、政府管理能力、市场开放程度等都是对文化创意产业能否融入都市,以及能否良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为城市,因其独具的空间布局和文明发展程度,经济和科技实力带来的知识和文化资源累积,在发展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性优势。发展都市创意产业,要精心培育和引导产业有特色地集聚发展,建设公正有序的法治商业文明秩序,使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融合完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勃兴。二是从中观层面而言,产业政策、产业要素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都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因素。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门综合的产业,是较高形式的智慧型产业,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做铺垫。比如工业产品或建筑产品的设计就依附于工业制造业、建筑房地产业等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处于第三产业阵营的文化创意产业,涉及面较广,与其它产业关联度较高,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城市产业资源配套,包括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合理的产业结构。比如深圳作为“设计之都”,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扎根于蓬勃发展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三是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企业群体作为产业微观主体,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和实现产业效益的最直接动力因素。综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好的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企业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生相互关联作用,其发展能力、受引导扶持的力度、内部管理水平、研发投入程度、生产要素整合能力等都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企业特别是有潜质的小微企业的培育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创造良好市场孵化和培育环境,加强金融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教育和创业载体,完善积极的财税支持政策等。四是作为城市管理者即政府,必须在开放市场的同时,精细做好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大力提升自身对城市资源整合和文化内涵挖掘的能力,持续增强所在城市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经济转化的内在驱动力。
第21卷第4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21 No.4以美学生活产业驱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I: 10.13669/ki.33-1276/z.2021.073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中国生活产业的重要发源地。
伴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主要矛盾成为当前改革的发轫点。
面对国家经济转型这一重要战略节点,以轻工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活产业进入了向“美学生活产业”转变的战略机遇期。
以“轻工之城”著称的温州邱 晔(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105)[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转型,以轻工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活产业进入向美学生活产业转变的战略机遇期。
美学生活产业是建立在美学经济理论基础上,围绕生活消费性产业,以美学价值的创造与增值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深度体验与高感质力的产品与服务的新型产业形式与商业模式。
依托温州良好的特色产业、人文优势和消费市场,加快培育发展独具引领作用的美学生活产业,将成为促进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美学生活产业;温州;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B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21) 04-0093-04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in WenzhouQiu Ye(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105)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fac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and it isexperiencing a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from traditional life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light industry to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economy, and centered on life consumption industry,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is a new industrial form and business model to provide consumers wi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deep experience and high quality by taking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as the core. Relying on the goo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humanistic advantages and consumer market in Wenzhou, the accele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which plays a leading role,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Wenzhou.Key words: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Wenzhou; high-quality development在国内率先发展美学生活产业,对促进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改革引领和战略转型意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方向包括新闻出版、音乐产业、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工艺美术、主题园区、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艺演出、体育娱乐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覆盖面较广,所学课程较多,覆盖了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贸易、文物遗产、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化政策、体育娱乐、手机网络、动漫音乐、文化经纪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
因此,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创意策划、公关调研、开拓创新和组织营销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文化经济与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开拓型和创造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1.系统地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2.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3.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4.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5.具备物业管理业务处理的能力;6.要求熟悉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分类(一)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传播学、美学概论、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二)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等;(四)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五)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六)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文化产业管理,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
文管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管专业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普通文科类专业性质文化产业管理(Culture Industry Management),根据第四版本科专业目录,属于管理学工商管理类,新专业代码:120210国家计划内四年制本科,部分院校附设专科;根据学校培养方向不同,本科毕业后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普通综合类、文科类高校通过高考招生,艺术类院校作为艺术类招生。
开设院校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随后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四年制,通过高考招生,还设有本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点。
[3]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四年专业,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专业设在文化产业系,是国内首批设立的该类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系还是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设有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四年制,属文科专业。
该专业列入上海交通大学高考计划招生范围内。
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传播学、美学概论、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二)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等;(四)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五)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六)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文学和文化基础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产业特点和运作规律的,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媒体等文化相关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品生产和营销,文化资源开辟和保护,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材。
本专业要求学生拥有社会公民素质,学习掌握文化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产业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3.具有中外文化、文学知识,了解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4.具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知识,熟悉国内外文化产业动态和发展趋势;5.掌握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国际文化产业法律和惯例;6.具有较强的文化产业策划、经营、管理能力和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7.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与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能力;8.具有进一步专业和职业发展能力;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学、经济学基础、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摹拟策划、学年论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本专业密切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经济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传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产业理论和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文化产业开辟与经营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的产业研究能力。
以文 学素质教育作为路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进而对文化的产业化有正确的价值观。
突出学生 在具体文化产业领域里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成为文化产业一线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意 人员。
文创产品分类【文创八大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八大重点行业详细分类(详表)1、信息服务业(8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信息服务业(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广播电视传输等)互联网信息服务6020基础软件服务6211应用软件服务6212其他软件服务6290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031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032卫星传输服务6040计算机系统服务61102、动漫游戏业(3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动漫游戏业动画和漫画业网络游戏业其他计算机服务(含网吧服务)6190注:由于目前动漫游戏业尚没有四位数代码,且分别包含在其他专业技术服务(7690)与基础软件服务业(6211)中,所以很难对行业产值或增加值做出准确估计。
鉴于杭州的动漫游戏业总体上是以园区集聚发展为主,所以在行业统计时,以产业园区为单位进行分类上报,并再进行相应的调整。
3、设计服务业(11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设计服务业建筑装饰4900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及咨询策划业等)工程勘察设计7672规划管理7673工程管理服务7671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含工业设计及服装设计业等)7690广告业7440市场调查7432社会经济咨询7433其他专业咨询7439知识产权服务7450其他未列明的商务服务7499注:其他专业技术服务(7690)包括利用电脑及相关软件进行的设计活动,含工业设计及服装设计业。
为避免数据的重复计算,本部分在对其他专业技术服务(7690)统计时,要扣除动漫游戏业的相关数据。
4、现代传媒业(23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现代传媒业新闻业8810(包括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广播8910电视8920音像制作8940音像制品出版8824电子出版物出版8825其他出版8829图书出版8821报纸出版8822期刊出版8823书、报、刊印刷2311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2319记录媒介复制2330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6345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6545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6376图书批发6343报刊批发6344图书零售6543报刊零售6544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7321电影制作与发行8931电影放映89325、艺术品业(15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艺术品业(包括艺术品设计、制造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3159雕塑工艺品制造4211金属工艺品制造4212漆器工艺品制造4213花画工艺品制造4214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4215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4216地毯、挂毯制造4217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4218其他工艺美术品制造4219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6346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零售6547贸易经济与代理(艺术品、收藏品拍6380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9040其他文化艺术9090 6、教育培训业(9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教育培训业中等专业教育8433职业中学教育8434技工学校教育8435其他中等教育8439普通高等教育8441成人高等教育8442职业技能培训8491特殊教育8492其他未列明的教育84997、文化休闲旅游业(16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类别文化休闲旅游业(包括旅游休闲、运动休闲、其他相关服务、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旅行社7480野生动物保护(动植物观赏活动)8012室内娱乐活动9210游乐园9220休闲健身娱乐活动9230其他娱乐活动9290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8240婚姻服务8260摄影扩印服务8280疗养院8516文艺创作与表演9010艺术表演场馆9020群众文化活动9070文化艺术经纪代理9080体育场馆9120其他体育9190 8、文化会展业(7个子类)行业名称行业类别行业代码文化会展业会议及展览服务7491图书馆9031博物馆9050文具用品批发6341文具用品零售6541其他文化用品批发6349其他文化用品零售6549台湾文创八大商业模式文化创意商业包括文化创意零售、特色餐饮、剧院式商业空间、展览空间等多种模式,他们将文化创意与商业结合在一起,植入本地文化,打造一种独特的商业体验空间,受市场热捧。
吉祥文化视域下保定市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吉祥文化视域下保定市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保定市博物馆是保定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守护者,为推广和继承保定市的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交流,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以吉祥文化为视域,以保定市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创产品的核心设计问题,提高文化产品的美学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关键词:吉祥文化;保定市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美学价值一、前言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成功地推动了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等都呈现出浓郁的特色和内涵。
保定市作为河北省的文化重镇,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保定博物馆作为保定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守护者,是保定人民的文化信仰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内涵,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撑。
二、吉祥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吉祥文化是保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内涵丰富和多变,既有草木崇拜,又有兽面神、龙凤麟等图案,很多图案寓意深刻,富有象征意义。
吉祥文化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寺庙、宫殿、园林、亭台楼阁、居室等处处可见吉祥图案及其文化内涵。
保定市博物馆在其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吉祥文化的重要元素,如彩绘瓷器、铜鼓、大钟等实物文物,以及各种古代器具、服饰、饰品等,这些珍贵文物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要将历史文化与艺术创意进行有机结合,从历史的角度剖析吉祥文化的源流和演变,从审美的角度剖析吉祥图案的构成原理和美学价值,从功能的角度剖析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从文化的更深层次剖析其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打造出更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摘要: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成都市民对城市文化的了解以及发展方向的预期,并针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总结出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塑造、CIS战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当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城市形象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缺乏专属性、缺乏完善性等弊病。
成都要参与区域竞争,完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形象定位。
为此,本文全方位分析了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形象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城市定位原则,提出了重新定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城市形象的思路及塑造策略。
本文的余下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城市CIS模型的引入和分析,第四部分是城市CIS战略在成都市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从国内来看,目前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并有很大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文管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简称,文化产业,即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行为和活动,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行业,是2004年新设的高校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
此专业刚刚诞生,但是发展趋势很好,当今全国很多高校陆续开设此专业,前景是很好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概念上来讲,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经济,就业前景是美好的,只要热爱文化、热爱艺术、不为困难而折腰、执着前行,有理想有抱负,就会大有作为。
文化经纪人是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新型职业,为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咨询、策划、信息对接、代理、组织承办等服务。
文化经纪是国际上公认的.“金领行业”,也是21世纪中国有发展前景和具市场潜力的“朝阳行业”!而目前中国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中缺少这样的专业,社会上的各类文化经纪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一般都是由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转过来的。
因此社会对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方向)的人才需求有着巨大的空间。
我们在这里更愿意推心置腹地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现实面前,不是有了一个好专业就一定有了竞争力的!真正美好的就业前景,需要了解活跃在各类文化艺术舞台上的大量文化名人、艺术家、明星和演职员,需要对国内外的文化精品和艺术名家以及文化艺术殿堂真正有所把握,并真正以策划和实验为手段,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演艺活动,从事策划、包装、推广、代理、拍卖等方面的相关实践。
如果没有这些扎扎实实的功夫,是很难进入职业门槛的;即使进入了,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成功从来是来之不易的。
这是一个为文化艺术产业寻找市场、拓展市场,为文化艺术保值、增值的职业!属于就业前景较明朗的专业。
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不到3%,同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条块分割”的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行政行为。
“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形象设计研究摘要:中国积淀了丰富的民族和历史文化,基于中国时政下“一带一路”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先从理论角度解析当代政策下的文创设计理论,结合设计实践,介入新媒介的应用。
通过对中国传承的地域文化精神、美学与科技的推广应用下的创新文创产品形象设计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当今的创新时代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创意产业也进入了发展屹起的时期.文化创意产品的新经济逐年增长。
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消费也在升级。
继承历史文脉,坚守文化自信,为实现国内经济加快发展与崛起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文化"为主的"新经济"不断出现,"个性服务"和"消费经济"特征日益凸显,依靠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现代服务业获得高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顺势而生。
以故宫设计为主要代表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业也开始兴起,而文创产业则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了明确的提出。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专项工作组首次将其重新定义为一个创意型产业。
2、现实意义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创设计不再华而不实,真正可以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商业实用价值,解决中国政策下的新经济体系的品牌形象实际应用设计的价值需求。
随着中国时局政策下的“一带一路”、振兴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文创经济体制,旅游城市的宣传推广等国情经济需要,文创的地域性因素是加大品牌竞争力与差异化的重要因素,是品牌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
新的传播语言与文创地域性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助力中国本土品牌文创产品形象设计发展。
由外需转内的旅游业,带动特色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
疫情经济的传播影响。
文化经济学[精装]~ 胡惠林(作者), 李康化(作者)为此商品评分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文化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的文科建设中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广泛的文化经济领域,是文化学和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富有个性的领域。
这是一项全新的艰巨的研究工作,出色地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许多理论上的创新,还要作许多努力。
编辑推荐“文化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的文科建设中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广泛的文化经济领域,是文化学和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富有个性的领域。
本书对文化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简明的论述,是一部优秀的教材。
前言《面向2l世纪文化管理系列教材》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该领域高级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编写的,也是我国高校编写的第一种关于文化管理的系列教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110)和进一步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在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全球化的巨大挑战。
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原则在中国的实行,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面临着来自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空前巨大的压力。
国内文化市场历史性地成为国际文化市场。
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在文化领域里的“游戏规则”将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而且同时也要求在这一领域里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和队伍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严重忽视了对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得“入世”后在这方面的压力变得比其他任何领域里的压力都要大。
因此,大规模地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历史性地提到了“入世”后的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管理者的面前。
然而,迄今为止,能满足这种迫切需求的专门性教材还相当缺乏,原有的高校文科教材已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所形成的对文化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呼唤着这样的系列教材早日问世。
文化产业管理考研科目有哪些文化产业管理考研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管理学(院校不同,专业课考试范围内容略有不同)。
文化产业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遗产、工艺美术、体育娱乐、动漫音乐等多个领域。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管专业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文化基础与宽广的文化视野,熟悉地方文化,掌握文化产业和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文化旅游,会展节庆,休闲娱乐,艺术品经营等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掌握哪些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受到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文化产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与法律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创业精神、社会责任和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学生能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市场研发、经营和策划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传媒机构等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自主创业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绪论:美学研究对象: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叶朗)美学学科性质:1.人文学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科,功用:教化)美学特点:和人生有紧密联系,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2.理论学科哲学的永恒课题:美、真、善美学不是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哲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是不利的(叶朗)3.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不能把美学全部归结为语义分析)、人类学、神话学(生命体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4.发展中的学科现代形态美学体系:文化大中和(中西文化,19、20世纪文化精神),当代西方美学体系没有综合中国以及东方文化为什么学习美学:1.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精神活动?)2.完善自身理论修养3.对于人文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文和技术层面的关系(技要上升为道)中国戏曲的特点:虚拟,但不等于写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学习美学的必要性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人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美学学习方法:立足中国文化;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第一章美的本质:狭义的美: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一种、完整、和谐的美,古希腊式的美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主观的的还是客观的)--50年代美学大讨论李泽厚(辩证唯物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蔡仪:美是客观的(事物的典型性)高尔太(美和美感是统一的)、吕荧: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客观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社会性在主体而不在自然物本身(还是主张主观的),美不是物而是物的形象(胸中之竹而不是眼中之竹)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自然景物+审美活动->审美对象,意象)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消解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象不等于物,象是知觉的世界,物是实在的世界)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美带有历史性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心不自心,因色固有--马祖道一(消解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美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是对实体性的自我的超越(自我不是实体化的)慧能:心物不二(心上显现了色而已)--万物皆其本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存在论而非认识论上的统一)(这句话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美在意象(审美对象即广义的美)--情(情趣)景(意象)交融--是带有情感的感性世界朱光潜--美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审美对象是灿烂的感性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的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王阳明意象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如所存而显之--照亮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回到自然的乐的境界真就是自然(存在的本来的面貌)--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美就是人的创造+所存而显现(真)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美感的分析(感兴)美感不是认识(主客二分),是体验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是天人合一,不同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对世间万物的看法:1.主客关系的特征(主客二分):外在性,对象性,认识桥梁性2.人-世界结构,人与世界融合关系的特征:内在性,非对象性,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容王夫之用现量(现在:当下直接的感兴、现成:美感的直觉性、显现真实)定义美感认识可以脱离人的生命,而审美体验不可以美感(审美体验是直接性,而认识则要尽快脱离直接性,以便进入抽象的概念世界)美感是瞬间的直觉,得到一种整体性,而认识是整体性的分割,是逻辑思维美感创造一个感性世界,认识追求抽象的概念体系要有审美态度(心胸),必须抛弃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科学的逻辑的眼光美感:愉悦性(精神)(视听,但有时也引发生理的快感,其他感官获得的快感也可以渗透到美感中,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快感:生理的高峰体验:马斯洛,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体验,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对象就是存在的全体),存在认知如果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