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腹腔镜镜头防雾方法的效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99.65 KB
- 文档页数:3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妇科腹腔镜技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伤口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现今微创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已被广大妇女患者所接受。
但妇科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剖腹手术在手术方式、手术器械及手术操作的技巧上有很大差异,手术是否顺利进行与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有一定的关系。
本组均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患者43例,年龄38~45岁,平均41岁。
其中子宫肌瘤28例(65.0%),子宫腺肌病5例(11.6%),宫颈CINⅢ度6例(13.9%),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 例(9.0%)。
1 术前准备1.1术前访视术前 1 d 巡回护士先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再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其担心的问题。
做好宣教,解除他们的顾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
1.2术前的物品准备直径为10mm穿刺器2个、5mm穿刺器4个、剪刀、转换器、气腹针、吸引器等高压蒸汽灭菌。
30°镜体、分离钳、超声刀头或 LigaSure腹腔镜闭合切割器、LigaSure金属钳 (开放器械 )等用环氧乙烷消毒;超声刀头导线、摄像头、光导纤维、气腹管道用环氧乙烷消毒或用器具无菌保护套隔离。
术前检查手术器械是否正常,理顺各种管道,仪器柜置于患者右侧脚端,电视屏幕面向术者,电凝脚踏板,并作好体位物品的准备。
2 手术配合2.1巡回配合2.1.1患者入室后热情接待, 安慰其紧张情绪。
室温应保持在夏天24~25℃,冬天27~28℃,相对湿度40%~60%为宜,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其通畅,留置尿管接尿袋。
2.1.2配合麻醉, 全麻成功后进行手术体位的安置, 两腿呈八字型分开, 分别置与腿板上, 分开角度为80~90°, 骶尾部靠近床边缘, 以方便举宫及阴式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小腿腓肠肌处贴好电极板并固定好两腿, 把两手臂分别固定在身体的两侧以方便手术人员操作, 不致使患者手臂过分外展。
注意要将患者肢体与金属接触部位用敷料隔开, 如支腿架、床沿、麻醉架等,避免用电刀时被灼伤, 并用抗生素眼膏保护眼角膜, 负极板贴于大腿肌肉丰富处并避开消毒范围, 防止消毒液浸湿负极板皮肤电烧伤。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发表时间:2012-01-10T14:43:53.4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董秀花[导读] 备妇科腹腔镜器械,举宫杯等特殊器械。
董秀花(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手术室山东东营 257034)【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47-02随着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提高和普及,70%~80%的妇科手术可在镜下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美容效果好,盆腔粘连少等优点。
我院于2009年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5~55岁,其中子宫多发肌瘤11例,子宫颈三级瘤样变9例,均于术后5~7天痊愈出院。
2 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者,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耐心讲解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技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2)器械及仪器准备:选用避光的房间手术环境,备腹腔镜摄像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冷光源,气腹机,高频电刀。
备妇科腹腔镜器械,举宫杯等特殊器械。
2.2术中配合(1)巡回护士配合:患者接入手术间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上肢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帮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尽量使患者臀部移到手术床缘,根据手术进程随时调整手术床于头低臀高位。
正确连接各种导线,调节好使用参数,严密观察病情,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
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协助医生将摄像头、冷光源、气腹管、电凝线连接好并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各系统使用参数。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静脉通道及冲洗装置通畅,注意保暖,避免因输液、气腹、冲洗等原因造成低温。
气腹时应注意速度,确认气腹针在腹腔内再注入气体。
高清腹腔镜参数*一、投标产品摄像主机应为各厂家2014年后上市最新最先进机型,时间以首次注册的注册证为准,适用于临床、科研、教学并满足将来发展临床应用领域的需要;二、技术参数部分1、高清摄像系统主机(1)HDTV信号输出:可选择SDI,双路DVI输出,RGB。
(2)可自动白平衡,自动增益调整,轮廓强调功能,色调可调节。
(3)摄像系统输出分辨率必须达到1920x1080P,逐行扫描,全数字化信号传输。
*(4)集成图文工作站功能,通过USB接口,可术中记录1920x1080P 全高清录像或必须配备同品牌原装刻录机。
*(5)升级可实现双镜联合功能,两幅不同腔镜图像在同一显示器分屏显示,(6)可兼容3种三晶片高清光学摄像头,满足不同手术要求。
(7)术野画面可实现上下、左右及180°翻转功能。
(8)可根据手术需要,≥3种图像优化,动态调节画面亮度,暗处增亮,并降低反光及增强组织锐利质感。
2、冷光源系统(1)氙灯冷光源300W;(2)色温:5800-6500K;(3)灯泡寿命:≥500小时;(4)自动检测灯泡寿命;光亮度连续可调;(5)纤维导光束,直径:4.8mm 长度:≥250cm。
可高温高压灭菌。
3、显示器(1)≥26寸专业医用彩色液晶监视器,抗电刀干扰。
(2)分辨率≥1920×1080P。
具有高清数字接口和模拟信号接口。
4、高清三晶片摄像头*(1)像素1920×1080P,有效像素大于100万,可低温等离子灭菌。
(2)标配一体化的电子变焦、光学变焦镜头(要求提供实物图片说明)摄像头双环调焦设计, 可通过摄像头、键盘多种方式控制录像,拍照。
* ( 3 ) CF一类最高级别的安全标准,可用于心胸外科的手术。
5、高清腹腔镜光学镜头(1)30度斜视镜,直径10毫米,超广角,激光焊接、蓝宝石镜片防划通透,防雾。
(2)可低温等离子和高温高压灭菌。
*(3)中心分辨率>20lp/mm6、全自动气腹机(1)进气量:0—40升/分连续可调,具备小儿手术0.1升/分钟供气模式。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配合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方法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自然皮纹2cm左右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
结果成功完成手术38例,6例因术中病冻切片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颈部美容效果好。
手术配台护士熟练的腹腔镜仪器、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的完美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
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外科手术;小切口;手术配合微创甲状腺手术方式现主要有三种,1997年miccoli创立无气腔甲状腺手术,此后各种改进的术式不断出现。
颈部无疤痕经胸壁和腋窝入路的内镜甲状腺手术美容效果好,但需co2气体建立操作空间,创伤大,手术难度高,可出现相关并发症,现临床应用已较少。
内镜无气腔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许多优点1:无需游离用co2建立气腔;颈部创伤明显减小,约2cm的小切口隐蔽于胸骨上凹,易遮挡;超声刀的使用止血效果更加完善,出血量更少;如果手术操作困难,术中病理回报恶性,只需延长切口即可。
我院从2009年8月至今已完成此类手术共36例,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2例,19—42岁,平均30岁,肿块直径0.7—3.5cm,平均2.3cm,均以彩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住院。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
常规甲状腺体位及消毒,头部稍微后仰即可。
于颈前胸骨上凹皮纹处做1.5—2.5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凝点状止血,上下游离皮瓣,切开颈白线,用腔镜用的小筋勾拉开形成颈部术腔,置入直径5mm内镜,用超声刀及吸引器、剥离子分离甲状腺被膜,探查确定肿块位置,行肿物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送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1.3 结果除6例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开放手术外,余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切口长1.5—2.5cm,平均2.2cm,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10—30ml,平均15ml,超声刀切割性能良好,其突出优点是止血效果佳,切割止血一步完成,避免传统的离断、结扎组织过程2,彻底止血未摆引流,切口皮下用5—0可吸收缝线缝合后用8cm无针缝合器拉紧切口,术后住院2—5d,平均2.5d。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配合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并发症较低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知识、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有针对性的讲解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优缺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仪器设备。
包括腹腔镜、电视摄像系统、冷光源、冲洗吸引设备、二氧化碳气腹机、高频电刀。
术前检查各仪器性能,确保系统顺利运行。
3、腹腔镜专用器械。
包括10mm 戳卡2个、5mm 戳卡2个、30度光学视管镜、气腹针、剪刀、分离钳、无损伤抓钳、6cm内镜直线切割吻合器及一次性钉匣、多功能持针器、可吸收线、标本袋等。
4、器械灭菌。
可耐受高温灭菌的器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不耐高温的器械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摄像头、冷光源则用腔镜保护套保护。
二、巡回护士的配合1、麻醉与体位。
病人入室后,先行左上肢静脉留置针穿刺,协助麻醉师完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后给予无菌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病人取仰卧分腿头高脚低位,双腿分开外展15度,骶尾部、踝部用柔软垫垫好,以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左手补液用托手架固定好,右手放到床边,约束带固定,并于右肋下胃区位置垫约10~15cm长方形软枕,妥善固定尿管及胃管。
2、放置和连接仪器设备。
主监视器置于靠近患者右肩的位置,另一个副监视器置于靠近患者左侧头部上方。
主刀者站于病人两腿之间,第一助手站于左侧,第二助手站于病人右侧。
协助手术医师接好摄像头、冷光源、气腹管、电凝线、并调节好参数。
根据手术需要设定控制气腹压力12~15mmHg,如气腹压力过低则影响术野,过高则对患者的通气及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高碳酸血症及心律失常。
当术者镜体放入10mm戳卡后,关闭无影灯,调整手术床头高脚低向左倾斜30度,床头抬高25度,这样能使整个胃暴露出来,便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