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汇编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汇编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汇编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汇编

好资料学习-----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注意:1. 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2.

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3.

1

作业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一、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3,2min,盐酸羟胺摇匀,10放置mol/L的铁标准溶液2.0ml在7只50ml 的容量瓶中加入、1.0 ml0.8 ml、、0.8 ml、0.6 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5mg/L的邻二氮菲0.2 ml、0.4 ml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1.0ml5.0ml,2.0 ml、4.0 ml;加入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的铁标准溶液?二、如何配制成0.1g/LO+NO +

2HNO)= Fe(Fe + 4HNO 答:23330.5mol/L0.8L 5.6g

0.4mol

0.1mol

5.6g无杂质的铁粉1 用天平称取的HNO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0.5mol/L2 3 HNO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3 将铁粉与3)(NO0.1g/L的Fe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33溶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1LNO()溶液,移至娶17.9ml,浓度为0.1mol/L 的Fe5 33的铁标准溶液即得到0.1g/L

2

作业-4该配合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1,5.01010-g/L的溶液与铁的质量浓度为一、

A=0.19 时,测得510mm、比色皿厚度为2cm物在波长为。求k 求a;2 1

A=abc

已知1 答:

-1-1= g 则

-1-1-1 mol的摩尔质量为·cm56gg·且Fea=190L2 已知-1 -1-1-1-1

molcm·mol·=10640L 所以k=aMFe=190L·cm·g56 g

直线和回归P528 作业4 参考教材

3

作业pH值)的确定:一、酸度(,摇匀,放置HCl)NHOH·50ml答:去9只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2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9,1.5g/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2min,各加入2ml积(0.5 ml、2.00 ml、5.00 ml、8.00 ml、10.00 ml、20.00 ml、25.00 ml、30.00 ml、40.00ml)的NaOH(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pH曲线,确定pH范围。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作业5

一、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时,为什么要在酸度较大的溶液中进行测定?为什么要在较稀的溶液中进行?

2-+2-(黄色)+2CrO+HO=2HCrO (橙红)4722答:1 分光光度计法是根据仪器侧得的吸光度求溶液浓度,所以需要保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稳定,减少副反应及杂质分子(特别是有颜色的)生成,否则将会使仪器受干扰2-2-(由CrO离子,,干扰离子为Cr而无法准确测量吸光度。在本题中,待测组分为O4722-2-与HCrOOO反应生成),而在H+浓度较高,也就是酸度较大是,会抑制CrO与H222277+2-2-2-的量保持在真实水平,同时也OCrO的生成,从而使,减少CrO反应生成HCr和74422-对测量的干扰,因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少了CrO42 因为分光光度法适于测量微量及痕量的溶液,如果浓度较大,则可能超过其测量范围的最大值,而无法准确的测量出溶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浓度较大的溶液应选用滴定分析法等化学分析法。

作业6

一、怎样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1 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包括:①基础材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③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④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⑤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2 对河流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方法如下:为评价河流水系的水质,一般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②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和短浅的水质情况而设置。对照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存在支流时刻酌情增加。

③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水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也应设置控制断面。④削减断面: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测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3 采样点的确定: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

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不足1m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

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二、水样有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答:水样的保存方法有:

1 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一般加入HgCl,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2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一般用HNO酸化至PH在1~2,防止金属离子沉淀及被吸附。为了3抑制微生物活动和物理挥发、化学反应,一般采用冷冻保存。

三、水样在分析测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1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2 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和富集与分离两部分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

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

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四、说明浊度、透明度、色度的含义及区别

答:1色度: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的反映指标

2 浊度:反映水中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3 透明度:反映水体可见程度的指标。

区别与联系:色度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所引起的,而浊度则是由于水中不溶物质所引起的。所以,有的水样色度很高但是并不浑浊,反之亦然。透明度是

与水的颜色和浊度两者综合影响有关的水质指标。

五、说明电阻分压电导仪测量水样电导率的工作原理,水样的电导率与其含盐量有何关系?书上P72

RR串联,接通外加电源后构成闭合电路,则被测组分溶液电阻与分压电阻答:mx RU为:上的分压mm

Um=

或电导故被测溶液的电阻Rx由上式可知,因为输入电压U和分压电阻R均为定值,m,水样中

的盐电解离为或RU变化必将导致输出电压U的变化,通过测量便可知R xmmm离子状态,具有导电性,离子浓度越高(即含盐量越高)则导电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7

作业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的步骤一、

答:分为两步:水样的预处理和样品的测定1水样的预处理:100ml蒸至5ml加入HNO,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烧杯中,取100ml水样加入200ml3左右,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2 ml高氯酸继续小姐至1 ml和左右,加入5ml HNO3左右,取下冷却,加蒸馏水溶解,残渣用蒸高氯酸再蒸至 5 ml HNO和2 ml1 ml3100 ml 馏水定容至2样品测定:调零,吸入空白样和HNO按表所列的参数选择分析线和调节火焰,仪器用0.2%的3(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式样,并扣除空白样的A试样,测其(吸光度)A (吸光度)A的8 作业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一、简要说明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的优点?答:ICP-AES法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发

1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温度可达6000~8000k,当将样品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炉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故根据特征光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元素的含量不同时,发射的特征光的强度也不同,据此就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流程

激发原子测定样品氩气确定焰炬进样器雾化器特出电化征特素元征光激离的光优点:3类种发长波)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为激发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浓及强及线性范围宽、测定快速、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度度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P143

作业9

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汞,一、

要相同和不同之处?原理:相同之处:都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基态汞原子蒸汽,根据一定测答:1

量条件下光强与汞浓度成正比进行测定。的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253.75nm冷原则荧光光谱法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吸收特征后的透光强度,进而确定汞浓度。紫外光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光强,进而确定汞浓度。仪器:相同之处:两种方法所用的仪器结构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2

冷原则荧光光谱法的测定仪器的光电法无激发池,光电倍增管与吸收池在一条直线上。倍增管必须在与吸收池垂直的方向上。二、说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原理:使待测元素变成基态原子,用特定波长的特征光对其进行照射,特征光答:1

因被火焰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的关系,故只要侧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

的浓度2

解离成进入样品成变子原火基极阴定测出得计算机比对吸细雾化器焰态照灯光强光吸光度确定金属射度化合物的种类

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镉标准溶三、取四份等体积的水样,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水样中的镉,,一次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侧得吸光ml50液(加入体积见下表),稀释至度列于下表,求该水样中镉的含量。参考教材P82的相关内容

ml ml ml吸光度编号)的体积//水样体积10 加入镉标准溶液(μg/1 20 0 0.042

0.080 20 2 1

0.116 2 3 20

0.190

20

4 4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时,直线与横坐标轴相交与一点,此点到原点的距离即所)等于0从图上看,当吸光度(AV=10·则

水样中的镉含量(质量)=C由图可看出此距离接近于1,即体积接近1ml,求的体积,

ml请注意:这一题的解题方法可能是错的,请询问其他同学或老师μg。1ml=10μg/

P549

作业10

检出限与测定限有什么区别?一、

答:1 检出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2 测定限:测定限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含量;测定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含量。区别:检出限是做定性分析时使用的指标,而测定限是做定量分析时的测定指标。3

P144

作业11

为何在的装置,说明其测定原理。用方块图示意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的一、F-,为什么?TISAR测定溶液中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R)?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不加流程:答:1

离子浓度

测定原理: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传感器,单晶结构具有2

改变了原电氟化镧单晶片只允许氟离子透过,氟离子透过氟化镧单晶片,良好的选择性,用电子毫伏计或电外参比电极和被测溶液组成。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由氟离子选择电极、即可求得水样中位计测量上述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用氟离子标准溶液侧得的电动势相比较,氟化物的浓度。3+3+)及氢:在测定时某些高价阳离子(如AlFe、)3 为何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R

离子能与氟离子络合而干扰测定,在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氟离子的浓度

)以消除干扰,另外,总离TISAR十分之一时也有干扰,因此,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子强度缓冲剂(TISAR)可以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二者的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的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的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 范围(5~8)

4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以不加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R):采用离子色谱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可不加TISAB

作业12 P144

一、怎样采集和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氧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 将采样器采好的水样,用虹吸法把水放到溶解氧瓶中。用虹吸法时需把管底插到溶解氧瓶的底部,防止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水样中,加水样时需放满并溢出溶氧瓶三分之一左右,需要水封。用配制好的重铬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消耗的各试剂用量

2有氧电极法和碘量法两种

氧电极法原理:

氧电极法为极谱型电极法和原电池型电极法

极谱型电极由黄金阴极、银-氯化银阳极、聚四氟乙烯薄膜、壳体等组成。电极腔内充入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扩散,加电压时,在黄金阴极上还原,产生扩散电流,运算放大器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浓度或质量数。

碘量法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含量相当的游离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3比较: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及工业废水的测定,不受色度、浊度等的影响,快速简便,可用于现场和连续自动检测。

碘量法在测定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被干扰,应预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

作业13 P144

一、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宜选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液?为什么?

答:1 选用:电导检测器;分离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洗提液用0.0024mol/L 碳酸钠和0.003mol/L 的碳酸氢钠

3 原因:将水样注入洗提液并流经分离柱时,基于不同阴离子对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不同而彼此分开,在不同时间随洗提液进入抑制柱,转换成高电导型酸,而洗提液被中和,转换为低电导的水或碳酸,使水样中的阴离子得以依次进入测量装置测定。

作业15 P144

一、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简述分析含多组分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欲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应选择和控制哪些因素或条件?

答:1 流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原理:不同的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的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3色谱分析结果的好坏取决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色谱柱内径及柱长、固定相、汽化温度及柱温、载气及其流速、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等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色谱柱内径越小,柱效越高;

色谱柱填充剂:分为气固色谱固定相和气液色谱固定相

提高色谱柱温度,可加速气相和液相间的传质过程,缩短分离时间

载气,应根据所用检测器类型,对柱效的影响等因素选择,如对热导检测器应选择氢气、氩气或氦气;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般选择氮气,载气流速小,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和扩散系数小的载气,如氮气和氩气;反之,应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小,扩散系数大的载气,如氦气,以提高柱效,载气最佳流速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二、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程序,为什么选择电子捕获检测器?

答:

原因:因为捕获检测器对分析痕量电负性(亲电子)有机化合物很有效,他对卤素、硫、硝基、

羰基、氰基、共轭双键体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有高的响应值,对烷烃、烯烃、炔烃等的响应值很小。

作业16 P145

一、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系数?测定他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

答:1.将均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内至满刻度,静置30min,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即为污泥沉降比;

2.经混合均匀的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所得干污泥体积与混合液污泥浓度之比即为污泥容积指数;

3.处理废(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且经过曝气之后澄清时,泥水能够迅速分离,这就要求活性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在废(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控制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等指标来获取最佳处理效果。通过测定活性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以便确定对污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P233

二、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为100.00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空气中SO2日平均浓度,每个4小时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样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娶10.00ml,测知含SO 2.5ug,求该采样点空气2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在标准状况下SO日平均浓度。2答:该条件下,日采样体积为6×30min×0.5L/min=90L,该体积样品中含SO的质量为22.5×5=12.5μg。

标况下,由=nR=常数得标况下的日采样体积为

=80.7886

故标准状况下,SO的日平均浓度为2

3 0.155mg/m

作业17 P233

一、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了解他们的存在形式对监测工作有何意义?

答: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

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某些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臭氧等沸点都很低,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大气中。还有些物质如苯、苯酚等,虽然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或固体,但因其挥发性强,故能蒸汽态进入大气中。

(2)粒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或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 μm 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降尘和飘尘。粒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μm 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

飘尘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气溶胶,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在肺泡内积累,并可进入血液输往全身,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因此也称可吸入颗粒物(IP)。通常所说的烟(Smoke)、雾(Fog)、灰尘(Dust)也是用来描述飘尘存在形式的。

意义:了解空气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可以根据其存在形态、理化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案和污染处理方案,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研究及处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业18 P265

一、什么叫做渗滤液?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场年限不同,渗滤液的产量和成分也不同?

答:垃圾渗滤液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其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和降水,渗滤液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物、铁、镁、NH-N、3NO、NO-N、硫酸盐、锌、磷、BOD、COD 等。垃圾的组成具有特殊性,堆积时间533越长,降水多,垃圾组成逐渐发生改变,一部分物质逐渐腐化,分解,于是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水质也相继变化。

P294

二、何谓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

答: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当今,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想寻找绝对未受污染的土壤十分困难。所以,土壤背景值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变迁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P295

三、怎样用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测定步骤:将烘干的土样用1mm口径筛子、进行筛选,称取10g筛选后的土样与烧杯中,加入无二氯化碳蒸馏水25ml,轻摇后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min,使水和土样混合均匀,放置30min。按照说明将仪器校调好,然后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把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处,pH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将两

个电极放入待测溶液中,读读数,同理,测定标准溶液并读数

PHx=pHs+·V

Es—标准溶液的电动势

Ex—待测溶液的电动势

pHs—标准溶液的pH

PHx—待测溶液的pH

测定pH的土样必须在密闭的玻璃瓶中,防止空气中的氨、二氧化碳及酸、碱性气体的影响。土壤的粒径及水土比均对pH有影响。一般酸性土壤的水土比(质量比)保持(1:1~5:1),对测定结果不大;碱性土壤水土比1:1或2.5:1为宜,水土比增加,测得pH值偏高。另外,风干土壤和潮湿土壤测得的pH有差异,尤其是石灰型土壤,由于风干作用,使土壤大量二氧化碳损失,导致pH偏高,因此,风干土壤的pH为相对值。

作业19 P397

一、“分贝”是计算噪声的一种物理量,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A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分贝的符号为“dB”,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次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高出多少“级”

二、三个声源单独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65dB,68dB和71dB,则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

答:已知lp=65dB,lp=68dB,lp=71dB

)lg Lp=10(10 +10+10则总声压级

312lp1/10lp2/10lp3/10

=10lg

(3162.27+6309573.44+12589254.12)

=107.3436=73.4dB

作业20 P577

一、为什么要做加标回收实验?对加标有何要求怎样计算加标回收率。

答:1.“加标回收”实验可以确定准确度;

2.通常加入标准的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的含量水平接近为宜,因为加入标准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对加标回收率有影响。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执行上述两条指令后,正确的结果是( B )。 A.(AX)=1001H; B.(AX)=0FFFH; C.(AX)=1000H; D.(AX)=0111H。 6.串指令中的目的操作数地址一定是由____A_ _提供。()A.ES:[DI] ; B.SS:[BP]; C.DS:[SI] ; D.CS:[IP]。 7.将DX的内容除以2,正确的指令是( C )。 A.DIV 2 ; B.DIV DX,2 ; C.SAR DX,1; D.SHL DX,1。 8. 用户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用汇编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称为( B )。 A.目标程序; B.汇编语言源程序; C.可执行程序; D.汇编程序。 9.用一条指令仅实现将AX←BX+SI的方法是( D )。 A.XCHG AX,[BX][SI] ; B.MOV AX,[BX+SI]; C.LEA AX,BX[SI] ; D.LEA AX,[BX][SI]。 10.设SP初值为2000H,执行指令“PUSH AX”后,SP的值是( C )。 A.1FFFH; B.1998H; C.1FFEH; D.2002H。 2. C 二、指出下列指令的出错原因,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2分) 1.MOV BX,DL;操作数类型不匹配,改正为:MOV BL,DL 或MOV BX,DX 2.MOV CS,AX;代码段寄存器CS不能作目的操作数,改正为MOV DS,AX 3.ADD AX,DS;段寄存器DS的内容不能作为加法指令的操作数,改正为 MOV BX,DS ADD AX,BX 4.TEST BX,[CX];不能使用CX实现寄存器间接寻址,改正为 MOV SI,CX TEST BX,[SI] 5.SUB [BX],[BP+SI];两个操作数不能同为存储器操作数,且两个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不确定,改正为:MOV AX,[BX] SUB AX,[BP+SI] 或:MOV AL,[BX] SUB AL,[BP+SI] 6.SHL DX ;没有给出移位次数,改正为SHL DX,1或 SHL DX,CL 三、程序填空题(注意:每空只能填一条指令,并注释说明所填指令的作用!每空3分,共18分) 1.在表TABLE处存放着N个无符号字节数,求表中前10个字节数的总和并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 1 ),否则ZF为( 0 ).当ZF为1时,SF为( 0 )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 )和( )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 ),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 )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 ),不得有名字的是( ),可有可无名字的是( ). 5.循环程序通常由( )( )( )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 )于+,-;XOR,OR( )于AND,LT( )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 )开始,伪指令( )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 )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 )( )( )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 )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 )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 )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 )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 )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 )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 )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 )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 )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 )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 )表示的 1.原码 2.补码 3.反码 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 ) 1.编译 2.汇编 3.编辑 4.链接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 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4.此文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 作业1 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 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2.0ml,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5mg/L的邻二氮菲0.2 ml、0.4 ml、0.8 ml、0.6 ml、0.8 ml、1.0 ml、2.0 ml、4.0 ml;加入5.0ml,1.0mol/L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二、如何配制成0.1g/L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3 = Fe(NO3)3 + 2H2O+NO 5.6g 0.5mol/L0.8L 0.1mol 0.4mol 1 用天平称取5.6g无杂质的铁粉 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0.5mol/L的HNO3 3 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0.1g/L的Fe(NO3)3 溶液 5 娶17.9ml,浓度为0.1mol/L的Fe(NO3)3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 即得到0.1g/L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一、铁的质量浓度为5.010-4g/L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 波长为510mm、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A=0.19 1 求a; 2 求k。 答:1 已知A=abc 则 =-1g-1 2 已知a=190L·cm-1g-1且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1 所以 k=a MFe=190L·cm-1g-156 g·mol-1=10640L·cm-1·mol-1 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 作业3 一、酸度(pH值)的确定: 答:去9只50ml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2OH·HCl),摇匀,放置2min,各加入2ml,1.5g/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0.5 ml、2.00 ml、5.00 ml、8.00 ml、10.00 ml、20.00 ml、25.00 ml、30.00 ml、40.00ml)的NaOH(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pH曲线,确定pH范围。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汇编语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PU要访问的某一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称() A.段地址B.偏移地址 C.物理地址D.逻辑地址 2.某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12345H,可以作为它的段地址有() A.2345H B.12345H C.12340H D.1234H 3.执行后使BX=0的同时也使CF=0,OF=0的指令是() A.XOR BX,BX B.OR BX,BX C.AND BX,BX D.CMP BX,BX 4.循环控制指令LoopNZ/LoopNE控制循环继续执行的条件是() A.CX≠0且ZF=1B.CX≠0且ZF=0 C.CX≠0或ZF=1D.CX≠0或ZF=0 5.在执行DAA指令,当高四位BCD码校正时产生进位,如要把此进位值送入AH中,对这进位值的操作应是() A.DAA校正指令的功能已自动加在AH中 B.进位值在AF中,校正后根据AF内容再加在AH中 C.进位值在CF中,校正后根据CF内容再加在AH中 D.进位值在AL最高位上,校正后根据AL最高位内容再加在AH中 6.AND,OR,XOR,NOT为四条逻辑运算指令,下面的解释正确的是() A.指令XOR AX,AX执行后,AX内容不变,但设置了标志位 B.指令OR DX,1000H执行后,将DX最高位置1,其余各位置0 C.指令AND AX,OFH执行后,分离出AL低四位 D.NOT AX,执行后,将AX清0 7.在执行下列指令时,需要使用段寄存器DS的指令是() A.STOSW B.ADD AL,CL C.NEG BX D.INC DA[BX] 8.无论BH中原有的数是奇数或偶数,若要使BH中的数一定为奇数,应执行的指令是()A.ADD BH,01H B.OR BH,01H C.XOR BH,01H D.TEST BH,01H 9.完成对CL寄存器的内容乘以4的正确操作是() A.ROL CL,1B.MUL4 ROL CL,1 C.SHL CL,1D.MOV CL,2 SHL CL,1SHL CL,CL 10.下面各传送指令中,正确的是() A.MOV[DI],[SI]B.MOV[DX+DI],AL C.MOV WORD PTR[BX],0100H D.MOV AL,BX 11.汇编语言语句格式中对名字项的规定如下,请找出其中错误的说法() A.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大写英文字母及小写英文字母 B.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及、@、_ C.名字的有效长度≤31个字符 D.在名字中不允许出现$

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路线

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采用现代毒性鉴别试验与分析测试技术,以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厂、焚烧厂等重点处理处置设施的在线自动监测为主导,以重点污染源排放的固体废物的人工采样-实验室常规监测分析为基础,逐步建立并形成我国完整的固体废物毒性试验与监测分析的技术体系,使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具备全面执行固体废物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监测技术支撑能力。 2、监测内容 2.1 危险废物的毒性试验鉴别 危险特性的必测项目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放射性。选测项目为:爆炸性、生物蓄积性、刺激性、感染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 2.2 固体废物的监测分析 必测项目包括:As、Be、Bi、Cd、Co、Cr、Cr(VI)、Cu、Hg、Mn、Ni、Pb、Sb、Se、Sn、Tl、V、Zn、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硫化物、硫酸盐、油分、pH;卤代挥发性有机物、非卤代挥发性有机物、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1,2-二溴乙烷/1,2-二溴-3-氯丙烷、丙烯醛/丙烯腈、酚类、酞酸酯类、亚硝胺类、有机氯农药及PCBs、硝基芳烃类和环酮类、多环芳烃类、卤代醚、有机磷农药类、有机磷化合物、氯代除草剂、二恶英类。 3、监测频次 固体废物的常规监测频次为2次/年。特殊目的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监测频次。 4、监测分析方法 4.1 无机污染成分 无机污染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技术(SP)、

离子色谱法(I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FLAA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GFAAS)、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技术(HGAA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HGAFS)、ICP发射光谱技术(ICP)和ICP-MS技术。分析溶液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高压釜酸分解技术和微波辅助酸溶解技术,试液主要采用单酸或混酸消解的前处理方法并结合其他分离富集技术来获得。 4.2 有机污染物成分 有机污染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有机污染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技术;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方法主要采用精制硅藻土柱色谱净化法、Florisil柱色谱净化法和薄层色谱分离法;待测试液的进样主要采用吹扫-捕集技术(PT)、顶空技术(HS)和热脱附等技术。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分析 5.1 与焚烧设施有关的分析 排气分析的技术手段:(a)在线连续自动分析系统(CEMS)的分析项目为烟粉尘、SO2、NOx、HX、CO;(b)自动采样-实验室分析的分析项目为重金属、二恶英等。 排水分析的技术手段:执行污水监测技术路线。 焚烧残余物分析的技术手段: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项目为灰分(%)、烧失量(%)等,其它项与固体废物分析相同(参考第3~第5节)。 5.2 与填埋设施有关的分析 填埋场排气分析的技术手段:在线连续自动分析的分析项目为CH4、CO2、恶臭、VOCs等。 渗滤液及其处理排水分析:渗滤液执行污水监测技术路线,处理后的排水采用污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路线,主要分析项

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试卷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十六进制数88H,可表示成下面几种形式,请找出错误的表示()。 ① 无符号十进制数136 ② 带符号十进制数-120 ③ 压缩型BCD码十进制数88 ④ 8位二进制数-8的补码表示 2.指令指针寄存器是()。 ① IP ② SP ③ BP ④ PSW 3.当执行指令ADD AX,BX后,若AX的内容为2BA0H, 设置的奇偶标志位PF=1,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表示结果中含1的个数为偶数 ② 表示结果中含1的个数为奇数 ③ 表示该数为偶数 ④ 表示结果中低八位含1的个数为偶数 4.完成将累加器AL清零,并使进位标志CF清零, 下面错误的指令是()。 ① MOV AL,00H ② AND AL,00H

③ XOR AL,AL ④ SUB AL,AL 5.下列指令执行后总是使CF=0,OF=0的是()。 ① AND ② NEG ③ NOT ④ INC 6.完成同指令XCHG AX,BX相同功能的指令或指令序列是()。 ① MOV AX,BX ② MOV BX,AX ③ PUSH AX POP BX ④ MOV CX,AX MOV AX,BX MOV BX,CX 7.设AH=0,AL=06H,BL=09H,执行指令 ADD AL,BL AAA 之后,其结果应是()。 ① AH=01,AL=05 ② AH=1 AL=15 ③ AH=0 AL=0FH ④ AH=0 AL=05 8.设AL=0B4H,BL=11H,指令“MUL BL”和指令“IMUL BL”分别执行后OF,CF的值为

环境监测试卷与答案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 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刘雅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同时出现的一弊便是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也逐渐成为了科学家们非常重视的课题。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准备、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国的在线监测技术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监测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现状 引言:近年来,环境与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步显现,生态与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环境风险更加巨大,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环境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的出现也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项技术在全国各地区普遍推广的同时,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每位热爱环保,从事环境工作的人们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覆盖区域也十分广阔。自从 20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后,其它类型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也在我国陆续推广应用。此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的推动了城市空气质量提高进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水自动监测技术、噪声控制自动监测技术、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并且发展势头相当猛烈,对治理环境污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科技发达化,信息技术化、成为推进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催化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包括自动采样系统、自动监测仪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中心站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四大部分。随着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进步、仪表智能化发展及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 新建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现已趋于日益完善的状态。 一、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在品种、数量、性能、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全国大部分监测站的仪器装备技术含量很低,功能单一,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亟待更新换代。有关专家认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将向两个方向分化,一类是大型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企业,一类是一批极其专业化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擅长某类技术或精于某种产品或服务,其特点是规模小、人员专、富于经验。一大批生产企业迅速发展,开始改变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只靠进口仪器的现状。同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金融、市场中介实现沟通与互动,促进规模化生产企业和规模化市场的形成。 1.2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产品,技术水平一般,产品种类少,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这样使得监测频次低、采样误差大、监测数据不准确,不能及时反映排污状况,既影响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和执法的严肃性,又易挫伤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如各种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对高温、高湿、高颗粒物含量等带来的测量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烟尘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这极大地限制了烟尘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研究开发能力较低,在线监测仪器的系统配套生产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答案_5743145750918219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复习题(答案指导/带页号)一、选择(30题) 1.下列是8位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其中最大的是( B )。参见P22 A、10001000 B、00000001 C、00000000 D、11111111 2.在一段汇编语言程序中多次调用另一段程序,用宏指令比用子程序实现 ( C )参见P157、158 A、占内存空间小,但速度慢 B、占内存空间相同,速度快 C、占内存空间大,但速度快 D、占内存空间相同,速度慢 3.数据定义为:EE DB 3,4 CC DW 3456H,6789H 执行指令“MOV CX,WORD PTR EE+1”后,(CX)= ( B )参见P27、63、64 A、0304H B、5604H C、3404H D、3456H 4.有如下指令序列: MOV AL,95H MOV CL,2 SAR AL,CL 上述指令序列执行后,AL的内容是( D )参见P95 A、05H B、25H C、24H D、0E5H 5.设A=18610,B=2738,C=0BB16,把这三个数看成无符号数,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D )参见P23、15 A、A>B>C B、 A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合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合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 1.对于有符号的数来说,下列哪个值最大(D) A:0F8H B:11010011B C:82 D:123Q 2.下列有关汇编语言中标号的命名规则中,错误的是(D) A:通常由字母打头的字符、数字串组成 B:标号长度不能超过31个字符 C:?和$不能单独作为标号 D:.号不可位于标号首 3.8088/8086存储器分段,每个段不超过(D ) A.64K个字 B.32K个字节 C.1兆个字节 D.64K个字节 4.寻址指令MOV CX, [BX + DI + 20]使用的是哪一种寻址方式(B)A:寄存器寻址B: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C:变址寻址D:基址变址寻址 5.若AX= - 15要得到AX=15应执行的指令是(A ) A.NEG AX B.NOT AX C.INC AX D.DEC AX 6.8086/8088系统执行传送指令MOV时( A) A.不影响标志位 B.影响DF方向标志 C.影响SF符号标志 D.影响CF进位标志 7.若要求一个操作数中的若干位维持不变,若干位置?1?,可以使用(B)A:NOT B:OR C:AND D:XOR 8.下列指令中段默认为堆栈段的是( C) A.MOV AX,[BX+SI+10] B.ADD AX,ES:[SI] C.SUB [BX],[BP][DI] D. MOV DX,[1000H] 9.关于8086/8088微机系列,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 A:一个存储单元由16个二进制位组成,简称字。

B:当存储一个字数据时,低字节放高地址位,高字节放低地址位。 C:在内存空间中,可以无限分配段,且段的大小不受限制。 D:段与段之间可以邻接,也可以重叠。 10.下列关于堆栈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以?先入后出?为原则。 B:栈区最高地址单元的前一个单元为栈底。 C:运行中SP寄存器动态跟踪栈顶位置。 D:压栈和弹出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11.表示过程定义结束的伪指令是( A) A.ENDP B.ENDS C.END D.ENDM 12.BUF1 DB 3 DUP(0,2 DUP (1,2),3) COUNT EQU $-BUF1 符号COUNT等价的值是( B) A.6 B.18 C.16 D.9 13.下列标志位中,可以用来判断计算结果正负的是(B) A:PF B:SF C:DF D:OF 14.下列指令正确的是( CD) A. MOV [100H], [BX] B.MOV DS, ES C. ADD V[BX], CX D.MOV AX, 34H 15.下列哪个寄存器是属于指针寄存器(C) A:SI B:DX C:SP D:ES 二、填空题 (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下列程序段求数组FLD的平均值,结果在AL中。请将程序填写完整(不考虑溢出) FLD DW 10, -20, 30, -60, -71, 80, 79, 56 _LEA SI,FLD______ MOV CX, 8 XOR AX, AX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一、空气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空气监测采用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主导,以自动采样和被动式吸收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可移动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的技术路线。 2、监测项目与频次 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 ★:规定的监测项目; ▲:根据情况和区域特性选择的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系统满足实时监控的数据采集要求;连续采样—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要满足《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对长期、短期浓度统计的数据有效性的规定。被动式吸收监测方式可根据被监测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每周、每月或数月一次的频次。

3、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 二、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地表水监测采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分析技术为先导;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以移动式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路线。

2、项目与频次 1)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项目分别按表1和表2执行。自动监测项目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的仪器确定,自动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应保证必测项目所需的监测仪器。 2)监测频次 自动监测既可实时在线监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各项目的监测频次。 常规监测的频次见表3。 3、监测方法 1)自动监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EPA(USA)和EU认可的仪器分析方法,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2)常规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4、表5和表6)中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 表1 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 表2 地表水体常规监测项目

四川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0152016期末试题(附答案)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 (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A卷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提示: 评阅教师得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下面的表格中。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以下寄存器中,哪一个不属于地址指针寄存器?( A ) (A)AX (B)BX (C)SI (D)DI 2.以下标志位中,哪一个不属于状态标志位?( C ) (A)CF (B)OF (C)IF (D)AF 3.以下寄存器中,哪一个用于指示堆栈的栈顶位置?( C ) (A)IP (B)SI (C)SP (D)BX 4.以下寄存器中,哪一个用于提供代码段的段基值?( C ) (A)SS (B)DS (C)CS (D)AX 5.以下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的是哪一条?( D ) (A)INC (B)AND (C)SUB (D)XCHG 试卷编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提示:在 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下表中。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 3 4 5 1.以下哪些指令会影响CF 标志位?( CD ) (A )INC (B )DEC (C )AND (D )SUB (E )JC 2.以下指令中,哪些会访问堆栈段?( ABDE ) (A )CALL (B )RET (C )JMP (D )PUSH (E )POPF 3.假设(AL )=92H ,CF=1,执行指令ADC AL,88H 后,以下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 ACE ) (A )(AL)=1BH (B )(AL)=1AH (C )CF=1 (D )OF=0 (E )ZF=0 4.假设(AL )=86H ,执行指令SAR AL,1后,以下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ACDE ) (A )(AL)=0C3H (B )(AL)=0CH (C )CF=0 (D )OF=0 (E )PF=0 5.以下指令中,哪些使用了存储器寻址方式?( BCD ) (A )ADD AL,02H (B )SUB BL,[0104H] (C )INC BYTE PTR [BX] (D )AND AL,[SI] (E )XOR BL,CL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提示:下 列各语句可能有语法错误,判断各语句正确与否,对于错误的语句,需解释其错误的原因,对于正确的语句,若做出正确判断则给4分,对于错误的语句,做出正确判断给2分,做出正确的解释再给2分。 1. NEG 145 X NEG 指令不能跟立即数 2. JZ BX X 条件转移指令JZ 不能寄存器寻址,只能跟标号 评阅教师 得分 评阅教师 得分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 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作业1 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 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L的邻二氮菲 ml、 ml、 ml、 ml、 ml、 ml、ml、 ml;加入,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二、如何配制成L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 3 = Fe(NO 3 ) 3 + 2H 2 O+NO × 1 用天平称取无杂质的铁粉 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L的HNO 3 3 将铁粉与HNO 3 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L的Fe (NO 3) 3 溶液 5 娶,浓度为L的Fe(NO 3) 3 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即得 到L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一、 铁的质量浓度为×L 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 物在波长为510mm 、比色皿厚度为2cm 时,测得A= 1 求a ; 2 求k 。 答:1 已知A=abc 则 a =A bc =0.192×5.0×10?4 =190L ·cm -1g -1 2 已知a=190L ·cm -1g -1且Fe 的摩尔质量为56g ·mol -1 所以 k=a ×MFe=190L ·cm -1g -1×56 g ·mol -1=10640L ·cm -1·mol -1 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 作业3 一、 酸度(pH 值)的确定: 答:去9只50ml 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 2OH ·HCl ),摇 匀,放置2min ,各加入2ml ,L 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 ml 、 ml 、 ml 、 ml 、 ml 、 ml 、 ml 、 ml 、)的NaOH (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 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 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波长下,用1cm 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pH 曲线,确定pH 范围。 作业5 一、 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时,为什么要在酸度较大的溶液中 进行测定为什么要在较稀的溶液中进行 Cr 2O 72-(橙红)+H 2O=2H ++2CrO 42-(黄色) 答:1 分光光度计法是根据仪器侧得的吸光度求溶液浓度,所以需要保证溶

最新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1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2 3 4 一、空气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5 6 空气监测采用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主导,以自动采样和被动式吸收采样—实验7 室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可移动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的技术路线。 8 2、监测项目与频次 9 10 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

★ :规定的监测项目; 11 ▲:根据情况和区域特性选择的监测项目。 12 13 自动监测系统满足实时监控的数据采集要求;连续采样—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要14 满足《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对长期、短期浓15 度统计的数据有效性的规定。被动式吸收监测方式可根据被监测区域的具体情况,16 采取每周、每月或数月一次的频次。 17 18 3、监测分析方法 19 20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 21

22 23 二、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 24 1、技术路线 25 地表水监测采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分析技术为先导; 26 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以移动式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27 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路线。 28 2、项目与频次 29 1)监测项目 30 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项目分别按表1和表2执行。自动监测项目根据水质自动监31 测站配备的仪器确定,自动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应保证必测项目所需的监测仪器。 32 2)监测频次 33 自动监测既可实时在线监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各项目的监测频次。 34 常规监测的频次见表3。 35 3、监测方法 36 1)自动监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EPA(USA)和EU认可的仪器分析方法,37 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38 2)常规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4、表5和表6)中规39 定的标准分析方法。

汇编语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指令JMP FAR PTR DONE属于参考答案为:C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解析]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为:C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S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NL指令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NB指令[解析]对于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的比较都采用CMP指令; CMPS指令是串比较指令; 对两个有符号数的条件转移指令应是:JAE、JNB、JBE、JNA; 对两个无符号数的条件转移指令应是:JGE、JNL、JLE、JNG。 3.一个有128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12ABH:00ABH,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参考答案为:C A.12CSBH B.12B6BH C.12C59H D.12BFEH [解析]末字与首字相隔(128-1=)127个字,且每个字占用2个字节,因此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应为: 首字单元的物理地址+(128-1)×2 即12ABH×10H+00ABH+(128-1)×2=12C59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为:C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解析]当只有一个存储器操作数时,这个操作数的类型不明确,例如选项C中的[BX],没有明确的说明访问该存储单元的类型,此时存储器操作数就必须需用类型说明,如DEC BYTE PTR [BX] 或DEC WORD PTR [BX] 但是在题目的选项C中,没有指出存储器操作数类型,所以该指令是不正确的;而其它选项中的指令均是正确的。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为:A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解析]循环参数置初值,应在进入循环以前给出。

汇编语言试题(有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1),否则ZF为(0)。当ZF为1时,SF为(0)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近程)和(远程)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0--FFH),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80H--7FH)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GROUP),不得有名字的是(NAME),可有可无名字的是(DB)。 5.循环程序通常由(循环准备)(循环体)(循环的控制与修改)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高)于+,-;XOR,OR(低)于AND,LT(等)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MACRO)开始,伪指令(ENDM)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宏定义体)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约定寄存器法)(约定存储单元法)(向量传递法)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POP AYW)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LES SI,AYD)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MOV AH,TYPE AY2)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CLI)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AYB DB“HOW ARE YOU!”)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RET)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MOV ADDR,OFFSET AYY[4])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INC AX)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ADD BX,1)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JZ GOON)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2 )表示的 1.原码2.补码3.反码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2 ) 1.编译2.汇编3.编辑4.链接 三、己知:VAR1,VAR2的类型属性分别为字和字节,标号LPFAR的类型属性为FAR。指出下列非法语句的错误原因 1.POP CS(CS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2.INC [BX] ( ) 3.MUL 8( 乘法指令源操作数不能是立即数) 4.JLE LPFAR( ) 5.MOV DB,1800( 立即数不能直接送段寄存器) 6.MOV[DI],VAR1 两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操作数 7.SUB AX,VAR2( 操作数不配,AX为字,VAR2为字节) 8.CMP SS AX(段寄存器不能作为运算指令的操作数) 四、简答题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一、空气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空气监测采用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主导,以自动采样和被动式吸收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可移动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的技术路线。 2、监测项目与频次 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

★:规定的监测项目; ▲:根据情况和区域特性选择的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系统满足实时监控的数据采集要求;连续采样—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要满足《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对长期、短期浓度统计的数据有效性的规定。被动式吸收监测方式可根据被监测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每周、每月或数月一次的频次。 1 3、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

-9GB9801-89FIFI法 二、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地表水监测采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

分析技术为先导;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以移动式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路线。 2 2、项目与频次 1)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项目分别按表1和表2执行。自动监测项目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的仪器确定,自动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应保证必测项目所需的监测仪器。 2)监测频次 自动监测既可实时在线监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各项目的监测频次。 常规监测的频次见表3。 3、监测方法 1)自动监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EPA(USA)和EU认可的仪器分析方法,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2)常规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4、表5和表6)中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 表1 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