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_罗世芝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_罗世芝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_罗世芝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_罗世芝

业的匀染剂、抗静电剂以增加纺织物的润湿性和柔软性。还可作为合成纤维行业合纤助剂,合成橡胶、塑料行业生产聚氨酯等反应的乳化剂,塑料的无毒稳定剂、增塑剂和改进添加剂,以及石油开采等等,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由于蔗糖酯功能独特,国内需求每年以8%~13%的速度增长,在食品行业中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年需用量5000吨,需用量最大为蔗糖酯,特别是蔗糖多酯,在我国至今生产还是空白。

总之,蔗糖酯作为优良性能的表面活性剂,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广阔,应下大力进行开发。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

罗世芝

(济南一品实业有限公司研发部,济南250031)

摘 要: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新的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工领域日益扩大应用的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微波处理技术、膨化技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包装新技术、软胶囊和微胶囊化技术、高压加工技术、辐照技术、纳米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电磁技术和真空技术。以便理解食品工业与高新技术唇齿相依的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食品加工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在任何历史阶段,在任何国家,食物始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食品加工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尤其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观影响和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1.1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主要为电渗析、精滤、超滤和反渗透,是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等的操作过程[1]。膜技术在脱盐、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已取得了成功。目前我国研究比较多的是微滤、超滤、反渗透在饮料方面的应用。在发达国家,膜技术已用于食用色素的精制、调味液精制、脱色处理、牛奶浓缩杀菌及香气成分回收等[2]。

1.2 超临界萃取技术

在食品工业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卫生、高品质、高效率、节省能源的食品加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超临界CO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虽然仅有20~30年的历史,但发展十分迅速。迄今为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1)提取风味物质,如香辛料、呈味物质的提取等。(2)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提取或脱除,如从可可豆、大豆、咖啡豆、棕榈籽、向日葵中提取植物油脂,从鱼油和肝油中提取高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从油炸食品中脱除脂肪,从乳脂中脱除胆固醇等。(3)提取色素及脱除异味,如提取辣椒色素,从猪肉脂肪中脱除雄烯酮和三甲基吲哚等致臭成分等。(4)灭菌防腐方面的研究[2]。

1.3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萃取技术也是一种高新分离技术。分子蒸馏的分离作用是利用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且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这一特性实现的。常用的分子蒸馏器设备主要有离心薄膜式和转子刮膜式两种。常用于蜂蜡、糠蜡、蔗蜡及棉籽蜡等精制,使产品达到食品和药品的要求。它与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色泽浅。特别适合于保健食品加工中应用[3]。

1.4 冷冻升华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又称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冷冻升华干燥,分子干燥等。冷冻干燥能有效地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变性,防止产品表面硬化,增强复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固有的品质。目前,冻干食品的主要消费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冻干产品主要应用于饮料、汤料工业、快餐方便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因此,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加工对中国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国防事业中的军需供应和储备,食品加工业的更新换代也具有巨大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 微波处理技术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lm(频率在300-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吸收后,食品材料的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作用下,会顺向磁场方向而引起激烈振动或转动并放出热量。食品材料的温度因而上升,从而使电磁波能转变为热能。同时又由于微波的感应加热效果对水分子特别有效,因而可以使物料中的水分子迅速向外散失,从而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节约能源、加热干燥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加热迅速,比传统加热方式快10-20倍,而且便于控制,加热均匀,又有自动平衡的性能。所以微波加热干燥的食品,各种营养物质及色、香、味基本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质[1]。

在食品加工中,微波加热主要用于如下几个方面:(1)食品微波解冻。(2)微波干燥。(3)微波杀菌。

(4)微波焙烤。(5)微波膨化。(6)微波灭酶保鲜[4]。3 膨化技术

膨化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如挤压蒸煮法、油炸法、高压容器连续与不连续喷法,以及惰性气体膨化法等)和化学法(如在膨化物料中添加膨松剂等)[5]。

其中挤压膨化技术是按设计的目标将调配均匀的食品原料由螺旋挤压机来完成输送、混合、加热、质构重组、熟制、杀菌、成型等多加工单元,从而取代食品加工的传统生产方法[1006]。目前,我国在挤压技术方面,已研究开发出适应高蛋白、高油脂、高水分的挤压加工机械,用于生产各类工程肉、水产、谷物早餐食品等[1002]。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的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高,可赋予制品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等特点。能用于多种原料的加工,如豆类,谷类,薯类等。还能加工蔬菜及某些动物蛋白等,除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外,在饲料、酿造,医药、建筑等方面亦广为利用[1]。

4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

在杀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高温瞬时杀菌与低温长时间杀菌相比,不仅细菌致死时间显著缩短,而且食品成分的保存率也显著提高。目前这种杀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牛乳,果汁及各种饮料、豆乳茶、酒等产品的生产过程[7]。

5 包装新技术

5.1 气调包装

气调包装是指选用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包装食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调整包装内的气体环境,以减缓氧化速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防止酶促反应等,从而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5.2 信息化包装

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智能化包装技术,在食品的包装中装有智能化仪器。比如时间—温度指示器(TTI)。TTI有两方面应用:(1)作为仓库管理和零售食品的循环检测工具,对临近到期的食品作出是继续陈列还是销售处理掉。(2)作为动态的或活性货架期标签。信息包装在法国、意大利已有使用[8]。

5.3 无菌包装

无菌包装是指将被包装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及包装辅助材料分别杀菌,并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充填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无菌包装的食品一般为液态或半液态流动性食品,其特点为流动性食品可进行高温短时杀菌(HTST)或超高温短时杀菌(UHT)。进入无菌灌装系统的食品物料、包装容器、操作设备及环境都应是无菌的,任一环节未能彻底杀菌都将影响产品的无菌效果,因而进行无菌包装应注意各个环节的灭菌操作[9]。

6 软胶囊和微胶囊化技术

微胶囊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制成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直径一般为5~200μm。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称为心材,外部包裹的壁膜称为壁材。微胶囊具有保护心材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屏蔽不良味道、颜色和气味,降低毒性,改变物质的性质或性能,延长挥发性物质储存时间,控制释放物质进入外界,将不可混合的化合物隔离等功能[5]。

采用乳化剂和微胶囊成型设备将调味香料、挥发性和容易氧化变质的物质包埋,形成微胶囊颗粒,不仅使用方便,还能大大增加香味的浓度,常用于鲜味剂、咸味剂、增香剂、高氨基酸、强化碘、锌、钙等营养元素,以及将液态动、植物油脂制成粉末油脂,添

加到冲调、旅游、军用、救生及功能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

7 高压加工技术

高压加工技术是利用数千个大气压的静水压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对食品物料进行加压处理,水和受压介质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被压缩,即在高压下形成生物体构造的氨键结合、离子结合及疏水结合等非共有结合发生变性,酶失去活性,细菌被杀死。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保持食品原有的色泽和风味,节约能源,缩短生成时间,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有:

7.1 高压灭菌

高压加工技术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等来实现的。果汁、果酱及其他需长期保存的食品均可采用高压加工技术。

7.2 高压速冻、高压解冻和不冻冷藏

利用高压条件下冰点下降和压力瞬间传递的原理可实现食品物料的快速冷冻。这种加工方法即可以保持产品的质地、风味和营养价值,并可同时完成抑菌过程。

食品品质和风味的改良。高压对酶的影响不完全同于对微生物的作用。除了可使大部分酶失活外,还可以使某些常压下受到抑制的酶激活,从而发生一些对品质有益的变化。高压也可以加快在常压下反应缓慢甚至不进行的反应,从而创造了新的物性。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高压进行橘汁的脱苦、陈米的品质改良以及肉的嫩化等[10]。

7.3 高压水切割技术 美式和法式的炸薯条及薯片、膨化食品、面点、糖果、果蔬,乃至整块肉、鸡胸脯肉和鱼类等食品的切割切断工作,以往都是采用金属切刀,现已有改用细如发丝的高压水流切割装置的例子。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切割面整齐,不会留下刀片的切割痕迹,亦没有切割时掉下的碎屑物,不会损害食物细胞,且不用磨刀刃的工具,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保护产品免受污染,清洁卫生[5]。

8 辐照技术

利用辐射源放出穿透性很强的γ-射线来辐照食品,不仅节省能源,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还可深入食品内部进行杀菌,对方便面调料尤为有效。此外,辐照食品能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减少腐败损失,大大地降低加工成本。目前食品辐照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6]。9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物质颗粒径在1nm~1μm 范围内的物质。研究发现,这类物质的电、光、磁、力学以至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发生了突变,为人类开发新功能性食品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8]。

采用纳米抗菌材料制成的纳米界面涂料,其涂膜界面为超双亲性二元协同界面,既疏水又避油污。将其涂在食品加工车间、贮藏库、原料库、成品库、冰箱冰柜、装运箱等的内、外表面上,任何油污、水及灰垢都不会存留,防止了外界对食品的污染[11]。

10 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用生物程序、生产细胞或其代谢物质来制造食品,改进传统生产过程,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有几个世纪,主要采用徽生物发酵生产许多传统的食品,如面包、酸奶、奶酪、啤酒等,始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与开发,促进了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食品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农副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酒类、调味品、酸奶类等发酵制品;三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食品添加剂等;四是利用酶工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食品加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改善食品品质。此外,与食品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储存、质量检测、三废处理等方面,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总之,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城中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12]。

11 电磁技术

电磁场能对食品中的最小单位进行有效的加工,有着其它加工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电磁技术有静电场、电泳、电渗析、微波加热、远红外线加热、涡流加热、紫外光辐射、交变磁场杀菌等。用高压静电场对食醋进行处理,可缩短陈酿期,并改善色香味。目前国外已用交变磁场对酿造调味品如味精、醋、酱油、酒等进行杀菌,杀菌后产品品质好,货架期明显延长[13]。

12 真空技术

真空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除目前食品工业中采用真空浓缩、真空脱气、真空包装、真空油炸、真空蒸煮和真空冷却等外,目前,在发

·分析检验·

血清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测定

黄思玲1,蒋秋燕2,凌沛学1,2*

(1.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组织和体液中微量透明质酸(HA)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介绍了血清中微量HA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以及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H A在肝炎、肿瘤、糖尿病及银屑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放射免疫测定;透明质酸;临床应用

Microdetermin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in serum by radioimmunoassay

HUANG Si-ling1,JIANG Qiu-yan2,LING Pei-xue1,2*

(1.Colle ge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 rsity,Shandong Jinan250012,China;

2.Oc ean University of China,Shandong Qingdao266003,China)

组织和体液中微量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H A结合蛋白法。前两者需要用酶将H A降解成双糖或寡糖,样品处理步骤繁琐、费

达国家已开发出高真空罐头。真空度在600mmHg 以上,比一般低真空罐头(200~400mm Hg)要求高得多。这样高的真空罐头,热穿透力强,可大大缩短杀菌时间。此外,制造蜜饯、凉果时如采用低糖真空浸渍技术,有利于驱除杀青后在物料中残留的气体,有利于果肉与糖液间之平衡,加快浸渍速率,缩短浸渍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现在已推广采用真空浸渍技术[14]。

结语

能应用于食品行业的高新技术还有很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也将逐渐应用于食品行业。在我国食品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加工水平还相对较低,农产品的加工比例还很小。推进我国食品行业现代化进程,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在当前时期对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国家的宏观发展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留记,金明凤.高新技术在食品脱水工业中的应用

[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4(1):10-12.

[2] 李应彪,吴雪飞.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轻

工机械,2001(1):33-35.[3] 隋继学,赵志军.高新技术在保健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J].郑州牧专学报,1998,18(2):21-22.

[4] 张国宏,孙奇.高新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超

临界流体萃取技术[J].食品科学,1998,19(12):4-7. [5] 沈再春,沈群.高新技术在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食用菌,17(4):47.

[6] 沈再春,沈群.高新技术在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食用菌,17(5):43.

[7] 关秀丽.高新技术在食品杀菌工艺中的应用[J].食品

与机械,1994,(2):33-34.

[8] 崔福顺,权伍荣.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25(2):134-138.

[9] 唐勇.食品无菌包装技术[J].饮料工业,2002,5(2):1-

4.

[10] 刘世献,闫治成.高压加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12):171-172.

[11] 朱莉.食品工业中的纳米技术[J].食品科技,2002,

(11):7-8.

[12] 宋贤良,朱利.国内外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粮

食与油脂,2002,(6):32-34.

[13] 王仲礼.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粮油

食品科技,2003,11(6):43-45.

[14] 彭志英.新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高新技术应用

[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8(2):1-3.

对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新要求 (王素芳,食品加工与安全13级,415626513103) 摘要 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加工中所用的科学技术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而食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食品工业迅速的向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前进。正如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由于某些人对加工技术的不恰当使用,也会引发了一系列关乎人身安全甚至国家稳定的事故。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其中包括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本文将深刻解析新政策并阐述新阶段新政策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新要求。 关键字:食品加工技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要求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前言 . (1)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 (1) 1.1改革要点 (1) 1.2主要职责 (2) 1.3改革目标 (4) 1.4改革意义 (5) 2 食品加工技术 (5) 2.1食品加工技术分类 (6) 2.2我国食品加工业现状 (6) 3 新形势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要求 (7) 3.1采用高新技术,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7) 3.1.1 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 (7) 3.1.2 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9) 3.1.3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0) 3.2企业要以诚信为本,合理应用食品加工技术 (12) 3.3科研人员要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13) 4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首先,了解一下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或精神性活动,属于意识形式范畴;技术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等。总之,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我们论古谈今,可以发现其引起的社会巨大进步。 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其二,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

高新技术六大技术领域

高新技术六大技术领域 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12项标志技术和9个高技术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六大高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它们将在本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并通过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成为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业。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的新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六项高技术领域中的12项标志技术,是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的前沿技术。本世纪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缩小,但由于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强制性渗透改造了这些传统产业部门,因此这些产业的绝对产量和产值不会萎缩。 (一)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是六大高技术的前导。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 (1)集成电路。目前世界上1兆位和4兆位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已得到广泛应用,16兆位的芯片也已产生。此外,光子集成电路和生物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也已获得重大 进展。 (2)电子计算机。目前世界上计算机的装机台数超过一亿,超巨型计算机速度已超过100亿次。现在的计算机,类似人的左脑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工作。而形象思维方面的工作则要通过人的右脑完成。为解决形象思维问题,人们正在研制神经计算机和模糊计算机。神经计算机从微观上以自底到顶的方式接近人脑,而模糊计算机则是从宏观上,以从顶到底的方式接近人脑。 (3)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技术组成,即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创新、传播和应用等环节的运行,将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为前提。 软件技术是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或编辑技术的总称。目前软件技术主要有四大类: ①根据计算和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为计算机设计成编辑指令性语言程序的软件技术;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八大领域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八大领域 企业进行高新企业技术认定能够获得显而易见的税收优惠,人才激励、政府扶持、银行融资、提升品牌形象、加强市场竞争力。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申报的八大领域,您不一定全了解。今天鬼点子知识产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申报的八大领域。 电子信息 (一)软件 1. 基础软件 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 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术;产品全生命周 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

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 3.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 4.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3D内容制作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3D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2D动画和3D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 5. 电子商务软件

(完整版)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0.60~0.65。在适宜水分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必将是革命性的 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且持续进步的四个技术领域 自1970年代以来,持续进步并能够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领域主要有四个: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这几个科学技术领域日臻成熟,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波新技术浪潮,因应社会需求,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动力。 几个技术领域相比较,信息技术发育最为成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既往的沟通联络方式、生产方式、甚至学习方式,也已经形成巨大的产业。预计数年之内,信息技术将出现质的飞跃,它的信息处理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实现不受地点限制的网络接入、海量数据存储与交换,并且在射频跟踪、视频监测、高性能移动计算、指纹与虹膜身份鉴定以及智能机器人、人脑与机器连接界面等领域获得长足发展。信息技术仍将是技术进步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龙头。 生物技术自身的发展可谓飞速,它已经能够快速检定生物体微量成分,在基因层面进行诊断治疗,利用基因手段改变生物形状,运用计算机进行生物生长和性状模拟,在分子层面进行器官和肿瘤治疗。然而它的应用受到社会伦理的制约,引发广泛争议,其产业化也步履蹒跚。 纳米技术,最有希望的进展是与半导体技术融合,制造纳米级器件,使得行将失效的摩尔定律得以延续数十年。实际上,目前的电脑芯片已经十分接近纳米尺度;另一方面,纳米技术制备的材料具备很好的分子筛功能,可用于饮用水和环境监测;纳米结构的敏感器件可用于制备生物检测设备,用于健康、药物和环境监测与控制。 基于纳米技术的新材料已经显示,它在以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可能:新型高能电力存储,可大规模制造的廉价高效太阳能电池,绿色制造技术与设备,具备特殊性能的可穿戴衣料和特殊涂层,饮用水过滤与净化,高亮度显示与高速计算元器件制造,活体生物组织培养。 十项已成为现实或即将成为现实的重要综合技术 在未来十多年里,将有数十项重要综合技术成就出现,既标志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也将全面更新世界经济与和社会运行所依赖的技术架构,它们将是上述四大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应用的结果。其中,有十项已经成为现实或即将成为现实。 一,廉价太阳能系统。现有太阳能采集与转换技术,严重受制于光伏转换效率和电能存储技术,而且体积庞大,价格高昂。基于纳米粒子和纳米结构的新型光伏电池和蓄电池,配合以大规模制造,将极大改变目前太阳能利用现状,而且它还具备体积小巧、价格低廉优点。预计未来几年内将实现技术突破,并实现规模量产。这将大大改变现有能源供应结构和环境溢出,对于发展中国家、低发达国家以及旅行者甚至作战部队有重要意义。 二,洁净水滤膜。采用全新的纳米结构材料,用有效、可靠的洁净、除污技术与工艺,以低廉的价格生产可食用洁净水。这一技术将很大程度改观缺水地区和高污染地区的供水状况,野外和营地使用十分便利。 三,基因改进作物。基因工程食物,改善其维他命和微量元素成分,根据其产出地土壤和气候情况改进基因组分,提高营养价值,增加产量,同时增进其抗病虫害能力。从科学上看,在有限的耕地与日益增长的人口双重压迫下,基因改进农作物是解决世界粮食和食品供应不足的根本途径,舍此并无他途。 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接入的通讯设备与无线通讯技术。通讯设备包括通讯和存储,可海量传输、存储文字、图像、视频。无线通讯技术无需有线设施,可在任何地点通过无线接入方式进行电话与联网活动。两者相结合可以实现无线传输和接收。 五,移动射频跟踪与认证(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广泛用于零售商品与人物个体的移动迁徙过程。 以上几项信息技术及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未来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在空间和地域

有关高新技术

有关高新技术 一、高新技术的含义 高新科学技术,也叫高技术、高科技。1983年“高技术”一词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三版国际词典补充9000个词》中,由此作为一个正式名词固定下来。一般而言,它的含义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概念。从地域上看,不同的国家对高技术有不同的理解。被称为韩国“经济起飞、科技发展之父”的崔享博士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把高技术分为三个层次:(1)技术的改进;(2)技术的综合;(3)技术的创新。技术的改进,技术的综合均属于高技术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 高新技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指的是当代新兴学科与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尖端技术和先导技术,它反映了科学向技术的迅速转化以及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生产力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高新技术的特征 高新技术本身具有一些有别于一般科技的独特内容,将高新技术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高”: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竞争。 三、高新技术领域及其标志性技术 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12项标志技术和9个高技术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六大高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它们将在本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并通过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成为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业。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的新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六项高技术领域中的12项标志技术,是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的前沿技术。本世纪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缩小,但由于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强制性渗透改造了这些传统产业部门,因此这些产业的绝对产量和产值不会萎缩。 (一)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是六大高技术的前导。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 (1)集成电路。目前世界上1兆位和4兆位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已得到广泛应用,16兆位的芯片也已产生。此外,光子集成电路和生物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也已获得重大 进展。 (2)电子计算机。目前世界上计算机的装机台数超过一亿,超巨型计算机速度已超过100亿次。现在的计算机,类似人的左脑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工作。而形象思维方面的工作则要通过人的右脑完成。为解决形象思维问题,人们正在研制神经计算机和模糊计算机。神经计算机从微观上以自底到顶的方式接近人脑,而模糊计算机则是从宏观上,以从顶到底的方式接近人脑。 (3)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技术组成,即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创新、传播和应用等环节的运行,将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为前提。 软件技术是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或编辑技术的总称。目前软件技术主要有四大类: ①根据计算和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为计算机设计成编辑指令性语言程序的软件技术;

参观照金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教育学习心得

参观照金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教育学习心得XX年5月21日,我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参观学习活动。该活动是响应我公司党支部关于全体党员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我将终生受益。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地处陕西、甘肃交界的铜川市耀州区北54公里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它最早点燃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因此,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前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了参观,通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的展示,缅怀了革命先烈和前辈的光辉业绩及卓越功勋。在一本硕大的电子史册前,大家一页页翻看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光辉历史,久久不愿离去。从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战斗历程中,使我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一定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努力工作,不断奉献,共同创造文投公司更加辉煌的明天。

下午,我们沿着红军战斗过的足迹,登上了高高的山崖,分别参观了当年曾被作为陕甘边游击队有关支队驻地以及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的四个岩洞。由于岩洞所处位置隐秘、封闭,故山崖高陡,地形险峻,虽近年来为参观方便已铺筑了石板台阶、设置了防护铁索,但登山的艰难,仍在望上如天堑、回头如绝壁的陡峭中得以深深感受。我无不为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斗志所折服,为他们艰苦卓越、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而震撼。我决心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安心工作,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法,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工作作风,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完整版)2018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EFI的通用或专用BIOS系统技术等。 2、支撑软件 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 3、中间件软件 中间件软件包括: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Web服务及SOA架构的应用服务器;面向业务流程再造;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等。 4、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Java 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研发及生成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信息家电软件平台、汽车电子软件平台等)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等。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技术;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技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技术等。 —2—

食品中高新技术

冷冻浓缩技术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冷冻浓缩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冷冻浓缩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冷冻浓缩 应用现状 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日益增加,高档饮料、果汁、生物制药等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体。与此同时,食品的加工技术与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与调整,以使加工过程中食品原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冷冻浓缩由于在低温下操作,具有可阻止不良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及风味、香气和营养损失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浓缩热敏性液态食品、生物制药、要求保留天然色香味的高档饮品及中药汤剂等。随着社会对高档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冷冻浓缩技术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优越性及必要性。因此,开展冷冻浓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推动传统工艺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浓缩汁产品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就国内外学者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1 冷冻浓缩的理论基础 稀溶液的相图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溶液的浓度X ,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T 。曲线DABCE 是溶液的冰点线,D 点是纯水的冰点,E 是低共溶点。当溶液的浓度增加时,其冰点是下降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某一稀溶液起始浓度为X 1 , 温度在A 1 点。对该溶液进行冷却降温, 当温度降到T D F C E B X X 2 X 1 A A 1 图1 冷冻浓缩的相平衡图

冰点线A 点时, 如果溶液中无“冰种”,则溶液并不会结冰,其温度将继续下降至C 点,变成过冷液体。过冷液体是不稳定液体,受到外界干扰(如振动) ,溶液中会产生大量的冰晶,并成长变大。此时,溶液的浓度增大为X 2 ,冰晶的浓度为0 (即纯水) 。如果把溶液中的冰粒过滤出来, 即可达到浓缩目的。这个操作即为冷冻浓缩。设原溶 液总量为M ,冰晶量为G ,浓缩液为P ,根据溶质的物料平衡,有:( G + P) X 1 = PX 2或 上式表明,冰晶量与浓缩液量之比等于线段BC 与线段FC 长度之比,这个关系符合化学工程精馏分离的“杠杆法则”。根据上述关系式可计算冷冻浓缩的结冰量。 当溶液的浓度大于低共溶点浓度X E 时,如果冷却溶液,析出的是溶质,使溶液变稀,这即是传统的结晶操作,所以冷冻浓缩工艺与结晶工艺是相反的。 要应用冷冻浓缩, 溶液必须较稀, 其浓度须小于低共溶点浓度X E 。 2 冷冻浓缩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概况 自上世纪50 年代末学者们开始关注冷冻浓缩这一工艺以来, 人类对冷冻浓缩技术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荷兰Eindhoven 大学Thijssen [1]等在70 年代成功地利用奥斯特瓦尔德成熟效应设置了再结晶过程造大冰晶,并建立了冰晶生长与种晶大小及添加量的数学模型, 从此冷冻浓缩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依此制造的Grenco 冷冻浓缩设备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果汁、葡萄酒、咖啡提取物、牛奶等的浓缩, 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 随着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及实验设备的不断改进, 近年来有关冷冻浓缩技术的研究成果时常见诸报道。Shirai 等为降低成本在采用悬浮结晶冷冻法时将小冰晶凝聚成为大冰晶来减小单位体积冰晶的表面积。研究者以10%(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做试料, 在0.212K 的过冷却度下, 添加占溶液总量6%(质量分数)的种晶,经7h 凝聚成直径为0.77mm ~2.85mm 的大冰晶。他们还将此方法用于海水淡化及烧酒废液处理等方面。Marino Rodriguez 等[2]对比研究了反渗透法和冷冻浓缩法在从废水中去除戊酸中的应用, 两种操作方法的经济运算结果表明冷冻浓缩法的能耗虽是反渗透的五倍, 但却正好折中了反渗透中所用膜的代价。 F.A. Ramos 等[3]将冷冻浓缩技术应用于一种生长于安第斯山脉的浆果, 发现此技术并未改变其果肉的色泽及pH 值, 并明显降低了挥发性物质的损失量, 且很好FC BC X X X G P =-=112

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分类2016版

附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 基础软件 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 2. 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专用资源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嵌入式设备间互联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 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 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3D内容制作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3D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2D动画和3D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 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基于3D和动态多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技术;面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库构建技术;电子通用地图构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应用技术等。 7. 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事务处理、支付服务等支撑与应用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与协同应用技术等。 8. 电子政务软件 电子政务资源、环境、服务体系构建技术;电子政务流程管理技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技术等。 9. 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基于RFID和GPS 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基于大数据和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资源协同管理技术;跨企业/跨区域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个性化服务应用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 10. 物联网应用软件 基于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构建技术;基于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等。 11.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草案)

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和日常管理,发挥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照金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所称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是指本市行政范围内与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相关的所有革命旧址、遗址,包括: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一)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遗址(中共陕甘边特别委员会成立地旧址、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地遗址、陈家坡会议旧址、北梁会议遗址、芋园游击队驻地遗址、中共陕西省委坟滩遗址、新淳耀县政府旧址、边区小上海柳林镇遗址等);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二)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杨柳坪地母庙遗址、木炭窑遗址等); (三)重要事件、重大战斗旧址、遗址(薛家寨革命旧址、红军兵营旧址、坟滩战斗遗址、银楼、师家道、金刚庙遗址、庙湾战斗遗址、鹿台战壕遗址、亭子沟贸易市场遗址、后沟寨子战斗遗址、龙家寨革命旧址等);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四)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马鞍岭烈士墓、李妙斋烈士墓等)。第三条【基本原则】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应当遵循分级保护、属地管理、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切实保护革命旧址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保持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第四条【管理体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将革命旧址保护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保护、管理和利用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文物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旧址、遗址保护管理利用工作。旧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革命旧址、遗址的保护、管理、宣传利用工作。 发展改革、民政、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旅游、消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革命旧址、遗址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革命旧址、遗址的义务。 第二章保护与管理 第五条【认定程序】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和尚未认定为文保单位的革命旧址、遗址实行分级保护,根据其历史、教育价值认定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具体程序如下: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一)市、区文物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党史研究机构等单位组织开展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普查工作,建立普查档案;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二)市、区文物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党史研究机构等单位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普查成果进行论证,形成论证意见,建立文物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三)市、区文物行政部门根据论证意见,提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名单,由市、区文物行政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第六条【范围划定】革命旧址范围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拟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征得市人民政府同意,经省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革命旧址范围内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拟定保护范围划定方案,经市、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划定,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的需要,组织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 第七条【立碑保护】革命旧址的管理机构应在未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周边设立标识 碑对旧址所在地进行标识,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和划定范围在文物保护单位设置标志碑和界碑,任何单位和

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最新八大领域目录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 基础软件 2. 嵌入式软件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7. 电子商务软件 8. 电子政务软件 9. 企业管理软件 10. 物联网应用软件 11.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12.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1.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6.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2.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3.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4. 网络应用技术 (四)通信技术 1. 通信网络技术 2. 光传输系统技术 3.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4.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5.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6.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7.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8. 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9.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10.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五)广播影视技术 1.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2.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3.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4.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5.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6.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7.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8.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9. 音响、光盘技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 半导体发光技术 2.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4. 专用特种器件 5.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6. 中高档机电组件 7. 平板显示器件 (七)信息安全技术 1. 密码技术 2. 认证授权技术 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哪些领域和行业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有哪些呢,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主要包括:医药生物技术,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等创新药物以及中药新品种的开发,新剂型及制剂技术,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生物医药科研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主要包括:民用飞机技术,空中管制系统,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德国、那个航空航天科技) 四、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深加工等创新型技术以及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精细化学品的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 1、共性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行业特定需求的共性技术,包括: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业务,专利分析等。 2、现代物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等。 3、集成电路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专有设计技术,业务流程外包(BPO),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及氢能,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机械,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承载着国民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随着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自然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和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与安全的广泛关注,食品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资源利用率和增值加工程度,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1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 1.1脉冲磁场杀菌技术 脉冲磁场杀菌技术是利用高强度脉冲磁场发生器向螺旋线圈发出的强脉冲磁场,食品微生物受强脉冲磁场的作用导致细胞跨膜电位、感应电流、带电粒子洛伦兹力、离子能量等的变化,致使细胞的结构被破坏,正常生理活动受影响,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与热杀菌比较,该方法具有杀菌时间短、能耗低、杀菌温度低、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等特点。高梦祥等研究结果表明,经磁场杀菌后的牛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已达到商业无菌要求。马海乐研究表明,西瓜汁的高强度脉冲磁场杀菌效果与脉冲磁场的强度和脉冲数有密切的关系。 1.2超咼温杀菌技术 食品工业中,加热杀菌在杀灭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加热杀菌效果应该是在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限制在最小限度的条件下,迅速而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物料中的有害微生物,达到产品指标的要求。超高温杀菌是达到这一理想效果的途径之一。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s—8s内加热到135C —150C,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C,-,40 C。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细菌的死亡速度远比食品质量受热发生化学变化而劣变的速度快,因而瞬间高温可完全杀死细菌,但对食品的质量影响不大,几乎可完全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现在,超高温杀菌技术广泛应用于牛乳、果汁、茶、酒、矿泉水等多种液体饮料和食品。 1.3辐照杀菌技术 自从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委员做出辐照剂量10 kGy 不会产生毒理学危害,不会引起特殊的营养学和微生物学问题的结论以来,食品辐照的应用有了显著进展。食品辐射技术是利用辐射源放出穿透性很强的y—射线或电子射线来辐照食品,利用射线产生的辐射能对食品进行杀菌,从而使食品在一定时期内不变质的技术。辐照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在于它引起物质电离,其产生的带电粒子导致遗传物质DNA 断裂,从而可以造成微生物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辐照技术特点是穿透力强,不提高物料的温度,因此特别适用于不耐热物料的灭菌以及已包装封好的整瓶、整袋、整盒制品的灭菌,可极大减小成品再染菌的机会。辐照技术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中主要用于肉的保鲜和蛋类的辐照杀菌。刘慧研究表明,选择性辐照杀菌可有效地延长肉类及其制品的冷冻期。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学习心得体会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学习心得体会 6月23日,公司组织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与机三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共赴陕甘边照进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早晨8点准时坐上了从单位出发开往照金的大巴。大概10点左右抵达照金,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日照锦衣,遍地似金,这里层峦叠嶂,林密似海,看到这满眼绿色的充满生命力的景观,我的心里突然涌上来一种感动之情,这不正是当年陕北革命根据地最开始撒下的种子所结出的硕果吗! 在之前的资料查阅与现场的参观学习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照金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照金革命根据地正是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很多事情,迈出第一步总是最艰难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步就是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迈出的,他们在这里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火焰,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这个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当时走进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看到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时落后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我军作战所用的落后的武器装备,你就能明白当时的生活有多么艰苦,你就能深刻的了解当时的作战条件对我军有多么不利。在那种艰

苦与不利的条件下,革命先烈与前辈们依然能够带领无产阶级民众取得革命最后的胜利,这是多么卓越的功勋,这是多么光辉的业绩,这是多么伟大的胜利。 之后,我们继续去到薛家寨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在攀登了将近一个小时几乎垂直的山路台阶后,我们到达了薛家寨的山顶,看到我军当时的医院、仓库、修械所与军政指挥中心是在基本站不直也伸不展腰的四个天然岩洞中后,我的内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对比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奋斗史,我们今天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吃苦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迎难而上,主动去承担现场一线的艰苦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共同奋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