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00.83 KB
- 文档页数:1
《自然辩证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改革 《自然辩证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赵绪民 (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51) 【摘要】高校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在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有 助于优化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知识结构;二是有助于训练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思维方法;三是有助于培养研究 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精神品格。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性作用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外在表现,它是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思想、勇于怀 疑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基础 的。从地方高校来看,作为研究生教育基础的本科教育还存在如下 些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其一,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 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其二,过窄的专业教育,便学生的学科视野 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其三,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 养和扎实的基础训l练受到影响;其四,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 性发展受到抑制”。…军事院校的本科教育除了存在上述问题之外, 还存在着诸如“过于重视服从教育而轻视自主教育,过于重视外在 约束教育而轻视内在能动教育”等弊端。自然辩证法教学是克服上 述本科教育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自然辩证法作为具有哲学性质的 交叉学科,其教学注重思维的超越性、灵活性与前瞻性,符合当前倡 导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育发展大趋势,在提高研究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自然辩证法有助于优化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 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方面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另一方面各门学科 在知识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统一。科技创新往往就在不同 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之处产生。人类历史发展显示,军 事是科技创新最敏锐和最活跃的领域,当代军事技术创新不仅遵循 同样的规律,而且表现更为突出。例如飞机飞行的学科基础是空气 动力学,但要设计制作一架飞机,要有力学、机械、材料、信息、控制 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还要有人机工程、生理适应等方面的考 虑。自然辩证法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深厚的科技史和 哲学史为基础,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哲学和科学技术交叉,又有文 理交叉。它特别注重广泛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同时借 鉴古今中外的思想理论中的有益成份,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弥补 现行教育状况所造成的学生知识偏专、视野狭窄之不足。它会使研 究生学到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从而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便研 究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排除自己的“门户之见”,从事物之间的普遍 联系与发展中去分析和把握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在 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这 样研究生考虑问题日寸能够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而不是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然辩证法有助于训练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 思维方法 创新的过程是一多种思维方式,如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军事技术创 新同样需要遵从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规律:一是要从“正”的方面进 行,即运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二是要从“奇” 的方面进行,即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从敌方 武器装备中存在的不足中找到突破点。 然而,许多理工科院校的 学生缺乏这样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重视经验 的、常识性的思维,满足于感性的直观认识而忽视了理性对现实的 深刻反思。理科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是建立在一定的分析、论证的基 础上,工科学生长于动手而怠于发散性思维。专业教育造成的这种 思维定势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来说是一种局限。对此,自然 辩证法可以助一臂之力。自然辩证法课程有大量的有助于创造的 思想、理论和方法、如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有助 于研究生以批判和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的东西不断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探索,发现和创新科学理论和观点。 在教学中,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可逆与不可 逆、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等内容对启发人tl'7;q ̄破机械思维,形成 系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技的整体化、综合化、信息化发展要 求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这些思维方式都有助于提高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 精神品格 现代创造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非智力的精神因素,如不迷信 不盲从的品质、富于想象的品质、团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等,在创新 人才的培养、锻炼以及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军事技术 创新是有国界的,是一项跨学科、高难度、复杂性与周期长的系统工 程,要便研究生成长为创新型军事人才,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专业 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精神品格。自然辩证法坚持从哲学、社会、 历史的多角度反思科学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质世界的客观 实在性,要求人们培养求实的精神;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要求人 们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真理的相对性要求人们要具备怀疑批 判权威的精神,应养成一种以创新为荣的意识;科学方法的多样性 与科学划界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这有助于解 放思想,打破教条主义。科技的交叉化、综合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要 求学生认识到科研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 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使学生既能从中 领咯科学家严谨求实、为科学而献身的科研作风,又能感受到科学 家尊重知识、奋斗不息的高风亮节,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 研道德。 总之,创新是极其复杂的活动,从事科技创新,要求高层次创 新人才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知识、素质、修养、心理等的准备,长期的 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自然辨证法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性 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和积极开发,以 期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梁馨.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思考.现代教育,2001(5)10. F2]曾开开.军、地学生自然辩证法教育的比较研究.科学发 展研究,2002(7)15. 【作者简介】 赵绪民(1965一),空工大理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人 类学与社会发展理论. 《新西部》2013.35期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