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审计失败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57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内部审计失败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内部审计失败的那些事儿!就拿之前的安然事件来说吧,那可真是让人震惊啊!安然公司,曾经那么辉煌,谁能想到内部审计竟然出了大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公司就像一艘巨轮,而内部审计就是保证巨轮平稳航行的关键部件。
如果这个部件失灵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不就像是开车没有刹车一样危险吗!
再讲讲另一个例子,世通公司。
这么大的企业,居然也能在内部审计上栽跟头!员工们努力工作,投资者们充满信心地投钱,结果呢?内部审计的失败让一切都化为泡影。
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突然就崩塌了!
还有之前的一些案例,公司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不重视,玩忽职守,这不是自毁长城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人员本该是守护公司的卫士,但有时候却失职了,这怎能不让人愤怒呢!
大家想想看,内部审计如果做好了,能提前发现那么多问题,避免多少损失啊!可就是因为一些人的疏忽、贪婪或者不作为,导致了这么多惨痛的后果。
这不是在拿大家的努力和信任开玩笑吗?
咱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重视内部审计啊,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运行,公司才能健康发展,我们大家才能受益啊!这是多么简单又重要的道理啊,千万不能忽视!。
(整理)审计失败案例.【1】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近期,业内有专家对于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进行公开质疑,对科龙进行审计的两位德勤的签字会计师也被指存在疑点,更有科龙小股东表示要起诉德勤,为其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随着科龙风波的深入,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李伟: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如果指控为真的话,那么德勤失陷科龙就是一起典型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
从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实践来看,由审计失败导致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层出不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安达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则是防范会计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关卡。
审计失败不仅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者的重大损失。
而且由于注会行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起审计失败往往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败。
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总结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
但根据审计学权威阿伦斯的定义,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大条件: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
二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
科龙目前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德勤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失误。
例如,倒顾三人团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就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勤的职业能力和操守提出怀疑。
如果我们考虑到去年郎顾之争时郎咸平教授针对科龙财务处理方式提出的疑问和其后德勤的缄默,我们有理由相信科龙财务方面还存在着更严重的问题。
内部审计失败案例在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经营效率,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然而,有时候内部审计也会出现失败的案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个内部审计失败的案例。
某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发现了一笔大额资金的流失。
经过调查发现,这笔资金是由公司的财务经理私自挪用的。
这个案例暴露了公司内部审计的失败之处。
首先,公司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财务经理私自挪用资金,而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问题,这说明公司在内部审计的监管方面存在疏漏。
监管不力导致了财务经理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
其次,公司内部审计流程不够严密。
在这个案例中,财务经理私自挪用资金,而这一行为并没有被内部审计流程及时发现。
这说明公司的内部审计流程存在瑕疵,没有能够对资金流动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计,导致了财务经理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
此外,公司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建设方面也存在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但在这个案例中,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财务经理的违规行为,这说明他们的审计能力和工作素质还有待提高。
最后,公司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方面存在不足。
内部审计制度是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重要保障,但在这个案例中,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了财务经理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
综上所述,这个内部审计失败的案例暴露了公司在内部审计监管、流程、人员培训和素质建设、制度建立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失败案例,公司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公司的经营管理稳健、安全。
内部审计的失败不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信誉,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防范内部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
近三年国内重大因函证审计失败案例关于货币资金的函证程序。
根据现有证据,审计人员未对询证函保持控制,未确认询证函信息,银行询证函仅有个人签章,没有加盖银行的印章,应视为无效的询证函。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2010年修订)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当实施函证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对询证函保持控制,确定需要确认或填列的信息。
审计人员事后才取得银行回函,且取回函证后未实施验证程序,导致立信所未能发现银行回函系金亚科技伪造,金亚科技虚增银行存款217,911,835.55元的事实。
因此,我会对此项申辩意见不予采信。
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粮食、食品、种业、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业务。
该公司在2015年进行了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导致其审计失败的案例。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中粮集团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虚增问题。
虚增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虚假资产交易和虚假销售收入来增加公司的利润。
中粮集团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的资产交易,将一部分未实际存在的资产计入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带来虚增的效果。
中粮集团还通过虚假的销售收入来增加公司的利润。
公司与关联方进行虚假销售交易,将未实际实施的销售交易计入财务报表,使公司的利润被虚增。
审计师在审计中发现了上述虚增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
中粮集团在面对审计师的指控时拒绝承认,对审计师提供的证据进行无理回应。
最终,审计师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虚增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二、信达生物航空集团审计失败案例信达生物航空集团是一家从事生物农业和航空业务的上市公司。
在该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财务报表存在主要的虚假资产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审计师发现,在信达生物航空集团的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虚假资产。
这些虚假资产一方面是通过将未实际存在或价值被夸大的资产计入财务报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将已经没有价值的资产继续计入财务报表来实现的。
虚假资产的存在导致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净资产被虚增,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带来误导。
结论: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虚增利润和虚假资产等方面的问题。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保持独立、客观的态度,积极寻找和收集相关的证据,并与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司应该积极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确保审计的顺利进行。
大华会计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大华会计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一场信任的崩塌》嘿,你们听说过大华会计事务所的那档子事儿吗?那可真是会计界的一颗大雷啊。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他们公司呢,一直想找个靠谱的会计事务所来做审计。
小李就跟老板说,听说大华会计事务所挺有名的啊,规模大,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这就好比我们去买水果,看到一家水果店装修得特别漂亮,水果摆得整整齐齐,就觉得这家水果肯定好,对吧?老板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打算和大华会计事务所合作。
可谁能想到呢?这大华会计事务所啊,就像是外表光鲜亮丽,里面却烂了芯的苹果。
他们在对一家企业进行审计的时候,居然出了大岔子。
据说啊,那个被审计的企业财务状况其实是很糟糕的,负债很多,还有好多不清不楚的账目往来。
大华会计事务所呢,就像是个粗心的医生,拿着个听诊器在病人身上随便听两下就说没事儿。
他们审计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这些很明显的问题,就给出了一份看似完美的审计报告。
后来呢,这个企业就爆出问题了,投资人全都傻了眼,就像一群羊突然发现前面不是肥美的草地而是悬崖一样。
这投资人就质问大华会计事务所呀,“你们怎么搞的?这就像你们告诉我们往一个宝藏洞里走,结果里面全是陷阱,我们的钱就这么打水漂了?”大华会计事务所的某些人呢,还支支吾吾说不清,就跟做了坏事被抓住的小偷一样。
还有一些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大华会计事务所的人交流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很生气地说:“你们这不是在拿市场的信任开玩笑吗?这就像建筑工人盖房子,你们负责检查有没有安全隐患,结果你们把有裂缝的墙都说成是坚固无比的,这楼要是塌了,得多少人遭殃啊!”从这个案例呀,我就觉得呢,会计事务所啊,可不能只看名气。
就像人交朋友,不能只看外表是不是穿得好看,得看这个人的内在品质。
大华会计事务所在这个审计失败的案例里啊,失去的不只是那一个企业的审计业务,那是整个市场的信任啊。
万一以后大家都对会计事务所产生怀疑了,那整个经济体系里的这个信任链条不就断了吗?难道要每个企业都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不敢相信任何审计报告吗?这大华会计事务所,本应该是商业世界里的守门人,却因为自己的失职,让狼跑进了羊圈。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被告”)案由:审计失败一、案件背景原告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被告某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95年,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主要从事审计、验资、资产评估、咨询等业务。
2008年,原告聘请被告对其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被告未能发现原告在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虚假陈述,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
2009年,原告发现其2007年度财务报表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经自查,原告确认其2007年度财务报表虚增收入1亿元,虚增利润5000万元。
原告认为,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这些重大虚假陈述,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二、诉讼请求1. 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亿元;2. 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三、法院审理1. 事实认定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原告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虚假陈述,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
原告在2007年度财务报表中虚增收入1亿元,虚增利润5000万元。
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履行审计职责,存在重大过失。
2.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被告在审计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责任划分法院认为,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履行审计职责,存在重大过失,对原告的损失应承担主要责任。
原告在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陈述,亦应承担一定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万元;2. 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五、案例评析本案中,被告作为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履行审计职责,存在重大过失,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严肃。
函证失败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1. 中国某大型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未能获得所需的准确信息,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审计工作。
具体原因可能是被审计公司提供的函证文件不完整或不准确,或者审计师未能充分确认所得到的函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美国某银行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被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这可能是因为审计师没有充分了解被审计银行的业务和运营情况,或者审计师未能对函证文件进行适当的验证。
3. 英国某零售企业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被证实是虚假的,导致审计结果产生误导性。
这可能是因为被审计企业故意提供虚假的函证文件,或者审计师未能充分验证所得到的函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日本某汽车制造商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被证明是不完整的或不准确的,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可能的原因是被审计企业提供的函证文件不完整或不准确,或者审计师未能充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业务和运营情况。
5. 德国某科技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被证实是虚假的,导致审计结果产生误导性。
可能的原因是被审计公司故意提供虚假的函证文件,或者审计师未能对函证文件进行适当的验证。
6. 澳大利亚某矿业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被证明是不完整的或不准确的,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可能的原因是被审计公司提供的函证文件不完整或不准确,或者审计师未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情况。
7. 加拿大某金融机构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被证实是虚假的,导致审计结果产生误导性。
可能的原因是被审计金融机构故意提供虚假的函证文件,或者审计师未能对函证文件进行适当的验证。
8. 印度某制药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函证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被证明是不完整的或不准确的,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四大四起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点评申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02)四大中国2005年流年不利,继普华永道中天被财政部勒令整改外,德勤华永又被审计署通报批评,笔者整理了四大中国近年来的四起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并作了点评,发现四大整改态度借得学习。
不当之处,请多指正:黄山旅游(600054/900942):普华永道(2005年,财政部发现)2005年4月20日,该公司发布《关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说明及其影响的公告》称:一、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说明1、根据《财政部关于对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调查结果及处理决定的通知》(财监[2005]13号),本公司2002年度至2004年度的会计信息存在以下会计差错: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帐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
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置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
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2、根据《关于黄山风景区索道价格的批复》(黄价字[2000]第114号)及其相关说明,本公司下属索道票价从2000年起涨价,2002年度至2004年度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本公司对此索道涨价收益归属权的理解存在歧义,故本公司一直将该涨价收入暂列为“其他应付款”。
现经与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商议,明确此涨价收益权应归属于本公司。
二、会计差错更正及其影响会计差错的内容及金额如下:序号会计差错内容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12002年未计广告权损失-37,000,00022002年多计生活服务费5,400,00032002年多计天海吊桥庵道路摊销4,000,00042002年未计股票投资损失-20,726,07352002年少计索道票收入19,765,47362002年少计所得税费用-6,533,1422002年度影响净利润的合计数-35,093,74212003年多计生活服务费5,400,00022003年多计天海吊桥庵道路摊销4,000,00032003年少计股票投资收益231,41542003年少计索道票收入10,108,6952003年度影响净利润的合计数19,740,110本公司2004年度对上述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并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了2002年度及2003年度的会计报表。
欢瑞世纪审计失败案例
4月28日,重庆市监管局发布2021年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欢瑞重大资产重组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罚。
处罚决定书显示,北京兴华所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一方面未执行有效的销售收入审计程序,未能发现欢瑞影视2013年、2014年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的事实;另一方面财务报表批准报出事项存在虚假记载。
最终,重庆市监管局责令兴华所改正,没收审计业务收入208.83万元,并处以626.49万元罚款;对两名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例咱今儿就来唠唠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那些事儿。
一、康得新事件——超级大坑。
康得新那可是曾经的明星企业啊,看起来风光无限。
可实际上呢,这里面水可深了。
1. 虚增利润的假象。
康得新号称有一堆的营收和利润,就像一个吹得大大的气球,看着漂亮,其实里面全是空气。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它的时候呢,就像一个看门人,但是这个看门人好像有点打瞌睡了。
康得新通过各种复杂的手段,比如说虚构销售业务,就好比自己跟自己做生意,左手倒右手,还把这个当成真的收入,然后把利润数字做得超级好看。
而大华呢,没有完全看穿这些把戏。
这就好比你去检查一个魔术表演,人家魔术师在你眼皮子底下把东西变没了又变出来,你还以为是真的魔法,没发现其实是障眼法。
2. 银行存款的乌龙。
还有那个银行存款,康得新对外宣称有一百多亿的存款,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大华审计的时候,就应该像个精明的侦探,把这个存款的事儿查得清清楚楚。
结果呢,后来发现这所谓的一百多亿存款,很大一部分是假的,是通过什么资金归集协议玩的猫腻。
就好像你以为人家钱包里鼓鼓囊囊都是钱,结果打开一看,大部分都是纸片子伪装的。
大华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失察,这可是审计的一个超级大漏洞啊。
二、问题出在哪儿呢?1. 审计程序可能没做到位。
审计就像给企业做全面体检,得一项一项仔细检查。
大华可能在审计程序上就没做到细致入微。
比如说对一些重大交易的核查,没有深入到交易的底层去看,就像你去检查一个机器,只看了外面的壳子,没看看里面的零件是不是有问题。
对那些可疑的客户和供应商关系,没有去深挖,就这么轻易放过了一些蛛丝马迹。
2. 对企业的过度信任或者被误导。
康得新以前那可是有光环的企业啊,可能大华就被这个光环给迷惑了。
就像你看到一个明星,觉得他什么都好,然后就放松了警惕。
企业给的一些数据和解释,大华可能没有经过太多的质疑就接受了,没有用那种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
而且企业内部可能存在一些故意误导审计人员的情况,大华就这么掉进了陷阱里。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 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 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 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