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7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然而,尽管审计通常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也存在一些失败的案例。
本文将分析一些审计失败的案例,并讨论其原因和教训。
第二个审计失败的案例是Enron公司的审计。
Enron公司是一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期美国最大的能源和通信公司之一、然而,2001年,Enron公司因涉嫌虚假会计和财务欺诈而宣布破产。
根据后续的调查,审计公司安然与安达信安未能发现Enron公司的财务欺诈和窃取行为,这些行为在财务报告中被粉饰和掩盖。
这次审计失败导致了Enron公司的破产,数千人失业,并引发了针对安然与安达信安的刑事和民事诉讼。
这个案例显示了审计公司在审计过程中应采取更为全面和慎重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高风险行业和公司,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个审计失败的案例是Lehman Brothers的审计。
LehmanBrothers是美国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在2024年金融危机期间宣布破产。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公司普华永道被指控未能揭示Lehman Brothers存在的财务活动和伪造的财务报告。
普华永道被指责将Lehman Brothers的前期债务重新分类为销售,并将其资产结构进行了操作,以掩盖公司的实际负债水平。
这次审计失败引发了对审计行业的质疑和严重的监管。
这个案例揭示了审计公司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更加审慎和公正,尤其在揭示公司风险和财务不当行为方面。
总之,以上案例提供了审计失败的一些例子,并对每个案例的原因和教训进行了分析。
这些案例都表明审计公司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先进性,同时更加慎重和审慎,尤其是在高风险行业和公司。
审计公司应当履行其职业伦理和责任,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此外,监管机构应加强审计行业的监管,并建立更为严格的审计准则和标准,以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总结汇报审计失败案例分析总结汇报一、概述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其目的是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审计工作有时会失败,导致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得到认可。
本文将分析一些审计失败案例,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二、案例分析1. Enron案Enron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由于存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缺失等问题,导致其财务报表涉嫌虚假记载。
安然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会计事务所之一,负责审计Enron公司的财务报表。
然而,安然公司未能揭示Enron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了严重的审计失败。
2. 弗吉尼亚州国家汽车事故基金案弗吉尼亚州国家汽车事故基金是一家负责承保高风险驾驶以及对被保险人赔偿的非盈利性公司。
然而,审计师未能发现其会计记录中存在的错误和潜在的欺诈行为,导致审计失败。
3. 华尔街投资银行欺诈案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很多华尔街投资银行因欺诈行为而破产。
审计师未能准确评估这些银行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状况,导致审计失败。
三、失败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公司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审计师未能充分考虑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导致未能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和风险,从而造成审计失败。
2. 遗漏审核和检查过程审计师在审核和检查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导致未能揭示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潜在的欺诈行为。
3. 忽视风险因素审计师未能充分了解和评估被审计单位面临的风险,导致未能进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测试,从而造成审计失败。
四、教训总结1. 加强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师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确保其充分有效,能够支持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审计程序的完善审计师应完善审计程序,确保审核和检查过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和数据。
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审计师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面临的风险,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中航油”管理舞弊案例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
在2004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1、公司发展历程和行业地位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由后来的明星企业家一落成为阶下囚的人,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
上任后不久,陈久霖就向总公司提出了把公司重新定位为石油贸易企业的转型方案。
在陈久霖的精心策划下,中航油于2001年12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
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
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粮食、食品、种业、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业务。
该公司在2015年进行了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导致其审计失败的案例。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中粮集团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虚增问题。
虚增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虚假资产交易和虚假销售收入来增加公司的利润。
中粮集团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的资产交易,将一部分未实际存在的资产计入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带来虚增的效果。
中粮集团还通过虚假的销售收入来增加公司的利润。
公司与关联方进行虚假销售交易,将未实际实施的销售交易计入财务报表,使公司的利润被虚增。
审计师在审计中发现了上述虚增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
中粮集团在面对审计师的指控时拒绝承认,对审计师提供的证据进行无理回应。
最终,审计师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虚增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二、信达生物航空集团审计失败案例信达生物航空集团是一家从事生物农业和航空业务的上市公司。
在该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财务报表存在主要的虚假资产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审计师发现,在信达生物航空集团的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虚假资产。
这些虚假资产一方面是通过将未实际存在或价值被夸大的资产计入财务报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将已经没有价值的资产继续计入财务报表来实现的。
虚假资产的存在导致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净资产被虚增,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带来误导。
结论: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虚增利润和虚假资产等方面的问题。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保持独立、客观的态度,积极寻找和收集相关的证据,并与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司应该积极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确保审计的顺利进行。
审计失败的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审计失败的案例。
就说以前有个著名的公司,叫 ABC 公司吧。
他们请了一家很有声望的
审计事务所来做审计。
可你猜怎么着?这家事务所居然没发现 ABC 公司的
财务报表里有那么大的漏洞!这就好比一个侦探在查案,却愣是没找到关键证据一样,让人震惊吧!
ABC 公司的管理层那可是想尽办法来掩盖那些问题呀,他们就像一群
狡猾的狐狸,把踪迹藏得严严实实。
而审计人员呢,好像是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迷惑住了,居然就没识破!这不是太离谱了吗?“哎呀,怎么能这样呢!”当时知道这个情况的人都忍不住这么感叹。
后来呢,事情败露了,那可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啊!投资者们愤怒不已,“我们的钱就这么被坑了!”大家都在指责审计事务所的失职。
这就好像我们信任的保镖居然没保护好我们一样,让人寒心呐!
想想看,如果审计人员能够再细心一点、再敏锐一点,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了呢?审计工作可不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真实可靠的财务
状况嘛!可这次,他们却让大家失望了。
这也给所有的审计人员敲响了警钟啊,可不能再这么马马虎虎了!
在商业这个大舞台上,审计就像是守护秩序的卫士,一旦他们失职,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呀!我们都希望审计人员能像勇敢的战士一样,坚守自己的职责,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让我们的商业世界更加公平、透明、可靠!别再让审计失败的闹剧一次次地上演了呀!。
审计失败的案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有时审计也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导致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审计结果,甚至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一些审计失败的案例,以及其原因和教训。
首先,我们要谈到的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审计失败案例。
在这家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
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了解,也未能有效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最终,审计报告中出现了严重的遗漏和错误,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审计失败案例。
在这家金融机构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导致审计报告中出现了严重的风险遗漏。
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未能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充分核实,也未能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最终,这些问题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暴露出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最后,我们要谈到的是一家跨国公司的审计失败案例。
在这家跨国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对企业的国际业务进行全面了解,导致审计报告中出现了严重的国际业务遗漏。
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未能对企业的税务合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也未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最终,这些问题给企业的国际业务和税务合规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以上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审计失败往往是由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不了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税务合规情况不了解,以及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不了解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税务合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充分核实,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取得有效的结果。
综上所述,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有时也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国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专业、严谨的审计服务而闻名于业内。
随着企业的日益复杂和风险的增加,一些审计案例的失败也屡见不鲜。
本文将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一次审计失败为例,从中找出其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有所借鉴。
一、案例背景2018年,某上市公司A因涉嫌财务造假,遭受到国家证监会的调查。
作为该公司的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其进行了审计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不实信息,包括虚假销售额、夸大资产价值等。
这一审计失误不仅使该公司陷入经营困境,还对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失败原因分析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是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该案例中,审计人员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和财务状况了解不够深入,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判断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执行能力也不够到位,对一些异常现象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从而造成了审计的失误。
2.审计程序设计不完善审计程序的设计对审计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在该案例中,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公司的审计程序设计上存在不足之处,未能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的审核工作进行分析和设计,从而导致了审计工作的失误。
审计程序的执行也存在问题,审计人员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计划有序地开展工作,导致了审计的不准确性。
3.管理监督不到位审计管理监督不到位也是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该案例中,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层未能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够完善,未能及时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也导致了审计失败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与对策1.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审计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
2.加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完善公司的审计流程和规范,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作业—案例分析题2013年5月审计失败的案例:麦科特欺诈上市审计失败案背景资料: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前身是1993年2月成立的麦科特集团机电开发总公司,这是一家联营公司,四家出资者为麦科特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香港新标志有限公司和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
1994年更名为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麦科特集团。
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占有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75%的股份。
按照《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公司改制上市的有关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上市,需要达到以下条件:股份公司发起人至少为五家,连续三年盈利,资产要以历史成本计算,不能通过资产评估增加,否则就要按新设公司看待,需成立三年后才能申请上市。
造假事实:不拥有厂房、土地和大多数设备的产权的麦科特(惠州)光机电公司,几乎不可能拥有巨额资产,也达不到上市条件。
实际上,麦科特上市时1.1亿左右的净资产规模,是一个从目标倒推而来的数字。
造假手段一:将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在1993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18日造假手段二:1999年12月31日造假手段三:1999年12月31日造假手段四:造假手段五:1994年6月18日和1998年7月5日由此,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虚增1.18亿元资产,正好等于其上市时所称其拥有的净资产数量。
这正是实实在在的“空壳公司”。
第三方失职:事件一:2000年春节后,麦科特集团公司有关人士及南方证券的唐胜成“要求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炳南增大对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的资产评估值”,郑炳南授意其公司人员陈志红普提了进口机器设备一个百分点的成新率,从而使评估值又虚增了2205136.00元人民币。
事件二:在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招股说明书上,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认为麦科特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审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评估,目的是为了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供有关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也存在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审计失败案例,探讨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审计过程中恶意操纵财务报表,掩盖了公司的亏损情况。
由于审计人员未能识别出操纵行为,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失败原因分析:1.对财务经理的背景调查不足:审计人员未对财务经理的背景进行深入调查,未发现其有恶意操纵财务报表的动机。
2.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程序未对重要风险进行充分检测,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异常项目或不一致之处。
3.审计人员缺乏技能和经验:审计人员在发现异常情况时未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恶意操纵行为缺乏敏感性。
应对措施: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背景调查:在审计过程中,对公司管理层和关键财务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以防止恶意行为发生。
2.设计完善的审计程序:建立完善的审计程序,包括对业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评估,以及针对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的审计程序。
3.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提供定期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审计人员对异常情况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
一家制药公司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导致公司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赔偿准备金,导致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受到质疑。
失败原因分析:1.审计人员未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审计人员未及时获悉事故的发生和相关信息,导致无法及时计提相应准备金。
2.未对重大事项充分测试:审计人员未对重大事故的影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导致对赔偿责任的计提判断不准确。
3.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无法保证重大事项的及时报告和准确计提。
应对措施:1.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及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重大事项和潜在风险,以保证审计程序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1. 嘿,各位会计界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那些事儿。
别以为审计就是翻翻账本、盖个章的简单活儿,这里面可有不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呢!2. 说起审计失败,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些案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恨的是它们给整个行业抹了黑。
想象一下,如果审计是一场魔术表演,那这些失败案例就是魔术师当众露馅的尴尬时刻!3. 咱们先来看看安然事件这个"巨无霸"级的审计失败案例。
安然公司,这个曾经的能源巨头,就像是一个精心打扮的"美女",用各种会计"化妆术"把自己粉饰得光鲜亮丽。
而它的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就像是一个"失明"的化妆师,对这些"美颜"视而不见。
结果呢?安然轰然倒塌,安达信也跟着陪葬,简直就是审计界的"泰坦尼克"!4. 有人可能会问:"审计师是不是眼睛长到后脑勺去了?这么大的问题都看不出来?"别急,听我给你们讲讲内幕。
安达信的审计团队就像是被美人计迷惑的武林高手,明明发现了问题,却被安然的高管们三言两语就给忽悠过去了。
这不禁让人感叹:哎呀,审计独立性哪里去了?5. 再来看看咱们身边的例子。
记得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康得新造假案吗?这家公司简直就是个"印钞机",账面上的现金像雨后春笋一样疯狂增长。
结果呢?审计师愣是没发现这些钱都是"画"出来的。
这就好比你家猫偷吃了鱼,嘴边还沾着鱼鳞,你却坚信它刚刚在喝牛奶!6. 有趣的是,康得新的审计师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按照审计准则执行了审计工作。
"得了吧,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厨师炒糊了菜还说:"我是按照菜谱来做的呀!"这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审计准则出了问题,还是执行的人脑子进水了?7. 说到脑子进水,不得不提到毕马威在新世纪案件中的表现。
典型审计失败案例概述Enron公司是一家美国能源、通信和服务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公司。
然而,在2001年,该公司因为涉嫌大规模的会计欺诈和财务报表造假,导致破产,并被列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例。
这起案件被视为审计历史上的典型失败案例之一审计失败原因1.伙同公司高管共同欺诈Enron的高层管理人员与安然会计事务所(Andersen)的审计师合谋,共同伪造了财务报表,掩盖了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从内部提供的虚假信息中发现问题,并对公司的内控环境未能进行充分的真实评估。
2.缺乏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安然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质疑给予适当的重视。
一方面,安然事务所与Enron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依赖该公司的审计费用;另一方面,审计师与公司高层存在个人关系,导致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
3.审计方法和程序不当安然审计师未能对公司的特殊交易和复杂架构进行充分审查。
其中,Enron通过特别目的实体(SPV)隐藏了大量的负债,并在财务报表中未向股东和投资者披露这些信息。
审计师未对这些特殊交易进行适当审查,并未能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
审计失败的影响1.广泛财务欺诈问题揭示这起案件揭示了公司财务欺诈的普遍性,引发了对公司治理和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广泛质疑。
此后,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和审计机构纷纷加强了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要求。
2.审计行业信任危机Enron案件之后,安然会计事务所遭到瓦解,其职业声誉受到严重损害。
该案也引发了对整个审计行业的信任危机,需求趋于审慎和持久的审计服务。
3.监管措施加强审计失败案例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重视,相关监管措施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例如,美国通过了《萨珊斯-欧克斯利法案》,加强了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要求,要求上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提升审计师的独立性。
结论Enron案是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审计失败案例。
这起案件揭示了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力,审计方法和程序不当,以及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等问题。
紫晶存储审计失败案例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就在不久前,紫晶存储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失败案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下面将列举10个紫晶存储审计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影响和原因。
1. 审计流程混乱:紫晶存储公司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建立清晰的流程和规范,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造成审计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可靠。
2.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紫晶存储公司雇佣的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和评估存储系统的风险,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
3. 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技术:紫晶存储公司在审计过程中未能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无法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全面和不准确。
4. 审计报告不规范:紫晶存储公司的审计报告存在格式混乱、内容不清晰等问题,无法为公司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导致审计结果的价值降低。
5. 安全意识不强:紫晶存储公司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意识培养机制,导致审计结果的失误和疏漏。
6. 内部控制不健全:紫晶存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审计人员无法对存储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可靠。
7. 数据泄露风险高:紫晶存储公司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导致数据泄露的风险增加,审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
8. 隐私保护不到位:紫晶存储公司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对用户的隐私进行有效的保护,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审计结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受到质疑。
9. 缺乏独立第三方审计:紫晶存储公司未能邀请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10. 应急响应不及时:紫晶存储公司未能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无法及时应对存储系统中的安全事件,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和损失的扩大。
紫晶存储公司的审计失败案例暴露了现代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及时应对安全事件。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 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 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 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01年8月15日被监视居住,8月19日刑事拘留,9月14日逮捕,02年6月20日提起公诉并审理,02年8月14日取保候审,02年10月17日一审判决。
该法人代表提出上诉不服一审判决。
二、法院审理(一)检察院公诉--虚假证明文件罪1.99年1月中下旬在华仑酒店会议室举行两次中介机构协调会议,事务所参与了虚假变更\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指标的预谋;2.被告法定代表人直接授意审计人员作假:1)明知报表有虚假内容,会计凭证没有按规定装订而给予审计;2)明知报关单\承运单\入库单和银行票据伪造,仍确认进口设备价格1.08亿,虚增9463万元;3)明知公司是来料加工而故意以进料加工核算进行审计;4)仅仅凭公司提供的合同和发票而没有去实地盘点和产权确认就认可4800万元的在建工程;5)没有按照执业规则和工作程序提取相关证明和凭证;6)在审核工作底稿时明知有虚假内容,仍同意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为01年1月20日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提供了虚假的会计数据(二)被告人答辩公诉人的所有指控都是有罪推定或者是合理想象,其证据都是主观臆断。
1.本所对公司报表虚假并不知情;2.在执行审计时并没有参与造假;3.本人没有签署审计报告和主观故意;4.某没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出具证据不能佐证;5.根据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原则应依法宣告其无罪.(三) 法院判决2002年11月18日法院《刑事判决书》:欺诈发行股票罪.1.被告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共同欺诈发行股票的直接主管人员;2.是以欺诈发行股票为目的;公诉机关指控罪名不当,应予以纠正;3.公司会计报表作假很容易发现,但仍然予以认可;4.为法院举证不需要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三、法理分析(一)CPA出具审计报告失实能认定为欺诈发行股票罪吗?1.侵害客体:国家对股票发行的管理制度和股东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2.犯罪主体:股票的发行人,包括单位和自然人;3.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制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行为;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募集资金的目的.《刑法》第160条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单位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1%至5%以下罚金。
单位实行双罚制。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主体如何认定?《刑法》229条第1款:中介组织及其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
量刑幅度为:5年以下并处罚金;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1.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2.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 实行双罚制,单位判处罚金,直接人员判处徒刑或拘役.(三)本案存在的法律问题1.拘押期间严重违反法律规定2.指控罪名与判决罪名不符3.指控证据先入为主且不充分4.犯罪主体认定不清5.判决罪名严重错误6.审理期限超过法律规定7.没收审计费用135万元无法律依据(四)本案需要延伸探讨的普遍性法律问题1. 确定财务报表舞弊的法定标准是什么?2. 政府审批责任与公司会计责任如何划分?3. 政府认定责任与中介机构确认责任如何划分?4. 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无?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5. 自由裁量权内的量刑幅度是从重还是从轻?四、CPA失败原因(一)主观原因1)注意义务—法律性文件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2)告知义务----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与披露(二)客观原因1.政府诚信缺失2.客户道德风险四、CPA失败原因(一)该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1.地方政府官员极力推动和支持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实施3.中介机构受到政府与公司欺骗(二)该公司财务舞弊被揭露的原因政治利害关系人检举揭发1.政治利益集团博弈2.经济利益集团内讧(三)CPA主观原因1)注意义务—法律性文件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2)告知义务----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与披露(四)CPA客观原因1.政府诚信缺失2.客户道德风险[案例03] .琼民源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代理风险与质量控制(一)案情介绍:1.评估增值6.5亿2.民源大厦项目转让收益3.2亿(二)失败原因1.职业道德方面1)代理人道德风险2)专业胜任能力2.专业判断方面1)评估增值处理依据2)投资收益确认标志(三)法律后果1.客户高层刑事责任2.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四、借鉴启示1.委托代理存在风险1)利益不相同--逆向选择(1)委托人:委托人利益最大化(2)代理人:报酬/闲暇/价值/地位2)责任不对等--代理人偷懒(1)委托人: 出资责任风险承担利润享有(2)代理人: 代理责任报酬获取3)信息不对称---投机撒谎4)契约不完全---道德风险2.签字制度应当改革吗?3.如何保障业务质量?[案例04]某股份公司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专业胜任与客观独立(一)案情介绍:1.建设银行贷款到期1.4亿;2.在建工程成本0.3亿;3.以物抵债(二)失败原因1.职业道德方面2.专业判断方面1)两项交易还是一项交易?2)销售收入是否实现?3.债务重组是否成功?(三)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四)借鉴启示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案例05] 广西某公司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审计偏颇与与超然独立(一)案情介绍:向子公司客户担保贷款实现销售收入1亿\利润0.67亿;1.销售合同---公司与客户2.贷款合同---客户与银行3.质押合同---公司与银行(二)失败原因1.职业道德—独立性缺失2.专业判断---形式重于实质(三)法律后果1.行政处罚2.道德谴责(四)借鉴启示1 .会计技术创新与审计策略2 .金融衍生工具与会计处理[案例06]深圳某事务所验资失败案--案例主题:注意义务与告知义务一、案情介绍兰州甲公司与香港乙公司在深圳合资设立丙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各投50%. ”二、失败原因1.未仔细审验法律性文件2.未尽道德与法律义务1)专家注意义务2)如实告知义务3.审验程序不到位—CPA偷懒三、法律后果1.民事赔偿2.行政责任四、借鉴启示1.职业道德启示--职责谨慎2.法律义务启示—专家责任3.专业问题启示--委托投资4.职业判断启示—经济实质[案例07]某股份公司审计失败案--案例主体:公开信息与社会责任一、案情介绍(1)未发现虚开增值税发票2000万,(2)少提减值准备1500万;(2)发现后又另外出具审计报告.二、失败原因1.客户管理层道德风险---未评估审计动机和目的2.注册会计师职业谨慎1)销售收入确认的审计程序,2)未关注资产的质量与减值3)单纯帐目审计的缺陷性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1)独立性2)胜任能力[案例08]某银行诉某两大国际会计师行案--案例主题:控制风险与职业谨慎(一)案情介绍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94\95年委托分别两大国际会计师行审计.(二)失败原因1)未关注内部控制缺陷2)失去应有的职业谨慎(三)法理分析(1)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属于审计范围?(2)约定书对审计风险的提示是否有效?(3)被审计人过错是否可对会计师免责?(四)借鉴启示(1)经营风险的关注(2)控制风险的判断[案例9]某股份公司审计失败案--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划分一、案情介绍财务造假方法—(利润源泉-自购股票)1.在中报和年报前,财务部门根据年初制订的利润目标:总股本数×每股收益=利润额利润额-当年实际利润=拟确定抛出股票数2. 证券部门根据财务部门上报的利润差额抛出股票1)股票卖出的时间范围2)股票卖出的价格区间3.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相应的虚假合同\虚假发票1)私刻客户印章\套取客户空白合同\修改客户合同;2)与客户串通,向客户汇款后再汇回本公司帐户根据法院认定:1997年到2001年7月,东方电子采取上述手段销售合同1242份,合同金额17.29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份,金额17.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