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旅游形象定位
- 格式:docx
- 大小:16.19 KB
- 文档页数:5
青海湖旅游营销策略——我想看看那一滴蓝色的泪水这骄傲的酒杯/为谁举起/荒凉的高原/天空上的鸟和盐/为谁举起波涛从孤独的十指退去/白鸟的鸟屿,儿子们围住/在相距遥远的肮脏镇上。
一只骄傲的酒杯/青海的公主/请把我抱在怀中/我多么贫穷,多么荒芜,多么肮脏一双雪白的翅膀也只能给我片刻的幸福我看见你从太阳中飞来/蓝色的公主/青海湖/我孤独的十指化为天空上雪白的鸟——海子《青海湖》前言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
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
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
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
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
离西宁约200公里。
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
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一、青海湖景点简介1.景点特色湛蓝的湖泊、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油菜花,宛如一颗美丽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
也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集中地区,至2014年8月青海鸟种记录增加至222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
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2.主要景点海心山: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
青海湖碧波万顷天地之间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泊。
它被誉为中国青藏高原的明珠,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欣赏其壮丽的景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青海湖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第一节:独特的地理环境青海湖地处于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海拔3200多米,由青海省海北、海南、海西三县构成。
它被群山环抱,四周是广袤的草原。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青海湖独特的景色和生态系统。
第二节:碧波万顷的湖水青海湖的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明镜,清澈透明的湖水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湖水色泽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里表现出多变的色彩,从深蓝到浅蓝,都充满了神秘感和诗意。
第三节:壮丽的湖景青海湖被峰峦叠嶂的群山环抱,景色壮丽。
湖的北岸有大片的湿地和湖滨沙丘,南岸是起伏的丘陵和广袤的草原。
湖泊与周围的山脉、草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欣赏到青海湖独特的日出和日落景色,这是一种壮观的自然奇观。
第四节:丰富的生物资源青海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湖中栖息着大量的鱼类,如鲤鱼、鳟鱼等。
此外,湖边也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鹤、黑鹤等候鸟来到这里越冬。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保持了相对原始的状态。
第五节:青海湖的文化意义青海湖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青海湖地区居住着多个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
他们依靠青海湖的水源和湖泊的捕鱼业、养殖业为生,湖区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文化特色也丰富多样。
在青海湖周边的村庄和小镇,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藏族、回族等地方风味美食,感受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结论: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以其碧波万顷的湖水和壮丽的湖景而闻名于世。
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清澈透明的湖水、壮丽的湖景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其成为了一个受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
在青海湖的周围,我们可以不仅欣赏到湖泊的美景,还可以领略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青海湖天空之镜下的美丽湖泊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是我国青藏高原的明珠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在晴朗的日子里,青海湖的湖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形成了令人惊叹的景观。
本文将介绍青海湖的美丽和与天空相互映衬的奇特景观。
青海湖水域广阔,面积达到约4400多平方公里,水深平均为19米。
湖水因岛屿众多,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景点。
在湖边的小山丘上,湖水的倒影如天空的延伸,静静地映照着蓝天上的白云。
这种景象犹如一幅绘画,将人们带入到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青海湖的湖泊倒影是由于湖水的高度透明度和湖水与天空交相辉映的作用。
在湖面的倒影中,人们可以看到著名的青海湖骆驼半岛、大通湖湿地等自然景观。
青海湖的湖泊倒影让人仿佛在天空中行走,享受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青海湖周边的山脉也给这片湖泊增添了壮丽的景色。
雄伟的祁连山脉和南山脉环抱着青海湖,与湖面倒映的天空一起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当夕阳西下,映照在湖泊和山脉上的光芒逐渐消散,青海湖的美景更加令人陶醉。
青海湖的美丽和湖泊倒影景观也受到了摄影师们的追捧。
每年,许多摄影爱好者都来到青海湖留下精彩的作品。
他们利用摄影的技巧,捕捉到了湖泊倒影时瞬间的美丽,将其永远定格。
这些摄影作品让人们更加了解并欣赏到了青海湖的独特之处。
青海湖不仅仅是美丽景色的存在,它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湖中有多种鱼类和鸟类栖息繁衍。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世界各地飞到青海湖边,形成了令人惊叹的鸟类迁徙景观。
湖泊倒影的美丽也为这些候鸟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环境。
青海湖的湖泊倒影景观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每年,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欣赏湖水与天空相映衬的绝美景色。
他们可以选择乘坐游船,亲身体验湖泊倒影的壮丽;或者选择爬上湖边的山丘,鸟瞰整个湖面。
这些活动都能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到青海湖的独特魅力。
总之,青海湖天空之镜下的美丽湖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享受。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北约150公里处,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它被称为“青藏高原的明珠”和“中国西部的明珠”,是一片令人陶醉的梦幻之地。
青海湖水面广阔,湖水清澈如镜。
当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湖面上时,湖水呈现出迷人的蓝色。
湖的周围被雄伟而壮丽的青海湖山脉环绕,山峦起伏,景色壮丽。
在湖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听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世界。
春季,青海湖的周围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
湖边的草地上铺满了细碎的花瓣,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
湖水中的倒映着湖岸上的花海,犹如仙境一般。
漫步湖边,沐浴在花的芬芳中,无比惬意。
夏季,青海湖的湖水清凉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
湖边绿树成荫,微风拂面,草原上的牛羊漫步湖畔。
湖水中有各种各样的鱼类,吸引了众多爱好钓鱼的游客前来。
放下渔线,静静地等待,享受休闲的时光。
秋季,青海湖的周围变得金黄一片。
因为草原上的高原生态屏障和青海湖西北侧的柴达木盆地,这里形成了鲜明的湖泊黄土岩地貌,被称为“黄土湿地”。
这个时候,湖边的景色如同一幅绚丽的油画,让人陶醉其中。
冬季,青海湖的水面结成冰川,整个湖面白茫茫一片。
湖边的风景更加幽静,湖面上的冰雪反射着阳光,闪闪发光。
这时的青海湖成为了滑冰和马拉雪橇的乐园。
湖水与冰雪的相互映衬下,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青海湖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也是大自然的宝库。
湖中栖息着许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
每年夏秋之际,成千上万只候鸟飞抵此处,在这里栖息和繁衍。
青海湖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青海湖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游客可以乘坐船只在湖上畅游,欣赏湖的美景。
同时,青海湖周围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茶卡盐湖、茶卡大草原和塔尔寺等。
这里的民族风情浓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青海湖畔,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宽广。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青海湖是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一座美丽湖泊,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它是自然界的一块宝地,拥有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青海湖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师的关注。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青海湖的地理特征、自然景观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地理特征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四大内陆盆地之一,也是中国的最大咸水湖。
湖泊的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湖泊周围山峦环绕,构成了壮丽的自然风景。
湖泊的海拔高度为3,19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青海湖水源主要来自周边山脉融化的积雪和冰川,以及附近的河流和降水。
湖泊的水质非常清澈,湖水深处可见底部景象。
青海湖富含矿物质,如锂、钠、钾等,给湖泊的水体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二、自然景观1. 湖泊美景青海湖的湖水呈现出蓝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色彩,被誉为“人间琼浆”。
湖水与周围雪山和蓝天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面。
夏季,湖泊的水域中还会有各种野生水鸟和候鸟,为湖面增添了生机。
2. 沙岛奇观青海湖还拥有多个沙岛,这些沙岛在湖面上屹立,形成了与湖泊相互对比的景观。
浪川沙岛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它与湖水的碧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3. 美丽的湿地青海湖周边是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栖息了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在青海湖湿地保护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红鹤、白头鹤等稀有鸟类的独特活动,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礼物。
三、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禁止了湖泊周边的过度开发和建设活动,保持湖泊周围的自然景观。
其次,建立了青海湖湿地保护区,严格控制人类活动的范围,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湖水水质的监测,确保湖泊水体的清洁和安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青海湖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阳光青海湖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区之一。
湖面海拔3196米,面积达4400多平方千米,周长360多公里。
青海湖因其美丽的湖光山色、丰富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文化景观,被誉为“天空之湖”、“茫茫草原上的明珠”,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青海湖是高原湖泊,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湖水呈现出青蓝色,并且水质清澈透明,光线皎洁,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湖区景观多姿多彩,湖周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片草原,到处是沙丘、草原、湖泊、湿地、河流等自然风光。
湖边有许多景点,如美丽的日月山、神秘的黑马河、宁静的南山、峭壁陡峭的东岸、水草丰茂的西岸、充满野趣的海星岛和夏布利岛等等。
此外,湖区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景观,如蒙古族、图门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情,以及宗教文化遗产,如经幡、寺庙、僧衣等等,这些都是游客品味高原文化的独特体验。
青海湖保持着较为完好的生态环境,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湖区是藏北、青藏高原和东亚大陆植物区系的交界地带,境内不仅分布着草原、沙漠、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还有大量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如藏野驴、麝牛、红嘴鸥、丹顶鹤、三线蝙蝠等。
湖区还是水鸟的乐园,有国内外众多品种的涉禽、水鸟、猛禽等栖息繁殖,是观察、研究和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天然实验场。
青海湖拥有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着力保护高原草原、沙漠、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
青海湖生态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也是面积最大、资源最富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授予“世界生态环境模范地”称号。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运输枢纽,青海湖还集成了水利、渔业、旅游和建筑等多种开发利用方式。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积极开展青海湖旅游游览、文化交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探寻着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径,在湖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湿地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最大限度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并促进青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水域迷踪海拔最高湖泊—青海湖青海湖,坐落在中国西北青海省的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它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本文将向你介绍青海湖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地理特点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3,195米,是一个高原湖泊。
它占地面积约4,317平方千米,湖水清澈透明,碧波荡漾。
青海湖周围被崇山峻岭环绕,景色壮丽。
湖区的气候宜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整年气温较低。
生态环境青海湖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许多候鸟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每年春秋之际,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南方飞来,在湖边停留和繁殖。
这里也是许多珍稀鱼类的栖息地,如青海裂腹鱼和青海云杉鳅等。
保护这片湖泊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这些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旅游资源青海湖周围有许多景点和旅游资源。
首先是悬崖峭壁和险峻的群山,它们构成了湖岸的壮丽景色。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泊,欣赏湖水的美丽,并且近距离观察候鸟和湖中的生物。
此外,沿湖边还有许多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青海湖还是冬季冰上酒店的理想目的地。
每年冬季,湖面结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面。
游客可以在冰上住宿,体验独特的冰雪世界。
此外,湖畔还有徒步旅行和露营等户外活动,适合喜爱冒险的游客。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青海湖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生态价值。
保护这片湖泊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总结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以其壮丽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它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文化遗址提供了许多旅游和冒险的机会。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保护这片湖泊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以确保后代人也能欣赏到这片美丽的湖泊。
前往青海湖,您将会沉浸在这个水域迷踪的海拔最高湖泊中,体验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魅力。
青海湖国家公园形象标志及宣传语征集
青海湖国家公园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青藏高原上第三大淡水湖。
为进一步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青海省政府和青海湖国家公园管理局今日宣布,面向全社会征集青海湖国家公园形象标志及宣传语。
青海湖国家公园形象标志设计应紧密围绕青海湖的自然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环保、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等理念,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美观度。
而宣传语则应紧扣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的主题,深刻表达青海湖无限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在此,我们列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形象标志设计:
1、在形象设计中,要以青海湖为核心元素,围绕着青海湖的景观、动植物、文化艺术等进行设计,展现青海湖独特的自然特色和文化背景。
2、标志的设计应该简洁、明快,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对环保、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等理念的体现。
3、标志的设计要有良好的辨识性,结合青海湖的独特风光,让人们一眼即可认出。
二、宣传语设计:
1、在宣传语设计中,可以借助青海湖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元素,从多个角度展现青海湖与自然、人文的联系。
2、宣传语应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传递出青海湖的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之美,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宣传语的设计要贴合青海湖国家公园的主题和宣传方向,既能展现青海湖的代表性,也能传递出青海湖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通过青海湖国家公园形象标志及宣传语的征集,将更好地
宣传青海湖国家公园的美丽形象,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期待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为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献计献策,共建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青海湖的风景描写
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是藏语“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的音译。
她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青海湖在历史上曾名“措温布”、“布隆迪”、“库木塔格”等,因“措温布”在藏语中意为青色的海,清代后才改称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黄河上游,它与黄河的源头、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相连接,构成了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湖湖水清澈湛蓝,湖周群山环抱,四周被草原和广袤的农田包围。
湖中有多处小岛。
小岛倒映在湖水中,与湖面组成了优美的“湖天塞外图”。
青海湖沿岸风光旖旎,自然景观独特。
这里是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湖的南岸有大通县和海晏县;北岸有海晏县、大通、贵德和门源四县。
湖面海拔3467米,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
—— 1 —1 —。
青海湖景区介绍讲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青海湖,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就为大
家介绍一下青海湖。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
位于青藏
高原的东北部,地处青海省东北部的湟水流域,是中国最大的内
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青海湖湖水清澈湛蓝,
水草丰茂,被称为“青海蓝”。
青海湖既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又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青海湖海拔高度为3000多米,东西长约600多公里,南北
宽约50-80公里。
青海湖面积约为2496平方公里(相当于南京
玄武湖面积),比杭州西湖大1/3左右。
青海湖的湖水由周围山
上冰雪融化形成。
由于青海湖水质清澈湛蓝,所以湖中生长着丰
富的水生动植物和水草植物。
湖中有大量野生鱼类和水生动植物。
在古代民间传说中青海湖是格萨尔王的母亲西王母和她的儿
女们居住过的地方。
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曾途经青海湖地
区(当时叫西海)并留下了《西行纪》一书。
自古以来人们对它就有许多美好而神奇的传说,最著名者为“三藏取经”和“天女散花”故事。
—— 1 —1 —。
青海湖的美景描述
青海湖是位于青海省西部,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胜古迹。
①绵延辽阔:青海湖周边景观宏伟壮丽,绵延数百公里,是南北交通
要道,水道宽阔,不远处的雪山飘着白雪,天然的湖海有着绝美的自
然景象,宛若仙境般恢宏壮阔。
②碧波那浩瀚:青海湖是一片碧水如镜,荡漾涟漪,表面宁静如洗,
蓝天中云层作伴镶空蔚蓝,水面如蓝色的环绕,可见青海湖的美丽。
③湖中的藏族文化:青海湖的水乡里充满着原始的藏族文化,拉开尊者,祈求善闻南边的宗教祭举活动,每年都会有众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有几支民族在湖中诵读对自然的赞誉,弥漫着原始的民族色彩。
④浅浅的湖水:随着微风吹拂,湖水变得澄澈见底,在阳光普照下,
湖水绿亮,有光泽感,湖水清澈见底,每一个鱼儿宛如灵灵动人的精
灵在水中游动,可见湖中活动活泼,水中植物景色颜色鲜艳,碧蓝的
水把湖底景象完美保存。
⑤绚丽日落:青海湖一片湖光美景,日出,湖面如流霞般泛起;日落,将湖水照映成如金色的幻影,染天际坠入湖面,藏在湖水深处的青藏
高原美景景色更是绚丽美妙。
⑥浓情蜜意:青海湖站立于海拔4,058米的仰望瞭望支点,海面宛若天际的湖光碧日,水天一色的浪漫氛围洋溢四周,云雾缭绕的湖水染尽湖面,遥望远处,情不自禁心凝神望,尽情享受这绝美的旅程,沉浸在湖水蔚蓝的迷醉,心灵,是这湖光碧景带来的浓情蜜意。
关于青海湖的介绍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它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青海湖的面积达到4456平方公里,最深处达到25.5米,湖岸线长约360公里。
湖水呈现出深蓝色,透明度很高,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湖中的水源主要来自河流和冰川融水,湖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使得湖水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青海湖周围的自然景观十分壮观美丽。
湖的东北岸是著名的沙岛,沙岛上有连绵不绝的沙丘,形成了一幅宛如沙漠中的湖泊景象。
湖的南岸是群山环绕的峡谷,峡谷中有著名的鸟岛,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候鸟飞来此地繁殖。
湖的西北岸是青海湖湿地保护区,这里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包括藏羚羊、野马、黑颈鹤等珍稀物种。
青海湖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湖的周边地区居住着多个民族,如藏族、土族、回族等。
这些民族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游客可以在湖畔的村庄中欣赏到他们的表演和手工艺品。
此外,青海湖还是中国重要的神圣地之一,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青海湖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中的沙岛和鸟岛,欣赏湖水和周边山脉的美景。
在湖畔的草原上,游客还可以骑马、野餐、观赏牧民的放牧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此外,湖区还设有多处观景台和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详细的旅游信息。
青海湖是中国西北地区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来到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湖水的宁静和山脉的壮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无论是远足、摄影还是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青海湖都能带给游客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所以,如果你计划到中国西北旅行,不妨考虑来一次青海湖之旅,你一定会被它的美景所深深吸引。
青海湖旅游形象定位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青海湖
地处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是
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
延的天然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使其自然景观绚丽壮美、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青海湖处于环境敏感地区,周边的居民由汉、藏、蒙古等多种民
族组成。因此,青海湖的旅游发展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而且涉
及周边牧区居民的生计问题。青海湖不可避免地选择了生态旅游的发
展战略,目的在于以一种环境友好、社区和谐的方式发展旅游。在其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青海湖的生态旅游形象,其对旅游
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当地旅游决策部门和公众识别出青海
湖最具特色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在此基础上,把握未来旅游产品开发
和市场开拓的方向;其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生态旅游
地形象可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旅游地形象可以增加
识别度,引起游客注意,诱发出行欲望;第三,引导旅游目的地的旅
游企业的开发、保护、建设、经营与管理,形成统一鲜明的旅游目的
地形象。因此,地方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形象,在旅游开发
的前期进行资源和市场分析,确定形象,进而围绕这个形象开发旅游
产品,建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1]。此外生态旅游形象既是旅游目
的地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生态旅游吸引物要素系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对于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健全生态旅游吸引物系统具
有重要价值。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其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
话题,不同分析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相同研究视野也会有不同的表
述,具有多元化特征,是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但又是生态旅游规划中
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旅游形象定位"国内外研究述评
1.1国外研究述评
国外的旅游形象研究一般都以旅游目的地形象概之,只是在具体
的文章中体现研究的尺度是国家、州或者城市。关于旅游地形象的研
究,国外的中心前提是目的地形象在个人旅游者从购买决策中充当至
关重要的角色,以及个人旅游者的满意度主要依赖于他对目的地期望
的比较,或者是以前对目的地的原生形象和实地旅游感知形象的比较。
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ohnD.Hunt的博士论文Image-
AFactorinTourism(《意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探讨了旅游地开发
中image因素的意义,此作被认为是旅游地image研究的先驱之作。
他认为旅游image是一个纯粹主观的概念,旅游地所持的印象,是外
界作用于人脑所形成的意识流[2]。1972年,在美国学者C.Gunn
的《度假景观(Vacationscape)》一书中,作者提出了旅游者形成旅游
地形象的两个层次:原生形象(OrganicImage)和诱导形象(InducedImage)
的概念。自从第一篇关于旅游地形象研究的文章出现的30多年来,
旅游地形象分析已经成为旅游研究文章中最热门的课题。StevePike
在2002年汇总了从1973年到2000年间的142篇分析旅游形象的文
章[3]。在此之前chon(1990)也曾经进行过总结,chon通过总结23
个最繁华的旅游地发现当时最前沿的课题是研究目的地形象在游客
购买决策行为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4]。Echtner
和Ritchie1991年通过阅读15个从前的关于旅游地形象的构想与实施
的研究认为,研究者们在操作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上,还没有取得成
功。同时他们也发现研究者们对定量研究有着很强的偏好,而很少考
虑到自由旅游者[5]。郭英之(2003)通过对国外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的
综述,对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旅游感知形象类型、行为模式、
市场营销管理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了总结[6]。近
年来国外的旅游形象研究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旅游目的地
形象构成模型以及定量指标体系研究、形象分析方法和一些实证研究。
国外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研究重点在于形象宣传。
1.2国内研究述评
从国内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的旅游形象研究在总体上是实践走
在了理论的前面,专门探讨旅游形象策划和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文章数
量和实际对旅游地进行形象设计的文章数量相比要少很多,在理论上
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1990年以来,以陈传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
对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DI)给予重视,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实
践中提倡将地方文脉导入到形象设计中来[7],并将企业形象识别理
念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中[8]。1998年,张安等提出了旅游
感知形象的策划设计内容、方法和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指标体系[9]。
理论研究中较为突出的是李蕾蕾,于199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
讨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专著[10]。吴必虎和宋治清(2001)研究了进行
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指出旅游形象设计由设计前期的基础
工作及设计后期的显示性工作两部分组成[1]。苗学玲(2005)在《"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
形象研究述评》一文中,以所收录的185篇文献为依据,采用定量与
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10年来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
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一些特征。
研究发现,文献以"形象定位和设计"最为普遍,形象策划是国内旅游
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主题,"城市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和"市场定位"
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策划理论形成的基础,并形成以TDIS为主要模式
的"旅游形象策划的简化模型",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转向形象管理,
更多关注形象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将是国内未来旅游目的地形象
研究的方向[11]。国内在旅游形象方面虽然进行了非常多的实证研
究,但是同国外的研究一样,在理论上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说
明力的理论体系,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2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分析
总结我国旅游形象研究成果,旅游形象策划包括定位、设计、塑
造、营销推广、再定位等多个环节,旅游形象定位是整个旅游形象系
统中的核心和关键环节[12]。在旅游形象定位中,旅游地地方性和
旅游者感知是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的基础,旅游形象要素系统分析是
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旅游形象塑造、营销推广是实现旅游形象的有
效途径和方法,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