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剖宫产该注意的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984.51 KB
- 文档页数:13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是将产妇的腹壁剖开,取出胎儿手术。
现阶段,伴随着麻醉学、输血与输液等不同的手术方式改进和进步,剖宫产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安全,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手术对产妇产生的伤害也逐渐降低。
剖宫产手术实施不能忽视麻醉的使用,手术成功需要麻醉形式准确使用,麻醉使用纰漏会造成手术并发症,危及产妇与胎儿的生命。
1.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手术麻醉存在哪些区别?剖宫产手术麻醉使用与妊娠产妇的生理存在重要联系,在腹中的胎儿难以自己完成呼吸,其吸入的氧气是通过母体吸入氧气后经过胎盘实现胎儿吸入,手术过程中麻醉使用的方式、用量以及时机的选择等都会对手术的全过程造成影响,其中一个环节出现误差,会危及胎儿的生命。
因此基于这一情况,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麻醉存在较大区别,剖宫产手术的实施对麻醉的要求是镇痛作用在手术中需要完善,具有满意的肌肉松弛度,孕妇的安全为首要保证;对胎儿产生的抑制需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子宫收缩类药物。
1.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配合行为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麻醉用药,主要有麻醉插管盘、麻醉药品、急救药品以及麻醉机等。
准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其置于手术床边,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好产妇后,协助实施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加快输液速度,促进药物进行循环。
麻醉之后血管括约肌逐渐松弛,这时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需要为产妇及时补充液体。
对产妇实施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陪伴患者身边,必要情况下可以紧握患者的手部,诱导完成后,患者在60秒内会快速意识丧失,之后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失去防御能力,这时会产生身体的某一部分坠床。
这一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要在全麻诱导完成之间固定好产妇,实现完全制动。
有效使用麻醉诱导剂,在临床手术中经常使用的麻醉诱导剂有力月西,经常用作诱导辅助药物,具有遗忘作用,主要是在静脉通道建立以及监护设备完善后推注实施;芬太尼,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存在蓄积效应,在麻醉诱导以及术中维持较为常见,能够控制患者的呼吸,气管插管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硫喷妥钠,是一种速效麻醉诱导剂,这种药物是碱性性质,防止其渗透到产妇皮下,在不慎渗漏情况下,需要立即报告医生,使用0.5%普鲁卡因实现局部封闭,在推药过程中需要先快后慢,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这一药物需要现配现用;司克林,其是一种去极化短效肌松剂,在患者熟睡之后可以快速静脉推注;乃可松,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剂在患者插管后静脉推注。
麻醉科对孕妇的麻醉管理方法对于孕妇来说,进行麻醉可能是一个特殊而又必要的过程。
在手术或器械操作过程中,麻醉可以使孕妇免受疼痛的折磨,同时也可以保护胎儿的安全。
然而,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妊娠期所带来的特殊情况,需要麻醉医生在管理麻醉方法时格外慎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麻醉科对孕妇的麻醉管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孕妇麻醉前的评估在孕妇进行麻醉前,麻醉医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一评估过程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孕妇的妊娠期麻醉医生需要了解孕妇所处的妊娠期,因为不同的妊娠期对麻醉的管理有不同的要求。
尤其是在孕妇怀孕早期和晚期,需要格外注意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2. 孕妇的身体状况麻醉医生需要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包括了她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麻醉医生了解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以更好地制定麻醉方案。
3. 孕妇的既往病史麻醉医生需要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例如是否有心脏病、肺病等慢性疾病。
这些疾病对孕妇的麻醉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孕妇麻醉方法选择在麻醉科对孕妇的麻醉管理中,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了全身麻醉、腰麻和局麻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应用于孕妇时,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给予全身性药物来产生深度无痛状态的麻醉方法。
在孕妇麻醉中,全身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刨宫产手术等需要对孕妇进行较长时间手术的情况。
2. 腰麻腰麻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腰椎间隙内,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实现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对于需要进行剖腹产的孕妇来说,腰麻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3. 局麻局麻是通过给予药物使特定区域产生麻木和无痛状态的麻醉方法。
在孕妇的麻醉管理中,局麻主要应用于一些简单的手术或产后疼痛镇痛等情况。
三、孕妇麻醉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在麻醉科对孕妇的麻醉管理中,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需要麻醉医生和团队牢记于心。
1. 麻醉药物的选择孕妇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一定的改变,因此在麻醉管理时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
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一)穿刺针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二)穿刺方法穿刺间隙为L2~3或L3~4。
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
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
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
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
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
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
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
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
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1.一般选连续硬膜外麻醉;紧急剖腹产手术,可选局麻。
如患者过度精神紧张难于合作,或合并严重呼吸与循环功能不全、腰椎病、局部感染等可选用气管内全麻。
2.麻醉中用药要考虑对子宫和胎儿的影响。
剖腹产时为防止婴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胎儿娩出前不使用对呼吸有抑制的药物。
哌替啶进入胎盘速度较慢,如确属需用,可在胎儿娩出前10min内静注哌替啶(〈1mg/kg),氟哌啶2.5mg尚属安全。
3.腹压高的患者取平卧或头低位均使潮气量减少,加上麻醉和手术的影响,常导致低氧血症,因此应注意监测呼吸、并常规吸氧,维持良好的通气。
4.加强循环的监测和处理(1)巨大肿瘤或足月妊娠者腹腔静脉受压,致使回心血量减少,椎管内麻醉易发生“仰卧低血压综合征”。
硬膜外麻醉给麻药应分次小剂量进行。
如血压下降,可将子宫(或肿瘤)推向左侧或调节手术床向左倾30°,并适当加快输液和给予适量麻黄碱可使血压恢复,输液应选上肢静脉。
(2)估计出血量多的手术(如子宫颈癌根治术)若无禁忌,要实行控制性降压和控制性低温术,以减少出血。
(3)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和宫外孕破裂等,常并发大出血,应尽早手术止血。
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血,必要时应补充第Ⅷ因子,并给予抗纤溶药处理。
(4)妊娠中毒患者,可用西地泮(安定)、硫喷妥钠镇静,大剂量硫酸镁解痉、降压。
必要时静注葡萄糖酸钙,以对抗镁离子引起的呼吸和心肌抑制。
应注意观察,预防左心衰竭;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胎儿娩出后,因子宫突然缩小,子宫内及静脉系统大量血液回流,使血容量急骤增加,极易导致心力衰竭,应监测CVP,注意控制输液量。
剖宫产前需了解的麻醉知识有不少孕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做剖宫产,剖宫产手术需要进行麻醉,但是很多孕妇并不懂剖宫产的麻醉知识,害怕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因此对剖宫产麻醉产生恐惧和担心的心理。
其实,在做剖宫产手术之前,可以做一些关于剖宫产手术的准备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对剖宫产手术的恐惧。
一、什么是剖宫产随着麻醉、输血、输液等知识的普及,以及外科技术的发展,剖腹产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剖宫产是妇产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是利用剖宫产技术将子宫中的胎儿和胎盘组织从子宫颈、阴道中取出。
因为有些孕妇无法进行阴道生产,所以要通过剖腹产来生产。
二、剖宫产麻醉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首先,在做剖宫产之前,产妇要遵从医嘱,做B超、胎心监护等一些必要的检查,以确定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并且在待产期间不能随意外出。
手术前8小时吃东西,也不能喝水,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胃部食物反流的情况。
其次,由于任何一项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剖宫产的意外风险包括麻醉意外、出血过多、损伤子宫周围组织和器官、新生儿窒息以及其它意外的情况,虽然出现这些意外风险的概率比较低,但是产妇还是需要对剖宫产的风险有所了解,并且在手术前需要签手术麻醉同意单。
另外,在选择麻醉方式时,要选择合适自己的麻醉,在手术前与家人进行沟通,并且在产科医生和麻醉医生以及助产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麻醉手术的利弊后再选择麻醉方式,以及要选择合适时间使用麻醉剂,太早的使用会延长产程。
在剖宫产手术前产妇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麻醉只是减轻剖宫产手术的疼痛感,并不是完全没有感觉,因此产妇再生产前需要了解清楚生产的过程,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
三、剖宫产麻醉和其他麻醉的区别剖宫产麻醉与其他麻醉的区别在于,剖宫产的麻醉是与产妇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还未出生的胎儿是无法自行完成呼吸的,一般是通过孕妇吸入氧气之后,再经过胎盘来提取氧。
所以麻醉的方式、剂量等等的选择都是会影响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因此剖宫产对麻醉也有一定的要求。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剖腹产后注意事项剖腹产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要注意会饮的清洁。
睡觉时做好左侧卧睡,睡硬板床,束腹带材质要软,手术两周后才可淋浴等,还要注意及时去医院回诊。
1、会阴的清洁和自然生产者相同,但是自然产需用煮熟的水,剖腹产只要用浴室热水即可。
2、睡觉时采左侧卧睡,对血液循环最好,期间也可以更换姿势。
3、最好睡硬板床,如无硬板床,也可铺睡地上。
4、取下伤口纱布后,先在伤口上覆盖一条干毛巾,再围上束腹带,以减少摩擦不适,束腹材质要软,不要宽,以免长时间使用不舒服。
5、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部位。
6、下床时先行侧卧,以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7、手术一周后才可淋浴,之前可擦澡。
淋浴后将切口擦干,可用75%酒精涂抹切口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8、手术后,会少许的恶露流出,可使用卫生棉保持干燥,但是如果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尽速就医。
9、3-4小时要排尿一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灼热或刺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
剖腹产要住院多少天剖腹产是女性因为害怕分娩时的疼痛或者某些原因需要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
剖腹产住院几天是因个人的恢复情况而定的,一般情况下是七天左右。
剖腹产要后特别注意腹部伤口愈合及护理。
腹部伤口分为两种,直切口与横切口。
产后第三天,伤口换敷料,检查有无渗血及红肿,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要换药一次,第七天拆线。
如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贫血及其他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要延迟拆线。
术后若妈咪体温高,而且伤口痛,要及时检查伤口,发现红肿可用95%的酒精纱布湿敷,每天两次。
若敷后无好转,伤口红肿处有波动感,可确认有感染,要及时拆线引流。
产后三到五天内,产妇的身体还很虚弱。
伤口仍然疼痛,有些人会有便秘和肿胀的感觉,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饮水是非常必要的。
最好喝热茶和不低于室内温度的水,这些都能促进肠蠕动。
剖腹产一般是5-7天出院。
在出院之前,需要找好能够帮助产妇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做饭和带孩子的帮手。
一、引言腰麻,即腰椎穿刺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腹部、下肢等部位的手术。
腰麻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腰麻术后病人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二、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腰麻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情绪。
2.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避免术中感染。
4. 确保患者空腹,防止术中发生呕吐。
三、术后护理1. 体位(1)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减轻腰部压力,防止术后腰痛。
(2)6小时后,患者可采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2. 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每小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持续观察6小时。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面色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3. 麻醉平面观察(1)术后6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防止麻醉药物残留引起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
(2)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 疼痛管理(1)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泵,缓解疼痛。
(2)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泵参数。
5. 呼吸道管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理。
(2)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
6. 尿管护理(1)术后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
(2)定期更换尿袋,保持尿管清洁。
7. 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8. 活动指导(1)术后6小时后,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肢体屈伸、翻身等。
(2)术后24小时,患者可下床活动,注意循序渐进。
9.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给予关心、安慰。
(2)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过程,增强其信心。
10. 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活动等。
(2)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四、总结腰麻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