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65.67 KB
- 文档页数:9
2014年铁路行业分析
报告
2014年7月
目录
一、铁路行业概况 (4)
1、2000年我国铁路处于初步建设阶段 (4)
2、多年建设带来质变 (5)
二、铁路建设打开万亿投资空间 (6)
1、第一阶段:铁路建设缓慢前行(2001--2003) (6)
2、第二阶段:铁路建设飞速发展(2004--2010) (7)
3、第三阶段:铁路建设新时代(2011---2014) (8)
三、铁路建设各项指标成果喜人 (9)
1、建设里程破10万公里,高铁里程破1.1万公里 (9)
2、铁路各类车辆总计78万辆,其中高铁1万辆 (12)
3、铁路旅客与货物运输复合增速6% (13)
四、铁路建设发展基金保障建设资金来源 (15)
1、铁道部资产负债率64% (15)
2、铁道部现金流与盈利能力较弱 (17)
3、铁道部债务性融资是主要资金来源 (18)
4、铁路建设发展基金保障资金来源 (19)
五、铁路发展仍有广阔空间 (20)
1、短期:政策支持,投资大概率超2.8万亿 (20)
2、中期:城际和城轨建设空间广阔 (21)
3、长期:路网密度仍有提升空间,海外市场待开拓 (23)
六、风险因素 (25)
七、重点公司简析 (25)
1、鼎汉技术:内生增长动力足,外延拓展节奏稳 (25)
2、永贵电器:轨交持续高景气,路外看好电动汽车 (27)
3、北方创业:自备车和外贸车提盈利,军品整合提估值 (29)
4、中国南车:景气回升,进入利润兑现期 (31)
5、中国北车:业绩确定性高,接轨世界 (32)。
颠簸的中吉乌铁路丝绸之路贝拉•克瓦齐亚(Bella Kvarchia)2008年6月底,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三方同意了建设连接东亚和欧洲以及中东国家的铁路建设项目。
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之下,该铁路的建设能给予中亚国家一条通向太平洋的通道。
中国—欧洲:缩短900公里路程中-吉-乌铁路预计在吉尔吉斯坦和中国领土上修建一段铁路,将两国现有的铁路联结起来(请查阅地图)。
因此能形成一条联系太平洋港口和波斯湾以及地中海的最短路径。
线路横贯乌兹别克斯坦,经过吉尔吉斯坦到中国,精确地重现了伟大的丝绸之路。
为此必须建设从中国的喀什到吉尔吉斯坦边境的173公里铁路,第二阶段是建设吉尔吉斯坦境内的268.4公里的铁路,最后从吉尔吉斯坦的卡拉苏到安集延的铁路就已经可以利用现成的线路了。
专家认为这段丝绸之路往下可以有两个方向可选。
一是通过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到巴尔干半岛;另外就是经过土库曼斯坦到里海,经过轮渡运输到阿塞拜疆,然后经过格鲁吉亚到黑海沿岸(请查阅地图)。
根据初步的技术经济论证,仅对吉尔吉斯坦境内的铁路建设就需要投资13.5亿美元,但是吉尔吉斯坦专家认为,考虑到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建设预算最终将上升到20亿美元。
最终造价只有作出完整的技术经济论证后才能知道。
根据吉尔吉斯坦国家铁路公司的项目管理部门首席专家乌兰•库洛夫(Ulan Kulov)表示,“这个计划将帮助吉尔吉斯坦摆脱运输“死角”位置,发展本国的中转运输潜力;此外,也为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可能,吸引更多的铁路建设。
单是价值20亿美元的工程本身就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吉尔吉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强调,新的运输走廊把中国到欧洲的路程缩短了900公里。
项目建设包括口岸车站和换装车站在内的12个车站和会让站,48条总长48.9公里的隧道,95座总长20.9公里的桥梁。
渠桥,管道和走廊总长2.8公里。
吉尔吉斯坦的专家认为这些数字都是可信的,甚至考虑到了费尔刚山脉的14.1公里特大隧道和3.4公里长的图鲁加尔特隧道以及1.7公里长的库尔沙波隧道。
2022-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范文什么样的行业分析报告才是合格的?行业分析报告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让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其二:用于引资或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因此,行业分析报告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
我们认为,一份合格的行业分析报告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2)商业模式清晰(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
行业分析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一、详细介绍产品在行业分析报告中,应提供所有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细节,包括企业实施的所有调查。
这些问题包括:产品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它的独特性怎样?企业分销产品的方法是什么?谁会使用企业的产品,为什么?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企业发展新的现代化产品的计划是什么?把出资者拉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来,这样出资者就会和你一样对产品有兴趣。
在商业计划书中,撰写者应尽量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每件事。
商品及其属性的定义对撰写者来说是非常明确的,但其他人却不一定清楚它们的含义。
二、竞争企业的说明在行业分析报告中,要细致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
竞争对手都是谁?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本企业的产品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竞争对手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要明确每个竞争者的销售额,毛利润、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然后再讨论你相对于每个竞争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商业计划书要使投资者相信,你不仅是行业中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将来还会是确定行业标准的领先者。
三、营销计划方案行业分析报告要给投资者提供企业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2月7日在土右旗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土右旗人民政府旗长卜文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过去四年,是我旗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初步构筑工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框架,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初步形成农牧业产业化格局,集中投入城镇基础建设、初步改善城镇面貌的四年;也是我旗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四年。
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旗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一体两翼”、“一轴双核”和“项目启动、园区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提高“三个比重”,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呼包鄂区域新型中等城市,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和本届政府任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2007年,全旗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3亿元,是2003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8%,总量列包头市外五旗县区第一位。
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万元。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34:31:35优化为24:32:44;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业的比重达到4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城镇经济总量和人口占全旗经济总量和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40.5%和28.6%。
财政收入预计完成8.15亿元,是2003年的6.7倍,年均增长61.6%。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9亿元。
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活动中,列西部百强旗县(市)第48位。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080元,比2003年增加2711元,年均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1500元,比2003年增加5995元,年均增长20.2%。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邯郸市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邯郸市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邯郸市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方合资铁路、城际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工程项目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西南交通大学唐曼孙红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
铁路发展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4年起,长足发展。
到2017年3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中国高铁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积累、引进和自主创新,从国内走向国外,都堪称世界奇迹。
高铁史的光辉,烛照着交通科技的未来。
以技术路线、技术系统和技术来源的选择以及在这些选择下设计生产的相应产品为标记,将迄今为止的中国高速列车创新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经了技术储备期(2004年之前),技术引进期(2004年~2008年)和自主创新期(2009年至今)。
三个时段,对应着中国高铁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全面自主创新三阶段。
1.技术积累期(2004年以前)中国高铁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得益于2004年实施的技术引进,但更离不开此前的技术积累。
路风对中国高铁列车技术来源的分析证明,中国高铁技术存在着引进之外的来源,即中国高铁装备工业能够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基础,及其此前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引进技术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中国高铁跳出这个怪圈,在夯实技术理论基础、积累试验运营经验和探索国产高铁研制等三个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奠基工作。
1.1技术研究基础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铁路主管部门在1990年的《铁路“八五”科技发展设想——先行计划》中提出,要重点组织“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论证,并于1991年经国家批准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铁启动了科研攻关;1990年,铁路主管部门正式立项,下达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和规划的研究”科研课题,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