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 格式:docx
- 大小:22.22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六大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天津—秦皇岛,北京—秦皇岛,天津—保定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南昌—九江,九江—景德镇,南昌—鹰潭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长沙—湘潭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南京—杭州,杭州—宁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深圳—茂名闽南三角洲地区:福州—厦门,龙岩—厦门,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成都及周边城际圈,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北京与省会城市火车8小时内抵达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 年高速铁路达3
万公里
7 月20 日,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表示,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军委联合参谋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快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规划》实施。
二、实施中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三、以改革创新办法推动铁路建设,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我国将加速打造“八纵八横”高铁路骨干网络秦为胜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投资建设突飞猛进。
随着沪昆高铁杭昆段、贵广高铁等一大批高铁线路相继开通,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形成,我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到2016年末,全国高铁里程达到2.3万公里,比2012年末新增里程1.4万公里。
高铁里程占比由2012年末的9.6%提高到18.5%,翻了一番,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我国已是名符其实的“高铁王国”,高铁已成为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是新时期中国的一大名片。
2016年7月13日,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铁路总公司正式印发《规划》。
《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并提出到2025年中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8万公里,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幅改善了传统铁路运输的旧貌,极大地提升了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的效率与水平,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城镇化、同城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加快构建高铁网络的构成中,包括郑州、西安、武汉、合肥等城市都将成为“米字型”高铁网络枢纽,这一方面有利于这些中心城市集聚各种要素资源,另一方面,以这些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也将加快发展。
以西安为例,分析指出,“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设也将加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使得资金、人才等资源进一步向西安集聚。
西安拥有很多高校和人才,如果能够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将高教优势充分发挥,发展潜力很大。
国务院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我国将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下图就是我国新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高铁八纵规划:第一纵:沿海通道(大连—沈阳—天津—青岛—上海—杭州—深圳—湛江)第二纵:北京—上海—福州通道第三纵:北京—深圳通道(京九高铁)第四纵:哈尔滨—香港大通道第五纵: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第六纵: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第七纵:银川至福州通道第八纵:西安至昆明通道高铁八横规划第一横:北京至兰州通道主要包括北京至呼和浩特至银川至兰州第二横:青岛至银川通道第三横:陇海高铁第四横:上海至成都(拉萨)通道第五横:上海至昆明通道第六横:重庆至厦门通道第七横:广州至成都通道第八横:广州至昆明通道一、新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与旧的四纵四横相比的有五大优势:1、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2020年中国高铁规划图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 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规划方案。
(一)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全文发改基础[2016]1536号前言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
2004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更好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深入总结原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修编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本规划是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是推进铁路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指导我国铁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
2004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欢迎,成为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展示。
1. 基础网络初步形成。
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 万公里。
2.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东部地区路网优化提升,中西部地区路网覆盖扩大,四大板块实现高速铁路连通,重点物资和快捷货运服务能力增强,综合枢纽有机衔接配套,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发展为依托,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创新成果显著,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成为我国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2020最新高铁线路高清分布图路网规划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1.2万公里以上。
2008年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建成“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干线,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郑州至重庆等区际干线,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
客运专线其他普速铁路按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国大陆的高速铁路网至少包括了5种类型的线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城际客运系统、经提速改造后的既有线、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以及海峡西岸铁路。
四纵四横中国大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是指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长途高速铁路。
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全长将达到16000公里。
“四纵”客运专线即:一是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郑州~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四横”客运专线。
一是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二是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三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四是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城际高铁以前的城际铁路包括高铁和快铁,《城际铁路设计规范2014年》规定将来的时速不高于200公里,因此将来新建的城际铁路都不属于高铁而属于快铁。
西部新线总体上,中国西部是建设快速铁路为主,建设高速铁路为次。
浅谈中国高铁的发展2004年,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铁道部提出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的建设目标和投资规模。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并提出了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运专线总里程1.2万公里以上。
(机车车头)2006年年初,“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25万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
2004年是500多亿元,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总投资规模更是猛涨到了1.25亿元,平均每年2050亿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这样的投资增速,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尚属空前。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共建设17000公里铁路新线,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这些客运专线主要有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列车时速将达到200至300公里。
尽管没有使用高速铁路这个概念,但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高速铁路以时速270公里为起点的标准,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毫无疑问就是标准的高速铁路。
如此庞大的高速铁路投资规模,说明中国高速铁路时代到来!(图为“四横四纵”规划图)高铁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公里,同时新一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超高速记录。
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
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
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里,约占30%.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
真激动!中国将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安庆在其中!全国人民都知道高铁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何其重要安庆要崛起高铁须先行重磅好消息来了!让4600万人欢呼的好消息: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引发强烈关注,规划显示,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根据规划,未来将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一大批城市都将会受到高铁所带来的诸多红利,安庆就在其中。
小编捡重点的说,第一,此次沿江高铁会有分支到安庆。
第二,以后从安庆可以坐高铁去重庆成都,这不是梦。
先看完整体规划图“八横”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八纵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未来中国高铁规划图看完之后震撼不已借着这股东风安庆也要扶摇直上实现腾飞具体来看下↓↓↓沿江高铁经过安庆沿江高铁,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终点在成都,串联长江沿线22城,按照时速350公里的标准修建。
这次的规划,小编很高兴看到,沿江高铁多了一条分支,从南京过安庆到九江再到武汉,重新纳入主动脉。
也就是说,以后从安庆坐高铁西边可以去成都重庆,东边可以直达南京上海。
时速350公里?真的!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7月13日印发,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规划》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我们坐在350公里时速的车里感觉如何?会这样吗?又或者是这样?听说有神奇的减速玻璃?(其实并没有......)最后再告诉大家个好消息↓↓↓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周黎表示,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在不断改进创新,以后高铁座位将更宽、插座不间断供电,甚至可以实现提供无线wifi服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08-11月版与中国铁路营业线路09-9月版相比各省铁路统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08-11月版与中国铁路营业线路09-9月版相比各省铁路统计作者: will127 时间:2008-11-28 15:16 标题: [原创]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08-11月版与中国铁路营业线路09-9月版相比各省铁路统计[原创]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08-11月版与中国铁路营业线路09-9-1版相比各省铁路统计2008年11月27日,铁道部新闻发布会后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2008年调整)版”,经过与本人修正过的资料“中国铁路营业线路(2009年9月1日)版”相比,比较并总结了各省铁路建设、规划情况以及新增加的未纳入此次规划调整的资料,这两个图及其比较情况如下(按六个区统计),不足与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教(以便改正)。
说明:(1)本贴中的铁路“里程”、“投资额”在实际统计中各方面版本的意见不一致,会是一个大约的概念。
(2)本贴不包括铁路车站、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规划。
(3)本贴资料(建成通车、贯通、开工、规划铁路)截止至2009年9月1日。
大图位置:/whg/guihuada.jpg高清大图4412KB/images/2020guihuatu.rar最新2009年07月07日中国铁路营业线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2008年11月调整版).jpg (231.17 KB) 2008-12-2 10:39作者: will127 时间: 2008-11-28 15:20华北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建成通车铁路:1.京津城际:(2005年7月4日开工,2008年8月1日建成通车)1)全长120公里;2)铁路等级:客运专线;3)正线数目:双线;4)线间距:5.0m;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m,困难地段5500m;6)最大坡度:一般地段12‰,困难地段不宜超过20‰;7)轨道类型:无碴轨道;8)设计速度: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9)牵引种类:电力;10)总投资215亿元。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1、部规划建设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为:1.1“四纵”客运专线(1)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秦皇岛—沈阳已于2003年建成。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1.2“四横”客运专线(1)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全长约880公里,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宁汉蓉):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1.3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
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
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1.4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1)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
(2)珠三角: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1h经济圈。
广深客运专线长度约105km;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含江门支线约143km。
(3)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约115km。
NO.1-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英文: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从北京出发的中国两条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是和京港高速铁路。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年,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该规划旨在确定未来20年铁路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目标,并提出了“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客运系统。
该规划对于中国铁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背景在2004年之前,中国的铁路网络已经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运输需求。
特别是在1997年京九铁路通车后,运能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二、主要内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以下主要内容:1.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客运系统。
其中,“四纵”包括京沪、京广、京九和京哈通道,“四横”包括徐兰、沪昆、胶济和太中银通道。
这些通道连接了中国的主要城市和经济发展区域。
2.建设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以提高客运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效率。
其中,武广、郑西、京沪等客运专线是当时的重点工程。
3.对既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和复线建设,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4.建设一批重要的客货共线和支线,以完善铁路网络。
5.建设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
6.加快口岸站及换装场建设,以适应国际联运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情况《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中国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以下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中的一些重要节点:1.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城际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武广高铁开通运营: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运营,这是中国南北交通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3.郑西高铁开通运营: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连接了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两大城市群。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
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
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路网既有线
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
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
1."6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
近期要优先考虑大秦线扩能、北同蒲改造、黄骅至大家洼铁路建设和石太线扩能,实现客货分运,加大煤炭外运能力。
2、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既有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陆桥、沪汉蓉和沪昆等七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