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开辟井冈山道路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井冈山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毛泽东活动的特点;2.了解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几个重要活动,如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斗争巩固革命阵地等;3.知道毛泽东和红军在井冈山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敌人的围剿、生产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问题;4.理解和掌握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创新和成就;5.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以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1.掌握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主要活动和成就;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认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前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认识毛泽东革命思想和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2.理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1.授课法;2.小组讨论法;3.图表分析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提问:1.毛泽东在哪些组织中担任过领导职务?2.毛泽东在哪些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二步阅读教材(10分钟)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邀请几个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可以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表格或图表,直观地展示出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四步图表分析(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井冈山地图,让学生找出井冈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并简单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2.通过表格或图表,分析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主要活动和成就,包括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斗争巩固革命阵地等。
第五步授课(20分钟)1.介绍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创新和成就,包括:①运用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的良好组织体系;②采取军事斗争和军事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发挥人民军队的政治战斗力,实现红军的战斗效能;③加强群众工作,特别是土地革命、精神文明建设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④倡导革命文化、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讲述了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意义,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学生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意义,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革命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教学难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革命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研究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搜集有关井冈山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讲述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讲述了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遭受挫折后,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建设的故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湘赣边秋收起义;二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内容,对国民革命运动和国共合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和地点比较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地图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展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湘赣边秋收起义的过程和意义,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历史背景。
2.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特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建设的措施。
3.通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湘赣边秋收起义的过程和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建设的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相关内容。
2.谈话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革命道路的选择和意义。
3.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4.案例分析法: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具体措施,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工作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图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堂笔记本次历史课的主题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了长达11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井冈山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井冈山地区是一个山高路险,地形复杂的地方。
它的气候、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都跟其他地区不同。
这为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和探索的好机会。
二、毛泽东的主要贡献和措施1.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掌握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确保了机会和发展。
2.发动土地革命,实行土地改革,赋予农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济收益,使农民集体所有制成为可能。
3.建立农村游击队,通过搜索、扫荡、步兵和骑兵的协同作战,有效地对敌人进行了打击和消灭。
4.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宣传和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
三、毛泽东革命实践的深刻启示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道路。
他的主要贡献和措施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也反映出毛泽东的创新性和思想深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
1.人民是革命的力量源泉,要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革命的发展。
2.深入基层,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有效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3.革命的根本目标是要赋予人民以幸福生活的权利和机会,实现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4.革命者要深入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途径。
总之,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以毛泽东的开创性思维和革命实践为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道路。
它也启示我们,只有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预习提纲】部编历史·八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南昌起义(“军旗升起”)1.时间:年月日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人:、胡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时间:1927.8.7地点:汉口内容: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③毛泽东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时间:1927.9地点:湘赣边界领导:旗帜:打出“”的旗帜。
结果:进攻大城市受挫3.文家市决策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三湾改编——确立了的绝对领导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1927.10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选择井冈山的原因?①远离中心城市,敌人力量比较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③附近农产品丰富④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6.井冈山会师(1928.4)——创建工农红军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影响:会师之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转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三、工农武装割据1.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2.古田会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时间:1929.12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一文。
3.星火渐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