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传播中的符号互动(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探究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综艺的转型与出路——以《快乐
大本营》为例
洪韵;江焓
【期刊名称】《海外文摘》
【年(卷),期】2022()6
【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对于娱乐需求的提高,中国传统电视综艺面临着包括网络综艺崛起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发展环境和困境的研究,分析传统综艺时代环境,以《快乐大本营》为例探索出中国传统电视综艺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转型与出路。
【总页数】3页(P0055-0057)
【作者】洪韵;江焓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r——以西安科技大学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为例
2.电视综艺节目在新媒体崛起时代的困境和出路——以广东卫视《国
乐大典》为例3.传统党媒转型要\"到人到端\"——以衢报为例浅析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困境与出路4.电视综艺节目在新媒体崛起时代的困境和出路--以广东卫
视《国乐大典》为例5.新媒体时代语言类电视综艺节目基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以《朗读者》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角度分析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关键字: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快乐大本营场面调度拍摄机位正文:电视节目能是否够顺利拍摄、剪辑、播出,其关键作用的是这个节目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前期策划应明确节目制作的目的、节目最终应达到的效果、节目的特色形式以及节目的风格该以何种形式呈现。
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1)前期制作工作流程(2)现场录制(3)编辑混录三个阶段。
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台于1997年7月11日开办的一档中国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如今已经走啦十几个年头了,它在每周六晚上黄金时间播出,节目主持由原来的二人变成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支持群,开创了内地主持群的先河,节目内容主要以与嘉宾游戏为主,中间带有谈话,介绍嘉宾最近动态,逐步在全国的观众中树立了自己的影响力。
接下来分析一下《快乐大本营》中的节目制作流程。
首先,在前期的制作工作流程中,第一阶段是构思创作。
在这一阶段中第一个要做的是节目构思,确定节目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草拟节目脚本。
《快乐大本营》中每一期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如6.25的“中国红”、6.18的“欢乐嘉年华”、6.11的“妹力四射”等,每一期的《快乐大本营》都会根据所要明星,当下环境等众多因素去确定一个适合的主题,由幕后工作人员去搜集关于这一主题的相关资料等工作,根据所搜资料和邀请的明星信息等去草拟节目的脚本。
第二,主创人员碰头会、写出分镜头方案。
在《快乐大本营》的幕后有很多创作人员,创作人员帮助主创人员搜集前期的基本资料,由主创人员斟酌,讨论研究出深一步的分镜头方案。
接下来就是拍摄计划,在每一期的《快乐大本营》中我们都会发现,主持人的服装都会不同,工作人员根据节目的主题为主持人选择服装。
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会越顺利。
以及人员配置;据节目性质对导演、演艺人员、主持人记者作出选择,向制片、服装、美工、化妆人员说明,初步讨论舞美设计、化妆、服装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例夏立伟【摘要】China is entering a brand-new era of information and media. This article is from root to digging the truth that how to transform our entertainment TV shows to the outstanding media culture and vital media based brand economy. Hunan Satellite TV’s happy camp has successfully changed“quality = serious”this fixed mode and brings the audiences laughter. At the same time, its relaxed and happy TV programs become a cultural boutique. Its way of using unique creation to combine TV program; to express inimitable social value; to build healthy atmosphere are worthto study and explore.%本文主要是以我国已进入崭新的信息社会和传媒时代为背景,在电视结构学和电视营销学的基础上从本体出发认真考察当今优秀娱乐节目如何塑造别具一格的媒介文化和建设有旺盛生命力的媒介品牌经济。
特别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例,成功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精品+严肃”的固定模式,为观众带来笑声的、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也能成为文化精品。
以独家的创意去组合和构造节目,去表现独有的价值和社会意义,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电视环境。
言语顺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言语偏离现象浅析--以《快乐大
本营》为例
李道静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下旬刊 )》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本文运用贾尔斯的言语顺应理论,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对主持群与嘉宾之间交际中的言语偏离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发生偏离的交际参与者的“权势”和“同等”关系角度归纳言语偏离的分类,以求突显社会因素在综艺节目言谈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综艺节目中言语偏离现象的特殊幽默反差效果。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李道静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
【相关文献】
1.浅析顺应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以话剧《王宝川》英译本为例 [J], 钟博维;谢少万
2.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话语分析——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J], 张倩倩
3.以《人人都爱雷蒙德》为例从顺应理论视角探讨言语幽默生成机制 [J], 谭金菊
4.情景喜剧幽默言语模因偏离现象及成因分析--以《爱情公寓4》为例 [J], 蔡银
5.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腐败”现象研究 [J], 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变革——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
《快乐大本营》为例
陈沭文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本文对《快乐大本营》在2013年暑期特别策划的“女神季”系列节目
进行了内容分析和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可以看到《快乐大本营》节目的创新与变革
不仅仅是新游戏的设置和知识性环节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人文关怀”的重视.这
是该节目不断创新的表现,预示着一个“以人文关怀为支撑的游戏性综艺节目”的
到来.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陈沭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综艺节目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例 [J], 李萍
2.浅谈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简评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J], 张涛鲜
3.探析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途径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J], 齐琪
4.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发挥自身在铸牢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
——以湖南卫视音乐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为例 [J], 刘莎莎
5.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创新研究
——以湖南卫视为例 [J], 陈祥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艺节目主流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刍议—以《快乐大本营》为例任子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6)【摘要】随着主流文化被重视,主流文化如何传播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电视、网络等新媒 体的宣传渠道正中年轻人的下怀。
而《快乐大本营》作为一档广为人知且老少皆宜的老牌的综艺性娱乐节目,作为本文的 研究对象再合适不过,它最近推出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节目——赞赞我的国”亦十分符合主流文化传播。
最后,本文将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去解读综艺节目主流文化传播的现象,期望能够发掘主流文化传播的更多途径。
新闻传播©©鬱©N e w s D is s e m in a tio n【关键词】主流文化传播;《快乐大本营》;议程设置着主流文化的概念日益被重视,传播主流文化便成 为重中之重。
传统的主流文化主要是通过报纸、广 播等传统媒介来传播,而随着新媒体日益发展,主流文化 的传播方式也应该与时倶进。
特别是针对年轻一代的传播 方式,不能一味的灌输主流文化思想,而是应该在潜移默 化中培养年轻一代对于主流文化的了解,那么此时主流文 化传播方式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快乐大本营> 最 近的节目风格像“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节目一赞赞我的国”正好解决了当下主流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的难题, {快乐大本营)不但涉及各个年龄层面的受众群体,而且 在抖音这样的各大新媒体平台上都有一定的粉丝群体,这 都为主流文化传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快乐大本营》中的主流文化传播方式<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的一档老牌节目,于1997 年7月11日创办。
作为一档纯娱乐性的综艺节目而言,传 播主流文化或许并不是它的最初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新媒体的冲击,《快乐大本营〉开始逐渐调整自身的 节目风格。
开始做一些有关主流文化的节目主题,像“6 秒民间才艺大赛’'、省份介绍、垃圾分类、“新中国成立七 十周年特别节目——赞赞我的国”等等都十分符合当下的主流文化传播。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传播中的符号互动
——以《快乐大本营》节目为例
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以全民娱乐为类型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节目中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来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节目主持人;现在多为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
《快乐大本营》作为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较高的收视率。
综合分析《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要素,可以看出,节目中运用了大量的符号互动,如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互动,背景音乐与现场氛围互动等,而正是通过借助电视媒介,发挥传播符号互动的优势,是《快乐大本营》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快乐大本营》现由何炅、谢娜、杜海涛、吴昕、李维嘉五位主持人共同主持。
他们在节目中以“快乐家族”的集体形象出现。
这五位主持人各有各的主持风格,比如主持人何炅知识比较渊博,人赐外号“何老师”,喜欢在节目中穿插一些知识、故事;谢娜擅长搞笑模仿,特别以“疯疯颠颠”的表演赢得观众笑声;杜海涛擅长即兴表演,加上相貌憨厚敦实,主持很具喜感等等。
首先,作为一档电视综艺性的节目,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且
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人们借助语言符号来使思想得以表达、感情得以传达、知识得以交流。
而《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语言的互动能把这五个人的特色很好的融合起来。
比如在一档主题为“花样少男少女”的节目中,一开场主持人便互相调侃,比如李维嘉说自己20年前是“校草”,谢娜顺势抑扬顿挫得说自己读书时“自己头上很多花”,还指着何炅说:“他当年也是校草。
”何老师赶紧说自己不是,假装义正言辞的说自己是“靠着实力吃饭”,引得下面笑声一片。
通过开场主持人之间的语言互动,顺理成章推出接下来的节目,无形中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作为一档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娱乐节目,特别是要通过电视媒介传播,视觉上想要抓住观众眼球、引人注意,这就要求节目必须在主持人服饰语言、语言符号的半生符、体态语言、舞台环境符号、音响符号、画面符号等方面下足功夫。
服饰语言指根据服装、发型、配饰等途径所传递的指征涵义及其信息。
从主持人服装角度来看,《快乐大本营》最大的特色就是每期会结合主题采用独特的服饰设计,以一种颜色为基色,同时结合主持人各自的形象定位突出细节装饰上的变化。
比如在“玩酷”专题中,主持人服装采用了白上衣黑裤子的经典搭配,但是每位主持人服饰细节又有所不同,比如何炅身穿领结白衬衫、背带黑中裤,既庄重又不失活泼;李维嘉领口系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既时尚,又体现出了李的“文艺范”;吴昕长相可爱,配以黑色蓬蓬裙等等。
这样的服饰语
言,既风格切合主题,也突出了主持人的个性,同时保持了群体的统一性,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一般指语调的变换、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书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均属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副语言。
从现场表演角度来看,《快乐大本营》里经常会有即兴表演。
主持人常运用各地方言,或发挥模仿才能,通过改变语调、声音高低或语速快慢的方式,使简单的即兴表演产生笑声不断的传播效果。
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谢娜,她的主持风格比较“豪爽霸气”,特别喜欢在即兴表演中使用普通话夹杂湖南方言或者混搭“蹩脚”的英文,常常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而被称为“马兰坡一姐”。
体态语言指人的动作、神情、姿态等非语言符号元素,其所具有的释义性和表演性,能将抽象语言“化繁为简”、“化平淡为生动”。
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主持人还各展所长,用特立独行的体态语言,把丰富的娱乐元素添加到节目过程中,如杜海涛的“RAP秀”、谢娜的“扮鬼脸”、何炅的“说唱”、吴昕的“即兴表演”、李维嘉的劲歌热舞等都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
主持人也在此过程中,确立了各异的风格定位,比如何炅的智慧幽默、谢娜的古灵精怪、吴昕的甜美可爱、杜海涛的憨厚搞怪、李维嘉的青春阳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环境符号,指电视节目所处的外在环境传达出的各种符号信息表征的涵义。
从舞台环境角度来看,《快乐大本营》所处的基本舞台环
境,由一个开阔的舞台,配以电子大屏幕背景组成。
舞台干净而开阔,一方面可供多人在上面共同表演,一方面开阔的空间给人清爽、眼前一亮的感觉。
同时,《快乐大本营》的舞台环境会迎合节目主体需要,通过舞台正后方的大屏幕随时切换在节目进行过程当中出现的相关VCR或照片、图像。
同时,《快乐大本营》还很注意背景灯光的运用,在舞蹈或演唱时会适时得更换背景色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在节目进行中适当的运用环境符号,可以有效得烘托节目主题,活跃气氛,更加有利于主持人、嘉宾、观众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音响符号,指节目过程中的现场音效,及后期制作中添加的背景音乐等元素。
从音响运用角度来看,音乐具有调节情绪、心理、烘托气氛的作用,娱乐性节目中常采用与话题气氛相关的音乐为背景,营造契合谈话内容的感情氛围。
《快乐大本营》以音乐、音响为主要衔接方式,兼插以访谈内容而变的即兴音响,有效烘托了现场氛围,充分调动主持人、嘉宾、受众的情绪融入话题。
比如在“电影桥段”的专题,开场秀中,何炅形象生动得演绎了“大话西游”里唐僧关于“人有人他妈,妖有妖他妈”的经典“罗嗦桥段”。
在妖精被唐僧“啰嗦”死的瞬间,雷声大作(音响),“唐僧”顺势大喊着“打雷啦下雨啦,回家收衣服啦”从十字架上走下,跟着“齐天大圣”的音乐歌舞起来,自然而然引用本期主题,吸引了观众注意力。
在运用即兴音响上,《快乐大本营》也颇为成功,如每当节目中出现杜海涛扮演的“猩猩拍胸口”时,都会配以“猩猩”的背景音乐,产生强烈的娱乐
效果。
画面符号,指在节目中播放的片头、宣传片等剪辑而成的组接画面。
从画面设计角度来看,《快乐大本营》开播至今,片头会剪辑本期节目的精彩部分,来个“提前预告”,同时配以诙谐幽默疑问式的陈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电视机前的观众观看的兴趣。
通过这些画面语言,将节目的风格特色强烈地传达给受众,强化了节目的品牌形象。
此外,每期片尾处,《快乐大本营》同样也会对下期精彩节目进行“提前预告”,有时还会将节目录制中有趣的镜头进行组接,增添节目的趣味性和观众收视的连贯性。
另外,节目进行中,也常穿插播放背景资料的图片或视频,充分调动电视多种传播符号并行的优势,增加可看性,扩充信息量,调节访谈气氛,有利于引导主持人、嘉宾、受众的互动传播。
此外,《快乐大本营》节目过程中还使用了其它符号的互动,比如在节目主题中植入字幕、漫画等,运用这样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强化了亮点、制造了幽默,还起到了辅助语言符号进行深入说明的作用,易于受众理解。
特别是植入字幕,不仅青年人喜欢看,更方便了中年人、甚至部分老年人对节目的理解,通过字幕,他们可以清楚得明白主持人在讲什么、笑点在哪里,同时,这也有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收到了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通过分析《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要素,可以预见在当前电视媒介传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风行一时的娱乐节目,符号学的运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如何在节目中更好的运用各种符号间的互动,使其
发挥最积极的作用,让节目更贴近大众生活,更容易赢得观众眼球,应当成为每档节目制片人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只有充分把符号学和传播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最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汉语82班陈婷
学号 083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