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符号共3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一)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广播电视传播符号的种类、特点、作用和使用要求等,为学生在后边的专业学习中逐渐培养驾驭广播符号的能力打基础。
(二)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1、语言:语言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多种作用;广播电视语言的风格即决定风格的因素;广播电视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2、音响:音响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广播电视音响的种类;音响使用的基本要求。
3、音乐:音乐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广播电视节目音乐于音乐节目的区别;广播电视音乐使用的基本要求。
4、图像:广播电视图像的特性;图像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图像组接。
5、字幕:广播电视字幕的种类及作用;广播电视字幕使用的基本要求。
6、传播符号的综合运用。
【重点】语言、音响、音乐、图像、字幕的种类及作用;声音与图像的搭配关系。
第一节声音(4学时)一、声音的性能1、物理性能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发声体的振动所产生的一种波(即声波),借助媒介的传送,被人的听觉器官所感知。
声音由三部分组成:音调:音的高低。
由声波振动的频率决定。
音量:音的强弱。
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决定。
音色:音的品质。
由声波的结构决定。
一种声音的声波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频率和振幅不同的声波组成。
它们都叫做纯音。
其中频率最低的纯音叫基音。
它决定整个声音的基本高度和响亮程度。
其它的纯音统称为泛音。
2、社会性能声音被人类所利用和感受,因而具有了社会性能。
声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①、人类利用声音表情达意。
②、人们以各自特有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和理解所接收到的声音。
二、语言这里主要指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有声语言(注意与被采访者的语言不同,被采访者的语言或当事人的语言我们放在音响里讲)。
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
一般统称为解说词。
1、语言的作用①、独立表意在节目中没有画面或其它声音的参与,独自承担表达信息含义的任务。
这种作用的语言突出的特点: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完整性。
②、解说解释、阐述或说明其它符号所包含的意思。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学习要求:了解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符号要素的声音与画面面的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着重讨论声音与画面两种要素组合的相互关系。
重点了解声音传播元素中的语音、音乐、音响各自的特点、作用;理解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符号“是传播中可以还原成意思”的要素。
——“意思”不是符号所固有的,是来自公众对用什么符号代表某一意思的一致意见。
——符号一般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言——口头语言——共时性——直接符号外在形式:声音内在形式:意思文字——书面语言——历时性——间接符号外在形式:字形内在形式:意思非语言符号大体分为三类:——体语(动作、姿势) 有人统计: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仅有7%借助语言;其余93%都是靠体语。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凡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作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作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第一节电视传播符号系统一、电视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电视语言符号包括抽象性音响语言、文字语言。
▪(一)抽象性音响语言的分类与作用▪抽象音响语言指电视广播中能够准确传达内容、情感的有声人类语言,包括画内语言和画外语言。
也被称为“人声语言”。
1、画外语言的分类及作用画外语言指的是:在画面所反映的现场图景中,实际并不存在的有声语言,是后期编辑制作时加进去的。
包括新闻性节目的播音语言、纪录片及其他艺术类节目中的解说,电视剧中的旁白、独白。
(1)播音语言:指电视新闻的专职播音人员用以传播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是贯穿新闻的“主线”,是联系整个新闻的脉络。
▪播音语言的特点: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作用:叙述事实、展示资料、表达理念(2)解说(词)解说是指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人声语言来交代、说明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他在电视艺术作品中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