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要培养科学的态度,承担起对科学的责任。
本文将从科学态度和责任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注重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
一、科学态度的培养1. 尊重事实,理性思考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尊重事实,进行理性思考。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尊重实验结果、理性思考的习惯,不轻信传闻,不盲目相信。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学懂物理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2. 探究精神,勇于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要培养探究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和发现为主要活动的学科,通过探索,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学生应该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实验,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3. 崇尚真理,遵循规律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崇尚真理,遵循规律。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发现事物背后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只有将科学规律内化于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二、责任教育的推行1. 强调实践,培养实践能力物理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形成责任感。
2. 强调质疑,培养批判精神责任教育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质疑,培养批判精神。
物理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生要学会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和探究问题。
只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才能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责任教育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科学的负责任意识。
学生在进行实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要遵循实验守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3-29T08:01:54.84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9期作者:张进娥[导读] 物理是高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新课改之下的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验能力,还要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张进娥宁夏吴忠市盐池高级中学摘要:物理是高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新课改之下的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验能力,还要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与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态度;责任素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科学态度的培养,指的是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从正确看待事物的角度入手,厘清事物的脉络,并采取实事求是的心理对此做出正确的反馈。
责任素养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就是在学生时期的分内事情,并对没有做好的事主动承担后果,履行义务。
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素养的培养,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从教学方式开始,通过多样化方法的尝试和创新,做好知识的整合与理性分析,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并有想要继续学习的想法,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需求,在发展学生物理素养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分析物理科学概念,打实科学态度培养基石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学生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逐渐地培养科学精神。
从物理学发展历程来看,很多物理学家在对物理知识和实验进行分析时,都是从物理科学概念入手的。
比如,在学习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部分知识点时,会将力进行分解与合成处理,之后在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与消化,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对此展开不断地实验与验证。
因此,在对这些概念进行研究时,学生要对物理概念进行仔细地学习与分析,从外部的现象当中找出内在的规律,并通过自己对此的感悟,对自己的主观认知进行推理。
还有很多著名的定律也都是基于对物理科学概念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开拓视野。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作者:王勇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摘要:高中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积累,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态度;责任引言:科学态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客观事物和从事实践活动的稳定行为倾向。
简单点看,科学态度就是指人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基于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
学生责任从广义上讲是指学生在学生时期内,个体份内应做的事,以及没有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而應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科学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式去探索物理知识点,通过理性分析将零碎、孤立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责任是指学生积极认识到物理学科学习任务,基于教学任务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发展自己的全面素养。
简单的看,学生责任就是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1.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教育中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言堂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知识。
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单一,主要注重在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一味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灌输其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脱离了实践,对于培养学物理学习思维产生了抑制。
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受到教师的绝对压迫,无法充分发挥自己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策略分析摘要:在新课改的重大背景下,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化的核心价值素养,学科才是育人根本,使广大学生通过物理学科化的学习逐步培养形成正确核心价值观念、必备道德品格和关键应用能力,在向广大学生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必要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科学态度,提高教育学生的积极科学态度与富有责任心的素养等这是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所需要关注的。
本文将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提升一、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内容科学态度与责任关系是科学指在系统认识社会科学技术本质,理解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基本关系的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所应有的一种科学态度和一种社会责任感,包括认识科学技术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三个方面的具体概念为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原则是坚持求真、实证、创新;社会承担责任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
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 哲学基础科学态度的核心在于提出质疑寻求真理,有验证和创新实验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伴随许多新事物的出现,我们应具有学习精神和敢于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坚信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需要我们去探索,重视探索过程的理解和体验。
在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家通常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人对真理的认知并不会一直不变,要与时俱进,不断去发现不足或者错误,然后进行修正。
(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这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旨在从学生主体的情感、需要中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肯定自我实现的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3-15T03:52:40.46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3月3期作者:赵丽[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综合水平。
在实践分析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进一步为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赵丽昆山陆家高级中学【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综合水平。
在实践分析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进一步为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3-096-01一、将物理学史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顾名思义,所谓的物理学史,即为科学家们对物理规律、物理知识的探究历史,其中富含了科学家们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融入一定的物理学史内容,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得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习科学家身上的态度。
所以,物理学史是目前我国高中物理课程重要的内容。
例如,针对“自由落体”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工作来看,物理学史能够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有关于自由落体相关的知识概念内容,并且以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研究过程作为依据,让学生了解到伽利略的实验,并且从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其物理思维、科学理论,加强学生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部分课程以及物理学史的内容能够拓展、丰富,在课外的书籍或者影像资料中得以窥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对策【摘要】: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属于物理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指经过高中物理学习要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备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本文重点论述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对策高中物理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的科目,一方面高中物理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非常多,与其他学科也存在明显的交叉内容,如数学、化学等,以上科目都是属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另一方面学生们的理性思维尚未成熟,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路径,造成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较差。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高中物理学习也愈发重视对学生们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故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物理学科的内涵,并结合可行的教学策略,努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1.1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之前,高中物理教学还是以注重学生的考试为主。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以及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育人才是根本,教师们一味给学生们灌输大量的物理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考虑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的长期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1]。
1.2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分析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教师们大都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物理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沿用物理概念、物理习题讲解等模式,然后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采取题海战术和考试的方式进行训练和巩固,重在提分[2]。
但是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如果全部都用一种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本身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故教师们理应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4年第4期一、引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在使用新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理解,笔者的感悟与体会如下:首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最为重要,就像郑强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培养的科学家,不能都跑到美国那里去了,研制好了导弹,回过头来再打我们自己;其次,如何学好物理这门学科,以及在学好物理这门学科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可见,要达成这些目标,不能单纯地靠说教,而要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必修二“宇宙航行”中讲到了人造地球卫星,牛顿很早就预言了人造地球卫星,但由于发射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成功,直到火箭的研制成功,为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创造了条件,播放PPT,介绍卫星发展的进程。
为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就需要介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钱学森。
这样的科学家很多,与钱学森经历相似的科学家郭永怀,1956年6月,郭永怀受钱学森的邀请,拒绝了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力学研究工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确定了最佳的方案,为我国的两弹一星做出卓越的贡献。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每年都有着巨大的改变,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现代的教学机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我国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前几年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一直持续表现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等状况,再加上高中物理本身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物理作为一门创新学科,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足,那么是很难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态度;责任素养引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规律性和工具性,学习物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好物理并不容易,尽管师生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依然不佳。
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思路,勇于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到物理教学教法的探究中,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加强技术普及,推动微课教育信息智慧化发展微课技术和教学模式的推广,给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提供了诸多帮助,也让学生更好地对物理学知识进行了了解,在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本身对信息科技产品不太熟悉,有落后的发展趋势。
因此应用该教学模式,对教师使用电脑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要研究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微课教学软件,让教师能简易操作,如此能减轻他们在微课程教学推广使用过程中的抵触心理。
教师在这种信息科技的指引下,能打造智慧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物理知识,同时能迅速吸收微课精品资源内容,更好地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难题解决。
二、提升教师素质,适应课改需求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到高中教学中,它承载着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奠基或者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
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和步入社会都有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有思想上的引领。
在高中物理课堂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研究一、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科学伦理意识,并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高中物理课堂中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科学素养:通过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高中物理课堂中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策略挖掘物理史料:通过挖掘物理史料中的丰富素材,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例如,可以介绍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的生平和贡献,让学生感受他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利用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尊重科学规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安全、环保等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伦理意识。
展现物理教材的生动灵活性:物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的综合能力。
下面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态度培养和科学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推理,培养学生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理论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评估。
通过培养这些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应用这些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对待科学问题时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求真、精确和批判等各个方面。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通过讲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和精确;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持有批判的态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方法研究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与科学素养上,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一直处在被忽略的地位上。
实际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直接相关。
本文主要对其内涵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旨在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科态度与责任是科学素养的一项核心内容和关键内容,目前已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均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置于头条位置上,可见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但科学态度培养在实际操作中不像理论知识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只能利用物理教学的过程对其进行渗透,所以科学态度培养被划入“软”教育目标之中,它并非一节课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根植于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下面就让我们对其开展深入的探究。
一、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内涵新课标提出之后,明确了高中教学的定位,也强化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优化了课程结构。
在新课标之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很多内容,比如科学思维、物理观念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其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其内涵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对其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激发出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与此同时,通过物理学科教育还应加深学生对技术、科学、社会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的关联,明确物理在社会发展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懂得保护环境,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大量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不仅可以帮助其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将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逐步形成认知策略,促进其学习成效的提升。
二、高中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方法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不是由教师讲解一些道理,它主要是指一些抽象的内容,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科属性、学科特点。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中物理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主
动思考和质疑,勤于观察和实验,对学科知识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应该引
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怀疑,学会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和分析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学会运用所学的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学生
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对其他科学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进行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和责任观戴㊀斌(江苏省扬州市仙城中学㊀225200)摘㊀要:新课改的背景下ꎬ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ꎬ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物理规律的推演ꎬ从科学㊁社会㊁环境等方面进行物理知识与技术的理解ꎬ提升学生的物理服务生活的意识ꎬ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观. 科学态度和责任观 与 物理观念 ㊁ 科学思维 ㊁ 实验探究 一同构成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ꎬ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技能和优秀品格的必经之路ꎬ本文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和责任观 进行论述ꎬ供大家参考.关键词:高中物理ꎻ核心素养ꎻ科学态度和责任ꎻ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30-0058-02收稿日期:2018-04-15作者简介:戴斌(1982.2-)ꎬ男ꎬ江苏省扬州人ꎬ中学一级教师ꎬ本科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㊀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纲领的提出ꎬ标志着教育事业由以前的 三维目标 向 核心素养 方向转变ꎬ随着时代的发展ꎬ核心素养比 三维目标 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ꎬ同时也体现出了时代的要求.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ꎬ与社会生活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ꎬ是推动社会发展㊁科学进步的主要力量.因此ꎬ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ꎬ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与责任 ꎬ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㊀㊀一㊁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含义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是让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ꎬ具有良好的科学的态度㊁责任心㊁科学伦理以及STSE.在这一层面需要学生在认识科学本质㊁理解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和责任观是进行物理学习和探究的总则ꎬ需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ꎬ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探究习惯.科学态度与责任观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也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关键所在ꎬ这与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是驱动学生进行认真学习ꎬ一丝不苟科学探究的动力ꎬ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ꎬ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㊀㊀二㊁培养学生 科学态度和责任观 的措施1.运用物理科学探究史ꎬ让学生感受物理的探究过程物理知识的探究史是物理学发展的过程ꎬ也是物理知识发现和探究的方法ꎬ对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背景ꎬ掌握物理知识的发现和推演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ꎬ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奥妙ꎬ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因此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物理的科学史引入到教学课堂中ꎬ激发学生的兴趣ꎬ丰富学生的情感ꎬ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观.新的物理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物理科学史ꎬ其中涉及STSE㊁科学漫步㊁科学足迹等ꎬ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要进行物理科学史的运用ꎬ挖掘其中渗透的科学精神和态度ꎬ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物理科学在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ꎬ与他们的科学态度密不可分.当物理实验结果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的时候ꎬ科学家也会进行坚持ꎬ用科学的态度和责任进行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ꎬ不断的推动物理学的发展.最早哥白尼通过观察提出 日心说 并撰写了«天体运动论»ꎬ提出了行星在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ꎬ打破了圣经的权威.之后开普勒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ꎬ测算出行星绕太阳的轨道并不是圆形的ꎬ而是椭圆形的ꎬ并且对行星的运动速度进行验证和推断ꎬ认为行星在近日点运动快ꎬ在远日点运动慢.焦耳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不断的实验ꎬ测量出了热功当量的精确数值ꎬ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物理学家在知识探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ꎬ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ꎬ培养学生坚持真理㊁实事求是㊁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2.再现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85物理知识的发现和推导过程ꎬ也是进行物理学习和实验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ꎬ教师要给学生再现伟人们发现知识ꎬ探究知识的过程ꎬ启发学生的智慧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ꎬ爱迪生曾说 世上一切都是迷ꎬ一个迷的答案即为另一个迷. 在科学的指引下ꎬ爱迪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ꎬ成为了拥有上千项发明的伟大科学家㊁发明家.汤姆生在发现电子后认为 原子可以再分 ꎬ从而提出了枣糕模型ꎬ推测电子可能像枣一样嵌在原子中ꎬ而他的学生卢瑟福却不这样认为ꎬ而是进行大量的离子散射实验ꎬ最终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ꎬ奠定了原子结构的基础.而卢瑟福的学生波尔却在进行卢瑟福的实验中提出了新的问题ꎬ通过分析和实验ꎬ在原子结构中融入了量子思想ꎬ从而开启了原子的新模式ꎬ并运用原子理论对氢光谱进行了阐述ꎬ揭开了原子结构的面纱ꎬ正是科学家通过实验不断的质疑和创新ꎬ才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ꎬ将科学家进行物理概念㊁知识探索的过程融入到教学中ꎬ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ꎬ给学生再现物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ꎬ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ꎬ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之ꎬ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ꎬ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ꎬ适当的运用物理学史ꎬ给学生还原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ꎬ引导学生进行思考ꎬ让学生感受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ꎬ激发学生的兴趣ꎬ建立起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ꎬ促进学生科学精神㊁实事求是品质的形成ꎬ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ꎬ理解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之间的关系ꎬ在物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ꎬ掌握科学本质㊁科学态度㊁科学伦理㊁ST ̄SE等要素ꎬ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㊀㊀参考文献:[1]黎国胜.基于 学科核心素养 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ꎬ2016ꎬ20(10):68-71.[2]罗松平ꎬ田杰ꎬ王文波.优化物理实验探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以 力的合成 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例[J].物理教师ꎬ2017(06):33-35.[责任编辑:闫久毅]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中有效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郭攀山(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㊀236200)摘㊀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ꎬ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ꎬ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问题之一.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物理知识的同时ꎬ也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进程中创新思维能力和借助所习得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ꎬ旨在抛砖引玉ꎬ以期为探寻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参照.关键词:高中物理ꎻ思维发展ꎻ情境创设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8)30-0059-02收稿日期:2018-04-15作者简介:郭攀山(1983-)ꎬ男ꎬ安徽省界首人ꎬ本科ꎬ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㊀㊀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ꎬ对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ꎬ包括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㊁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㊁科学评估㊁批判性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真实情境去设计和组织教学ꎬ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ꎬ这也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的教学实施建议之一.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ꎬ本文仅从三个方面ꎬ对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㊀㊀一㊁源于真实生活的生活情境创设物理源于生活ꎬ又高于生活㊁应用于生活ꎬ影响和改变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ꎬ也贯穿着人的一生ꎬ因此ꎬ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除了教知识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95。
龙源期刊网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作者:王勇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
摘要:高中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积累,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态度;责任
引言:科学态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客观事物和从事实践活动的稳定行为倾向。
简单点看,科学态度就是指人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基于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
学生责任从广义上讲是指学生在学生时期内,个体份内应做的事,以及没有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而應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科学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式去探索物理知识点,通过理性分析将零碎、孤立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责任是指学生积极认识到物理学科学习任务,基于教学任务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发展自己的全面素养。
简单的看,学生责任就是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教育中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言堂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知识。
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单一,主要注重在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一味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灌输其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脱离了实践,对于培养学物理学习思维产生了抑制。
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受到教师的绝对压迫,无法充分发挥自己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课堂忽视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