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爱在老祖母的牙齿上开山洞;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的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4、《手套》

圣野

一只手套不见了

另一只手套哭了

不知藏在袋里好

还是戴在手上好

觉得

非常的冷清

5、《捉迷藏》

圣野

小妹妹跟风

捉迷藏

小妹妹问风:

藏好了没有

呆了好一会

没有听风说话儿

小妹妹就从墙角后

跳出来找风

找来找去找不到

忽然“嘻”的一声

风在一棵树上笑起来了有一张树叶子没站稳

给风一笑

掉下来了

小妹妹连忙跳过去

把叶子捉住,问它:

风呢?

叶子红起脸孔说:

我也不知道!

6、《月之故乡》

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7、《春天》

穆旦

春天是人间的保姆,

带领一切到秋天成熟,

劝服你用温暖的阳光,

用风和雨,使土地重复。

林间的群鸟于是欢叫,

村外的小河也开始忙碌。

8、《几种树》

叶圣陶

杨树直挺几丈高,

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

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

马缨开花春夏交。

松树柏树常年绿,

枫叶秋来红叶飘。

9、《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

在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

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0、《早安,小松鼠》

刘可式

早安,小松鼠

整个早晨

我一直看着你

怎样把每一寸

玲珑的晨光

变做七彩的跳跃

嚼成松子的果香

11、《秋天来了》

秋姑娘带着她的小篮子

带着她的微笑

到来人间

秋姑娘

在果实上洒下成长剂

她笑着看人们丰收中的喜悦

秋姑娘

用剪刀将树儿们理发

将树儿的头发

铺在地上

像一条金黄的小路

走在上面

“飒,飒”地响

秋姑娘来了

她微笑着

向人们招手

12、《小鸟音符》

柯岩

小鸟,小鸟,

你们为什么

不坐在高高的树梢?

小鸟,小鸟,

你们为什么

在电线上来回回跳跃?

明白了,明白了,

你们错把电线当成五线谱了。小鸟音符,

呵,音符小鸟——

多么美丽的曲调……

12、《安慰》

顾城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14、《竹林奇遇》

圣野

《皇帝的新衣》里,

那个说了“皇帝光**”的孩子,第二天,被那两个

依然取得皇帝信任的骗子追踪,他一逃逃到密密的竹林里

就再也找不到了。

他的妈妈很担心,

到竹林里找他,

一遍又一遍地叫:

“孩子,出来吧,出来吧,

骗子已经回城了!”

忽然,妈妈听到

一根竹子里有声音。

妈妈连忙请篾匠来

破开那根竹子;

这个说真话的小孩,

果然从竹节里跳出来!

妈妈惊奇地问他:

“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孩子认真地回答:

“这里叫虚心国,

安全地住着

不说谎的公民。”

15、《童话》

郭风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吗?”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可是,我不要像你!”

16、《生活的颜色》

曾卓

一个小朋友问我,

生活是什么颜色?

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

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

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

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

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

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

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

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

……

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

闪射着灿烂的彩色

17、《雨后》

冰心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我高。

他喊;“妹,小心,滑!”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牧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舟过安仁》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杜甫《赠卫八处士》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苏轼《花影》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韩愈《听颖师弹琴》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京都元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元稹《织妇词》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杨万里《稚子弄冰》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杜甫《又呈吴郎》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杜甫《赠卫八处士》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李涉《牧童词》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范成大《卖痴呆词》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描写儿童的优秀古诗词(最新)

【篇一】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1、《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5、《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篇二】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唐·郑谷《淮上渔者》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韦庄《与小女》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清·许虬《折扬柳歌》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元·刘因《山家》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1、《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4、《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5、《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7、《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15、《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6、《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议题——古诗中的儿童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 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2.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 童的各种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 真的千古名篇。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等方法,阅读这五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并想象古代儿童活动的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每首诗选词用语的妙处,感悟古诗是怎样把儿童的各种情态表现出来的,并在群诗诵读中积累这些歌咏童真的千古名篇。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古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做什么事,爱玩什么游戏他们会有怎样的乐趣呢让我们在群诗诵读中积累佳句,在群诗阅读中寻找答案。(板书议题: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二)共读一首,打开思路。 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桑茶坑道中》。 请同学们熟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强调“着”的读音)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思考:(课件出示) 这首诗最有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古代 的儿童在______(放牛),写出了儿童的______。(悠闲、自 在……)你是从哪个字或词感受到的(眠正着)为什么你觉得 这首诗还有哪些写法上的好处(这首古诗前两句写出了天气由 雨变晴,大地由湿变干,溪水由浅变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 自然充满了“动”感;第三句写牧童在柳荫下酣睡是“静”,第

介绍儿童诗怎么写

介绍儿童诗怎么写 在介绍儿童诗怎么写?之前先介绍儿童诗的特点: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合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诗歌。儿童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儿童诗与一般诗歌的殊异性,也就是说,儿童诗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儿童诗的特点是: (1)爱憎分明,观点明确。诗一般讲究含蓄,但由于儿童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智力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可塑性大,所以诗中的观点必须明确地告诉读者,使他们知道爱什么,恨什么。 (2)构思新颖,富于情趣。由于儿童的思维形式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所以儿童诗必须适应这个特点,采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3)内容单一,篇幅短小。这是适应儿童的理解力和耐力的需要。(4)语言明快,节奏感强。这是为了锻炼、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接下来结合现代儿童诗的作品(由儿童诗大全挑选讲解)儿童诗怎么写? 1明喻法 儿童诗大全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

2暗喻法 儿童诗大全妈妈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饭 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儿童诗大全树 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4排比法 儿童诗大全风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5拟人法 儿童诗大全汽水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 6摹声法 儿童诗大全风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 7假设法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描写儿童的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描写儿童生活的句子

描写儿童生活的句子 导读: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6、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7、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8、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9、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10、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1、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1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5、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16、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19、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20、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2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歌与儿童

诗歌与儿童,的确与众不“童”! 我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各种文化,只要带孩子走近生活,走出户外,走进田野,说不定还能认识好多千年前的小伙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诗歌里的那些可爱儿童吧,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趣事?干点他们千年前干过的乐事,顺便学几首诗,也不失为一大乐趣! “小孩七八岁,猪嫌狗不爱。”为啥?这年龄段的孩子,淘气爱玩,精力旺盛,顽皮异常,常干些“小偷小摸,捉虫掏鸟,追风逐蝶”的事。古今千年,概莫能外。不信?有诗为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白居易哈哈,这自作聪明的小可爱,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呢。没想到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水线。

再看看大夏天两个不午睡,追蝶捉花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被同一个人看到了,并且还给定格成诗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这些顽皮的孩子,白天捉这捉那,玩得不亦乐乎,夜晚也不消停,竟然挑灯捉蟋蟀。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就是那放学归来的孩子,也不赶快回家写作业,而是在这适宜放风筝的时节,抓紧玩一会儿。估计他们那时候,作业也比较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清)哈哈,这些偷莲、追蝶、捉蟋蟀、放风筝的童年趣事,是不是成功地勾引起了我们许多人的回忆?

如果谁小时候没有干过这些事儿,那么他的童年,将会是多么的乏味和空洞啊!当时干着美气的这些事,现在回头想想,记忆深刻的,也还是美气! 所以,如果有时间,带孩子到乡下、到田野里去看看、玩玩吧,那里没有水泥森林和烧钱的游乐场,却有天然免费的孩子乐园。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在古代,儿童对大人劳动行为的模仿,更是其成长和习得生活技能的主要来源。 到了现代,许多孩子貌似“天生”和“天赋”的行为,更是诠释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概念。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孩子喜欢模仿干什么吧?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胡令能(唐)

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 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白居易《观游鱼》 2、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4、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 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6、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 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牧牛图》 7、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9、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 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我亦以前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3、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14、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15、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16、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17、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18、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19、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0、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21、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2、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唐·刘禹锡《踏歌词》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韦庄《与小女》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清·许虬《折扬柳歌》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元·刘因《山家》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80首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80首 :读书文化杨万里白居易村居牧童溪居即事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80首第1篇:描述儿童生活的古诗(一): 1、小时不识月,呼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2、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5、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8、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9、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10、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4、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1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牧童》 16、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17、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18、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19、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20、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2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2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24、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25、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6、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描写儿童的古诗》2

池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1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注释 闲步:散步。施食,喂食丢食。 2

牧竖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译文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1.牧竖:牧童 2.持:穿戴 3.傲然:神气的样子 3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鱼湾。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 注释 1.溪居:溪边村舍。 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3.系(jì):栓,捆绑。 4.却关:打开门闩。 4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5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⑤东风:春风。6

描写儿童的诗句古诗

描写儿童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3、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4、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5、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6、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7、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1、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2、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

道中》 1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5、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6、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17、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1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19、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21、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23、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妇词》 24、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诗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年级起,我们每一册的语文课本里都会给我们安排一些诗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诗歌吧,谁

来给大家背一首? 2、积累了这么多的诗歌,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有音乐感、分行排列……) 3、诗是生活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诗是大自然每一次快乐的舞蹈,诗是心坎里每一分暖暖的深情,诗是思绪中每一次飞扬的畅想。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写儿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聊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既检查了学生日常的积累,而学生颇有韵味的诵读又为习作课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开讲氛围,学生对古诗特点的总结为后面儿童诗地创作做了铺垫。】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感觉怎样?课件出示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A.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B.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师相机板书:充满想象 2、在儿童诗的世界里,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

有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有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以下是有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欢迎大家的参考! 有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采桑子》 宋·黄庭坚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10、《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5、《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6、《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0句关于儿童的诗句_经典语句

30句关于儿童的诗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1 / 2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萧衍《东飞伯劳歌》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2 / 2

描写儿童的诗句(优.选)

描写儿童的诗句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6、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 9、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1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1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1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8、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9、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杜甫《月夜》 2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2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2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 23、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

最新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

【篇一】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 村居 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篇二】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 稚子弄冰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一作:玻瓈) 赏析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篇三】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杨万里,是一首七绝,作者其它作品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符合作者的派别风格。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篇四】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 小儿垂钓 朝代:唐朝|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关于儿童朗诵的诗歌7篇

关于儿童朗诵的诗歌7篇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儿童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儿童诗:我的儿童的心1 儿童的心 是清澈的小溪 可见那水底 光滑的石头 可见那水中 游动的小鱼 儿童的心 是透明的玻璃 对面的东西 可看得清清楚楚 宛如没有 任何东西隔离 但愿人们的心

永远是那 清澈的小溪 但愿人们的心 永远是那 透明的玻璃 儿童诗:小伙伴2 我的小伙伴 无论在哪里我都会记得她 陪我经历风雨的好朋友 陪我分享快乐的朋友 虽然她有时得到了好成绩有些骄傲但我考差时 是她 第一个来安慰我 相识的时候 她很文静 相知的时候 她很活泼 成为朋友的时候 她肆无忌惮 动不动 拍我一下

轻轻de 我比她小 力气也比她小 只好 不还手 有时还手 也是打不过她 现在的 我们 无话不谈 tan: 老师、同学、 上学时 我们在一起 放学时 不舍得对方 上别人家 相处一晚上 我们朋友久了 某方面达成了共识比如: 预备铃还未响起时

一起上WC遛一遛 下课 双方无意识的下楼 给对方一颗糖或巧克力然后甜甜的吃下 手牵手 在校园里 享受 清新的空气 多惬意 用朋友 写一本书 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 友谊如珍珠 我们共同穿缀 联成一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 我们共同剪裁成 一件绚丽的连衣裙 友谊如花种 我们共同播撒

培育一丛五彩的花朵 友谊油画彩 我们共同调色 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儿童诗:小野菊3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吗?”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可是,我不要像你!” 儿童诗:我想把小手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