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图纸(脱硫塔总图 + 脱硫塔平面及旋梯 + 除雾器)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
脱硫工艺设计图纸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至关重要的环保任务,而脱硫工艺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脱硫工艺设计图纸则是实现高效脱硫的重要指导文件,它详细描绘了整个脱硫系统的构成、设备布局、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
脱硫工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处理的废气来源和成分,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硫的含量和形态可能有很大差异。
比如,燃煤电厂的废气中硫主要以二氧化硫的形式存在,而一些化工企业的废气中可能还包含其他含硫化合物。
其次,要考虑处理规模,大型工厂的废气排放量巨大,需要设计相应规模的脱硫设备来保证处理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场地条件、投资预算、运行成本以及环保标准等因素。
一份完整的脱硫工艺设计图纸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工艺流程图是核心部分之一,它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废气从进入脱硫系统到净化后排出的整个过程。
在流程图中,清晰地标示出各个设备的名称、编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工艺流程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脱硫工艺的基本流程和走向。
设备布置图则展示了脱硫系统中各种设备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和布局。
包括脱硫塔、风机、泵、储罐等主要设备的相对位置和安装方式。
合理的设备布置能够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方便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检修。
管道布置图详细描绘了废气、液体和固体物料在系统中的传输管道的走向、管径、连接方式以及阀门、仪表等附属设施的位置。
精确的管道设计能够确保物料的顺畅输送,减少阻力损失,降低泄漏风险。
电气控制系统图则涉及到脱硫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控制原理和线路连接。
包括电机的启动、停止控制,传感器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关系等。
可靠的电气控制是保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脱硫工艺图纸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例如,设备的选型要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压力、温度、流速等因素,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还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和环保监测设备。
常见的十七种脱硫工艺原理及工艺图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01工作原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
02反应过程(1)吸收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2)中和CaCO3 + H2SO3 —> CaSO3+CO2 + H2OCaCO3 + H2SO4 —> CaSO4+CO2 + H2OCaCO3 +2HCl—> CaCl2+CO2 + H2OCaCO3 +2HF —>CaF2+CO2 + H2O(3)氧化2CaSO3+O2—>2CaSO4(4)结晶CaSO4+ 2H2O —>CaSO4 ·2H2O03系统组成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04工艺流程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吸收塔—>烟囱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
系统一般装3-5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
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
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 m3。
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钙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石膏晶体。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2)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内容 (2)1.3 主要设计参数 (3)2.脱硫工艺的选择与工艺流程简介 (3)2.1 脱硫工艺的选择 (3)2.2 工艺流程简介 (4)3. 工艺流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5)4. 脱硫塔设计 (6)4.1 物料衡算 (6)4.1.1 入塔的煤气质量 (6)4.1.2 出塔煤气的变化量 (8)4.1.3 m3的计算 (12)4.1.4 m4的计算 (12)4.1.5 脱硫塔的液气比 (12)4.2 热量衡算 (12)4.2.1 入塔脱硫煤气带入的热量 (12)4.2.2 出脱硫塔的煤气带走的热量 (13)4.2.3 脱硫过程中发生的熔解热和反应热 (14)4.2.4 总的热量衡算 (15)4.3 设备计算 (15)4.3.1 选择填料 (15)4.3.2 塔径的计算 (16)4.3.3 传质面积和填料高度 (17)5.脱硫塔工艺设计结果表 (18)5.1 总表 (18)5.2 煤气入塔物质汇总表 (19)5.3 出塔物质汇总表 (20)5.4 其他数据 (20)6.设计小结 (20)7.参考文献 (23)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干煤气量为40000Nm³/h的炼焦煤气的脱硫的工艺计算。
入口煤气中杂质的含量:剩余氨水:12470Kg/h,t=75℃,P=0.45MPa,氨的质量分数10%。
1.2 设计内容(1)脱硫工艺的选择与工艺流程介绍;(2)脱硫塔的物料衡算;(3)脱硫塔的工艺尺寸计算;(4)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1.3 主要设计参数①KPaP96400②脱硫塔空塔气速③脱硫效率:98%)/m³④脱硫液硫容量:0.18~0.22(SH2⑤脱硫塔传质系数K:15~20kg/(㎡·h·atm)⑥脱硫塔液气比:>16L/m³⑦脱硫塔溶液喷淋密度:>27.5m³/(㎡·h)转化为盐的转化率:3~4%⑧SH2⑨ HCN吸收率:90%⑩干煤气组成:2.脱硫工艺的选择与工艺流程简介2.1脱硫工艺的选择HPF法脱硫属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HPF催化剂在脱硫和再生全过程中均由催化作用,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做吸收剂,以HPF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脱硫,煤气中的H2S等酸性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与氨反应,转化为硫氢化铵等酸性铵盐,再在空气中氧的氧化下转化为元素硫。
脱硫塔的工作原理图解脱硫塔是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设备,主要用于燃煤发电厂和工业锅炉等燃煤设备的烟气脱硫处理。
脱硫塔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烟气进入、喷射吸收液、气液接触、反应吸收、分离和排放等过程。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脱硫塔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烟气进入,烟气进入脱硫塔时,首先要通过烟气进口进入脱硫塔内部。
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需要通过脱硫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喷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喷射吸收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喷射吸收液是用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通常是石灰石浆液或者石膏浆液。
喷射吸收液要均匀地喷洒到脱硫塔内的烟气中,以实现气液接触和反应吸收。
气液接触,喷射吸收液与烟气在脱硫塔内进行充分的接触和混合,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被吸收到吸收液中。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气液充分接触,以提高脱硫效率。
反应吸收,在气液接触的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与喷射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被吸收到吸收液中。
这一过程是脱硫塔实现烟气脱硫的关键环节,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分离和排放,经过反应吸收后的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已经被吸收到吸收液中,此时需要对吸收液和烟气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而吸收液则进行再循环利用,以实现连续的脱硫处理。
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图解,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脱硫塔是如何进行烟气脱硫处理的。
脱硫塔在燃煤发电厂和工业锅炉等燃煤设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脱硫塔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脱硫塔安装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九月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劳动力计划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为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环保搬迁-二铁总厂3#360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本脱硫除尘系统采用SDA旋转喷雾干燥半干法脱硫工艺,处理烟气量为222×104 m3/h,脱硫烟气入口SO2浓度为800~2000 mg/Nm3(平均1500 mg/Nm3)粉尘浓度≤100mg/Nm3,通过SDA法脱硫除尘后SO2排放浓度≤200mg/Nm3,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
主要包括脱硫塔、除尘器系统,脱硫剂(石灰粉)贮存、输送及浆液制备供给系统,脱硫灰输送、贮存、浆液制品及外排系统,给排水系统,压缩空气及蒸气系统,供配电系统,仪表及控制系统,建筑及构筑物,运输系统等保证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全部设施。
脱硫塔数据1)脱硫塔规格。
Φ18.8m×15.8m(吸收段高度),塔总高约55.0m,碳钢材质,钢板厚度≥12mm,局部≥14mm。
2)脱硫塔顶棚。
脱硫塔顶部设雨棚和雾化器起吊电动葫芦。
3)脱硫塔塔体外围护。
脱硫塔塔体外部设有150mm厚岩棉保温材料,外覆彩涂压型钢板(壁厚0.6mm)。
4)脱硫塔工艺主要设备参数1.2 脱硫除尘系统由旋转喷雾脱硫塔、布袋除尘器、增压风机、烟道、进口挡板、旁路烟道挡脱除、脱硫灰收集、净烟气达标排放。
板等组成,实现SO21.3 脱硫剂(石灰粉)贮存及浆液制备供给系统由石灰粉仓、计量螺旋给料机、消化罐、振动筛、浆液罐、浆液泵、浆液管道及阀门等组成,实现烟气脱硫所需的脱硫剂制备和供给。
1.4 脱硫灰输送、循环及外排系统由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脱硫灰仓、计量螺旋给料机、循环灰混合罐、振动筛、循环灰浆液罐计循环灰浆液泵、循环灰浆液管道、阀门等组成,实现脱硫灰收集和循环使用。
,部份脱硫灰定期外脱硫灰浆液与石灰浆液混合喷雾实现脱硫烟气中的SO2排进行综合利用。
第一章运行管理一、工艺流程及流程简介 1.1工艺流程1.1 工艺流程图1.2工艺流程简介锅炉烟气经引风机、多管除尘器、后,首先进入脱硫除尘塔内与经喷嘴雾化后的脱硫液进行脱硫反应;烟气在塔内通过三层喷淋装置进行三级脱硫除尘反应,SO2总脱除率可达99%以上,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脱硫塔内 NaOH吸收SO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HSO3与Na2SO3,然后流入下游水池进行循环使用,完成对烟气中SO2的吸收净化。
经一级除尘脱硫后的干净烟气通过塔上部的弯头、管道进入二级脱硫除尘塔经过收水器进一步净化脱水,,除去烟气中夹带的水,经过脱硫除雾后的烟气进入烟囱排放。
随着脱硫反应的进行,循环池内pH值不断下降,当循环池内pH值降低到10以下时,要及时向循环池补充钠碱以防pH值过低影响脱硫效果。
二、人员配备1、脱硫控制室配室操作人员3人,负责脱硫工程的日常工作。
2、脱硫工程配机修人员1人,负责站区日常的设备维修工作。
三、各主要处理单元运行控制参数1、循环池中有关参数的控制循环池中pH应控制在10以上,低于10时脱硫效果不理想。
2、脱硫塔内有关参数的控制脱硫塔出口pH应控制在7.0以上。
第二章操作规程一、循环泵房及泵房内循环水泵、冲洗水泵、排液泵1、循环泵作用向脱硫塔供脱硫液。
1.1、开泵前准备(1)检查循环池内水位,确保循环池内水位不低于池深的2/3。
(2)检查管路系统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存在,如有要及时处理。
(3)检查水泵及系统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如:所有紧固件是否紧固;连轴器间隙是否合适;水泵注油孔是否已按规定注油;仪表、阀门是否完好等。
(4)进行手动盘车旋转两周看是否正常,应不卡不重,无异常声音。
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5)检查循环泵有无冷却水,是否打开。
(6)检查机械部分时,不得将水泵电路开关合闸使电机处于带电状态,且在配电柜上挂有“有人操作,不许合闸”标牌。
1.2.操作顺序(1)开启循环泵打开泵进口管路的碟阀,开启循环泵。
烟气脱硫塔设计烟气脱硫塔设计一、塔的总体布置烟气量按220000m3/h,进口SO2为3000mg/m3,脱硫后≤200mg/m31、塔径确定:对于逆流型喷淋塔,烟气流速为3-4.5m/s,按3.5m/s计算脱硫塔内操作温度为50度,烟气流量校正为:220000*(273+50)/(273+20)=242525.6m3/h塔径为(242525.6/3600/3.5/0.785)1/2=4.95m塔径取:5m烟气流速校正为:3.43m/s2、吸收区高度吸收区高度h1一般指烟气进口水平中心线到喷淋层中心线的距离。
容积吸收率的定义为: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喷淋塔,塔内喷淋浆液将烟气中的SO2浓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的程度,将此过程中塔内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平均计算到吸收区高度内的塔内容积中,即为吸收塔的平均容积负荷—平均容积吸收率。
经验值:容积吸收率为5.6-6.5 kg/(m3.h),取6吸收区高度:h=1.5*220000*0.003/(5*5*0.785)/6=8.4m 取:m在吸收区,喷淋层布置一般为2-6层,层间距0.8-2m。
本设计方案喷淋层设为4层,层间距2m。
3、烟气进口高度:根据工艺要求,进出口流速(一般为12m/s-30m/s)确定进出口面积,一般希望进气在塔内能够分布均匀,且烟道呈正方形进口流速取:15m/s进口烟气温度按130°,烟气流量校正:220000*(273+130)/(273+20)=302594m3/h烟气进出口宽度占塔内径的60%~90%。
本设计取入口宽度为内径的60%, L=5000*0.6=3000进口高度:302594/3600/15/3=2m4、烟气出口直径:出口流速取:15m/s出口烟气温度按50°,烟气流量校正:242525.6m3/h出口直径:(242525.6/3600/15/0.785)1/2=2.4m5、塔底储浆量、高度确定浆池容量V 1的计算表达式如下:11L V Q t G=?? 式中:L/G —液气比,取12L/m 3;Q —烟气标准状态湿态容积,m 3/h ,Q=220000m3/h ;t 1—浆液停留时间,4~8min ,取t 1=4min=24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