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79
由于人体研究的客观限制以及相关的伦理问题,实验性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是我们了解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主要工具。
目前常用的模型主要有三种: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②实验性黑色素蛋白诱导性葡萄膜炎;③内毒素诱导性葡萄膜炎。
1. EAU 使用视网膜自身抗原主动免疫动物或过继转移来自视网膜自身抗原致敏动物的淋巴细胞可诱导实验动物发生EAU。
EAU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根据动物的种系、所使用的抗原、所使用抗原的剂量或过激转移细胞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些因素也决定了EAU 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
在高度易感的Lewis大鼠,EAU表现为持续时间很短的亚急性全葡萄膜炎,最终导致光感受器丧失和视网膜神经胶质增生。
在不易感的大鼠、小鼠、豚鼠和灵长目则表现为中度和非亚急性炎症。
在这些种系动物,最典型的病理改变是肉芽肿性炎症。
这些不同的疾病状态类似于人类累及视网膜和脉络膜的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
与人类相似的疾病有:眼部类肉瘤、V ogt-Koyanagi-Harada病、交感性眼炎、Behcet病和鸟枪弹丸样视网膜病变。
研究证实CD4十T(包括Th1型细胞和Th17型细胞)细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中心性的作用。
其证据有:在T细胞缺陷动物不能诱导发病,即使重复免疫动物;使用靶向T细胞的药物,如环孢霉素可有效地抑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EMIU 使用来自牛眼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等色素组织的黑色素蛋白的不溶性抗原可诱导易感动物Lewis大鼠发生EMIU。
同EAU一样,该模型是CD+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但其靶抗原是脉络膜,而非视网膜。
因此,眼部炎症主要限于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EMIU在大鼠和猴眼主要表现为双侧复发性葡萄膜炎。
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浸润细胞。
同EAU一样,也经常观察到嗜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在前房经常观察到蛋白近视眼手术安全吗和纤维素性渗出。
除非某些病变严重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和视神经很少受累。
临床研究中的疾病模型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来增进我们对疾病的理解,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疾病模型,则是用于模拟人类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方法或系统。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疾病模型以及它们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一、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疾病模型。
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本质。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等。
这些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类疾病的某些特征,例如疾病的基因突变、器官损伤等。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得许多重要的疾病信息,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细胞模型细胞模型是临床研究中另一种常见的疾病模型。
它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将人类或动物细胞提取出来,然后体外培养并进行相应的实验。
细胞模型能够更加直接地观察和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究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
例如,癌症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肿瘤细胞模型可以用来评估新药物的抗癌效果。
细胞模型虽然无法完全模拟整个人体的复杂情况,但在临床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模型组织模型是将人类或动物组织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而成的一种模型。
相比于细胞模型,组织模型更接近真实人体的情况,能够更好地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常见的组织模型包括器官片段培养、人工器官等。
通过对组织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在组织层面上的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和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四、计算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模型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模型可以通过仿真、模拟等方法,模拟和预测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流行病学模型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预测疾病的传播趋势和危险因素。
另外一种常见的计算模型是分子模拟,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预测特定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结合情况。
计算模型的出现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生物医学领域,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治疗方法验证等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价值。
二、动物模型在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意义1. 提供实验对象动物模型可以作为实验对象,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及病理生理变化。
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探索疾病发病机制通过动物模型,科研人员可以模拟出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三、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1. 药物安全性评价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动物模型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通过动物试验,可以全面了解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2. 药效评价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效机制。
通过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药效试验,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定药物的合理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间,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四、动物模型在疾病治疗方法验证中的意义1. 临床治疗效果验证动物模型可以用于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对于一些新的、尚未在人体内验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 新疗法验证对于一些新的疾病治疗方法,特别是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先进技术,动物模型可以用于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全面评估新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和潜在风险,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五、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价值1. 提高疾病研究效率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快速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效果和治疗方法。
简答:1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填空简答论述)定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意义:* 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 可按研究者的需要获得实验材料;* 缩短研究周期;* 可控制各种实验条件,结果可比性强,重复性好;* 可提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材料* 有助于更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 为教学服务,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设计原则:1、相似性:动物模型应与相应的人类疾病有类似之处,尽可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的病理变化。
2、重复性:理想的模型应是可重复、可标准化的。
标准的动物、标准的环境、标准的饲养管理、标准的实验器材、标准的实验操作。
3、可靠性:复制模型应特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同时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受一系列检测得以证实。
4、适用性:复制模型应尽量考虑今后临床能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动物背景资料要完整,生命史能满足实验需要。
5、易行性和经济性:动物经济而来源充足,便于转运,易于关养。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6、安全性:动物模型应不对实验人员和其它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按产生原因分类: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又称为实验性动物模型,指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手段,人为制造的疾病模型。
* 优点: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比较简单,其他因素容易控制,短时间内可大量复制。
* 缺点:诱发的疾病模型与自然产生的疾病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
而且有些人类疾病不能用人工方法诱发出来。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指不加任何人工诱发,在自然条件下动物自然产生的疾病,或者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疾病模型。
第十五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第一节概述由于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医学研究中必须对疾病过程进行各种观察、分析和实验。
这些工作大多不可能在人体上进行,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动物及其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研究。
供医学研究用的这些动物具有与所研究的人类疾病相似的特点,故称之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通常可以通过人工诱发,或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自然动物而获得。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通常依照研究目的而设计,不同的研究选用的动物模型可有很大差别,所以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很多,也很复杂。
许多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可以自然获得,即利用动物自发性的遗传特性或通过育种手段培育遗传特性建立而成,如裸鼠、肥胖症小鼠、自发性高血压鼠、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鼠等。
更多的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是用人工方法,将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诱发动物特定器官、组织、细胞或全身的损害,造成与所研究的人类疾病相似的机能、代谢和形态学的改变。
可用于诱发疾病模型的方法和因素很多,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微生物因素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
近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包括利用动物卵或胚胎移植、胚胎嵌合、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和克隆等技术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复制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否能真正地、客观地反映人类疾病是能否作为研究对象而用于医学研究的关键。
但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任何一种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不可能与人类疾病完全相同,而且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在选择和设计动物模型时要尽可能力求全面周密,在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有三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复制模型选用的动物应尽可能接近人类,建立的模型必须尽可能地与所研究的人类疾病有相同的或相近的机能、代谢和形态学变化特点,病变发生机理应尽量与相应的人类疾病相同;二是选用的方法要保证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有较高的成功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以供他人应用和验证;三是复制成功的动物模型应有明确而可靠的测量或观察的指标,以供判断病变的轻重程度和病程的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