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邳州)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语文优课《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第14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情分析:梅兰芳大师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所讲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相去甚远。
且整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严谨简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应该不会太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便设想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尽情地感知、想象和体验,让他们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糸”,并学会“紧”、“注视”三个生字。
理解有关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糸”,并学会“紧”、“注视”三个生字。
理解有关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句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请竖起你的小耳朵,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看戏。
(视频播放十秒后)正在表演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他8岁开始学戏,11岁登台演出,梅兰芳身为男儿,却能将美丽动人的女子扮演得惟妙惟肖,他独具特色的表演享誉全世界,(视频结束)他是如何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1.理解第二自然段,体会梅兰芳苦练眼神的经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课前准备:1.搜集梅兰芳《霸王别姬》等京剧片段。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霸王别姬》片段,请小朋友们欣赏时注意观察演员的眼神与动作。
(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及剧照)3.(师述)你觉得演员表演得怎么样?你喜欢京剧吗?4.凡是喜欢京剧的人都知道,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提到京剧人们不由得想到有位在京剧方面造诣很深的人,他就是梅兰芳。
(设计理念:教学的开展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感情的熏陶感染、思维的撞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目的的。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使教学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过程。
通过看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一下京剧,对京剧有了感性的了解。
由此产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学习兴趣。
给上好整堂课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一)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梅兰芳唱戏料子飞翔决心或者紧盯注视灵活经过终于渐渐闻名京剧大师勤学苦练(1)教师领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长句子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再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指名读,体会梅兰芳付出了许多努力,下了很多功夫,最终成为京剧大师。
小学语文优课(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第14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总算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缺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总算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纳比照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情分析:梅兰芳大师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所讲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相去甚远。
且整篇课文篇幅不长,言语严谨简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应该不会太高,理解起来会有肯定的难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援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便设想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肯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尽情地感知、想象和体验,让他们通过学习言语文字,感受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糸〞,并学会“紧〞、“凝视〞三个生字。
理解有关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总算〞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缺乏,教育学生从小苦练根本功。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糸〞,并学会“紧〞、“凝视〞三个生字。
理解有关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1、通过比拟句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会用“总算〞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缺乏,教育学生从小苦练根本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请竖起你的小耳朵,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看戏。
〔视频播放十秒后〕正在表演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他8岁开始学戏,11岁登台演出,梅兰芳身为男儿,却能将漂亮动人的女子扮演得惟妙惟肖,他独具特色的表演享誉全世界,〔视频结束〕他是如何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执教时间:2010-11-12执教班级:执教老师:海陵小学张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他是谁吗?(指梅兰芳图片)。
生齐说——梅兰芳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生:梅兰芳学艺。
师:老师这儿有一组生字词,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咱们一起读一读,好吗?生:好。
师:(出示拜师紧盯灵活勤学苦练学艺注视说话世界闻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生齐读词语。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
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复习第二小节,导入新课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梅兰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第一小节,谁来读一读?(出示第一小节)生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提问:小朋友想想这一小节讲的什么内容呢?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吗?生1: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生2:师傅认为他不适合唱戏。
师总结:是啊!师傅觉得他不适合唱戏。
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师:小朋友们再开动脑筋想一想师傅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那接下来他会怎么做?生:回家了。
师:猜一猜,在他回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呢?生1:我一定要让眼睛变得很有神儿,我想唱戏。
生2: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要学习唱戏。
师:是啊,梅兰芳没有灰心,他下定决心要学习唱京剧。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板书:下定决心【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充分地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整个课堂变得丰满起来。
学生也不知不觉体悟思想情感。
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很强的针对性。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句话?那请你来试试看?生1读师:读书的时候语速可以慢一点。
生2读师:老师听出来了,“没有动摇”读出了重音。
谁再来学着他读一读?读出梅兰芳的决心。
生3读……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男生读、女生读、齐读4、过渡:只下决心是没有用的啊,必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师: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9篇梅兰芳学艺 1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
(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bài fù xiáng gē dĭ qín jù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jĭn huò zhĕ zhù shì líng huó紧盯或者注视灵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4 梅兰芳学艺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熟练地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尤其是“紧”字。
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3.拓展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紧”字;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难点: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 教学课件。
2.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交流资料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善于发现的达尔文、亲切和蔼的毛主席和以身作则的朱德同志,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梅兰芳学艺》,再来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1)生书空,师边板书边强调:“梅”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最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兰”是本课的生字,横画比较多,注意横的长短变化才能把字写美观,第二横稍短,第三横最长,起到托底的作用;“芳”也是本课的生字,“草字头”横稍短一些,“方”横稍长一些,注意“方”的笔顺是“先横折钩、再撇”。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1)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梅兰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指生汇报)(2)师补充介绍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感受一下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风采。
(播放视频《贵妃醉酒》)梅兰芳为了唱好京剧,小时候可吃了不少苦头,第14课讲的就是梅兰芳学唱京剧时苦练眼神儿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课案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梅兰芳学艺》执教时间:2010年11月2日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播放一段京剧)师:听,这就是京剧。
这段京剧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的。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师:他就是梅兰芳,这里的“兰”和“芳”都是生字,来,伸出你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
(一起书空两个字。
注意“芳”的最后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师: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是我们江苏人。
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板书:学艺)师:“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的是什么?生:学唱京剧。
师:那么题目“梅兰芳学艺”的意思就是——生:梅兰芳学唱京剧。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样学艺的?听老师读课文。
(范读课文)【梅兰芳对于现在二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从音乐和照片入手,让学生直面人物,明确对象,很好地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二、读通课文,随文识字师:现在请小朋友坐端正,捧好课文,学着老师,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老师这儿有几个要求呢!(出示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的姿势,听朗读的情况,提醒学生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读顺读正确,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重要环节。
这里关注了学生的读书姿势。
】师:谁来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
)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一个字都不错!生:我也觉得他读得挺好的,如果声音再高一点就更好了!师:你们俩评价得很好!我们评价别人,应该先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提意见,可以这样说:我想给他提个建议……【指导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交往教育运用恰当。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生:我知道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
师:谁能读好这两个词?(一生读。
)师:“傅”原来读第四声,这里读轻声。
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师傅呢?生:本领大的人才能当师傅。
【篇一】教學要求:1、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明白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1、板書課題。
2、解題,介紹梅蘭芳生平。
3、學習詞語:學藝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
2、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找出難讀的句子。
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認讀詞語。
(3)抽讀生字卡片。
4、試讀課文。
5、指名說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7、教師範讀。
8、填空,出示小黑板。
這篇課文講的時梅蘭芳小時候拜師(),苦練(),終於成為世界聞名的()的故事。
三、作業:1、練讀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一、復習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3)“不是唱戲的料子”是什麼意思?(4)師傅為什麼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板書:不是料子)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3)理解:世界聞名、大師(4)學過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麼想法?3、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初步理解句意。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3)進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麼情況下,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這說明什麼?梅蘭芳是怎麼做的?梅蘭芳為什麼看空中的鴿子?看水底遊動的魚?“緊盯、注視”是什麼意思?這裏可以換成看嗎?“常常”是什麼意思?說明什麼?梅蘭芳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好像會說話,這說明了什麼?4、再讀第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文中那個詞語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勤學苦練”、“終於”、“世界聞名”要重讀。
三、指導背誦1、齊讀課文2、看板書逐段背誦。
14 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感悟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媒体:教师准备:录像(梅兰芳在台上唱京剧)、课文录音、投影。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梅兰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1. 能准确认读,记住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 播放梅兰芳在台上唱京剧的录像,请学生认真欣赏。
知道这是谁唱的吗?2. 出示梅兰芳的人物图像,板书:梅兰芳,生一起书空。
教学“兰”和“芳”。
3. 补充课题:学艺。
学习“艺”底下“乙”。
4. 读课题,简介梅兰芳。
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
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5 释题,梅兰芳学唱京剧。
6. 再读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可能情况:为什么要学唱京戏?怎么学的?学得怎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听课文录音,思考:《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 生在小组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各段都讲了些什么?3. 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准字音注视动摇或者学艺神儿逐步灵活苦练终于鱼儿应该提醒注意的字音。
“紧、兰”都是前鼻音;“者、注、视”都是翘舌音;“灵、芳”都是后鼻音;“神儿、鱼儿”要读准儿化音;“或、活”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要读准确.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
⑶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说说梅兰芳学艺顺利吗?学生回答,出示填空: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
二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4梅兰芳学艺苏教版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一个月后回国。
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
14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宝应县桃园小学周心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
课前看视频《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片段。
一、复习:
1、读词语
紧盯注视或者动摇灵活
拜师学艺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2、选择上面词语填空。
梅兰芳(),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经过(),终于成为()的()。
3、拓展理解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梅兰芳8岁学艺,10岁登台,一生所演剧目超过200出,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创立了“梅派”表演形式。
他是戏剧“四大名旦”之首,是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是第一个把中国戏剧带到外国去演出的艺术家,应邀出国访问演出达10多次,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
当时外宾到中国旅游,往往向外交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登长城;二是游颐和园;三是访问梅兰芳。
读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什么?
练习朗读: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二、学习第一节:
1、“不是唱戏的料子”?(天生条件不好,不可能把戏唱好)(不适合唱戏)
2、师傅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读课文第一节就能明白了。
老师想请你们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提示:后一个“梅兰芳”可以用“他”来代替)
3、(出示小时候照片)老师找来了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仔细看他的眼睛,你有什么感觉?(不灵活、没有神儿、很呆板、没有光彩,眼睛睁不大)
老师也有同感。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上眼皮有点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也不灵活,有一次师傅甚至生气地说他的眼睛是“死鱼眼睛”,这样的眼睛没有——梅兰芳真不是——
三、学习第二节
1、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眼睛的呢?请翻开书在第二节找一找。
指名读。
2、咦,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像嘴一样说话呢?
剧照1:这是梅兰芳在《生死恨》中扮演的韩玉娘。
韩玉娘命很苦,你能从他眼睛里看出忧伤吗?
剧照2:这是梅兰芳在《牡丹亭》中扮演的杜丽娘。
杜丽娘在花园里游春,我们从他眼里看到的是——(欢乐)
梅兰芳扮演不同的人物,眼睛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这就是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理解了这个词,就能读好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凡是看过梅兰芳表演的人都说,梅兰芳眼睛炯炯发光,即使坐在
最后一排,也感到梅先生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看梅兰芳的眼睛,就能知道剧中人物内心的想法。
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
夸一夸梅兰芳的眼睛。
(两名读,一齐夸)
3、梅兰芳是怎样让眼睛从没有神儿变得会说话了呢?从填空题中选择一个词回答。
这个词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写在黑板上。
谁来读好他?
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捧起书,注意听!(放课文录音。
)
2、哪一句话是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在书上画一画。
3、这句话中哪两个词是近义词?(板书:紧盯注视)
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梅兰芳紧盯——注视——这两个词的意思都是说——(仔细地看、认真地看、一眨不眨地看)练习读
紧盯鸽子,注视鱼儿,这是梅兰芳练眼神的两种方法。
课文用什么词语把这两种方法连接起来的?“或者”表示这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有时选紧盯鸽子,有时选注视鱼儿。
4、梅兰芳为什么要选鸽子或者鱼儿来练眼神儿呢?(在飞、在游、是动的,看它们时眼珠要不停地转动,就能让眼睛灵活)现在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
课件中有一只飞翔的鸟儿,我们像梅兰芳一样紧紧盯着它。
注意,头不能动,不能眨眼,只能转眼珠。
看,鸟儿飞起来了,紧紧盯着他,不要让鸟儿从你的眼睛里溜走。
刚才练了一下眼神,感觉怎么样?(苦、累、酸、痛、冒眼泪)
5、我们才练了一分钟,梅兰芳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只练一会儿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常常的近义词是——,是说次数很多。
(练习读,读出次数多)
梅兰芳练眼神,一定也很苦很累,可是他怕不怕苦?(练习读,读出不怕困难。
)
小朋友想听老师讲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故事吗?
为了练眼神,梅兰芳养了许多鸽子。
每天天刚亮,大约五六点钟,梅兰芳起床给鸽子喂食、喂水,然后,就开窝放鸽,一队一队的鸽子陆续飞上天空。
梅兰芳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它们,双目圆睁,眼珠随着它们转来转去,而且还极力远望。
另外,他特地买来金鱼,常常站在水边,脸不动,让眼睛跟着游动的鱼儿转来转去。
他这样苦练眼神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十年。
佩服他吗?带着敬佩之情朗读。
6、这样还能读吗?
他常常,或者。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读,把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记在心里。
他常常,或者。
7、是什么支撑着梅兰芳这样勤学苦练?
对!是学艺的决心!还有谁读?我听出了,决心很大!
学艺的决心深深扎在他的心底,尽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是梅兰芳——他常常——或者——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
8、是啊,孩子们,笨拙点儿没关系,学习基础差一点儿也没有关系,只要勤学苦练,你一样能出类拔萃。
送同学们两个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两名读)
为了唱好戏,梅兰芳不怕苦、不怕累,别人用一分力量,他用上百倍的力量,一定要赶上别人、超过别人,这叫:人一己百、奋起直追(两名读)
把这首成语歌连起来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这成语歌就是告诉我们从小要勤学苦练。
(齐读)
四、学习第三段:
1、“勤学苦练”不仅让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还让梅兰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齐读最后一节。
梅兰芳真了不起!让我们夸一夸他。
2、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从那个词知道?(终于)“终于”告诉我们成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
3、能用“终于”说话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很好,你说出了努力的过程。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赶在天冷前为我织好了毛衣。
记住,用“终于”造句,一定要说出努力的过程,这样句子才
具体。
司马光用大石头使劲砸缸,终于______________。
青蛙不怕累,不怕渴,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的生活,想想亲朋好友的生活,也可以想想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想想童话中的角色。
每个小朋友造的句子不一样才精彩呢!(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小鹰——邓小平爷爷小时候——
达尔文——爱迪生——)
小朋友说的句子真是精彩纷呈!老师也用“终于”造个句子,夸夸小朋友: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终于造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
最后,我们用“终于”再来夸夸梅兰芳。
4、拓展阅读
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很不容易的。
梅兰芳不仅练眼神,还练嗓子,练台步,练背戏词……梅兰芳特别刻苦,一点儿都不马虎。
请同学们阅读《梅兰芳练擂鼓》《梅兰芳练跷功》,读后说说感受。
5、小结:(再出示填空题)看这段话(齐读):梅兰芳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学习别人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想一想,梅兰芳的故事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你打算勤学苦练什么?怎样做到勤学苦练?
老师送大家一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指名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一起再读)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终于”写一句话。
附:
梅兰芳练擂鼓
梅兰芳在京剧《抗金兵》中饰演英雄善战的女英雄梁红玉,戏中梁红玉有一个用双手擂鼓的动作,为了把这个动作练得又漂亮又有力,他起早贪黑地练习,白天擂鼓,晚上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就用双拳敲自己的腿,把两条腿敲得又红又肿也不停止。
梅兰芳练跷功
一次,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
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柱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先生连连称赞。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那光滑
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
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