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重点之法的分类(必备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1.61 KB
- 文档页数:4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考试重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法律法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于考生通过考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下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考试的重点。
一、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框架和构成是基础。
要清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效力大小。
例如,《安全生产法》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处于核心地位。
而《矿山安全法》《消防法》等则是针对特定领域的专门法律。
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1、《劳动法》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
2、《职业病防治法》重点掌握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法律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
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明确了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范围、条件和程序。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事故的分类、报告、调查和处理的具体规定,包括事故责任的追究等。
四、部门规章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对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要求。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培训要求、考核发证等内容。
五、重要法律条款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包括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安全投入、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规定。
2、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如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权等;以及应履行的义务,如遵守规章制度、接受培训等。
六、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包括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等。
2、刑事责任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等相关罪名的构成和处罚。
七、新出台和修订的法律法规考生需要关注近年来新出台或修订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其中的重要变化和新增内容。
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必背知识点第七条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2)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3)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装置、器材、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4)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5)发现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当由安监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讲到有安全条件论证,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仅说了安全评价),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监部门;安监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4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监部门制定。
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第十三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平安工程师法律知识重点之法的分类法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对法所划分的类别不同。
这是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所作的分类。
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标准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标准性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不成文法是指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的和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那么,如习惯法、判例、法理等。
我国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范畴。
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的特殊地位和属性,表达在4个方面:一是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根本准那么。
如我国宪法就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机关和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那么和制度,因此宪法成为立法机关进展立法活动的法律根底,宪法被称为“母法”、“最高法”。
但是宪法只规定立法原那么,并不直接规定详细的行为标准,所以它不能代替普通法律。
二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威,是制定普通法的根据,普通法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三是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有特别程序。
我国宪法草案是由宪法修改委员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四是宪法的解释、监视均有特别规定。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视宪法的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
(2)法律。
广义的法律与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特指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公布的标准性文件。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标准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法规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行政法规泛指包括国家权利机关根据宪法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法令;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法令,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规。
狭义的行政法规专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标准性文件。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1.规范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
2.法的分类:(1)创建和表现形式:成文法(国家依法制定)和不成文法(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2)法按照法律地位和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3)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也称为主法和助法。
(4)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5)效力范围:特殊法和一般法。
3.社会主义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核心是依法办事。
4.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1)从发的不同层级:上位法和下位法(2)从同一层级法的效力上分为普通法和特殊法(3)法的内容上分为:综合性法和单行法。
5.《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权责一致;社会监督;综合治理;依法从重处罚。
第二章中法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员的配置:(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
(2)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员;从业人数少于300人,可不设专门机构,但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措施,并制定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4.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5.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6.行政责任包括: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建设、停止使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证照、行政拘留、关闭。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二)法律规范
规范一般可以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大类。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更不是超阶级的共同意志。
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构成法的基础。
(四)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五)法的特征
法所表现的意志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又不单纯是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社会规范
二、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体现在立法、执法和守法3个方面,主要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等内容。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基本准则
(二)社会主义法治
(三)社会主义法的体系
(四)社会主义法的适用。
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重点之法的概念与分类
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重点之法的概念与分类
法的概念与分类
1.法的概念(P1)
(一)法的`概念
广义的法--统治阶级的利益、强制力保证实施、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法--具体(包括成文法、不成文法。
注意:判例、习惯法、国际条约)
(二)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3要素:假定、处理和制裁
(四)法的效力
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的特征
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法是按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的本质--阶级性
2.法的分类
按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按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宪、法、行、地、行)
按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
宪法性法律、普通法律
按法律效力范围:特殊法、一般法注意以下术语:
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1.以下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是(B)。
A.宪法
C.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解释:
宪法、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颁布;
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委制定、颁布;
地方规章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颁布
国家标准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国际劳工安全公约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法规知识点汇编一、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规范的综合性系统。
了解这个体系的构成对于我们掌握安全法规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是宪法,它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最高层级,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中关于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等规定,为安全生产立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安全生产法律,如《安全生产法》,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规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各方的法律责任。
再者是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针对特定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还有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细化和补充。
最后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它们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安全法规中的核心法律,其内容涵盖广泛。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方面,规定了单位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人员、设备、制度等;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管理能力。
关于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等,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同时,他们也有义务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方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强调了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要求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发生事故后,要及时、如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三、安全生产相关行政法规(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
建设单位要保证工程的安全投入,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勘察、设计单位要按照法律和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章节结构
考试大纲要求
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判断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地位和效力。
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安
全 生 产 法 律
基 础 知
识
第一章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 分类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
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 一、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 二、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略) 一、安全生产乏力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2、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会2014 7号),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
A、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B、坚守安全红线,坚持科学发展C、落实安全责任,保证科学发展D、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3、xxxxxxxxxx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甲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甲公司新建办公楼,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为确保工程的质量,乙建筑公司将管理工程分包给丙公司,丁监理公司负责该工程的监理。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各方面参照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的有关要求清晰界定安全管理责任B、乙公司应在危险性较大的区域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C、甲公司负责丙公司和甲公司的组织管理D、丁公司负责对包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5、某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具从高处坠落,砸中一名在起重机下方作业的建筑工人,导致该工人重伤。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该事故类别属于()。
A、高处坠落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物体打击6、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分为10类共132种。
下列关于职业病分类及职业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B、低气压职业危害引起的职业病属于高原病C、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电光性眼炎D、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光感性皮炎7、甲公司拟投资建设一个化工项目,改建设项目及安全设施已通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项目开工前,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将该项目的产能扩大一倍,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了重大变更。
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下列针对该公司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重新进行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并报原批准部门备案B 、重新进行改建设项目及安全设施的设计,并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C 、重新进行改建设项目及安全设施的设计,并报原批准部门备案D、重新进行改建设项目的设计,经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后报原批准部门备案8、某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准备在厂房的三楼加装一条生产线,临时安装了一部施工外用电梯,用于运送生产线及附属设备,并安装了限速器、制动器及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下列关于该施工外用电梯运行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工外用电梯安装后,限速器需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可由操作人员操作B、施工外用电梯运行至三层和一层时,可用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C、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其灵敏可靠D、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将施工外用电梯升至三层,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闸箱门和电梯门9、依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内容的是()。
A、物理特性B、防护措施C、应急处理D、超限倍数10、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下列关于“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新任用或招录“三项岗位”人员,要组织其参加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上岗B、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并经注册的,可以直接申领矿山、危险物品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C、对发生人员死亡事故负有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不得重新参加安全培训考试D、到“十二五”末,我国“三项岗位”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11、甲公司新建办公楼,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为确保工程的质量,乙建筑公司将管理工程分包给丙公司,丁监理公司负责该工程的监理。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各方面参照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的有关要求清晰界定安全管理责任B、乙公司应在危险性较大的区域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C、甲公司负责丙公司和甲公司的组织管理D、丁公司负责对包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12、为了保证企业组织机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整分合原则B、能级原则C、3E原则D、激励原则13、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分为10类共132种。
下列关于职业病分类及职业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B、低气压职业危害引起的职业病属于高原病C、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电光性眼炎D、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光感性皮炎14、某机械加工厂有铸造、锻压、切削等生产工序,存在粉尘、噪声、振动等职业危害因素。
为保护职工职业健康,该厂为生产岗位职工配备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下列劳动防护用品中,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是()。
A、手套B、耳塞C、防尘帽D、防尘口罩15、依据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下列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说话中,正确的是()。
A、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由电梯的使用单位负责,维护周期为半个月B、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不得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C、情况紧急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D、使用单位发现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6、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液氨泄漏致人中毒事故后,应急求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中毒人员和人员疏散,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A、堵塞液氨泄漏点B、冲洗液氨泄漏点C、调查液氨泄漏事故原因D、监测周围空气重氨的浓度17、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
依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是()起。
A 20B 580C 1060D 600018、某隧道在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时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工作,事故造成5人死亡,一台价值20万元的工具车被毁,此次事故救援费用为10万元,投入5万元对现场进行清理,至恢复施工,共耗时半个月,该项目每月的工资支出为20万元,劳动人身保险费为60万元。
在不考虑其他损失的情况下,本次事故咋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万元。
A、320B、330C、335D、34519、某隧道在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时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工作,事故造成5人死亡,一台价值20万元的工具车被毁,此次事故救援费用为10万元,投入5万元对现场进行清理,至恢复施工,共耗时半个月,该项目每月的工资支出为20万元,劳动人身保险费为60万元。
在不考虑其他损失的情况下,本次事故咋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万元。
A、320B、330C、335D、34520、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粉尘危害。
为减少和消除粉尘危害。
该厂采取了四六工作制,减少接触粉尘的时间,为职工提供防尘口罩等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组织管理措施的是()A、缩短工作时间B、静电除尘C、重力除尘D、提供防尘口罩21、某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准备在厂房的三楼加装一条生产线,临时安装了一部施工外用电梯,用于运送生产线及附属设备,并安装了限速器、制动器及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下列关于该施工外用电梯运行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工外用电梯安装后,限速器需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可由操作人员操作B、施工外用电梯运行至三层和一层时,可用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C、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其灵敏可靠D、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将施工外用电梯升至三层,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闸箱门和电梯门22、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23、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24、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安全生产投入进行预算管理,并经审批后按预算实施投入。
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描述中,正确是()。
A、对于股份制企业,其安全费用的投入由董事长予以保证B、对于个体工商户,其安全费用的投入由投资人予以保证C、对于个体工商户,其安全费用的投入应由职工承担D、对于一般国有企业,其安全费用的投入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予以保证2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下列任务中,属于现场处理的是()。
A.救护受害者和保护事故现场B.对现场材料进行技术鉴定C.联系保险公司理赔D.统计工作损失价值26、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人是()。
A、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B、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C、施工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D、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