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技术引领之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3
坚守初心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记中国建筑行业著名科研专家闫小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人类沧桑历史的积淀,也是人类文明和文化最早的记忆。
从原始社会的穴居野外,到奴隶社会的楼台亭阁,再到封建社会的多姿多彩,最后到现代社会的艺术风格,建筑犹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推动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市场变化以及环保政策调控,众多建筑企业纷纷开始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龙头企业抢占布局优势,中型企业思考破局突围,小型企业谋求生存之道。
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距离,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说有些滞后。
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建筑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依然是广大建筑工程从业者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在这其中,东营天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小亮先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闫小亮先生本科就读于中国知名学府中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学四年的刻苦专研、勤奋学习,让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这也为后来从事创新研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大学实习期间,闫小亮没有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计算机行业,而是进入了当时火热的建筑行业。
当被问及原因时,闫小亮先生表示这是他当时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说,中国城镇化建设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施工细节都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质量,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总有绕不开的技术难题,而这也为一些有技术潜质的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因此,从那时起,他便默默在心中立下志愿,要运用自己所学,在建筑行业干出一番事业。
最初,闫小亮先生在北京联合时代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担任策划经理,负责前期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品牌推广、后期运维管理等工作。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作者:琚荣兴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04期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与建筑能耗问题,绿色建筑越来越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意义的阐述,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92-02绿色建筑的思潮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经历工业革命与能源危机后,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思潮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
1 绿色建筑概念与特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建筑本身与传统建筑比较,其耗能大为降低。
(2)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
(3)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布局有很多区别。
(4)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2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各类民用建筑面积数额巨大,大规模建设和资源低效率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高速城镇化导致突出的资源消耗问题,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如果我国的城镇化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和绿色城市发展模式来推动,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是加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也是缓解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现实有效途径,同时还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建筑居住舒适度、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摘要】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关键,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产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政府政策引导是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监管,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通过政策引导,建筑行业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结论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将展现出更大的活力与潜力。
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建筑行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监管、前景、全社会共同努力。
1. 引言1.1 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行业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住所和工作场所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了国民经济的生产生活活动。
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就业和增加政府税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建筑行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力量。
建筑行业建造的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建筑行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是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建筑行业为城市提供了各种住房、商业、办公场所等建筑产品,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生物多样性下降、气候变化加剧、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必须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保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于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订及严格执法。
2.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科学性。
4.建立环保信用评价体系,维护企业诚信经营环境。
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绿色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非常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毒无害、零污染。
促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促进节能与新能源的技术进步和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2.鼓励并支持清洁能源的多元化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成为明日之星。
3.建立清洁能源产业的镇级、市级或区级基地,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加强城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也是一些环境问题的源头。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城市道路、建筑、公园、绿化带,以及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的管理。
2.减少或者避免对城市水源、土地资源的破坏。
3.建立城市绿化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空气清新度和绿化率。
四、加强绿色消费的引导绿色消费是指对环境保护产品及服务的选择和消费。
通过加强绿色消费的引导,可以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生态环保、低碳环保理念,鼓励消费者乐观、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2.加强公共设施、环保广告的宣传,让人们全面了解绿色消费。
3.鼓励生产企业加强环保节能技术研发,生产环保产品。
同时扩大环保产品的销售渠道。
五、加强基础设施绿化建设基础设施是社会推动发展的基石。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提高建筑业的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和智能化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总体要求1.坚持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之路。
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技术。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坚持市场导向。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不断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二、重点任务1.推进绿色低碳建设。
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筑节能产业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
推动建筑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强研发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3.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房地产服务业、特色小镇等相关产业。
4.提高市场竞争力。
改革建筑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5.保障人民群众居住需求。
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
三、政策措施1.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2.优化企业环境。
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成本负担,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3.加强行业标准管理。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提高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素质建筑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5.推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推进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绿色、智能、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转型。
下面将从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路线。
首先是政策导向。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将其写进宪法。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如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
例如,中国在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推出了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激励企业减排。
其次是技术创新。
中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通过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例如,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是产业升级。
中国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中国将绿色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绿色产业。
例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样,中国还加大对绿色建材、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总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包括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
中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绿色发展,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同时,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为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绿色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旨在通过优化和创新施工过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技术的定义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技术和材料,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质量,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一概念强调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都应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
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环境保护:通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生态。
2.资源节约: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和高效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经济效益:降低能源和材料成本,减少废弃物处理费用,提高建筑的长期经济价值。
4.社会效益: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增强社会公众对建筑行业的正面认知。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节能减排措施•能源管理: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节能设备:使用节能型施工机械和设备,如电动挖掘机、混合动力起重机等。
•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可持续材料的使用•绿色建材:选用可回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竹材、再生钢材等。
•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策略•废弃物管理:实施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水土保持: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的水土资源,如设置排水系统、植被恢复等。
•噪音控制:采用低噪音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典范之一。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项绿色施工技术:•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施工和绿化灌溉,节约水资源。
2024年建筑行业领导年会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建筑行业的全体从业者,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和支持!回顾过去几年,建筑行业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们建设了一批批世界级的建筑工程,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也重新认识到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绿色低碳建筑、创新技术与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短缺等等。
展望未来,____年将是建筑行业关键节点的一年,也是急需变革和创新的时刻。
建筑行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推动高质量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科技与建筑深度融合创新是引领建筑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加强科技与建筑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筑行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们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鼓励他们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创新力度,打破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之间的壁垒。
我们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优化创新环境,为建筑科技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壤和条件。
我们要积极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的全面融合,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
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建筑企业采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高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效能和质量。
我们要大力推进智慧建筑的研发和应用,探索建筑行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智慧建筑,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二、加快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要加强建筑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对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材料选择与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以及生态景观设计。
通过对这些原则与目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和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还可以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创造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未来,绿色建筑设计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带来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通过不懈努力,绿色建筑设计将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生态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节能环保。
1. 引言1.1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传统建筑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排放大量污染物,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而绿色建筑设计则注重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建筑本身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绿色建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光线、空气流通等设计手段,提高室内舒适度,促进居住者的健康和幸福感。
绿色建筑设计还能为社会和经济带来诸多好处。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建筑的价值,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发展水平。
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将对未来的建筑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绿色建筑设计对环保的意义绿色建筑设计对环保的意义非常重大。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对环境负担较重。
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19•【字号】浙政办发〔2014〕151号•【施行日期】2014.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15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2月19日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减少建筑污染、实现环境友好、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为深化推进全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发展重点任务(一)明确工作目标。
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装配整体式钢结构建筑及适合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实用技术。
积极推行住宅建筑全装修,逐年提高成品住宅比例。
在工程实践中及时总结形成先进成熟、安全可靠的建筑体系并加以推广应用。
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杭州市、宁波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
到2015年底,各市要开展部品构件基地建设,形成与本区域相适应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各设区市新开工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坚持技术引领之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2014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年度峰会暨2014年度人物与标杆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坚持以先进技术为引领,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荣膺“2014低碳环保推广标杆企业”称号,孙英院长代表获奖标杆企业做大会发言。
孙英院长在发言中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政策所向,也是社会关注所在。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向”的战略要求,推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建设与创新实践,是我国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向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保障。
长期以来,标准院始终致力于通过标准规范和创新实践,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谈到近年来,标准院在绿色低碳建筑领域的技术引领发展之路,孙英院长重点谈到四个方面:
一、坚持以科研创新和标准规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科研创新方面,标准院先后承担了《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研究》、《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碳排放评估方法研究》等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在标准规范方面,主编或参编了《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主编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等多项行业重要技术文件;特别是标准院还组织编制完成了《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等数十项协会标准,为推动协会标准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推进以住宅产业化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工程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标准院由总建筑师刘东卫博士领衔,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与工程实践,已全面形成了主体工业化与内装工业化相结合的住宅产业化理念体系和技术体系;主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等重要标准规范;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领导下,完成了以“建设产业化、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为理念的国内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上海绿地崴廉公馆,得到行业的高度赞誉,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标准院还受住建部委托,承担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系列专项图集》的组织编制工作,第一批图集将于明年3月完成。
该套图集的编制实施意义重大,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建设形成全方位指导,直接提升住宅产业化领域设计、施工、验收、构件加工等的质量水平。
三、开展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咨询等业务实践
标准院确立了“绿色生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文化独特”的绿色技术理念,先后实施完成了内蒙古库布齐绿色城镇、苏州木渎新城等二十余个绿色生态城镇规划项目以及云南建工发展大厦等多个绿色三星建筑设计项目;完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多项绿色技术咨询项目,在业务实践中全方位贯彻绿色、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标准院2003年就设立了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所,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在建筑保温隔热、门窗、遮阳、幕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完成了5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标
准规范以及40多项标准图集的编制;同时,积极开展对绿色低碳新技术的评估和新产品的认证工作,推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的市场应用。
孙英院长最后总结到:当前,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对工程建设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标准院将继续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军企业的作用,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坚持以标准为引领,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宏伟战略的落地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