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环境化学03海洋无机环境化学(2)

海洋环境化学03海洋无机环境化学(2)

海洋环境化学03海洋无机环境化学(2)
海洋环境化学03海洋无机环境化学(2)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环境化学

MARIN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2)

----海洋的中的痕量金属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第二章海水-气体体系的物质交换

第五节第四节第三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一、痕量金属在生物生长中的作用▲痕量金属几乎参与了海洋生命的方方面面,从细

胞壁形成到蛋白质合成,无不存在痕量金属的踪迹。▲海洋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中,许多痕量金属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们激发、调控或抑制某些生化反应的进行。

▲在原子量大于经知道具有生物学作用,并影响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它们通常作为海洋生物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或酶体系的调控元素。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二、痕量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

▲即使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痕量金属元素,在其浓度过高时也会对生物生长产生抑制或毒性作用。▲关于这些毒性效应产生的机制以及海洋生物发展出何种策略来应对这些毒性作用,一直困扰着海洋科学工作者。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未来利用海洋生物提取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不同时期所测海水中部分痕量金属元素浓度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海洋中的痕量金属

1969年Caribbean Sea 样品比对结果

对于现在的研究,采样、分析过程的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浮游植物和褐藻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二节海洋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出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与温度或盐度的变化相一致,说明这些元素在海洋中的分布仅受控于物理过程,如水体的平▲这类金属元素通常不会明显富集于生源物质,故也是生物非限制性元素。

太平洋MoO 42-和WO 42-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中心太平洋溶解态Ni 、Cu 、Zn 、Cd 的垂直分布

Ni Cu

Zn Cd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这些元素与主要营养盐之间往往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Zn 与H 4SiO 4、溶解态Cd 与HPO 42-的关系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不同的元素,其垂向富集程度不同。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中心太平洋溶解态Ni 、Cu 、Zn 、Cd 的垂直分布

Ni Cu

Zn Cd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溶解态Pb 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主要通过降雨输送进入海洋表层。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缘于痕量元素存在中层来源,如海底热液的水平输送。

北太平洋过剩3He 和溶解态Mn 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Fe 3O 4(磁铁矿)会通过还原作用现场产生Mn 2+和Fe 2+。

挪威Framvaren 峡湾水体中溶解态Mn 2+和Fe 2+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四节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四节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节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

态存在。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四节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铁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海洋环境化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与半干旱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海洋无机物环境化学

第五节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衡量金属元素和生物大分子配体形成的生物配合物,如各种金属酶、金属蛋白等。侧重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环境内参与反应的机理。 生物无机化学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实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地方。比如农业方面,我们熟知的化肥,就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知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常量营养元素,还需要如铁、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和氮、磷、钾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同样,在我们熟知的一些保健品,像“脑白金”、“黄金搭档”等等,都是补充我们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以我们最熟悉的钙来说,从小我们的父母就给我们补钙,喝牛奶、吃钙片等等方式,可见钙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人体缺钙,就容易腿软、抽筋、蛀牙,但钙多了也不行,人体内的钙过量容易得佝偻病。所以,微量元素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多。 生物无机化学无疑正在迅速发展。生物无机化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生物体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二是研究外界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影响。 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生物无机化学中偏向生物领域的研究对象,做此项研究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技术。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微量元素与蛋白质形成的配合物,与酶的区别在于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并不表现催化活性,但却有其他的重要功能。现在的研究在于发现新的蛋白,确定其结构、性质。现在热门的蛋白有硒蛋白,因为硒蛋白是硒在体内存在和发挥生物功能的主要形式。硒的作用,主要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毒等方面,但结论不统一。现在主要在探索新的硒蛋白作为预防药物开发、癌症治疗和药物筛选靶标。如杜明等通过硫酸铵沉淀等方法,从富硒灵芝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含硒蛋白,并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具有相关性。 无机药物的发展在生物无机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顺铂的抗肿瘤作用的发现开辟了无机药物化学的新领域。在抗癌药物应用中,顺铂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上使用,主要有四种铂配合物:顺铂、卡铂、顺糖氨铂、奥沙利铂。从1980年发现二烃基锡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具有顺铂结构的二烃基二卤化锡配合物,与卡铂结构类似的有机锡化合物,以及有机锡羧酸衍生物等等。在锗化合物方面,从发现1971年合成的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许多有机的锗化合物。此外还有茂钛衍生物和稀土配合物。因为癌症是人类健康寿命最主要的杀手,所以在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方面将有很大

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03-25T02:32:27.522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9期作者:金民 [导读] 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工作的个性化发展。 常熟市环境监测站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普及,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各类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而且,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程度提高的双重作用影响,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如果仍旧利用传统的污染治理手段,已经污染满足目前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需求,这就需要改善和创新环境污染治理手段。 关键词:化学技术;生态环境污染;污染治理工作;应用分析 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我国政府部门也提出了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在这个大环境中,人们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多个角度和多个环节出发,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而在政府部门层面,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并不断的创新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治理手段,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工作的个性化发展。 一、化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其本质是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化学原理,减少对生态环境具有污染影响的物质的产生,以及降低对身体健康具有威胁影响的物质的产生,通过化学反应将无毒和无污染以及无害的物质进行转化处理,从而实现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根本目的。 化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所使用的原材料要是无毒且无害的新型材料,避免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源上做到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第二,为了保证化学反应过程的无毒且无害以及无污染和零排放,在利用化学技术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时,需要保证化学反应的环境是无毒且无害和安全的;第三,由于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其产物是无毒、无污染、无害,可以再次进行利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类型 (一)生物技术 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还能够降低生态环境遭受更加严重的污染影响。其中,生物技术是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生物资源进行清洁生产,保证各种资源的节约利用。 相较于其他不同类型的处理技术,生物技术不仅操作方便,且容易实现,整体的应用效果较好。所以,在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生态环境污染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类型进行合理应用,如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效果。 (二)催化技术 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利用化学技术进行处理时,诸多化学反应时间较长,导致整体的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无法满足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可以采用催化技术进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其主要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促使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效率得以明显提升。 同时,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为了提高应用效果,会将酶作为主要的催化剂。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无机化学催化剂而言,酶的催化效果更佳明显。而且,酶催化剂的利用,不仅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度,还能够使整个催化反应过程比较温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这种催化剂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整体效果。 (三)超声波降解技术 超声波降解技术可以看作是化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效果,还会影响这个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技术方式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液相分子之间的瞬间爆炸产生的能量,冲击有机物之后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化学键断裂、高温分解等诸多化学反应得到有效落实,还能够有效的降解和处理有机物。

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新旧专业对应表

附件1: 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新旧专业对应表

注1:本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采用的专业名称。 注2:研究生、博士生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亦适用下表(摘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开心度时光,永葆云淡风轻。如果遇事解不开心结,过分地追求完美,一味地与自己较真,只会伤心劳神。 万事随缘莫计较,唯求淡泊与安宁。淡然得与失,珍惜人间情。与其和自己过不去,不如顺其自然,潇潇洒洒过一生。 若想一路顺风,请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看得开才会快乐,放得下才会轻松。胸怀要大度,凡事能接纳,对人能包容。 遇有不顺心的人和事,切不可小肚鸡肠,怀恨在胸。你这里恼怒填胸,可惹你生气的人早已满面春风,试想,你何必再纠结、郁闷、怨言声声!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用微笑掩埋苦痛。客观事实证明,人生有失就有得,得和失总是相辅相成。 不要感叹自己不幸运,不要抱怨老天不公平,得到的我们感到欣慰,失去的我们一身轻松。痛苦惋惜无济于事,坦然洒脱一路顺风!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修炼豁达心,大度才能包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谦让和谅解,胸襟宽阔人尊敬。磕磕绊绊全甩弃,和睦相处快乐生。 要善待他人,即使路径狭窄,也要留一步与人行。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人生的真性情。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把自己的心态好好调整。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人生,拥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和心情。 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自我,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没有超越不了的山峰,就没有走不出去的困境,就会迎来风雨之后的彩虹!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能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和人生。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懂得感恩和尊重。人生在世,就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有父母的爱,感恩有亲人的疼,感恩有同事的帮,感恩有朋友同行,感恩有美妙的乐声,感恩有美丽的风景。 你如果懂得了感恩,也就拥有了别人的爱,也就赢得了别人的真诚和尊重!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清除羡慕、嫉妒、恨。尽管羡慕是人们的本能,但过于羡慕别人的人,一直都在追逐着别人的梦。 嫉妒和恨,更是一剂心灵的毒药,是一种扭曲的心理,我们应该懂得欣赏别人,将别人的优秀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让他人激励自己前行。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学会释放,不要钻进死胡同。生活纷繁,不要被困境和失败糟糕了心情。 生命,也有不能承受之重,要学会放下和释重,不能苦苦支撑。让心灵的阳光,冲破压抑的云层,让我们时刻保持着好心情! 人生途中,愿你一路顺风!

海洋环境化学考试复习

1、海洋环境化学研究的水体范围(D ) A:仅包括海水;B:包括海水和湖泊河流等地表水;C:包括海水、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液态水; D: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液态、固态、气态的水。 2、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B )A:29%;B:71%;C:80.9%;D:49.8% 2、海洋中的Pb的迁移主要通过(A )界面。 A:海洋-大气界面B:海洋-沉积物界面C:河流-海洋界面D:海洋-生物体界面 3、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B )出现极大值。 A:赤道海域B:亚热带海域C:亚极地海域D:赤道和亚热带海域 4、根据海水恒比定律海水的大部分常量元素,其含量比值基本上不变。下列(B )情况适合此定律。 A:微量或痕量海水组分;B:大洋环流影响海域;C:过去和现在海水继承性研究;D:海底热液影响区域。 5、采用直接干燥称量法来测量海水中的组分时,质量损失最大的是(D )。 A:NaCl B:MgC l·2H2O C:Ca(HCO3)2 D:有机物 6、关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D )是正确的。 A:对于NH3、N2、O2和Ar来说,随着它们的分子量增大,溶解度增大; B:对于NH3、N2、O2和Ar来说,随着温度的提高,它们的溶解度都增加; C:对于NH3、N2、O2和Ar来说,随着海水盐度的增加,它们的溶解度都增加; D:对于NH3、N2、O2和Ar来说,随着它们分压的增加,它们的溶解度都增加。 7、关于海洋中氧气的分布,下述说法错误的是(D )。 A:在表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基本一致,与大气处于或接近平衡状态; B:在次表层海水中,会出现氧气含量的极大值; C:真光层以下,氧含量会随着水深增加逐渐降低(1000米以内); D:深层水中(大于2000米),随深度增加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海洋CO2储库比大气CO2储库大得多,影响海洋碳储库变化的各种过程的微小变化,有可能对大气CO2产生明显影响; B:海洋CO2储库比大气CO2储库大得多,因此海洋CO2对气候的影响比大气中CO2的影响大得多; C:在天然海水正常pH范围内,其酸--碱缓冲容量的绝大多数是由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所贡献; D:海水总CO2浓度的短期变化主要由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代谢作用所引起。 9、关于海水pH值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海水是多组分的电解质溶液,其中的主要阳离子为碱土金属离子,而阴离子主要为弱酸性阴离子(HCO3-、CO32-、H2BO3-等); B:海水pH值变化不大,一般在7左右,但仍有小的变化,影响海水pH值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无机碳体系与生物活动;C:海水盐度增加时,离子强度增大,海水的pH值增加; D:压力对海水的pH值没有任何影响。 10、下面来源(C )不一定导致海洋中痕量金属的增加。 A:大陆径流;B:大气沉降;C:海底热液作用;D: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的扩散。 11、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以Cr为例(A )形式的Cr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最大。 A:溶解态的Cr6+B:溶解态的Cr3+ C:金属态的纯Cr D:FeCrO4矿粒中包含的Cr6+ 12、关于铁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C )是错误的。 A: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B:铁可以影响局部海域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C:海洋中溶解态的铁主要分布在中上层海水中。 D:根据海洋的铁假说,铁可以可以刺激固氮作用,影响海洋生产力。 13、下列(C )元素不被认为是海洋中的主要营养盐。 A:N B:P C:K D:Si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营养盐的含量、分布、变化和循环主要受其来源控制。 B:磷酸的三级电离指数K1>K2>K3,所以海水中的溶解态无机磷浓度为H2PO4+> HPO42+>PO43+ C:海洋的化合态的氮输入途径主要是火山活动和大陆径流。 D:硝化作用参与海洋中的氮循环,而反硝化作用不参与海洋中的氮循环。 15、那个说法是海源腐殖质的特点(C )。 A:具有明显芳香核心结构、芳香碳占主导。B:高程度的氧化导致聚合度较高。 C:碳含量较陆源腐殖质较低。D:酸度较陆源腐殖质高。 16、下列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的产生过程,其中(A )受光照、营养盐、温度影响较大。 A:浮游植物的细胞外释放;B:摄食导致的DOM释放或排泄;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什么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区分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的标准1一 是什么?)宏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而微量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必需微(1 F 、、V、Sn、、Cu、Mn、Cr、Mo、Co、SeNi 量元素:Fe、Zn 、. B)Sr(SiI、、有害元素:指哪些存在于生物体内时,会阻碍生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Be等Pb 、As 、元素,如:Cd 、Hg、 该元素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功能,并参与正常代谢过程。)条件(1)(2 )该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2)缺乏该元素时,生物体内会发生某种病变,补充该元素时,可防止3(异常的发生或使其恢复正常。你如何理解这种看起来矛有的元素既是人体必需的,又是对人体有害的,2. 盾的现象?。即它们既是必需的,又是有害的。“双重品格”是生物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成人每(元素浓度)Se例 ,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伤等;但过gg。若长期低于50μμ天摄取量为100 量摄取又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铁是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元素存在形式)如 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这样的铁才能担负正常的生理功能3生物体内的宏量元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Mg 、Na 、Ca、、N、P S、Cl、K、C: 宏量元素11种、H、O 宏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上的元素。、、Mn、FeCu、Zn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下的元素。Cr 、Se 、I 、Mo 、Si等 4.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功能?举例说明。 (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973年证明硒是代谢过氧化氢的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硒参与过氧化物的代谢,体内各种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中均含有GSHPX。 硒对细胞保持氧化还原的平衡和清除活性氧起重要作用,最起码的作用是延缓衰老。硒缺乏所致的免疫系统的改变与肿瘤的易患性增加,一些慢性炎症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此有关 锌与免疫 锌缺乏可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机体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性增高,而许多种疾病可导致锌缺乏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这些疾病包括酒精中毒、肾病、烧伤、消化道 功能紊乱以及HIV感染和腹泻。 锌对免疫系统作用包括对淋巴细胞成熟、细胞因子产物、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 响等方面。锌缺乏可导致胸腺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儿童缺锌可导致发育缓慢,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铁与免疫 实验表明缺铁时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在补充 铁后免疫功能可能可以得到改善。铁过剩和缺铁时均可引起机体感染性增加,微生物生长繁殖也需要铁的存在,有时补铁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什么是微量元素的拮抗和协同作用?它们有何生物学意义?5. 拮抗作用:指生物体内的一种元素抑制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协同作用:指一种元素促进生物体内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CuCu和Zn呈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12化本3班洪璐2012364353 生物无机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与无机化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从广义来讲,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无机化学的任务之一是应用无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生物体系中无机金属离子的行为,从而阐明金属离子和生物大分子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另一任务是用比较简单的化学模型对复杂的生物催化现象进行模拟研究,即模型研究。 近10余年来,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离子活化酶的领域及金属蛋白的结构、性质、功能和升华反应机理方面。用最新的升华理论设计某些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模型,以探索生命金属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存在方式、状态及对生命运动的作用机理,诸如基因转移、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 1 微量金属离子在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无极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必需的金属离子主要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它是控制体内政策代谢活动的关键因素。但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在体内的存在量有严格的浓度范围,眼中地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疾病。 1.1 微量元素铜锌与癌症 研究表明,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有关。病人癌组织的微量元素谱往往发生变化,其中铜锌与癌症的关系最为重要。对肝癌、胃肠道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等多种患者的血清分析都得出一致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Zn/Cu比值明显低于常人,而进行手术摘除恶性组织或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中Zn/Cu比值回升。因此,有人认为血清中的Zn/Cu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判别患者愈后状况。 1.2 微量元素与眼科 目前,微量元素与眼科研究主要集中于微量元素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白内障者晶体中Zn、Cu含量较正常晶体含量少,Ca、Se含量增加,血清中锌含量减少,Mg、Ca含量增加。 1.3 微量元素钴和铁 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能促进血红球的增加和肌肉蛋白的合成。根据实验,如果草饲料中缺少钴,将会引起严重的脱毛症,然而,只要在饲料中加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1. 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对破坏环境方面增加了什么内容 答: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2. 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环境基本法是何年制定的何法 答:1989年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请指出我国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中任意四个制度 答: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 "三同时"制度3) 排污收费制度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6) 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4. 96年8月, 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该会议决定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限期何时要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答:2000年. 5. 我国"环境保护三同时"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 其中的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6.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答: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之前, 必须对该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作出评价。

7. 1992年11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四次会议规定工业发达国家从什么时候起,发展中国家从什么时候起完全禁止生产与使用CFC类物质 答:1997年, 2010年 9. 环保部门在送达文书时,受送达人拒绝在送达文书上签收,其代表和其它证人也不愿意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写明情况后将该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该送达是否有效 答:有效. 10. 排污费能否"减、免、缓" 答:排污费可停、可减、不能免,确有困难可以缓. 11. 当事人和见证人都拒签的现场检查笔录能否作为法定证据 答:如无其它有力证据印证,不能作为认定的法律证据. 12.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什么地方是以保护什么为主的 答: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在广东境内, 以保护特殊的自然风景为主。 13. 您知道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在哪儿 答:湖南张家界。 14. 自行拆除或闲置排污已不超标的环保设备、设施是否违法为什么

环境化学知识点梳理

1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土壤的理化性质(PH,土壤质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4)复合污染(5)施肥 2生物富集biologicaNTRATION:指生物通过对环境(水、土壤、大气)中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的积累,使其在集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条件:1、污染物在环境中较稳定2生物能吸收3不易被生物转化分解的 3生物放大biomagification: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4生物积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5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6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为什么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易于挥发至大气中,随大气进行传输2.POPs具有稳定性(或称为持久性),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而不发生降解 正是由于其挥发性强流动性大,并且持久性强,导致其能能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远距离传播. 7全称是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 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PPCPs种类繁杂,包括各类抗生素、人工合成麝香、止痛药、降压药、避孕药、催眠药、减肥药、发胶、染发剂和杀菌剂等。许多PPCPs 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旋光性和极性,大都以痕量浓度存在于环境中。兽类医药、农用医药、人类服用医药以及化妆品的使用是其导入环境的主要方式。由于该类物质在被去除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被引入到环境中,人们还将其称为“伪持续性”污染物。城市污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受纳水体的水质。大多数PPCPs 以原始或被转化形式排人到污水中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 8持久性有机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PCPBS多氯联苯,二噁英,多环芳烃。多溴联苯(PBBS) 特性:(1)持久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2)生物蓄积性,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3)半挥发性,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4)有毒性,在相应的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在POPs公约规

生物无机化学汇总

生物无机化学姓名:崔慧慧 学号:C14201008 专业:无机化学

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摘要:碳酸钙矿物材料广泛分布于大自然,具有环境协调性和相容性。生物矿化过程形成的材料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人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仿生合成,尤其是碳酸钙的仿生合成。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钙仿生合成的方法,如加入添加剂、双模板法等,制备得到不同形貌和不同晶型的的碳酸钙晶体。通过研究不同方法合成碳酸钙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物矿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生物矿化碳酸钙仿生合成 Abstract:The materials through Biomineralization have a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 so people try to synthesis it by finding different ways, especially th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this paper, many methods of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are mainly introduced, such as adding additives, dual template method and so on, to obtained different morphogenesis and polymorphism of calcium carbonate. We study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biomineralization. Key words: biomineralization calcium carbonate 一、生物矿化及仿生合成 生物矿化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生物体经过长时间进化,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生成矿物组织,这些矿物组织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生物矿化的种类已超过60种,它们的组成各异,并赋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生物矿化的优点是它的过程是一个天然存在的高度控制过程,受生物机体内在机制调制,可以实现从分子水平到介观水平上对晶体形状、大小、结构、位向和排列的精确控制和组装,从而形成复杂的分级结构。生物矿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组装的有机聚集体或超分子模板通过材料复制而转变为有序化的无机结构,因此有机基质在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有机基质在水溶液环境中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胶束、反胶束、囊泡、微乳液、泡沫、溶致液晶等结构,为生物矿物的形成提供微环境或模板;有机基质也可以作为可溶性添加剂,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能吸附在特定的晶面上或能结合与其电荷相反的游离离子,从而改变晶体的生长速[1]。生物矿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有机大分子预组织。在矿物沉积前构造一个有组织的反应环境,该环境决定无机物成核的位置;界面分子识别。在已形成的有

生物无机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2014级生物无机化学复习题目(黄老师部分) 1、什么是生命必需元素?简述作为生命元素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必需元素可以这样定义:它们的缺乏会导致生物组织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 必需元素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这些元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一定浓度; ②除去这些元素会造成生物组织在生理或结构上的不正常; ③这些元素的存在能够使生物生理或结构的不正常现象消失或预防不正常现象的产生; ④这些元素应有专门的生理功能。 2、根据生物学功能分类,简述并举例金属蛋白主要涉及哪几种类型? ①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生物催化剂的催化下完成的,而酶是生物催化剂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金属酶的结构、功能、催化机理及其模拟构成了生物无机化学的主体部分。 ②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在生物体系中结合并携带着特殊的分子或离子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如:运铁蛋白、载氧蛋白等。 ③具有营养储存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将氨基酸、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储存并使之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过程,如:铁蛋白。 ④具有结构功能的蛋白质。它们作为机体的支架和结构成分参与细胞组织的形成。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头发、指甲等都有蛋白质或脂质组成。 ⑤具有防御功能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起到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袭、保护生物体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属于这类蛋白质。 ⑥具有调控功能的蛋白质。它们能起到调节或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作用,如:胰岛素、锌指蛋白等。 3、蛋白质由多少种氨基酸组成?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根据侧链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的主要基团有哪些? 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些氨基酸的区别在于各自不同的侧链基团。根据侧链的不同,这些氨基酸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 ①含非极性、脂肪族侧链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 ②含极性、不带电荷的侧链的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谷酰胺酸; ③含芳香族侧链的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④带正电荷侧链的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 ⑤带负电荷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4、DNA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几种?其中B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DNA的主要结构形式有B型、A型和Z型。最常见的结构为B型,其结构特点是: 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向右盘旋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②分子以大沟和小沟交替缠绕; ③平行的碱基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4 A; ④碱基中的糖环采取C2’向内的折叠形式; ⑤双螺旋的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的,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配对平行,与轴垂直。 ⑥碱基按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A与T配对,之间形成2个氢键;C与G配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

化工环保与安全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1课程简介 按照大纲上的要求,从课程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与考试要求这几个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本课程: 1.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质量标准 1.1.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延伸课,是必修课。通过对工业活动所涉及的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工业生产和建设中所涉及的污染源、污染物和污染控制技术,掌握主要工业部门的清洁生产途径和实践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实施清洁生产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1.2课程质量标准 针对本课程内容广泛、种类繁多的特点,注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发展趋势,在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技能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工业污染和工业环境学的定义、分类和主要任务 第二章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受污染情况及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章工业污染源与工业污染物 工业污染源与工业污染物来源及影响。

第四章大气污染的防治 掌握大气污染的常用防治方法 第五章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技术,掌握物理法,物理化学及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对水的处理。了解造纸厂、炼钢厂,制药厂,食品加工厂等的水处理实例。 第六章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处置 掌握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处置方法。 第七章物理污染及其防治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振动、电磁波、射线危害及度量和防治方法。 第八章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和主要途径 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审计。 第十章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和工业环境管理 了解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与方法标准。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固体噪声的常见监测方法。工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工业生产各个阶段的环境管理。 第十一章工业环境影响评价 工业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1.3教学方法 从教学的方法上说,本课程主要采取理论教授的方法,但我会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穿插着给大家放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短片,提高大家对课程的兴趣,以便于大家更生动更形象的理解和记忆。 1.4课程安排 1.4.1大纲适用对象及完成课程教学最少学时数 适用化学工程专业精化生化化工 完成课程教学最少学时数26

戴树桂《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问题不?限于环境污染,?们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个由浅?深,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a、在20世纪60年代?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城市和?农业发展带来的对??、?质、?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对?地沙化、热带森林破环和野?动物某些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重视,明显没有把环境污染与?然?态、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b、1972年发表的《?类环境宣?》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且表现在对?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也宣告?部分环境问题源于贫穷,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这是联合国组织?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然?,它并未从战略?度指明防治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没强调需要全球的共同?动。 c、20世纪80年代?们对环境的认识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这?时期逐步形成并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指明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d、进?20世纪90年代,?们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识。通过了《?约环境与发展宣?》、《21世纪议程》等重要?件。它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类的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动纲领。这是本世纪?类社会的又?重?转折点,树?了?类环境与发展关系史上新的?程碑。

(2)碳的循环:

(4)磷的循环

(6)体会:氧、碳、氮、磷和硫等营养元素的?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涉及地层环境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过程,是地球运动和?命过程的主要营?。 (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标的?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法的科学。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无机化学与环境保护

无机化学与环境保护 姓名:王逸炳学号:20095051213 系(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 指导教师:杨沭明职称:教授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但是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却面临着人口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环境的污染与化学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关键词:无机化学;环境保护;环境污染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impac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needs a good environment, but human in fully enjoy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is facing pressure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so on a series of worldwide proble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hemical exist great relationshi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Key words:iganic chemical, vironmental protection , vironmental pollution. 引言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我们涉及的主要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和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 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态 元素在生物体中以不同形态存在,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1)物结构物质:Ca、F、P、Si和少量的Mg,以难溶无机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硬组织中,如SiO2、CaCO3、Ca10(PO4)6(OH)2等。(2)有电化学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离子:Na、Mg、K、Ca、Cl等,分别以游离水合阳离子和阴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外液小,两者之间维持一定浓度梯度。(3)生物大分子:这里系指蛋白质、肽、核酸及类似物等,需要金属元素(例如,Mo、Mn、Fe、Cu、Co、Ni、Zn等)结合的大分子,包括具有催化性能和贮存、转换功能的各种酶。(4)小分子:属于这一类的元素,一般有F、Cl、Br、I、Cu和Fe,存在于抗生素中;Co、Cu、Fe、Mg、V和Ni等存在于卟啉配合物中;As、Ca、Se、Si和V等存在于其它小分子中。 总之,生命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形态十分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污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的危害 目前在人体组织中发现的元素数目已多达70余种,仅在血液中就含有30多种元素。除了上述生命元素外,其余元素是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发展而进入环境,它们通过大气、水源和食物等途径而侵入机体,成为人体中的污染元素。大部分污染元素为金属离子,它们在体内的积累,往往会干扰正常的代谢活动,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病变。主要污染元素对机体的危害见下表。因此,治理环境污染,保障人类健康,是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课题。 表1污染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元素

化学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化学海洋学是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讲授化学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海洋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分布、迁移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等内容,介绍当前海洋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以及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为学习其它海洋化学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本科生在学习化学类基础课程和海洋学的基础上,为了解和掌握海洋化学的基本原理,开设《化学海洋学》课程。化学海洋学是化学与海洋学交叉的学科,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科学,体现了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洋的特点,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征。课程立足海洋化学的学科层面,选取海洋化学基础研究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首先对化学海洋学的学科属性及发展作一般性介绍;再以海洋的形成和化学组分的演化为切入点,介绍元素的循环与分布的一般规律;然后按照化学组分的类别分别讲授海水主 - 7 -

要成分、溶解气体、营养盐、微量元素、碳酸盐体系、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以及同位素的含量、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分布、迁移变化规律等主要内容;最后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化学海洋学的发展展望进行归结。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学生以《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有机化学I》等以及《海洋学II》为先修课程,掌握《无机化学实验I》、《分析化学实验I》等基本实验技能;学习并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海洋化学类专业课程《海水分析化学》、《海水分析化学实验》以及《海洋化学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作为方法学基础。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吸收和运用同期开设的《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实验I》等化学类基础课的部分理论与方法;与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化学海洋学实验》课程并行开设,通过实验研究加深对化学海洋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与《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专业实习》以及《海洋化学综合实验》等密切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后续课程主要是海洋化学类的系列专业课,有《海洋物理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河口化学》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本科生奠定海洋化学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将化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与海洋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验室教学、海洋现场实习相结合,认识和掌握海洋中的化学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应掌握化学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通过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探讨海洋中发生的过程、变化与影响因素; (2)了解海洋化学研究需综合考虑的因素以及与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其它海洋分支学科的联系; (3)了解当前海洋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了解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7 -

海洋化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定位

海洋化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定位 理学院 一、基本情况 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目前拥有应用化学和海洋药物二个校级重点学科,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博士6人,硕士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 %;在这31名专任教师中,从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专业看,高分子化学7人、有机化学5人,无机化学1人、分析化学8人、物理化学2人、药物化学5人,应用化学4人;作为基础学科承担全校相关学院的11个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完成工作量8,000多学时。近三年来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申报专利22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共发表论文140篇,其中27篇被SCI、EI收录。 二、全院的共识: 通过学习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全院认识到我校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学校肩负海洋使命,只有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抓住我国海洋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作为基础学科的学院,我院的学科发展方向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建博增硕,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的作用,做好申博学科建设及支撑工作。 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的老师认真学习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应用化学系作为申博学科“海洋科学”的一部分,应该站在海洋科学更高的战略高度上,在“海洋化学”学科建设上发挥我们的作用。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以及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起源于1670年,最初是从研究海水的含盐量和海水密度变化的关系开始,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300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等有密切的关系的学科。是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研究海洋中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学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海水化学;2、海洋沉积物化学;3、活体海洋生物化学;4、海洋界面物理化学及与界面物相互作用的化学。现代海洋化学的研究对象已从原有的简单无机化合物,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海洋高分子化合物、悬浮离子的沉积物,以及海洋生物及其动植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