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第二次公示简本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第二次公示简本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第二次公示简本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第二次公示简本环评报告.doc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

建设单位:广州创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五月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连接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和新造镇。本次研究范围为新造镇规划金光东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叉口至大学城外环路与华工南路交叉口东西两侧,研究路线长度约2.86km。其中本次工程实施起点位于规划金光东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叉口以北380m,向北沿规划金光东路依次下穿南大干线下穿通道、广医南路元岗山古树群、新广路、规划滨江路后下穿珠江新造水道,终点位于大学城外环路与华工南路交叉口东西两侧,工程长度2.48km。

广州大学城一期位于广州市东南部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占地面积约18 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 公里,距市桥约13 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 公里。

自2003 年规划建设以来,广州大学城已进驻大学10 所,目前已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

2013 年4 月,《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广州市第二届规划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获得30 位与会专家的全票通过。广州将在北至仑头水道,东、南至金山大道、西至南沙港快速的73 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一个集高教研发、科技服务、创新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创新城。其中大学城中轴线南岸为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范围为东至新化快速,北至新造水道,南至兴业大道,西至市新路,面积10 平方公里。南岸起步区是广州大学城的延伸区,近期将有暨南大学和广州医学院进驻,使得进驻大学城的高校达到12 所。

整个创新城包括北翼的生物岛、核心的大学城和南翼的南岸起步区、南村地区、化龙地区、国际展贸城,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一核两翼”。目前,大学城已基本建成,生物岛正在启动建设,而南岸起步区发展相对滞后,国际创新城内首先要启动建设的将是南岸起步区。

快速便捷的交通是创新城能否吸引人和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而目前大

环评报告编制及收费标准

环评报告书编制流程及收费标准 1.签订合同 根据企业投资和项目情况,按照国家环评项目收费标准和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取费,签订环评技术合同。 2.报告书编制 (1)现场踏查:由环评单位和企业一起去环评现场进行考察,拍摄照片,考察周围环境。 (2)资料收集:环评单位列出资料清单,企业向环评单位提供项目相关资料。 (3)公示:环评单位对项目在网上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10天,环评单位同时编写环评报告书。 (4)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10天。 3.评估中心评估 环评单位完成报告书后,组织专家上会评估,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4.环保局审批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出正式环评报告书,送环保局审批,获得环评批复,完成本次环评技术服务。 5、收费情况 根据国家收费标准投资在40~50亿,报告书收取75万×0.6(房地产系数)=45万,本项目将根据报告书的环境敏感程度,确定实际情况再谈价格,本报告打四折收取18万元左右(包括气象资料、监测

等费用和编写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标准(国家标准)单位:万元 注:1、表中数字下限为不含,上限为包含; 2、估算投资额为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估算投资额; 3、咨询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根据估算投资额在对应区间内用插入法计算; 4、以本表收费标准为基础,按建设项目行业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 度,乘以调整系数,确定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调整系数见附件2之表1和表2; 5、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费用不含专家参加审查会议的差旅费;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技术评估费用占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费用的40%; 6、本表所列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收费标准为不设评价专题的基准价,每增 加一个专题加收50%; 7、本表中费用不包括遥感、遥测、风洞试验、污染气象观测、示踪试验、 地探、物探、卫星图片解读、需要动用船、飞机等的特殊监测等费用。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总论 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9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区内建立了“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一区两园”构成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徐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平方公里。徐政发[2005]8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市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04年对开发区一期环评进行了批复。开发区一期面积为19.8km2,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扬山、老龙潭山脊线,东界引线河,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007年徐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开发区一期19.8km2的基础上,扩区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区二期大至范围为: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开发区一期西边界,南至规划路,东至大庙居住组团(安然山以南),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特种汽车工业。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评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于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方案》(苏环管〔2008〕56号)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要求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句容市金马陶瓷厂陶瓷生产及销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修编报告全本公示环评公众参与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陶瓷生产及销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修编报告建设单位(盖章)句容市金马陶瓷厂 编制日期: 2015年6月17日 句容市金马陶瓷厂

1项目由来 句容市金马陶瓷厂位于句容市下蜀镇亭子村亭子集镇西,成立于2007年,2007年8月委托句容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陶瓷生产及销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句容市环保局的审批,核定企业生产陶瓷瓦300万片/年。企业投产后2009年8月委托句容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并于2009年9月取得验收监测表【句环监验字(2009)第35014号】,根据验收监测结果,企业已落实环评报告中要求的各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且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但由于企业法相关负责人对于环保三同时验收程序的不了解,认为取得合格监测报告即已完成验收,因此未进一步向句容市环保局申请三同时验收。 2015年初企业在例行检查中发现缺少三同时验收报告,因此拟申请环保三同时验收。经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现场调查后发现企业目前实际情况与原验收及审批情况出现变化,因此要求企业编制《陶瓷生产及销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修编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发现,企业实际变化情况如下:①企业原有的烘干炉使用烟煤作为燃料,燃烧废气经脱硫除尘处理后通过一根15米排气筒排放,目前企业已在烘干炉两侧各安装1台煤气发生炉(两侧安装的目的是使炉内温度均衡),通过点燃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进行烘干加热,燃烧产生的热烟气进行热能利用(在毛坯堆放间地下通道内环流,产生热能烘干毛坯内的水份)后再通过15米排气筒排放;②由于2010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GB25464-2010《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修编后企业烘干炉废气排放执行GB25464-2010表4标准要求(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③原环评核定企业有职工50人,目前实际职工人数为20人。 本次修编报告主要针对目前企业与原环评审批不符的部分进行预测分析评价。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 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 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 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

【最新2018】环评公示全本-精选word文档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环评公示全本 篇一:江苏省各县区环评全本公示网址汇总 (1) 目录 南京 市 .................................................................. . (1) 苏州 市 .................................................................. . (1) 无锡 市 .................................................................. . (2) 常州 市 .................................................................. . (2) 南通 市 .................................................................. . (3) 连云港 市 .................................................................. (3) 盐城 市 .................................................................. . (4) 扬州 市 .................................................................. . (4)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 为了适应鄂西生态经济圈城市经济与长江经济带流域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长江荆州港的港口与岸线资源,以利于城市与港口的和谐持续科学发展,对荆州港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现予以第二次公示,如对本规划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于十日内向我们反映。 一、报告书简本 1.1规划的背景 荆州市地处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为冲击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洼,地面高程一般为28.0~38.0m,地表广布粘土、亚粘土、粉砂及部分淤泥质粘土等。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东经114°32′~115°30′,北纬29°30′~30°20′。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水产资源丰富,轻纺工业基础雄厚,荆州港是交通部公布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长江主干线十大港口和对外开放口岸。 近年来荆州港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2005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21万吨。为了更好地适应荆州市沿江产业布局,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国家和湖北省的政策背景下,提出把荆州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作出了“依托长江、抓住两路、呼应浦东、服务三峡、发展荆州”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结构,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了贯彻执行《港口法》,适应港口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开发的需要,协调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给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做大做强荆州港,荆州市交通局决定将区域内沿江岸线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施荆州港总体规划。 1.2 总体规划概况 荆州港岸线总长162990米,目前港口已利用岸线39410米,占24.17%,包括长江左岸和长江右岸这两部分。规划岸线总长156720米,规划港口岸线49740米,占31.74%,其中深水岸线长45360米,占28.94%。由城区港区和各县(市)港区共17个港区组成。 荆州港的性质确定为荆州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长江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荆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 荆州港总体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水平年: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港口规划的范围为:荆州市所属的荆州区、沙市区以及各县(市)部分地区,重点规划盐卡港区、柳林港区、荆州旅游客运港区、斗湖堤港区和观音寺港区;同时规划郝穴港区、埠河港区、关沮港区、李埠港区、弥市港区和学堂洲港区等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合同协议书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委托方(简称甲方): 受托方(简称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执行。 一、项目建设内容 1、生产规模: 2、项目总投资: 二、环评收费及支付方式 1、本项目环评费用确定方式:固定总价(含税、监测费、编制费、评审费、评估费等所有费用)共计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元 )。 2、支付方式:合同签订一周内预付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元),监测部门的合格监测报告完成后再付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元),完成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编制,通过专家评审、技术评估,甲方获取到环保局批复后,五日内甲方付清余款___________整(¥___________元)。每次付款前,乙方应事先向甲方提交当期应付款项的合格发票, 3 、否则甲方有权暂停付款。 三、报告书的评审和交付时间: 1、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评审单位: 2、合同生效且甲方提交编制环评报告书所需的资料后,乙方于__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包括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完成),并提交环保局的合格审批意见。甲方在合同生效后五个工作日内提交齐全乙方所需的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14-1 班 学生姓名:朱洪飞 指导教师:保华 完成日期:2018.0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2017 年 12月 30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班级14-1 班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题目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保华 起止时间2018.01周数 1 周设计地点校 设计目的: 1.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新疆工程学院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 本次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 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 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设计进度与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 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要求每位同学的单独完成自己负责评价的那部分容,严禁抄袭。 2.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 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同时在课程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通过对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 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 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 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 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环境调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完整版)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板模板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 板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目的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有关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评价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环境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评价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排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评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评价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老师: X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课程:________ 环境影响评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言 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目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2005年4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2008年6 月1 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2011年3 月1 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2004年8 月28 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 月1 日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 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 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 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 号) (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6 月1 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2009 年7 月 (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5年11月 (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完整版)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评报告简本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报告简本 1 线网规划概况 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全长186.7km。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线路总长134km。都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线路总长52.7km。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采用跨座式单轨。 近期建设初步方案拟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其中1号线线路长度32.471km,4号线线路长度18.513km。全线设置车辆基地1处、车辆段1处,停车场1处,设主变电站3座。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年度: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远景2050年 表1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表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示意图 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1 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符合性评价 (1)邯郸市目前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的申

请建设轻轨的最低标准。 (2)邯郸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通过这一绿色交通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减少邯郸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邯郸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3)根据邯郸市经济、土地资源特点和城市现状布局结构,城市交通发展应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本次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将推动邯郸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促进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维护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符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2.2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 (1)与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 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可以缓解城市交通的主要矛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地位,具有减少大规模道路建设对城市街区产生切割与破坏,减少污染、优化环境、资源节约利用等优势,符合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性质是相容的。 邯郸市城市发展方向为“十字型”,近期建设规划在主城区构筑“十字型”线,符合邯郸市的城市发展方向,线网规划通过加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突出了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核心区向外围发展的核心理念,充分考虑了邯郸城市发展要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设时序与城市近期建设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因此,轨道交通建设符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性质及规模的定位;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总体布局与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一致性较高;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

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本条第二款所称指导性规划是指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001]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六月 一、规划背景 注重资源的集聚与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建立专业化园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莲花村,该地区为自贡市固废处置的固有区域。该地区已建有自贡市垃圾填埋场、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自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但随着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现有处置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全市现有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且设施简陋,建筑垃圾未开展综合利用,市政污泥还停留在填埋处理阶段,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还处于空白,各类废弃物散乱且多点处置、缺乏协同,处理处置成本高、效率低,存在巨大的环境安全风险,严重制约着自贡市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统筹加以解决。 由于目前全市固体废物快速增长与处理处置能力、设施选址与人们固有认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园区理念越来越被各界认同。大封闭、大集中、大规模、大综合形式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园区建设成为各地政府主导的新型发展途径。近年来,建设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区域发展的大趋势,形成集节地、节能、环保、循环等先进工艺技术的综合平台,有利于提高城乡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对城市发展固废处理问题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协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四川省委、中共自贡市委先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中共自贡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自贡的决定》等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和要求。因此,规划建设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相关产业政策,是实现省政府关于固废治理“区域性布局、系统性收集、综合性处理”要求的集中体现。在此背景下,2017年9月,自贡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编制工作。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莲花村和王井镇鱼塘村部分村组之间,园区规划面积151.7公顷,北距自贡市中心城区约28 km,南距富顺县约6km,东距G348国道4公里。根据《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园区规划以固废循环经济为主导方向,全面实现各类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 为进一步完善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正确把握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规模、空间布局等,按四川省人民政府要求,应对该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为宏观决策服务。按国家相关环保政策、法规,以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川府发〔2007〕价法〉实施办法》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 16号)等规定,自贡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18年3月委托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对《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规划环评将依据国家及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特点开展工作,对规划目标、产业结构、规划规模及布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寻求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规划方案。 二、规划简介

规划环评所需的资料清单

划环评需收集资料清单 1、本次规划的文本、附图以及上层规划的文本、附图(包括电子版的文字和图); 2、本次规划的立项批复; 3、规划区域内的各专项规划(供水规划、排水规划、污水处理规划等); 4、提供本次拆迁安置方案以及拆迁户数; 5、提供已经招商、入园的企业个数、类型、位置;提供规划区域内现有企业基本情况和污染排放情况,特别是工业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污染排放情况、环评报批情况、环评报告书、三同时验收及监测报告。 6、目前规划区域的土地类型比例(农田、荒地、水塘、居民区、拆迁区域等); 7、未来进入园区主要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生产规模、原材料来源(包括用煤和其他燃料等)、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以及先进性、污染源产生情况、污染治理措施与污染源排放等情况。对于未来发展的工业产业,要求基本确定是哪一类项目;对于住宅要求提供大约是多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对于污水处理厂要求提供污水处理工艺和水量。 8、提供规划区内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基本农田、有无封山育林区、防护林、生态林保护区、水库等敏感水体存在等)情况。 9、工业集聚区区内和周围村庄、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的数量、各村庄人口的户数和人数;是否存在搬迁,如有提供搬迁安置计划。 刚才没传上,不好意思。 **工业区规划环评所需材料 一、背景材料: 1、**县城市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2、规划区域地理位置图(可以在县行政区划图上拿铅笔标出120km2的规划范围)、规划区产业规划平面布置图(纸版或电子版); 注:2中所有图上均要细化到村庄,如能细化到企事业单位更好,以利于监测布点。 3、《规划区规划实施纲要》(纸版或电子版); 4、**县环境功能区划(纸版或电子版); 5、**县环境保护规划(纸版或电子版); 6、**县统计年鉴、**县经济统计年鉴(纸版或电子版); 7、**县县域内企业排污申报、环境统计、污染源排放清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纸版或电子版); 8、规划可研报告(纸版或电子版); 9、规划区域现有企业清单及其现状资料(地理位置、工艺、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等)即规划区域现状的污染源清单。现有主要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最好能提供电子版)及其批复文件(作附件); 10、确保钢铁企业增产不增污的总量削减计划,要求列出详细的企业削减名单及削减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