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色草蛉和丽草蛉的比较鉴别-北京师范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695.00 KB
- 文档页数:15
十大有益昆虫介绍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区别是什么在自然界,昆虫的种类非常的多,而且不同品种的昆虫,无论是它的食性以及它的体型都是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害处的,比如说蝗虫,它能够毁坏人们的庄稼。
但是也有很多的昆虫是对人们有益的,那么接下来专业人士就来为大家介绍有益的昆虫有哪一些?十大有益昆虫介绍1、蜜蜂,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因为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二十倍。
据美国报道,蜜蜂为洋葱传粉增产效果甚为明显。
同时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等慢性病。
2、蜻蜓,蜻蜓的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蚊子的幼虫),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是最常见的益虫。
3、螳螂,螳螂是昆虫王国的小霸王,材修长,外表优雅,但性格十分凶猛,特别是它那对“大刀”似的前足,令其他昆虫望而却步,通常以捕捉其他种类昆虫为食,以蝶类、蝉、蝗虫为主要食物,能消灭大部分有害的昆虫。
4、瓢虫,瓢虫的幼虫的生活单调乏味,每天游弋在花草之间,疯狂地捕食蚜虫,成虫会捕食任何肉质嫩软的昆虫,最喜欢吃的还是蚜虫,人们常采集成群的瓢虫卖给农民和园艺业者以防治蚜虫、蚧、螨等害虫。
5、蚕,蚕是对人类贡献最久最大的昆虫之一,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传早于三千多年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
家蚕的虫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疗的功效。
6、草蛉,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如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7、屎壳郎,屎壳郎以动物粪便为食,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能加速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对人类有益。
【麦棉套种田生物种群及生态防治】棉麦借款成武县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粮棉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小麦4.002万公顷,棉花2.6万公顷,麦棉两熟是当地主要栽培方式,包括麦套棉和麦茬棉2种形式,开展这类农田生物群落及生态防治害虫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以来对成武县麦棉套种田害虫及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以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实施农业措施为基础,发挥生态因素防治害虫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天敌、生物制剂的控害作用,及时辅以化学防治调节,达到生态防治害虫的良好效果。
现将2021年以来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害虫、天敌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1.1小麦田小麦田主要害虫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圆蜘蛛、麦长腿蜘蛛、麦叶蜂、麦红吸浆虫、粘虫、棉铃虫及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麦蚜在苗期发生轻,一般不形成危害,翌年3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始盛期,5月中下旬开始自然消退,品种及地块间蚜量差异较大,盛期蚜量一般1 000~3 000头/百株,高者可达6 000~8 000头/百株。
近几年发生的红蜘蛛以麦圆蜘蛛为主,发生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单行一般600~1 000头/m2。
已查明的麦田害虫天敌有98种,隶属于2纲、8目、33科,捕食性天敌80种,寄生性天敌18种。
其中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燕蚜茧蜂(Aphidius avenae)、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等为优势种,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青翅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华姬猎蝽(Nabis sinoferus)、螟蛉悬茧姬蜂(Charops bicolor)、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erus)、日本蠼蛛(Labidura japonica)、黑斑亮蛛(Singa hamata)、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波纹花蟹蛛(Xysticus croceus)、斜纹花蟹蛛(Xysticus saganus)等为常见种。
昆虫各目鉴别性特征一、原尾目 Protura无翅昆虫,体极小,细长,淡白或黄色。
头锥形,口器内藏;触角退化,无单眼和复眼。
前足特别长,生有许多感觉器,跗节互节,单爪。
腹部12节,前3个腹节各有1对小型腹足(刺突),无尾须。
增节变态,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
二、弹尾目 Collembola微小型无翅昆虫,有发达的弹器,能跳跃。
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触角丝状,4节,无复眼。
腹部6节,第一腹节有黏管。
无尾须,外生殖器不明显。
表变态,若虫形似成虫;成虫期继续蜕皮。
有孤雌生殖现象。
三、双尾目 Diplura细长、淡色、无翅的小型昆虫。
触角长而多节;无单眼和复眼;咀嚼式口器,内藏于头部腹面的腔内;胸足发达,跗节1节;腹部11节,腹部末端有1对显著的尾须,无中尾丝。
表变态。
若虫外形极似成虫。
成虫期仍蜕皮。
四、缨尾目 Thysanura小到中型,无翅昆虫。
体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
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咀嚼式口器,上颚有前、后2个关节突与头部相连。
腹部11节,第7至第9腹节有成对刺突和泡囊,第11节具有1对缨状尾须和正中尾丝,长而多节,雌虫产卵器发达。
表变态。
成虫期仍蜕皮。
五、蜉蝣目 Ephemeroptera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体小至中型,细长,体壁柔软。
复眼发达,单眼3个。
触角短,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但上、下颚退化,没有咀嚼能力。
翅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小于前翅;翅脉原始,多纵脉和横脉,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
雄虫前足延长,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
腹部末端两侧着生1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一根长的中尾丝。
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
成虫不取食,寿命极短,只能存活数小时,多则几天。
雌虫产卵于水中。
稚虫常扁平,复眼和单眼发达;触角长,丝状。
腹部具气管鳃和丝状尾须三条。
具有亚成虫期是其独特的特征。
亚成虫形似成虫,但体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须短,不如成虫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