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36
生物防治系列(三)草蛉(2006-06-14)生物防治系列(三)草蛉(2006-06-14)解说:咦,这是什么虫子,放着又甜又香的桃子不吃,怎么吃起虫子来了?难道这虫子就是农民们请来的吗?它不但能把吃桃子的害虫吃掉,还能让桃子卖出好价钱。
一个虫子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它是什么虫子呀,告诉你吧,它叫草蛉,说到这,我先给你介绍一个人吧,张帆――北京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员。
她研究草蛉可有年头了,先不说人工繁殖草蛉有多难,单说让农户接受这草蛉,就颇费了一番功夫,现在想起来还哭笑不得?同期:农民1:当时就把它当成吃果子的害虫。
2、我想这虫子全是坏虫子,反是树叶上的都是坏虫子,张帆:他觉得这是个大蚊子见到给打死,农民1:见了以后少了给踩死了2、看见他就把他踩死了张帆:整个民众对天敌昆虫认识,还是很缺乏,农民1、原来有益虫咱们不知道这个2、反正上树的没有好虫子,不是吃叶就是吃桃。
解说:家里的这些桃子,已经让虫子害惨了,如今一个陌生人,又要在棚子放飞这么多的小虫子,要不是因为农林科学院专家的这个牌子,农民们还真不敢冒这个险呢。
这些年来,家里的桃树,可没少发生过病虫害,何况这些小虫子,一直被当成害虫看呢,当时,看着专家在棚子里忙来忙去,虽然心里将信将疑,还是跟着专家一起忙起来。
先给这些小虫子在大棚里安个家。
看着这些小虫子马上要在这里安家落户里,心里还真是七上八下的,这些小虫子真的只吃害虫不吃桃子吗?同期:农民:方盒里面有小虫子,那个小虫子爬到这个树叶上,看它能吃,要是肉眼看不清,使放大镜能瞅见它吃这个害虫。
解说:看来这些小虫子还真的管用了,眼见着桃子越长越好,农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不过,他们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一个果树大棚里究竟该放多少小虫子呢?同期:这样我们在放之前,就在田间大概调查一下,田间害虫的数量,根据害虫的数量,根据益害比定释放的数量。
所谓的益害比,一个益虫比如草蛉相对应它的食量应该是50头到80头,我们一般确定益害比一头草蛉对着40头到50头的害虫,解说:果园里最常见的害虫是蚜虫,蚜虫在早期发生时,它是点片式发生的。
农业有益昆虫—牯岭草蛉牯岭草蛉,拉丁学名:Chrysopa kulingensis Nevas,脉翅目草蛉科昆虫。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0毫米。
前翅长10-13毫米,后翅较前翅短,只有9-10毫米。
身体黄绿色无黄色纵带。
头部鲜黄色,触角上方有“丫”形黑斑,一直伸展至头顶,下面与额基部三角形及大黑斑相连。
下颚须及下唇须均呈黑褐色,上唇有黑斑2个,两颊各有黑斑1个,均与唇基大斑相连。
触角第一节较宽扁,呈黄色,但内外两侧均有黑色条纹。
第二节褐色,其余各节淡褐色;触角与前翅几乎等长,约1.30毫米。
胸部和腹部均为黄绿色。
前胸端部两侧有褐斑,下角有黑边,前胸至后胸背中央有黄色纵带,两侧暗绿色。
腹部密生黑色短毛。
足绿色,跗节黑褐色。
翅狭长,透明,翅端较尖,翅痣狭长绿色,无横脉,翅脉全部绿色,翅脉上短毛黑色。
卵:单粒散产,个别卵粒之间连接成串,卵柄一般比其它种类卵柄短。
绿色,快孵化时灰黑色。
生物学特性:(1)习性:成虫羽化多在傍晚,飞翔敏捷,有趋光性。
春末和秋季在日出温暖时活动为盛,夏季以7-9时和16-18时活动为盛。
交配和产卵多在夜晚进行,交配时间约15分钟左右。
产卵前期随温度和食物不同而差异很大,由5-47天。
一般单粒散产,也有个别连结成串。
卵柄较短。
日产卵量最多可达49粒,单雌最高产卵量900粒以上。
幼虫喜将蜕皮和碎片等驮在体背。
老熟幼虫结茧时,亦将背驮的碎片尉予茧的表面,结茧的场所多在隐蔽的地方。
(2)历期:王衍良试验的结果见表。
表:牯岭草蛉各虫态历期(3)年生活史:牯岭草蛉在浙江省鄞县天童山林场的松林内一年发生2代。
4月下旬第二代成虫羽化,5月中旬为产卵期。
第一代由5月中旬至8月中旬。
第二代由9月中旬至翌年6月。
草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草蛉(Crickets)因其独特的鸣叫和适应性强而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养殖对象。
本文将介绍草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繁殖环境的建立、合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成功养殖草蛉。
正文:草蛉是一种被广泛用作观赏、食品和饲料的昆虫。
养殖草蛉不仅可以满足个人兴趣,还可创造经济价值。
因此,养殖草蛉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关注。
下面,将为您介绍草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养殖场地的选择草蛉的养殖场地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根据个人需求来定。
如果选择室内养殖,需要安装适当的养殖箱或笼子,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和光照。
如果选择室外养殖,需要选择温暖且有适度阴凉的地方,建立适合草蛉生活的环境。
2. 繁殖环境的建立草蛉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理想的温度范围为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
为了营造适宜的繁殖环境,可以在养殖箱底部放置一层湿润的沙子,定期喷水以保持湿度。
同时,根据需要在养殖箱中放置适量的植物或木材,供草蛉栖息和产卵。
3. 合理饲养管理草蛉以植物、蔬菜和水果为主食,还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来源,如昆虫幼虫或鱼饲料等。
可以选择将食物放在浅盘或碟子上,以方便草蛉取食。
此外,要每天更换食物,同时注意清理养殖箱,保持环境卫生。
4. 疾病防控养殖草蛉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定期检查草蛉的健康状况,并进行隔离管理,将染病的草蛉与其他健康的草蛉分开。
对于发现疾病的个体,可以选择使用昆虫专用药物或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
草蛉养殖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管理。
同时要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发现并解决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扰。
成功地养殖草蛉不仅依赖于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更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努力。
总结:草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各方面的因素。
合理选择养殖场地,营造适宜的繁殖环境,并进行合理饲养管理,都是成功养殖草蛉的重要因素。
草蛉生物学特征
草蛉是一种昆虫,属于脆弱翅目(Diptera)中的苍蝇科(Muscidae)。
下面是草蛉的生物学特征:
1. 外形:成年草蛉的体长约为3-5毫米,体色多为黑色或灰色。
身体略呈梭形,头部较小,具有大而明亮的复眼。
翅膀透明,质地薄而脆弱。
2. 生活习性:草蛉通常栖息在草地、牧场、田地和废弃物堆积处等地。
它们主要以腐烂的植物材料、动物尸体和排泄物为食,是一种肉食性昆虫。
3. 繁殖:草蛉的繁殖方式为卵生。
雌性草蛉会将卵产在适宜的环境中,如腐烂的植物物质或动物尸体上。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称为草蛉蛆,它们以附着在食物上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草蛉蛆经过几个蛹期后发育为成虫。
4. 作用与影响:草蛉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分解尸体和有机物质的作用,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总体来说,草蛉是一种寄生于腐烂物质上的小型昆虫,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贡献。
工厂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发展工厂绿化,优化厂区生态环境,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更是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而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是生态园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本单元,铝冶炼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空间大小和功能要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宜树种,科学配置,构建物种丰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以植物造景、植物造园的方式,依自然之理,承天然之趣,创造一个清幽典雅,生机盎然的优美环境,以达到改良环境、提高生态效益,提高人们健康度的目的。
(收稿:2016-10-17)[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2):14-16.[2]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10刘利仕(1964-),男,汉族,广西平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厂绿化及矿山复垦工作。
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本低的速生桉作为营造用材林的树种,种植2~3年后便可达到要求。
种植时可适当密植,2年后便可间伐用作电解铝厂效应棒,随时需要,随时砍伐,留下的部分作为防护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6种植苗木、花卉及草本地被植物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栽种了小叶榕、洒金柏、羊蹄甲、扁桃、紫薇、夹竹桃,火焰花等20多种绿化苗木、观赏花卉以及马尼拉草、橡草等地被植物,其中马尼拉草用作城镇绿化观赏性草坪,橡草每隔几天可轮流刈割作为奶牛的青料。
经试验表明,各种苗木、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生根、发芽、展叶、开花、结果等物候现象与其它苗圃无明显差异,其植株生长旺盛、花色鲜艳,既绿化美化了采空区,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现代园艺2017年第3期大草蛉生物学特性及饲养利用潘鹏旭(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大草蛉是重要的天敌昆虫,以成虫和幼虫捕食同翅目汲汁小害虫和螨类等,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捕食力,控制害虫效果显著,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为更好地繁殖利用大草蛉,本文就大草蛉的人工繁殖饲养技术及利用进行探讨,饲养实践证明:用不同饲料饲养的幼虫,对成虫雌雄性比、产卵量和寿命都有影响。
龙源期刊网
“臭美”的草蛉
作者:榛子
来源:《红领巾(1-2年级)》2011年第11期
夏天,人们在田间漫(màn)步时,常常能看到一种身体绿色,背着大大的透(tòu)明翅膀的虫子,那就是草蛉。
呀,它长得真美呀!凑(còu)近一点想看个仔细,突然闻到了一股(ɡǔ)味道。
呀,它真臭呀!
草蛉的胸部能分泌(mì)出臭臭的液(yè)体,用来驱(qū)赶敌人。
别小看这“臭美”的小东西,它可是果树害虫的顶级杀手。
草蛉的厉害得从它小的时候说起。
草蛉的卵(luǎn)和其他昆虫不同,上面连着长长的丝,风吹过的时候,分外漂亮。
同时,也保护了弱(ruò)小的卵,因为敌人爬上去后,会被摇晃(yáohuànɡ)下来。
不认识了吧?这是草蛉的幼虫,叫蚜狮(yáshī)。
它喜欢往自己身上堆很多东西,用于伪(wěi)装。
一听蚜狮这个名字就知道啦,它简直是蚜虫的噩(è)梦。
一只蚜狮一天能吃几十只蚜虫呢。
捕食性天敌“草蛉”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作者:王迪轩吴岐山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03期草蛉属于脉翅目蛉科。
成虫和幼虫属捕食性,主要捕食蝽类、蚜虫类、螨类、介壳虫、粉虱等微小昆虫,如盲蝽、粉虱类、红蜘蛛类、麦蚜类、棉蚜、菜蚜、烟蚜、豆蚜、桃蚜等害虫。
另外,还喜吃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和幼虫,如棉铃虫、地老虎、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
常见种类有:大草蛉、黄褐草蛉、多斑草蛉、牯岭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中华草蛉、亚非草蛉、晋草蛉等。
1.释放成虫。
在露地大田释放后成虫会逃离大田。
且易被鸟类等其他天敌取食,为减少损失常在保护地内使用。
一般按益害比1:(15~20)释放或每植株上放3~5头,每隔1周释放1次,根据虫情连续释放2~4次。
2.释放幼虫。
投放幼虫的方法有单头投放和多头投放。
单头投放:将刚孵化的幼虫,用毛笔挑起放到发生害虫的植株上。
多头投放:将快要孵化的灰卵用刀片刮下,另用小玻璃瓶或小型塑料袋,装入定量无味锯末。
每50克/亩锯末可接入草蛉灰卵500~1000粒,并加入适量米蛾卵或蚜虫(1:5~1:10的比例)作饲料,用纱布扎紧瓶口或袋口。
放在25℃左右的室内,待其孵化,当有80%的卵孵化时,即可投放,撒到植株中、上部。
或用塑料袋,内装2/3容量的细纸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草蛉卵和饲料,待草蛉孵化后,取出纸条分别挂在植株上,使纸条上的幼虫迁至植株叶片定居,发挥捕食作用。
释放数量和次数同成虫。
投放时间以早晨为宜。
3.释放卵。
草蛉的卵、幼虫及成虫均可投放应用。
以放灰卵为好,即投放后半天左右就孵化的卵。
放卵的特点是方法简单,但损失率较高。
放卵方法一般为放卵箔和撒放卵粒。
放卵箔:将卵箔剪成小纸条状,使每个卵箔上有10~20粒卯,然后隔一定的距离将卵箔用订书机或大头针固定在作物叶片背面害虫多的地方。
撒放卵粒:用刀片将卵粒从卵箔上刮下,与锯末或蛭石混合。
装在容器内备用。
用时人工撒放,可以根据作物每隔一定距离放入一定量卵粒,最好撒在心叶上,撒放耍均匀,也可用药械将卵喷在植株上。
邯郸地区中华草蛉自然发生规律
中华草蛉是指一种昆虫,它属于木蛾的一种,即家蛾。
它的后代繁殖能力极强,是一个有用的控制害虫的重要手段。
邯郸地区的中华草蛉发生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它可以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发育,其存在在植物群落中,主要包括多年生、一年生、灌木等。
根据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地表昆虫和地下昆虫。
由于它具有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特性,因此,在冬季中华草蛉往往在植物种子中休眠。
其次,中华草蛉的存活期较短,一般为3~12个月,孢子的存活期会更长,可达到两年多。
它们通常是从4月到9月活跃,但其实在邯郸地区里,不同昆虫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发育规律上会有一定的变化。
此外,中华草蛉主要以蔬菜类植物,包括萝卜、西红柿、胡萝卜等的植株叶子和种子为食,在夏季它们会大量地吃这些类植物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危害植物生长。
最后,因为中华草蛉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营养需求和繁殖要求也很复杂,若气温不稳定,土壤中残留的养料不足,昆虫可能会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它们的繁殖。
综上所述,邯郸地区中华草蛉的发生规律就是昆虫可以在多种环境中发育,由于它们的存活期较短,主要以蔬菜杂草类植物为食,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发育会有一定的变化,而若气温或者土壤营养不佳,也会影响其发育。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ZUOWENYUKAOSHI 65
有 诗
王鼎钧
如果没有诗,吻只是触碰,画只
是颜料,酒只是有毒的水。
如果没有诗,人种下火药,不会
得到枫林;人种下盐,不会得到沙
漠;人放走一个气球,地平线上也不
会升起月亮。
只要天空还有一抹蓝,就有诗。
只要雪有影、雨有痕、雷有声、水有
纹,就有诗。
只要有一滴泪、一条小
径、一阵惘然,就有诗。
不能没有诗。
如果人不写诗,鸟
来写;鸟不写,风来写;风不写,蜗牛
来写,昆虫来写。
或者,人写诗不用文字,用行
为。
诗仍然是诗。
(小宝摘自微信公众号“经典短
篇阅读小组”)
草 蛉
张烦烦
草蛉算是一种飞蛾,是飞蛾就会
扑火,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会退而求其
次扑向光。
所以当天色暗下来、街灯
亮起时,它们会义无反顾地扑向街
灯,有时聚多了会像云团一样,扑不
开、搅不散。
草蛉崇拜光,它们在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描写草蛉的文章草蛉,又称为蟋蟀、螽斯,是一种属于直翅目昆虫的生物。
草蛉的体型较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长,外观呈金黄色或深褐色,具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发达的后腿,身体上有细长的纹路。
草蛉主要栖息在草地、田野、森林等环境中。
草蛉是夜行性昆虫,白天常常躲藏在草丛中或地下,夜晚才会活动。
它们以植物的根、茎、叶片等为食,也吃一些其他昆虫和腐殖质。
草蛉的食性十分广泛,几乎可以适应各种环境和食物,这也是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原因之一。
草蛉的繁殖方式独特,雄性草蛉会发出鸣叫声来吸引雌性草蛉的注意。
它们会在夜晚或黄昏时开始鸣叫,通过鸣叫声传递求偶信息。
雌性草蛉听到雄性的鸣叫声后,会前往寻找雄性草蛉,并在一起进行交配。
交配完成后,雌性草蛉会将卵产在适合孵化的地方,如土壤中或植物的根附近。
卵孵化后,幼虫会经历若干个蜕皮阶段,最终长成成虫。
草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够分解植物的残体,促进土壤的肥沃,还是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草蛉的鸣叫声也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妙音乐,常常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宁静的感觉。
草蛉虽然小巧,但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繁殖行为却十分精彩。
它们通过鸣叫声来吸引伴侣,通过食物来维持生存,通过分解植物的残体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
草蛉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草蛉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的存在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好。
在夏夜的草地上,草蛉的鸣叫声伴随着微风的拂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草蛉的存在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