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色 的 草 地
- 格式:ppt
- 大小:4.81 MB
- 文档页数:24
三年级上册金*的草地课文原文《金*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
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金*的草地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参考!三年级上册金*的草地课文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的,而是绿*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的,草地也是金*的;花朵合拢时,金*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的草地课文分析第1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讲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的了。
”讲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的草地?第2自然段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第3自然段“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及其变*的原因。
这件事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先写发现草地会变颜*,再写发现草地变*的原因。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时间草地颜*原因早晨绿*蒲公英花瓣还没有张开中午金*蒲公英的花瓣已经张开了,它是金*的傍晚绿*蒲公英的花瓣已经合上,被包住了第4自然段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
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金黄色的花朵,整个草地就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我和弟弟喜欢在草地上玩耍,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蒲公英种子。
有一天早晨,我早起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我感到很奇怪,就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我,蒲公英的花朵会在白天开放,晚上就会合拢。
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看到的金色草地,只是蒲公英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颜色。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观察草地的颜色变化。
我发现,当太阳升起时,蒲公英的花朵慢慢展开,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当太阳落山后,蒲公英的花朵又会合拢,草地就恢复了绿色。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韵律。
赏析:《金色的草地》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和生活乐趣的文章,通过作者对家门口草地及蒲公英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
课文首先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蒲公英盛开时的美景,将草地比喻为“金色的地毯”,形象地传达出蒲公英花朵的金黄色彩和草地的广阔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作者通过自己的疑惑和父亲的解答,揭示了蒲公英花朵开合与阳光的关系,展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节奏。
这种科学知识的融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寓教于乐,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最后,作者通过每日观察草地颜色的变化,深化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理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金色的草地》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大自然景象,引导读者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描写金黄的草地的句子唯美(篇一)金黄的草地在阳光下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美丽与温暖。
1. 金黄的草地在夏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的光泽。
2. 温暖的阳光洒在金黄的草地上,仿佛将大地浸染成了一幅金色的画卷。
3. 金黄的草地时而轻轻摇曳,犹如万千金色波浪在风中舞动。
4. 沐浴在金黄的阳光下,草地上的每一根草都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5. 金黄的草地宛如一块巨大的金地毯,温暖而舒适。
6. 踏上金黄的草地,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仙境中,所有的烦恼与忧伤都烟消云散。
7. 草地绵延至远处,它的颜色让人想起夕阳西下时的辉煌。
8. 金黄的草地犹如孕育着生机的摇篮,为大自然注入了无限的能量。
9. 草地上稀疏的野花点缀着金黄的草叶,交织成了一幅绚烂的画卷。
10. 金黄的草地上有微风拂过的痕迹,仿佛大地在轻轻呢喃着柔美的诗篇。
11. 草地上密集的细嫩小草倚靠在一起,仿佛在谱写一首描绘美好的乐曲。
12. 金黄的草地飘散着淡淡的芳香,让人心神为之一振。
13. 迈开脚步踩在金黄的草地上,仿佛站在麦浪翻滚的丰收季节。
14. 金黄的草地在朝霞中泛起粼粼的光芒,犹如金色的海洋。
15. 睁开眼睛,阳光弥漫在金黄的草地上,带来满满的幸福与温暖。
16. 金黄的草地承载着夏日的希望,它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一份美丽的礼物。
17. 清晨的草地被金色的露水点缀,如同镶嵌了无数颗闪烁的宝石。
18. 金黄的草地中有成群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它们用翅膀轻抚着大地的美丽。
19. 脚踩在金黄的草地上,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20. 草地上起伏的金黄色浪涛像是无穷无尽的希望之海,流淌着生命的能量。
21. 金黄的草地饱满而富有弹性,踩上去仿佛站在了柔软的云朵上。
22. 草地上点缀的小野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仿佛给大地增添了几分魅力。
23. 夜幕降临,金黄的草地在月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神秘而诱人。
24. 漫步在金黄的草地上,仿佛在感受大地的脉搏,与自然融为一体。
25. 夏日的夜晚,金黄的草地被萤火虫点亮,如同星空般美妙而神秘。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13篇金色的草地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有关蒲公英的挂图,照片)2,自读课文,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会做课后练习。
a,读出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
b,理解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词句。
c,抄写好句子。
教学过程(二课时)步骤设计教学互动设计设计意图一,介绍蒲公英1, 说说蒲公英的样子,颜色,生长在哪里(注意介绍时的顺序)二,检查自学1,认识"钓扰"与"钩拢"的区别,并组词,造句。
2,说说要写的字有哪些要特别注意:交流写字体会:耍(要) 装(土) 绒(成) 假(几)察瓣(瓜) 掌3, 交流学词的收获(读词说词意)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盛开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4, 指四名学生读书,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板书:采地玩耍,发现蒲公英变色)1,认识两个字。
2,会写13个字。
3,交流学词收获。
4,大体理解内容及顺序。
三,学习12段1,练习熟读课文,弄清哥俩在草地上玩耍的过程。
知道他们怎样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据此设计相关动作,对话:(1),读第一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大片草地—长满了蒲公英—蒲公英盛开用"当……时候……"说话为什么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呢(2),读第二段,"常常"在草地上玩耍a,为什么常常在草地上玩耍(草地松软,绿色像铺了地毯,蒲公英盛开是金色的,很美,大自然的空气很好)b,兄弟俩怎样玩耍,用序号标出玩得顺序。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金色的草地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草地说课稿(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篇1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一课。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学生独立识字12个;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初读质疑3、细读解疑4、总结延伸设计意图;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
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
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范文(精选11篇)金色的草地评课稿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我们该怎么去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色的草地评课稿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1所执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
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这一维度,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一、揭题良好的教学氛围,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生活经验,对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这一步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谈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常用的识字方法,已具备借助字典认读生字的能力。
在这一步教学中,主要使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识记的基础上读通课文。
教师通过在语言环境中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三、细读文1、学习1、2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变成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弟弟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蒲公英。
通过美读第一自然段,使学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这样,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
和换词练习引人注目,了解这么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们不喜欢蒲公英,只是用它来寻开心,为后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态度的变化(喜欢蒲公英)做铺垫。
金色的草地经典句子1. “阳光照耀下,金色的草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2. “大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草地,它们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3. “走在金色的草地上,我感受到了自由和平静。
”4. “金色的草地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5. “傍晚时分,金色的草地上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6. “草地上的阳光打在脚下,给我带来了肆意奔跑的力量。
”7. “金色的草地上,我与友人一同玩耍,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8. “金色的草地是我心灵的庇护所,让我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9. “草地上洋溢着青春的味道,让我感到无尽的活力。
”10. “躺在金黄色的草地上,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11. “草地上的露水闪耀着太阳的光辉,犹如点点珍珠。
”12. “走过金色的草地,我明白了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13. “每当看到金色的草地,我都会被它的美丽所深深吸引。
”14. “金黄色的草地给予了我永远不灭的希望。
”15. “草地上踏步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记忆里,直到永远。
”16. “金色的草地上,我在欢笑和快乐中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17. “沐浴在阳光下的草地,散发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力量。
”18. “跳跃在金色的草地上,我感受到了活力和自由。
”19. “草地上的花朵开得灿烂,如同彩虹般美丽。
”20. “金色的草地是大自然对我们最真挚的爱的表达。
”21. “我喜欢躺在金色的草地上仰望蔚蓝的天空,感受宇宙的无限。
”22. “草地上的昆虫和小动物是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居民。
”23. “走过金黄色的草地,我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24. “一望无际的金色草地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宁静和舒适。
”25. “夏日傍晚,金黄色的草地上洒满了红晕,宛如诗意的画卷。
”26. “走在金色的草地上,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奇迹。
”27. “金色的草地上,我与家人共度了美好的时光。
”28. “站在金色的草地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29. “草地上的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草香。
金色的草地读后感-【7篇】导读: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
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金色的草地》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金色的草地读后感《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的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的颜色变化的原因。
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做了提示,目的是引导我们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篇二:《金色的草地》读后感《金色的草地》读后感我么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乡下家,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兄弟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在草地上玩耍。
有趣的蒲公英给它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的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使我懂得了世上万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千变万化的。
篇三:金色的草地读后感今天,我准备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因为我该上三年级,快开学了!先预习一下吧!读到第二课《金色的草地》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廛了关于蒲公英的故事,比如说:它给文中的“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部编版三年级上课文导入“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没错,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不但能飞,还能创造出金色的草地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那就随我一起到这篇《金色的草地》里去看看吧。
知识绿卡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蒲公英的种子成熟后,像一把小小的降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生命。
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乡下、窗前、蒲公英、盛开、常常”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重点)3.体会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难点)作者简介普里什文(1917—2010):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
20世纪初,作为一位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他能够倾听鸟兽之语、草虫之音,擅长描绘大自然。
普里什文的代表作品有《鸟儿不惊的地方》《大自然的日历》《人参》等。
字词学习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喊叫 哈欠 钓鱼 而且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pú yīngshèng shuǎhǎnqiàn diào ér chá lǒng qùxǐ shuì盛chéngshèng 盛饭盛开朝zhāo cháo 朝气朝向快点盛(chéng)饭,在鲜花盛(shèng)开的院子里吃饭,太舒服了。
朝(zhāo)气蓬勃的孩子们朝(cháo)向前方行注目礼。
喜爱—— 玩耍——观察—— 假装—— 喜爱—— 张开——盛开—— 快乐—— 喜欢嬉戏观测佯装讨厌合拢凋落悲伤【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整体感知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Array面的问题:(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写了哪两件事?(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题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金色的草地》教材分析《金色的草地》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作者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等。
《金色的草地》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要善于思考,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意识。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兄弟俩的故事。
故事涉及小朋友在草地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
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这些内容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唤醒了学生对美的认知和体验。
学习这篇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多,但孩子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蒲公英的变色”理解起来有难度。
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需要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要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才能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法与学法教法:话题交流法,自然引出文章内容。
《秋天的田野》
——金色的草海
秋末周日的下午,老师带领着我们来到山中的皇寺镇,大家一路从荆棘丛中穿过,到达了马鞍山的脚下的山坡上,这里有一片大草坡。
阳光洒满了大地,照射在了这金色的野草上,多么纯
粹的草地呀,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杂草。
这一大片草地,如同麦田一样,金黄金黄的,暖洋洋的,我觉得它比花更美丽。
金黄金黄的野草,使人忍不住要躺上去。
哇,软绵绵的,使人感到像躺在云朵上一样!一望无际的野草,一眼望不到边,配上深蓝色的天空做背景,真是一幅美丽的油彩画。
一阵微风吹过,金黄色的野草随风摇摆着,飘动着。
那纤细的腰身,那毛茸茸的白花,好可爱,让人忍不住想拔下一棵来,伸在鼻孔下挠痒痒。
太阳要落山了,散发出最后一点光辉,洒在草地上,
这片草海从金黄变成深红深红的。
最后,太阳落到山那边去了,金光消失了,金黄的野草慢慢变成了浅黄色,最后又变成了白色,在晚风中瑟瑟抖动着。
走出草海,我们又来到了断崖边,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那蔚蓝色的湖,那黄绿相间的树木,那村庄里的红房顶、蓝房顶,那连绵不断的山若隐若现,此情此景,如此美妙,我还以为只有画家才能画得出呢,但这一次,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