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 格式:ppt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11
遗传毒性致癌物发生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第一步一般认为都是和DNA发生反应。
从机理上理解基因毒性杂质的作用原理,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轻松记住所有的基因毒性杂质。
根据Miller的理论:致癌物要么是亲电试剂,要么可以代谢成亲电试剂。
然后和DNA的亲核基团发生反应。
DNA的亲核活性基团主要有:•碱基上的氮•碱基上的氧•磷酸酯骨架先来看一下DNA的结构双螺旋的DNA主要含有四个碱基,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以及磷酸酯的串联骨架。
这些嘧啶和嘌呤上面的氮氧都富有电子,如果遇见一些缺电子的试剂,很容易发生取代等反应。
事实上,DNA的反应种类除了只反应某一处位点外,还会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应类型:•可以看到有的碱基上不仅含有一个亲核位点,如果一个致癌物有两处亲电位点,反应一处后,还会和碱基的另外一个位点反应,生成一些小环。
•双亲电基团的另外一个基团也有可能和两个不同的碱基链接,甚至可以和两个螺旋上的不同碱基链接。
•也会有可能另外一个基团和蛋白质反应,造成DNA-蛋白质的链接。
DNA的反应活性除了亲核性之外,主要受空间结构的影响。
Guanine中的N7位置位于DNA双螺旋的大沟槽处,空间较大,容易和亲电试剂接触,反应活性显然要比Adenine中处于小沟槽中的N3(红色数字)要高。
当然根据结构也能预知,Adenine的N1和Cytosine的N3(绿色数字)位置处于狭窄的分子空间内,又有氢键相连,所以基本上没有反应活性。
DNA反应并不都是反应在氧和氮上,比如粉红色的C8位置也能发生反应,不过该反应也是先和相邻的N7反应然后重排到C8。
纯粹的理论说明略显枯燥,下面会详细介绍每一类含有警示结构的致癌物。
酰化试剂酰基卤化物酰基卤化物由于卤原子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导致羰基碳非常缺电子,一旦和DNA接触,会和腺嘌呤的羰基氧发生酯化反应。
二甲氨基甲酰氯和二乙氨基甲酰氯被IARC归为致癌物2A类。
异氰酸酯是具有多种商业应用的高活性化合物。
第二章[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2、模序: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2个或是3个具有2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
3、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3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
4、肽:肽是氨基酸残基之间彼此通过酰胺键相连而成的一类化合物,一般来说10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更多的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多肽。
5、蛋白质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蛋白质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6、蛋白质的变构效应:变构剂或效应剂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蛋白质构象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7、分子伴侣:是参与蛋白质空间构象正确形成的一类蛋白质,它通过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如此重复进行可防止错误的聚集,也可与错误的聚集肽段聚合使之解聚后,再诱导其正确的折叠。
同时,它对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形成起到主要的作用。
8、α—螺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绕成螺旋状,称为α—螺旋。
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针方向,即为右手螺旋,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0.54nm。
α—螺旋的每个肽键的N—H和第四个肽键的羰基氧化形成氢键,氢键的方向与长轴基本平行。
[问答与思考]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上连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
每氨基酸的侧链各不相同,是其表现不同性质的结构特征。
2.试述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略)3.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维持这些结构的键或力是什么?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aa的排列顺序;肽键、二硫键。
生物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蛋白质?A. 肌红蛋白B. 血红蛋白C. 胆固醇D. 胰岛素答案:C2. 酶的催化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元素?A. 铁B. 铜C. 锌D. 钙答案:C3. 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NADH的来源?A. 葡萄糖B. 果糖-6-磷酸C. 3-磷酸甘油醛D. 丙酮酸答案:C4.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下列哪种酶是必需的?A. 柠檬酸合酶B. 乙酰辅酶A羧化酶C. 脂肪酸合成酶D. 异柠檬酸脱氢酶答案:C5. DNA复制过程中,下列哪种酶负责解开双链DNA?A. 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 DNA解旋酶D. RNA聚合酶答案:C6.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识别的DNA序列是?A. 启动子B. 增强子C. 沉默子D. 终止子答案:A7. 细胞呼吸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电子传递链的最终电子受体?A. NAD+B. FADC. O2D. 铁硫蛋白答案:C8. 蛋白质合成中,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丙氨酸B. 亮氨酸C. 谷氨酸D. 精氨酸答案:B9. 细胞信号传导中,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第二信使?A. ATPB. cAMPC. 钙离子D. 葡萄糖答案:C10. 核酸的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单糖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
答案:氨基酸的线性序列2. 糖酵解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______分子ATP。
答案:23. 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遵循______原则。
答案:互补配对4.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辅酶A是______的前体。
答案:长链脂肪酸5. 真核生物中,mRNA的帽子结构是______。
答案:7-methylguanosine6.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期。
答案:S7.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个嘌呤和四个嘧啶缩写
简单记忆方法:
G,鸟嘌呤,G像一只鸟;
T,胸腺嘧啶,T像一个人的躯干和肩膀;
C,胞嘧啶,细胞Cell第一个字母就是C;
A,腺嘌呤,A长的像乳腺;
U,尿嘧啶,像一只尿壶。
好选气案扩展资料:
鸟嘌呤和腺嘌呤区别
一、分子结构不同
1、鸟嘌呤: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稠和而成的,是嘌呤的一种,由碳和氮原子组成具有特征性双环结构,并与胞嘧啶(cytosine)以三个
氢键相连。
2、独误腺嘌呤: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结合。
二、类型不同
1、鸟嘌呤:是嘌呤类有机化合物。
2、腺嘌呤:是一种含氮杂环衍生物。
三、作用不同
1、鸟嘌呤:苗六承括查乎船鸟嘌呤不仅自身可以有多种异构体,还
具有4种DNA碱基中最小的绝热电离势,以游免石觉执威米委离或结合态
存在于海鸟粪中,是五种不同核碱中的其中之一,并同时存在于脱氧核醣
核酸及核醣核酸中。
2、腺嘌呤:腺嘌呤及其衍生物具阻有多种生化功能,参与细胞呼吸,参与合成能量丰富的三磷酸腺苷(ATP)、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美冷预千走送米星)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它还参与蛋
白质、DNA和RNA的合成。
第一章至第五章一、主要名词和概念:一.1.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2. 脱分化:将已分化的不分裂的静止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后,细胞重新进去分裂状态,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
3. 再分化: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4. 器官发生途径:由外植体或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再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5.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在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而发育成再生植株的途径。
6. 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体上切去下来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7.褐化现象:指在外植体诱导初分化或再分化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想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至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8. 看护培养:利用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分裂和增殖的培养方法。
9. 分批培养;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当培养物增值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胞培养物。
10. 连续培养:利用特质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
11. 体细胞杂交:使分离出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相互融合成一体,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
12. 雄核发育:在适宜的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粉(小孢子)的发育可偏离活体时的正常发育转向孢子体发育,经胚状体途径或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完整植株。
13. 雌核发育:以未受精子房或胚珠为外植体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14. 非整倍体:生物体的核内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基数整数倍,而发生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减的生物体。
15. 代换系:生物体的染色体被异源种属染色体所代换的品系。
16. 易位系: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具有发生染色体易位的品种。
西医综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在RNA和DNA中都不存在的碱基是A.腺嘌呤B.黄嘌呤C.尿嘧啶D.胸腺嘧啶正确答案:B解析:参与组成D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参与组成R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只有黄嘌呤是不存在于RNA也不存在于DNA中的碱基,黄嘌呤是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
知识模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DNA分子较RNA分子在化学结构上更为稳定的原因是A.两者所含碱基不同B.两者所含戊糖不同C.两者所含核苷酸不同D.两者核苷和磷酸之间的结合键不同正确答案:B解析:戊糖是核苷酸的重要组分。
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β-D-核糖。
DNA分子较RNA分子在化学上更稳定的原因正是因为两者所含的戊糖不同。
知识模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3.腺苷酸(AMP)的磷酸连接在戊糖的A.C5′B.C4′C.C3′D.C2′正确答案:A解析:生物体内多数核苷酸都是5′核苷酸,即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5位碳原子C5′上。
知识模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4.核酸分子中对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起关键作用的结构是A.核糖B.磷酸基团C.磷酸戊糖骨架D.碱基序列正确答案:D解析: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DNA的骨架,而核酸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依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
知识模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5.DNA分子的腺嘌呤含量为2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A.20%B.30%C.40%D.60%正确答案:B解析:组成DNA的碱基包括A、G、C和T4种,两链碱基间互补的规律为A-T和G-C配对,因此A=T,G=C,由于腺嘌呤(A)含量为20%,所以A的含量为20%,G和C的含量分别为30%。
知识模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6.下列关于DNA结构的不正确叙述是A.碱基配对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B.鸟嘌呤和胞嘧啶形成3个氢键C.DNA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相反D.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3个氢键正确答案:D解析: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2个氢键。
核酸药物基础知识核酸药物是一类利用核酸(包括DNA、RNA和众多相关化合物)作为靶点或药物分子的药物。
核酸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核酸药物的基础知识如下:1. DNA和RNA结构:DNA和RNA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核酸分子。
DNA由脱氧核糖核酸组成,RNA由核糖核酸组成。
它们都由一串核苷酸单元组成,每个核苷酸包含一个糖分子(脱氧核糖或核糖)、一个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或胞嘧啶)和一个磷酸基团。
2. DNA复制与转录:DNA复制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确保每个新细胞都具有完整的基因组。
在转录过程中,DNA 的信息会转化为RNA分子,然后通过RNA翻译为蛋白质。
3. 靶向DNA或RNA:核酸药物可通过靶向DNA或RNA的特定序列来治疗疾病。
例如,某些抗癌药物可以与DNA相互作用,阻碍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其他核酸药物可用于调节RNA的表达和功能,以干预特定疾病的发展。
4. siRNA和miRNA:小干扰RNA(siRNA)和微小RNA (miRNA)是一类通过特定的RNA分子来靶向基因表达的核酸药物。
siRNA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相关疾病的发展。
miRNA则具有广泛的调节功能,能够在细胞内调控多个基因表达,对疾病具有重要影响。
5.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利用核酸药物中的CRISPR分子与Cas9酶相结合,靶向修复和编辑基因组中的错误或异常。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和研究领域。
总的来说,核酸药物以核酸作为药物靶点或药物分子,可以干预基因表达,并对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疗效。
这些药物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仍在不断发展与研究中。
7-2核酸的结构 P478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组成。
碱基:在RNA中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等四种;在DNA中,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代替尿嘧啶),也是四种。
、、、核苷酸:由所含戊糖不同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所含戊糖分别为D-核糖和D-2-脱氧核糖。
、1、碱基:携带遗传信息,5种基本碱基化学组成,见 P478 表13-1,结构式见 P479。
1.嘧啶碱:胞嘧啶 2-氧-4-氨基嘧啶 Cyt C尿嘧啶 2,4-二氧嘧啶 Ura U胸腺嘧啶 5-甲基尿嘧啶 Thy T2.嘌呤碱:腺嘌呤 6-氨基嘌呤 Ade A鸟嘌呤 2-氨基-6-氧嘌呤 Gua G3.稀有碱基:除以上5种基本碱基外,核酸中还有的一些含量甚少的碱基,大多数为甲基化碱基,tRNA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可高达10%。
P479 表13-2为核酸中一部分稀有碱基的名称,注意缩写:hm5 U 5-羟甲基尿嘧啶m5 C 5-甲基胞嘧啶DH U 5,6-二氢尿嘧啶mo5 U 5-甲氧基尿嘧啶m26 U N6,N 6-二甲基腺嘌呤次黄嘌呤 6-氧嘌呤Ⅰ、2、核苷:由核糖和碱基组成,糖环上编号右上角加一撇。
糖与碱基间连键是N-C键,为β-糖苷键。
碱基与糖环平面互相垂直。
结构式见 P480,如腺嘌呤核苷 A 胞嘧啶脱氧核苷 dc另外还有C-C糖苷键的核苷,如假尿嘧啶核苷Ψ,结构式见 P481,为尿嘧啶C5与核糖1‘-位碳相连。
此外在tRNA中还含有碱基不是嘌呤环,而为鸟嘌呤衍生物的W(Y)和Q核苷,见P481。
常见的核苷 P480 表13-3核(糖核)苷腺(嘌呤核)苷 adenosine A鸟(嘌呤核)苷 guanosine G胞(嘧啶核)苷 Cytidine C尿(嘧啶核)苷 Uridine U脱氧核(糖核)苷脱氧腺苷 deoxyadenosine dA。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转录因子是()。
A、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部分B、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部分C、是转录调控中的反式作用因子D、是真核生物的启动子E、由α2ββ′及σ亚基组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转录因子又称反式作用因子,是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蛋白质调控因子,作用于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而调控表达。
2、下列描述最能确切表达质粒DNA作为克隆载体特性的是()。
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携带有某些抗性基因C、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D、具有自我复制功能E、获得目的基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基因载体是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基因,实现外源基因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作为载体的DNA必须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才能携带外源基因进行增殖与表达。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DNA分子,能在宿主细胞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可作为克隆载体。
3、心钠素发挥调节作用通过的信息传导途径是()。
A、cAMP-蛋白激酶途径B、cGMP-蛋白激酶途径C、Ca2+-CaM激酶途径D、受体型TPK-Ras-MARK途径E、JAKs-STAT途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钠素受体是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跨膜受体。
心钠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鸟苷酸环化酶活化,产生第二信使cGMP,继而激活蛋白激酶G(PKG),信息逐级传递,产生生物学效应。
4、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
A、肽键断裂B、亚基解聚C、空间结构破坏D、一级结构破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C项,蛋白质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AD两项,蛋白质变性主要发生次级键和二硫键的破坏,不涉及肽键断裂等一级结构的破坏。
B项,亚基解聚属于空间结构破坏,只有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才有亚基。
5、基因表达中的诱导现象是指()。
A、阻遏物的生成B、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C、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D、由底物的存在引起酶的合成E、低等生物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营养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诱导现象是指,底物的存在可以与阻遏蛋白结合,解除基因的关闭,从而启动转录代谢该底物的酶的mRNA,进而翻译出代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