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鹿
- 格式:ppt
- 大小:9.90 MB
- 文档页数:70
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资源丰富,具有很多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珍惜品种。
属国家保护的有17种。
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其他还有野生鸳鸯,珍惜鸟类等、唇鹿、黑颈鹤、鸳鸯、雪豹、水獭、红腹锦鸡、松潘裸鲤、神猴等。
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共有17种。
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小熊猫与大熊猫的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小熊猫为食肉目浣熊科,十九世纪初被人发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两侧,东起云南、四川,西到不丹、尼泊尔、锡金、缅甸等,是亚洲特产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熊猫寿命可达13年。
大熊猫为食肉目大熊猫科,比小熊猫晚半个世纪被人发现,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是中国特产动物。
目前全世界大熊猫不到1000只。
大熊猫与小熊猫从形态解剖学上看很相似,而且它们都吃竹叶,但同一季节,它们食部位不同。
大熊猫秋季爱吃竹叶,小熊猫则爱吃野果;春夏大熊猫爱吃大径竹笋,小熊猫则选择小径竹笋;大熊猫采食高枝叶,小熊猫采食低枝叶。
大熊猫体积大,小熊猫更像一头肥大的猫。
小熊猫跟熊是表兄弟,而大熊猫跟熊最多算近亲。
白唇鹿科别鹿科,是中国特产动物。
顾名思义,其特征是唇部白色。
的确,就凭这一点便能区别于其他鹿类。
白唇鹿毛长而粗硬,保温性能优良,保证它能在青藏高原三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山林带严寒环境自由生活。
在四川西部和祁连山区也有分布。
白唇鹿分布于高原的偏僻地区,故很难发现,更不易捕捉。
因此长期以来,其习性鲜为人知。
为了保护和驯化这种珍贵动物,近年来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并捕获幼鹿,开展人工饲养试验,已获成功。
白唇鹿在晨昏活动最频繁。
野外有哪些动植物
有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白唇鹿、藏野驴、黑颈鹤、红腹锦鸡、长江江豚、银杏、水杉、金钱松、珙桐。
野生动物是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动物,具有野外独立生存,即不依靠外部因素存活,此外还具有种群及排他性特征。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
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76科300余种动物濒临灭绝。
中国的濒危动物,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红熊猫、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
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苍耳:一年生草本,成熟的果实上面布满了钩刺,可以钩住动物的皮毛以此来传播种子。
狗尾巴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路旁草丛中。
毛茸茸的圆锥花絮就像小狗的尾巴。
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长生于田野、荒地、草原、道路,繁殖力强,属于常见的田间杂草,不过灰菜也是可食用的哦
1。
甘肃省境内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高原与河谷交错的地带,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化的野生动植物。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甘肃省制定了保护名录,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介绍甘肃省境内保护的一些重要野生动物。
1. 藏羚羊藏羚羊是甘肃省的特有物种之一,它们生活在高海拔的草原和山地地区。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甘肃省对藏羚羊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
根据甘肃省的保护名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禁止任何捕杀、猎捕、贩卖和非法交易藏羚羊及其制品。
同时,加强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生存环境的完整和稳定。
2. 雪豹雪豹是一种稀有的珍稀动物,也是甘肃省境内的保护重点。
雪豹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山区地域。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雪豹保护区、加强巡护和监测、控制开发和人类干扰等。
此外,甘肃省还加强了与国际和国内合作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雪豹保护。
3. 白唇鹿甘肃省的白唇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甘南、临夏和定西等地区。
白唇鹿的数量较少,因此甘肃省将其列入保护名录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白唇鹿种群的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禁止捕杀和非法交易,设立保护区和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保护白唇鹿的栖息地,加强保护宣传和教育等。
4. 草原狼草原狼是甘肃省的本土野生动物之一,同时也是甘肃省境内的重要保护对象。
草原狼主要栖息于草原和山地地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食肉动物。
为了保护草原狼及其生态环境,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禁止非法猎捕和销售,减少毒饵和杀威灵的使用,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等。
5. 穴鹿穴鹿是甘肃省的特有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
穴鹿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穴鹿及其生态环境,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设立保护区、加强巡护和监测、加强执法力度等。
此外,鼓励科学研究和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穴鹿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总结:甘肃省境内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涵盖了一系列珍稀濒危的物种,包括藏羚羊、雪豹、白唇鹿、草原狼和穴鹿等。
中国珍奇动物中华大地动物区系包括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域。
地跨两界的国家世界上只有中国、墨西哥和印度。
我国共有脊椎动物4000多种,占全世界同类动物的1/10。
在2100多种陆栖动物中,包括兽类450种,鸟类1186种,两栖类196种,爬行类320种,此外,还有鱼类2000多种及其他各种水栖动物。
其中有许多是中国特产而又闻名世界的珍禽异兽。
据1988年12月1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96种。
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野马、野骆驼、麋鹿、朱鹮、丹顶鹤等均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稀动物。
中国为抢救濒危的生物资源,1994年已开辟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其中90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为保护大熊猫而设立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等自然保护区,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以及贵州梵净山、吉林长白山、广东鼎湖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天目山等著名自然保护区。
在这些保护区内,专门对珍稀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进行了系列调查,并对十分珍贵的动物群习性和繁育做了常规监测。
其中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已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外科学家合作共同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对我国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1)人类宠儿--大熊猫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us)是中国动物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世界上男女老少都喜爱的珍稀动物。
有人叫它大猫熊,认为是熊科,也有人把它列为猫科,其实它属于哺乳纲,猫熊科,熊猫是俗称。
熊猫性情温驯,头圆尾短,体态肥胖,有漂亮的黑白两色皮毛。
白脸膛、黑耳朵,面孔涂上两个"八"字形黑眼圈。
全身大部分乳白,四肢黑色,前肢黑色与肩部中央相连接,形成一条黑色的环带,好似一个身穿黑白套服的摇摇摆摆的"模特儿",有人叫它熊猫小姐,别忘了,还有熊猫先生也常出场表演。
圈养白唇鹿的饲养管理与繁殖
钟灵;李学琼;殷毓中;滕明生;杨鹏;唐家桂
【期刊名称】《畜禽业》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白唇鹿为我国特产珍稀动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重庆动物园于2000年引进5只白唇鹿亚成体(2♀3♂)。
于2003年7月2日首次成功繁殖1只白唇鹿幼仔并成活。
于2004年7、8月两只雌兽又分别繁殖两只自唇鹿幼仔并成活。
高寒动物白唇鹿在高温高湿的重庆哑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成功展出和繁殖。
现将我园白唇鹿的饲养繁殖情况作一小结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钟灵;李学琼;殷毓中;滕明生;杨鹏;唐家桂
【作者单位】重庆动物园,重庆,400016;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动物园,重庆,400016;重庆动物园,重庆,400016;重庆动物园,重庆,400016;重庆动物园,重庆,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5.3
【相关文献】
1.圈养状态下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昼间行为节律初步研究 [J], 涂朝勇;刘斌;陈希文;唐中海;游章强
2.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繁殖期警戒行为 [J], 汪开宝;游章
强;谢鸿鑫;郑天才;李忠秋
3.托勒南山半圈养白唇鹿食性分析 [J], 李邦;林恭华;谢久祥;杨传华;苏建平;张同作
4.重庆地区圈养白唇鹿血液细胞和血液化学指标测定 [J], 邓济苏;杨晓黎;吴登虎;滕明生;姚勇
5.华南地区圈养梅花鹿的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J], 成世清;崔春月;韩严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