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BORO DCS 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61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 I/A Series 系统概述3. I/A Series 的网络结构图1-2 一个简单的DCS 系统配置图我厂详细的FOXBORO 系统网络图DNBIAAWAUXANNUM 操作员键盘DNBI (AW51D )AWPESTGCIOANNUMDNBIAWPP0L 1线ANNUM ACOM01PRINTER LP11PRINTER LP10TERMTT10BCOM01PRINTER LP31PRINTERLP32第1页(AW51D )应用操作站处理机通信处理机(AW51D )操作站处理机巡查房RS232转RS422原用于9期节点总线GCIO 图形控制输入输出MODULE I.D.00010000MODULE I.D.00000100GCIO MODULE I.D.00001000s erial B口s erialPCI 1槽的RJ-45接口RJ-45接口RS423P2P1P2P1中控室打印机Local RepeaterLocal Repeater LocalRepeater2线ANNUM Nodebus E thernet T ransceiver Nodebus E thernet T ransceiver Nodebus E thernet T ransceiver E 50Ω工程师键盘鼠标A口终端机节点总线以态网收发器中继器至第2页COM1COM2注:GCIO 断电10秒再电,ANMUN 全部灯闪一下控制处理机ACP601A1F100A1F300ACP602A2F300DNBI(AW51D )BAWESTGCIO ANNUMDNBI(AW51D )BWPP0LGCIO 中继器E EE E 至第3页9期K70屏(冗余)9期2楼夹层FBIFBI2线和11期公共1线FBI K25.1 屏 K25.2 屏Local RepeaterNodebus E thernet Local Repeater3线ANNUM固相ANNUMT ransceiver Nodebus E thernet T ransceiver 中继器中继器中继器(冗余)A A1F100B A1F200A A1F200BA2F100A A2F100B A2F200A A2F200B接第1页第2页BCOM15OPTIC 光纤1对MOD PCPLC001BCP601E E (AW51D )CAWESTGCIO ANNUM(AW51D )CWPP0LGCIO CCP601E E接第2页4线FCMDNBTDNBTAdapter固相ⅠN46屏 3线和固相FBI光纤转换器OPTIC 光纤转换器TDRDRDTD节点总线k25.3和 k25.5和k25.6屏s erialA口RJ-45接口Adapter5线ANNUM MODULE I.D.00010000MODULE I.D.000001004线ANNUM 注:Adapter是接线盒(冗余)(冗余)B1F100A B1F100BB1F200A B1F200B B1F300AB1F300BC01100A B ABC01100C01200C01200k25.4屏至第4页第3页DNBX(AW51B )AWPPOYGCIOANNUMACOM15RS232转CCP6025线和11期公用FCM 至第5页NOD BUS Extender PLC001RS422RS422转RS232节点总线扩展组件E E k25.7和k25.8屏T ransceiver(冗余)E(冗余)AB C02100A B AB C02100C02200C02200注:1、启动过程中Transceiver RCV 闪烁、PWR 亮2、正常运行时,Transceiver 的XMT 、RCV 闪烁,PWR 亮3、进线有问题,CLN 亮接第3页第4页DNBT(AW51D )DAWPOYDNBT(WP70)DWPP0YGCIOANNUMANNUM第5页DCP601E E10期控制室12期控制室节点总线AdapterAdapterE至第4页E(冗余)NOD BUS Extender 节点总线扩展组件(冗余)ABD01300AB ABD01300D01400D01400D01100A BABD01100D01200D012006. I/A Series 智能自动化系列的硬件应用操作站处理AWAW51 具有应用处理机和操作站处理机的双重功能。
第一章DCS系统概述1-1-1 #1机组控制系统采用了上海福克斯波罗公司制造的I/A’S系列DCS系统。
整套DCS 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协调控制系统MCS、炉膛安全与监控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SCS。
#1机组DEH系统和NCS系统,为新华公司产品。
改造后的#1机组采用以CRT为中心的操作和控制方式。
1-1-2 DAS系统包括锅炉、汽机、电气流程图,趋势图,成组显示,棒状图,机组日报表,事故追忆报表,SOE报表等等。
其流程图上具备实时运行参数、报警状态显示以及操作画面的调出。
1-1-3 MCS系统包括协调控制主控画面,成组操作器画面以及分布在流程图中的给水控制系统,引、送风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主汽、再热汽温控制系统,一次风机控制系统,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凝器水位控制系统,高加水位控制系统等等。
各子系统的自动投用可在相应的操作器上进行,协调控制方式的选择和投用在主控画面上进行。
1-1-4:FSSS系统包括燃油系统、燃煤系统、公用逻辑三大部分。
它们均分布在锅炉流程图中。
公用逻辑部分包含锅炉保护的主要内容,即炉膛吹扫、主燃料跳闸与首出原因记忆、点火条件、RUNBACK等。
燃油系统包含油层及油枪的投、切控制。
燃煤系统包含各制粉系统的控制。
1-1-5 SCS系统包括了锅炉、汽机的主要辅机、设备和系统的控制、联锁、保护和操作功能。
对重要的辅机设置了启动允许条件“P”、跳闸首出原因“T”、电气跳闸原因“F”。
1-1-6 DEH系统包括汽机控制系统DEH、小汽机控制系统MEH、旁路控制系统BPC三部分。
这三部分均可在两台DEH CRT上调出监视、操作。
1-1-7 NCS系统包括500KV、220KV和机组的公用系统三部分。
500KV升压站和220KV升压站的倒闸操作均可在NCS CRT上进行,公用系统的操作也在NCS CRT上操作。
第二章DCS系统硬件介绍I/A’S的系统结构是按节点(NODE)概念来构成的。
Foxboro DCS 硬件(CP/FBM/网络/电源)判断是否正常工作方法1、常用的方法一:这个也是比较快捷查找方法。
I/A 系统提供了一套用于本系统工作情况监测的软件包,我们称之为系统管理软件 (System Monitor)。
I/A 启动后,该软件即自动投入运行,监测系统设备状态和网络通讯,生成系统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做系统定义时指定的操作站。
用该软件提供的SMDH(System Management Display Handler)界面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响应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和系统通讯情况,执行故障查找、报警确认、报警禁止等操作。
一个系统监测软件最多可以监测32个站的运行情况,被监测的站其所有的从属设备都会被监测,例如CP被监测后,挂在该 CP下的所有的FBM卡件受到监测,每个AW只能安装一个System monitor软件。
监测到故障后,有2种办法进行报警:1、I/A显示上的System 键红色闪烁;2、在优先级设置为1级(Priority 1)的报警打印机上输出报警信息。
2级的信息是指设备的上线、离线,软件下载完成等信息。
系统中任何设备发生异常时,例如:打印机的打印电缆脱落,现场智能变送器与I/A系统的通讯中断,都将引起系统管理软件的报警响应。
I/A 菜单栏上的System键区域将会翻红并闪烁。
同时事先指定的打印机上也会输出报警信息。
System区域在每个环境中都会存在。
它有以下四种颜色状态,指示不同的系统硬件的当前情况。
固定的绿色正常闪烁的绿色曾经出现过故障又恢复了正常,但未确认过。
闪烁的红色有故障,尚未确认。
固定的红色故障尚未解决,但已经确认。
•双击System键,数秒钟后,屏幕上弹出如下一幅画面,这就是操作员与系统管理软件对话的人机界面。
•要退出该人机界面,按菜单栏上的 CLOSE 键。
DST -设置时钟同步CLOSE -退出系统监视器画面HOME -将显示界面翻到HOME页DOMAIN -将显示界面翻到DOMAIN页CLR MSG -清除屏幕顶部的信息行ACK CBL -确认电缆报警ACK ALL -确认除电缆以外所有的系统报警SAL - System Alarm List系统报警清单SW NTWRK -显示被选择的交换机网络INH DISP -显示被禁止报警的设备清单NEXT LEVEL -显示被选择设备的下一层设备EQUIP CHG -设备改变EQUIP INFO -设备信息CONFIG INFO -该设备的组态信息选择1个交换机,并点击NEXT LEVEL 按钮后出现DOMAIN界面显示出在该交换机上连接的站的设备。
foxboro福克斯波罗dcs发展史Foxboro为多个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化工油气、石化、电力、纸浆和纸张、食品和饮料、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等。
我们的客户依靠我们帮助他们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优质的产品–安全、可靠、精准。
1908年E.H.和B.B.兄弟联手布里斯托尔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克斯伯勒开设了商店,事实证明,这里是他们开发创新工程品牌的沃土。
Foxboro公司凭借勤奋和独创性而创立。
1920年代Foxboro开发并实现了机器车间和装配线技术的改进,同时对控制层面进行了改进。
由此创造出第一款Model10Stabilog比例加复位控制器。
1940年代Foxboro参与战争,借助其制造技术构建高度复杂的鱼雷装置。
为此,Foxboro荣获陆军海军E卓越奖。
1950年代Foxboro在小型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从大型记录器/控制器和本地控制转向集中控制室,并推出了首款成功的磁流量计。
1970年代Foxboro继续引领革命,推出SPEC200系统–第一个真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VIDEOSPEC和其创新的可变功能键盘。
1980年代随着Foxboro的成熟,其DCS也达到完善。
Foxboro开发并推出了I/A系列系统–智能自动化的突破,永远重新定义了控制系统的配置方式。
1990年代Foxboro的DCS系统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取得新的发展势头。
I/A系列发射器将智能自动化引入现场,并提供远程诊断和维护信息。
2000年代结合WindowsNTServer70平台、屡获殊荣的科氏质量流系统CFT50和用于高温应用类型的DolpHin传感器,不断取得创新。
2013年FoxboroEvo过程自动化系统与世界领先的加工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合作,提高了其所控制的每个运营层面的效率、生产力和可靠性。
DCS系统概述一、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控制系统往往是一台二次仪表控制一个回路,各回路的仪表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关系,单个回路的仪表损坏之后并不影响其他回路仪表的正常运行。
第一代过程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气信号的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第二代过程控制系统(ACS,Analogous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模拟电流信号的电动模拟单元组合式仪表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和应用,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即第三代过程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一代过程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
DCS即集散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有的二次显示仪表集中在电脑上显示,同时所有的一次表及调节阀等仍然分散安装在生产现场,DCS系统的核心是布置在机柜室的现场控制站,一旦控制站出现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DCS生产厂家采用在线冗余(如同机泵的备用泵一样,一台坏了,另一台自动运行,而且是无扰动的切换。
在这种切换方式下,我们人根本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发生)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DCS系统的主要基础是4C技术,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 和CRT显示技术。
DCS系统通过某种通信网络(如以太网、总线等)将分布在工业现场的现场控制站和操作室(控制中心)的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等连接起来,以完成对现场生产设备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操作管理(工程师站与操作站一样都是普通的计算机,只是因为其内部装有组态软件而已,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师站也能作为操作站使用)。
下图以一个水位信号调节的例子简单地说明DCS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过程:被控对象(过程):工艺生产设备(如反应釜,换热器,汽包、水箱等),从传感器(测量变送单元)到执行器之间。
几种主流DCS系统对比分析DCS系统是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系统具有各自的性能特点。
以下是四种不同DCS系统的比较:Yokogawa DCS(CS3000):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和开放性,能够兼容非CENTUM系统部件。
此外,它还具有虚拟测试功能(FCS仿真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G3防腐认证,用户需要特别指出。
CENTUMCS3000R3.01:该系统具有系统配置齐全、冗余容错、点对点对等通讯方式等特点。
此外,它还具有双冗余令牌控制总线等功能,最大位号量为十万,最快扫描周期为1秒,趋势图最多可定义2560个参数。
系统保存数据最长维持72小时,操作站为通用PC,并具有安全措施。
Emerson DCS(Delta V):该系统具有系统配置灵活、可靠性高、操作和维护工作量小等特点。
此外,它还具有一体化的模块软件、虚拟测试功能和控制器及卡件全部带有G3防腐认证等特点。
INVENSYS DCS(I/A Series):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
它的Mesh网络具备高速、多冗余、点对点的网络通讯性能,而且有自己的DCS系统和ESD系统,系统间通讯能力强且可靠顺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G3防腐认证,用户需要特别指出。
Honeywell DCS(PKS C300):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全双冗余结构,容错以太网技术,强大的可组态功能,控制器及卡件可选G3防腐等级保护模件。
需要注意的是,查阅资料显示该系统带有OPC但不对外开放,如果需要使用OPC协议,用户需要额外提出要求。
综上所述,不同的DCS系统具有各自的性能特点,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系统。
四家系统的共同点包括:广泛应用于传统领域,具备大型系统的应用经验;系统配置齐全且具备冗余容错;具有安全措施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可通过OPC协议和其它系统及上层管理网无缝集成;都提供24小时内紧急维护;都支持其它通讯协议。
DCS系统概述一、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控制系统往往是一台二次仪表控制一个回路,各回路的仪表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关系,单个回路的仪表损坏之后并不影响其他回路仪表的正常运行。
第一代过程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气信号的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第二代过程控制系统(ACS,Analogous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模拟电流信号的电动模拟单元组合式仪表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和应用,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即第三代过程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一代过程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
DCS即集散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有的二次显示仪表集中在电脑上显示,同时所有的一次表及调节阀等仍然分散安装在生产现场,DCS系统的核心是布置在机柜室的现场控制站,一旦控制站出现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DCS生产厂家采用在线冗余(如同机泵的备用泵一样,一台坏了,另一台自动运行,而且是无扰动的切换。
在这种切换方式下,我们人根本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发生)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DCS系统的主要基础是4C技术,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CRT显示技术。
DCS系统通过某种通信网络(如以太网、总线等)将分布在工业现场的现场控制站和操作室(控制中心)的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等连接起来,以完成对现场生产设备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操作管理(工程师站与操作站一样都是普通的计算机,只是因为其内部装有组态软件而已,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师站也能作为操作站使用)。
下图以一个水位信号调节的例子简单地说明DCS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过程:被控对象(过程):工艺生产设备(如反应釜,换热器,汽包、水箱等),从传感器(测量变送单元)到执行器之间。
江苏镇江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X600MW机组DCS系统维护手册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二零零四年九月页脚内容1第一章系统概述本手册为I/A’S系列DCS系统维护手册,并作为I/A’S培训手册的补充。
用户可以结合两本手册来进行系统操作、软件组态及系统维护。
必要时还应参考随机的原版资料及福克斯波罗公司提供的中文培训手册。
镇江发电厂5#机组控制系统采用了福克斯波罗制造的I/A’S系列DCS系统。
整个系统为三个独立节点,其中5#号机为一个节点、6#号机为一个节点、公用系统为一个节点,三个节点之间互不相连。
在5#号机冗余的节点总线上挂有:一台工程师站AW5001该站作为锅炉侧工程师站,内置512M内存及80GB硬盘,外挂一台80GB的磁带机,并配有一个21”的LCD。
同时该工作站通过第二以太网卡与5#机组16端口HUB相连。
一台工程师站AW5002(属于DEH系统)该站作为汽机侧工程师站,内置512M内存及80GB硬盘,并配有一个21”的LCD。
同时该工作站通过第二以太网卡与5#机组16端口HUB相连。
一台工程师站AW5003该站作为SIS系统通讯接口工程师站,内置512M内存及80GB硬盘,并配有一个21”的LCD。
同时该工作站通过第二以太网卡与5#机组16端口HUB相连。
HUB在与电厂SIS系统相连。
一台操作员站WP5001该站作为全能值班操作站,内置256M内存及80GB硬盘,外挂一台数字/告示键盘,并配有一台21”的LCD以及提供一个大屏幕相连的第二以太网卡。
一台操作员站WP5002该站作为全能值班操作站,内置256M内存及80GB硬盘,外挂一台数字/告示键盘,并配有一台21”的LCD以及提供一个大屏幕相连的接口。
一台操作员站WP5003该站作为全能值班操作站,内置256M内存及80GB硬盘,外挂一台数字/告示键盘,并配有一台21”的LCD以及提供一个大屏幕相连的第二以太网卡。
一台操作员站WP5004该站作为全能值班操作站,内置256M内存及80GB硬盘,外挂一台数字/告示键盘和,并配有一台21”的LCD以及提供一个大屏幕相连的第二以太网卡。
Triconex and Foxboro I/A Series systems to help achieve contro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as China boosts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Invensys Operations Management, a global provider of technology systems, software solutions and consulting services to the manufacturing and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s industries, has signed a third project-based agreement with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NPE) to provide safety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and solutions for 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 units 3 and 4, two 1,000M W nuclear power uni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in southeast China.Ulf Henriksson, Chief Executive of Invensys plc, commented, “This contract strengthens our position as a market-leading provider of control and safety technology to the global nuclear power industry. We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our work and strengthe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CNPE in the years ahead as they develop saf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nuclear power for the people of China.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Invensys will provide its Triconex® critical control, Foxboro® I/A Serie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DCS)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 solutions to help the Fuqing Nuclear Power Company achieve contro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We are pleased to have reached further agreement with CNPE as they increase China’s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said Sudipta Bhattacharya,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vensys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vensys systems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on-site projec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services, will help drive contro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in these new units.This is the third contract awarded to Invensys by CNPE, following agreements the companies reached in 2008 and 2010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veral large-scale safety and non-safety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including fully digitized main control rooms. In total, Invensys safety and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is being installed at eight nuclear power uni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Fujian, Zhejiang and Hainan provinces.。
Ni 第一部分硬件概述第一章I/A’S 系统概述1.1 I/A’S系统简介自七十年代以来,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亦称集散控制系统)将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就集成一体,为系统资源的共享和集中管理,方便而丰富的人机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基础上,现代控制理论的实用化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步随1975年美国Honeywell公司在世界上发表第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TDC-2000以后,世界上各自动化仪表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分布式新成就与自动控制技术集为一体,使自动化仪表装置向系统化、分散化、多样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分散结构思想替代了微机集中控制,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极大的提高;高性能的微处理能力使系统的功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自动化仪表;高速有效的通讯系统和CRT显示技控制系统。
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灵活性、通用性及易开发性,系统版本将不断更新。
发展甚为迅速,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产品种类就多达几十种。
从发展的眼光看,无论哪一个DCS厂商生产的产品都必须是开放式控制系统。
什么是开放式控制系统呢?凡是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即可称为开放系统。
1978年,美国Foxboro公司在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DCS系统——I/A Series system(简称I/A’S),它主要有以下特点:●采用IEEE802标准通讯协议●系统软、硬件彼此独立,不会因软件升级而使硬件失效●操作平台基于WINDOWS NT/UNIX,能够方便地与第三方软件兼容●控制功能强大,能满足所有常规过程控制要求●系统软、硬件组态及维护比较容易,并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1.2 I/A’S网络结构I/A’S的通讯网络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宽带局域网(Broadband LAN - Baseband Local Area Network)●载波带局域网(Carrierband LAN – Carrierband Local Area Network)●节点总线(NODE BUS)●现场总线(FIELD BUS)下图是I/A Series系统四层网络结构简图(图1-1)图1-1宽带局域网(Broadband LAN—Baseband local area network)通讯规范:IEEE802.4结构形式:总线结构信号传送方式:Token Passing(令牌传送)数据传送速率:10 MB/S通讯传送介质:同轴电缆15 Km最多可下挂64个载波带局域网载波带局域网(Carrierband LAN—Carrierband Local Area Network)通讯规范:IEEE802.4结构形式:总线结构信号传送方式:Token Passing(令牌传送)数据传送速率:5 MB/S通讯传送介质:同轴电缆1.2 Km、光缆10Km最多可下挂64个节点总线节点总线(NODE BUS)通讯规范:IEEE802.3(Ethernet 以太网)结构形式:总线结构信号传送方式: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Detection(带冲突检测的多路送取争用总线)数据传送速率:10 MB/S通讯传送介质:同轴电缆30m(不带扩展组件)。
FOXBORO DCS系统在西塞山电厂的应用作者:胡磊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12期胡磊(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5000)摘要: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的#3、#4机组为2台680MW超临界机组,DCS控制系统均采用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控制系统,组态软件采用的是FOXBORO公司的图形组态软件IEE。
该文介绍了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组成结构、应用,对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现场应用中出现的一些故障现象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在现场应用中总结的一些画面设置、测点导入的经验进行说明。
关键词:FOXBORO I/A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026-011 I/A Series控制系统简介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系统特点是系统的软件、硬件和通讯系统都采用开放型标准设计,硬件兼容性好,软硬件相互兼容,升级硬件或软件时互不不影响。
网络通讯建立于OSI模型上,符合IEEE标准,遵循MAW协议,可将与MAW兼容的非FOXBORO产品纳入I/A Series系统。
控制器CP具有包括自整定和多变量自整定在内的复杂计算能力。
I/O组件全部为变压器耦合隔离和光电隔离,一对一转换,过流保护,不用保险丝。
系统功耗只是常规系统的1/3。
控制器CP和I/O 卡件都有自诊断程序,可进行报警打印,CRT报警显示,有故障组件红灯显示。
所有组件都可以带电更换。
2 I/A Series控制系统组成I/A Series系统由Mesh控制网络、工作站和控制器CP组成。
工作站完成计算和管理,处理其他站的文件请求,提供用户与控制过程之间的人机接口,处理多达8000~20000点的历史数据。
工作站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站和数据服务器。
CP和与它相连的现场总线组件一起,可按组态好的控制方案对过程进行控制,可实现连续控制、梯型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等功能,完成数据采集、检测、报警和传送信息。